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18|回复: 0

[转贴] 民营企业,“钱”途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8 10: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话投资人         当前位置:商邦杂志>特别策划

民营企业,“钱”途何在?
投什么;什么时候投;不会投什么;下一步为企业做些什么

要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人,找到正确的机构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卓福民


纪源资本
        纪源资本(GGV Capital™,前身为Granite Global Ventures)创立于2000年,是第一家关注于亚洲和美国跨境交易的主要风险投资基金。GGV在亚洲、美国都取得了居于同业前列的优秀业绩,管理着超过10亿美金的基金。
        GGV 2005--2010年连续入选清科集团(Zero2IPO)评选的“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并在“2010年外资创业机构50强”中,位列第5名;GGV3位合伙人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中文版“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5位合伙人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佳风险投资人排行榜(Midas List),是入选人数最多的投资团队之一。                  

        机构成功投资案例:阿里巴巴、海辉软件、梅花味精、碧生源、大全新能源、冠昊生物、新力照明、去哪儿、一茶一坐、酷6、优视科技、BCD半导体制造等。


卓福民:

◆ 曾任上海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处长、主任助理
◆ 曾先后担任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HKSE: 363) 董事总经理、行政总裁(CEO)、副董事长;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祥峰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兼CEO;现任思格资本集团(SIG Capital)创始合伙人;上海科星创业投资基金(SIGVenture Star)创始人、董事长;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专注在中国的投资业务
◆ 现任碧生源董事(HKSE:0926)、大全新能源董事(NYSEQ)、广东冠昊生物董事及分众传媒(NASDAQ: FMCN)、申银万国证券(香港)(HKSE: 218)、上海置业(HKSE : 1277)独立董事,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理事长
◆ 2008年起连续3年入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榜单

个人成功投资案例:光明乳业、上海家化、联华超市、中芯国际、携程网、白马广告、冠昊生物、碧生源、展讯、大全新能源等
                  


      《商邦》:您或您所属的机构所热衷投资的行业有哪些?或从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您所期待和关注的行业有哪些?
        卓福民:从目前来看,我们所热衷关注的行业有以医疗、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这是符合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行业,这是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进制造行业,这是符合中国依然还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定位的;还有就是符合最新技术潮流趋势的TMT(Telecommunication,Media,Technology)行业。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三个红利,第一是人口红利,第二是环境红利,第三是市场红利,显然,前两个红利已成为了不可持续的红利,人口红利即将在未来4-5年内结束,以牺牲环境来获得发展的红利已不符合国家的战略定位。那么,市场红利就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市场红利的关键是来自于城市化,或者是我们新定义的城镇化,包括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的超大城市、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的建设。
        因此,未来我非常看好大消费行业,尤其是当城镇化进程真正有效形成,包括社会保险、福利、教育等得到落实完善,城镇化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那么,他们就开始敢于消费,并开始真正的消费,社会从高到低的梯级消费层次形成,大消费行业就会迎来它的黄金发展期,这就是我看好的地方。
        另外,我也同样看好能源和节能减排这个主题,至少在今后的三十年,这一行业会依然是VC、PE看好的永恒主题,而且这一行业的相当一部分技术将从境外转到境内,有些原创技术也可能是我们中国的创业者自己创造出来,这都会使这一行业有很多的看点出现,我对此非常有信心。

    《商邦》:什么样的企业会吸引您去投资?
        卓福民:我在评判一家企业的时候,都会使用“大门”、“小门”和“人”这三个标准。
        大门,是指企业所属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如何?国家产业政策是否鼓励?比如国家现在鼓励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我就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代表国家发展方向的,不仅是一种鼓励,一种导向,而且是让我看到这个行业整体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的。
        小门,是指这个企业在所属的行业里是不是领头的,或者有没潜力成为领头企业,所谓领头的,简单的说,就是行业前三位。至于能不能成为前三位,主要是看第一,是不是独特,竞争方面的地位是不是独特;第二,在行业里面,企业是否有某一种超长的创新能力。
        另外,小门的基因也非常重要,这个基因就是商业模式,我对此也有三种判断,第一,这个企业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定价能力;第二,企业卖产品或服务时是否可以预收款;第三,企业是否会搭建开放式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大家去上面创造财富,它从中进行分成,形成一种收费桥梁的模式。这三种模式,只要有一个,我就有兴趣,有两个,就非常有兴趣,有三个,当然不让肯定投。目前在市场上,同时具有这三个模式的典型就是苹果,而且也就只有苹果。
        人,是指这个企业的团队,我们可以允许团队有缺陷,但这个缺陷一定不是致命的。同时,我们希望这个团队的带头人,董事长或CEO,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诚信、有学习能力、有执行力。

