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12|回复: 1

[人文文化] 江楚会奏三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1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江楚会奏三折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曾下诏与列强各国宣战的慈禧太后匆匆如丧家之犬,带领光绪皇帝和一批王公大臣逃往西安,命庆亲王奕匡和直隶总督李鸿章留在北京与各国列强商谈议和之事。由于列强各国强烈要求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主张排外的官员,并把它作为议和的前提,慈禧十分害怕列强把她作为罪魁祸首而逼她下台。

在李鸿章、张之洞的斡旋下,列强终于免除了慈禧的战争罪责,承认清政府的政权地位。此后,慈禧一改往常的虚骄之气,而变得对列强奴颜婢膝、感激涕零。然而,在西逃过程中,慈禧也亲自尝到了辛酸苦水,在国人面前丢尽了颜面。

慈禧清楚地意识到,再也不能完全按照祖宗成法来统治了。恰在此时,列强各国纷纷敦促清政府实行变法,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向清政府提出了《更新节略》的改革议程,对清政府的外交、内政、商务、学堂、武备、矿务等方面的整顿改革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同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批开明官员迫于内忧外患,也积极要求变革。1901年1月29日,尚在西安行在的慈禧太后颁布了实行变法的谕旨,令各大臣条议新政,4月21日,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领导机构。派奕匡、李鸿章等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

于是,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分别于1901年7月12日、19日、20日上呈三封奏折,这三封奏折史称《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第一个奏折的中心是兴学育才,把兴学育才和用人制度的改革作为图治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四条措施:一是设文武学堂,二是酌改文科,三是停罢武科,四是奖励游学。为了改革科举制度,他还提出废八股和停捐纳等主张,这些改革科举制度的建议,又为日后废除科举制度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奏折提出了以整顿变通中国成法为主的12条措施。这12条措施都是针对中国积弱不振的弊端而拟订,有的是为养民力,有的是为澄清吏治,有的是为鼓舞士气赢得民心。这些都代表了当时官僚士大夫的改革要求。

第三个奏折提出了采用西方之法来弥补中国法的不足的措施,共11条,依然强调变法的重要性。


清廷十分赞赏“江楚三折”所提出的新政措施。“江楚三折”实际上成了清末新政的纲领性文件。清政府根据“江楚三折”和中外臣工的条陈奏议,制订了推行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综观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大多都可在“江楚三折”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张之洞作为“江楚三折”的发起人和主稿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推行新政的主角,而且他不仅是新政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新政的主要实践者。

“江楚三折”是主张在不变更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并试图以此来挽救清政府。虽然其目的仍是维护清政府,但其废科举、兴学堂、奖励留学等改革的一些措施,都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文化传播的。  

(马红梅撰、郑忠审)

http://njdfz.nje.cn/HTMLNEWS/1542/2011101311573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可能又以为这个帖子与武穴有个毛关系

可我觉得,这个贴的内容与武穴的人文历史和经济有很大关系。

故冒昧地贴上来,供有缘人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0 07:14 , Processed in 0.0506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