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024|回复: 7

[转贴] 唤醒河南古镇(视频具有文化震撼力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5 13: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2008年10月21日05:00  大河网-河南日报

  点击事实

  10月13日,大河网网友“博雅浩鸿”在大河论坛发帖《河南古镇如何开发利用,做大做强》,帖子中说:“河南的古镇、古村落、古遗址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值得我们深思!”这篇帖子很快成为大河论坛的热帖,众多网友参与其中,探讨河南古镇开发利用之策,尤其是如何保留、打造古镇文化特色等方面,网友们提了不少建议。

  相关链接

  网友推荐的河南古镇

  开封朱仙镇位于开封市开封县西南。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到明末,朱仙镇已名列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在全国享有盛名,是我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历史上的朱仙镇还是有名的古战场,岳飞大破金兵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淅川荆紫关镇位于南阳淅川。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清代一条街”上的建筑保持着清代风貌,是我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昔日的荆紫关古镇是清代中期方圆百里的货物集散地,南北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商业十分繁荣。(见下图)

  禹州神垕镇 位于禹州市。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唐代以来,神垕镇是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神垕老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有不少传统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宅、胡同,主要建筑有伯灵翁庙、神垕钧窑遗址等。

  滑县道口镇 位于安阳市滑县。道口烧鸡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传统名吃。西晋文学家成公绥、隋末瓦岗军首领翟让、唐代大臣卢杞均为滑县人。名胜有明福寺塔、卫王城、瓦岗寨遗址等。

  西华逍遥镇 位于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为传统名吃,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东汉建安年间,该镇名为“小窑”,又名“合流镇”、“双河镇”;宋代得名“逍遥”并沿用至今。明清时此地为沙河“四大码头”之一。

  宝丰大营镇 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地处豫西伏牛山余脉丘陵地区,大营镇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宋代汝官瓷故乡——著名的汝官窑遗址坐落于该镇清凉寺村。

  洛阳关林镇 位于洛阳市。临伊水,望龙门,因埋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首级而得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洛阳古城遗址和洛阳关帝庙等。

  舞阳北舞渡镇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古称定陵镇,是周代东不羹国所在地(镇西有故城)。北舞渡镇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水旱码头”、“小汉口”、“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是豫中货物集散地“中州名镇”。在此出土的贾湖骨笛,被誉为“中华第一笛”,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3000年。另有樊哙庙、中国第一当铺等名胜古迹。

  网聚观点

  醒过来吧,

  沉睡中的河南古镇!

  仙人掌:古镇正在成为中国旅游的新锐。江苏周庄、浙江乌镇、安徽宏村、上海朱家角、成都黄龙溪、湖南张谷英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风情古镇,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前去观光。旅游大省云南甚至一口气推出60个风情古镇,作为旅游的主力军。相比之下,河南古镇游的开发缺乏力度,要加油啊。

  含泪:问题是当地政府是否认识到保护古镇的重要性?不少古镇现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韩中玉:众所周知,河南的朱仙镇和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在古时同为我国的四大名镇。如今,其他三个都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城,只有朱仙镇还是一个镇。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心痛!

  王者之剑:很难想象历史上的朱仙镇是与汉口齐名的。期待河南的古镇游早日起飞!

  网友建议:

  打出文化牌 叫响古镇游

  建议一:要有自己的“绝活”

  一点山水:江南古镇因“水乡” 而著称,湘西古镇因民俗而闻名。河南的古镇也要有自己的“绝活”。或打文化牌,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神垕古镇的钧瓷早就名扬天下;或打美食牌,道口烧鸡、逍遥镇胡辣汤也是香飘万里……

  韩中玉:古镇之所以是古镇,最重要的就是其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资源。把这些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古镇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是很有前景的。

  建议二:留住古镇的文化之根

  暗香阁:对于神垕镇、朱仙镇这些历史文化名镇的开发不能急功近利。古镇的文化价值极为珍贵,那些古街道、古宅院、古产业等,才是开发古镇的核心价值。

  山中野菊:古村镇之所以能吸引游客,是因为这里能让游客看到历史的脚步,小街陋巷、断壁残垣,与高门深第、雕梁画栋同样具有旅游魅力。因此,古村镇开发最忌讳大拆大建、大饰大迁。只有保留住沧桑感,才会有古村镇的文化之根。

  建议三:请名人来“帮忙”

  mnshl:周庄有沈万三,凤凰有沈从文,人杰地灵,古镇与名人相映成彰。河南古镇要振兴,也可以请名人来“帮忙”,修缮名人故居,挖掘名人传奇故事,出版、拍摄相关题材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河南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议四:保留古镇生活“原生态”