     《商邦》:您倾向于在企业发展的什么阶段进行资本介入?为什么?
        卓福民:我们所管理的整个基金的重点关注是在企业扩展期,有个别企业如果具有技术创新的、有颠覆性技术的,我们也可以投早期阶段。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投资行业会越来越专业化,专业首先体现在行业上,比如生物基金,就很明确的投资生物行业,其合伙人也需要懂得或具备相关生物医药的学历,其次,在投资的阶段性上,以后也会越来越专业,比如一个天使投资,投早期的和投培养IPO的,一个PE和一个VC,将来会越来越分明,越来越分化。投早期的模式是,投资十个项目,每个项目投资几百万美元,如果这其中两三个项目成功了,上百倍的回报就可以把所有的投入都收回来。但是投扩展期的,一次投入达到两三千万美元的,失败一个就弥补不会来,所以投资会变得更加谨慎和规范。
        扩展期是介于最早期和最晚期的中间,我们选择重点关注这个阶段,主要是考虑我们自己合伙人的能力,对于这一阶段,我们的经验最为丰富,相对于最早期需要承受的更大风险,以及最晚期对于我们价值的偏低,我们更倾向于扩展期。但是,偏重于扩张期,也并不排除早期投资,或者早期到扩张期时的追加投资等。

     《商邦》:什么样的企业不会成为你的投资对象?或者说,您忌讳企业中的哪些元素或原因会成为您投资这个企业的障碍和顾虑?
        卓福民:最大的问题是诚信度,诚信度如有问题将肯定不会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曾经有一个项目,我们前期去看后觉得它的产品不错,提供的财务数据也不错,但是我们在做背景调查时,发现企业创始人在其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有不诚信的表现,有过这样的记录,想要说服投资人是很困难的。
        团队里,我们也是把诚信度放在第一位的,很多人会去讲团队有没有开拓能力,工作是不是勤奋,但是我只有三句话,诚信度、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只有这三点都好,我才会考虑投资。
        对于民营企业中比较典型的家族体系,我觉得不会成为我投资的影响要素,关键不是企业是不是家族体系,是不是家族控股,因为香港就有很多非常典型的且成功的家族企业,关键是在于企业愿不愿意改变,愿不愿意将纯家族企业转变成公众企业。

    《商邦》:当您在完成了对一个企业的资本介入之后,通常您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又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新的促进和变化呢?是否有除资金以外的其他支持?
        卓福民:首先我们不控股,我们是通过一种比较规范的做法,进入企业比较核心的决策层,比如通过董事会进入,参与决策,来帮助企业完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至于我们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我经常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和被投资人之间是“一臂距离”,我不会紧紧的抱住他,让他动弹不得,但是当他要获得帮助的时候,伸手一抓就能抓住,我就能提供帮助。当我发现这个企业在一些战略性上面发生一些倾向性问题,我也能保持必要的监控,这个“一臂距离”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当企业需要的时候,我随时站在它的面前,当不需要的时候,我不会去干预它日常生产经营和商业活动。
        我始终有这样一个观点,企业永远是老总自己在运作的,我们资本介入后代表着的是资本,但并不代表着可以随意的指手划脚。

    《商邦》:关于企业上市,您认为现在的企业存在着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拟上市的企业,您能给出一些到何地何板上市专业意见吗?
        卓福民:目前从民营企业来说,对上市可能是有种种误解,或者说也有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把上市看成一个美丽的故事,只看到美丽的一面,没有看到它艰巨的一面,看到它荣誉的一面,没有看到它责任的一面。
        第二个误区是,有一些企业家,把上市看成是一种魔鬼,他认为我现在企业盈利很好,为什么我要去把钱分给人家呢?我现在做事情有点不规范,也没人监督我,如果上了市,一个小股东买了我一股股票,他都可以参加董事会,对我指手画脚,我干吗要受这个罪?
        第三个误区是,有一些民营企业,把上市看的非常神秘,有一种上市恐惧症,一谈上市就非常烦恼,觉得为了上市要去搞定很多关系,背后需要做很多工作,太麻烦就放弃了。
        我认为,这三个方面都是误解,我是看着中国资本市场二十一年下来,当第一个股票在中国出来,我第二年就在管股份制改革,1987年我也去过中国第一个柜台交易,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静安证券信托营业部,当时只是用一块小黑板来做交易统计,从这二十一年的历史来看,中国成长非常快,当年很多的东西,今天听起来都像是笑话。当时我们懂的不多,但是我们把所有懂的东西都贡献出来了,到处都在讲股票市场,讲股份制,当时我在体改委,宣传发动大家来参与股份制改造是我的任务,当时第一份法律意见书,也就是A4纸一页多,需要收几万块钱,当时还想不通,现在每一个法律意见书都是厚厚一本,收上百万元,这就是我们中国二十一年股票市场发展的例证,我觉得我们应该庆幸,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二十一年,有这个股票市场给我们这个机会,所以任何人在这一生当中,如果他有机会,不尝试上市,不在这个股票市场里面锻炼一下,不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员,我觉得这会是一生的遗憾,如果有这个条件,我非常鼓励我们的民营企业,涌入中国这么大的一个资本市场,一个潮流当中去。

    《商邦》:您对那些有资本运作需求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正在寻找投资人的企业,最想说的一句话或者提示是什么?
        卓福民:民营企业家第一要利用“资本家“,第二要学习“资本家”,第三要成为“资本家”。民营企业找投资方,要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人,找到正确的机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0 02:47 , Processed in 0.0370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