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川古道驿桥(佛国津梁) 古道驿桥--功德桥, 位于余川镇双城驿街东头,属川辖. 此桥虽为单孔石拱桥, 它却横跨黄广两县, 屹立于袁山河上, 实为黄广两县人民的友谊桥. file:///C:/DOCUME~1/games/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138.png 清<<广济县志>>同治版载;”双城桥在双城驿东,为黄梅县界,耆民袁某,变产修建。知县周某立碑旌之,刘殿撰若宰题曰’佛国津梁’云”。人们为了纪念袁某,又称此桥为”功德桥”。” 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 率兵几次经过此驿道, 他深知此道的重要. 为了扩宽此官驿邮道,明代洪武十五年(1383年),知县陈景昌奉喻扩宽重建。”佛国津粱”,顾名思义,该桥交通当时在广济的重要意义。 明时广济县京省邮驿处双城驿,并设有驿丞。<<清.广济县志>>同治壬申刻印板载:"双城驿在县东六十里,洪武十五年知县陈景昌建;成化十七年知县江震重修。双城驿旧设驿丞,原额设驿马25匹,脚马16匹,马夫12名,乾隆十六年裁与梅川驿,并归知县兼理。县城梅川往黄梅县邑内共有万车铺、青蒿铺、荆竹铺、车坊铺、石垅铺、双城驿铺,故双城驿道既是县际要道,又是京省国道。当年刘邓大军南下时,就是经过此古道驿桥和干仕石门古道这两条线路离开广济的。 随着柳界公路的贯通,驿站踪迹不见。古老的驿道再也不能今非昔比,唯有这座百孔千疮的古桥还没有完成它的历使史使命,仍然是一座镇东几村人们通往黄梅大河镇的方便桥。2005年双城村民陈许生和胡细梅带头筹资将此桥进行维修,才使这座辉煌了600余载的”佛国津梁”英姿焕发. 诗人胡醇<<双城桥>>诗曰: 破头山口晚归樵, 十里双城路未遥。 古驿人稀春寂寂, bai槽风静马萧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