  梅英:一些古镇古风悠悠,在古镇老街的古宅内至今仍有人居住,这种悠闲的生活状态,对于居住在喧嚣都市,尤其是追求休闲、惬意生活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江山美人:去过河南的一些古镇,老屋、老树、老人,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从前,古朴凝重,惹人遐思。那里的居民及生活的原生态本身就是一个立体的博物馆,千万不能破坏。

  书记仨月三次批示

  重现繁华值得期待

  记者探访开封朱仙镇——

  书记仨月三次批示

  重现繁华值得期待

  10月19日上午,本栏目记者和参加第三届“网络媒体开封行”的同仁一起,探访曾居“中国四大名镇” 之首的朱仙镇,并就朱仙镇的现状和未来,采访了该镇镇长尚剑飞。

  尚剑飞介绍说,今年朱仙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4月15日、6月6日和9月1日,省委书记徐光春先后3次就朱仙镇的开发建设作出重要批示,7月30日又亲自到朱仙镇木版年画社视察。副省长张大卫也先后带领省发改委、建设厅、交通厅等11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朱仙镇调研,明确了朱仙镇的发展定位:打造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古镇。同时,组织省内外知名专家,对朱仙镇的文化元素进行充分挖掘;配套的基础设施如供水、垃圾处理厂等项目也在规划建设中;木版年画博物馆建设已报省发改委并立项;运粮河河道将恢复历史风貌,改造两岸街区为明清仿古建筑,分别建成木版年画和古玩一条街。另外,从郑开大道东段开封金明广场向南,打通到朱仙镇的双向8车道快速通道,明年“十一”前后将建成通车。届时朱仙镇与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对接,重现昔日繁华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金艳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3: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古镇如何开发利用,做大做强??

lgq115 发表在 河南社区 华声论坛

  河南古镇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开发原则。河南古镇游开发是盘大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科学规划,统筹考虑,让河南古镇游既能体现整体风貌、突出规模优势,又能展示各自的资源特色,让这些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真正拥有世界级的旅游价值。
  中原古镇的开发,一定要有高起点的定位。我曾到访美国的威廉斯堡,它原汁原味保留了美国十七八世纪古镇的风貌。日本京都的小街曲巷,同样吸引了全球的游客。同理,中原古镇的旅游开发,要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所提出的原真性、完整性,突出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做规划的时候,不但要做总体规划,而且要做详细规划,给每栋古建、每个院落都量身打造保护与开发的方案,尤其要发掘明代民居,同时建议保留清代和民国的传统民居、商业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建筑也可保留,比如神篨汽车站和电影院,这些都是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
  仍住在古建里的居民,要有文物保护的意识,首先应注意防火,此外不能随意改变古民居的构造、格局以及细小的局部装饰等,哪怕钉一个钉也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这是丽江古城等地的成功经验。不管哪一条街的建设,都要围绕古镇的特殊氛围进行。既可以修旧如旧,也应该有所创新,比如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建筑材料,让游客一目了然:哪些是真正的古代建筑,哪些是修复的。
  此外,游客服务中心也应为古镇品牌服务。比如威廉斯堡,为游客提供现代服务的新威廉斯堡距古堡4公里,选址在一条山沟里,由天然森林形成视觉遮挡,丝毫没有破坏古堡的原始景观。
  虽然古镇及古镇居民本身就是“活态博物馆”,但是旅游开发还应有一个展示古镇文化的载体,建小型博物馆是不错的选择。
  杨焕成(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3: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古镇魅力中原
  □刘坤太(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规划中心主任)
  古村镇人文风情旅游,是世界旅游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我省也有不少值得开发的古村镇旅游资源,如开封朱仙镇、禹州神篨镇、淅川荆紫关镇、社旗赊店镇、封丘陈桥镇等一大批古村镇等。科学开发我省的古村镇旅游资源,是弘扬中原文化、发展河南旅游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省古村镇旅游开发进展迅速,但在开发理念和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教训。如只顾整齐,不顾特色;只顾外貌,不顾风貌;只讲规划,不讲文化;只想排场,不想市场;只顾上级,不顾百姓等,使古村镇的旅游开发走上弯路,个别地方还给古村镇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开发性破坏。
  根据我省古村镇旅游资源的特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其一,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产业系统意识。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尊重旅游市场规律,学会并下大力搞好市场营销,才能在市场上生存。
  其二,要有强烈的差异化意识。我省的古村镇与南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古村镇有很大差别,但与北方地区的古村镇有很多相似、相同之处。如果只是直接照搬别处的开发形式,必然会成为不伦不类的复制品。因此,必须认清本地的文化特色是什么,如合理区分商业古村镇、军事古村镇、手工业古村镇、交通古村镇、民俗文化古村镇以及建筑文化古村镇等,彰显本地独有的风情。
  其三,要保留历史的沧桑。古村镇之所以能吸引游客,是因为这里能让游客看到历史的脚步。所以,小街陋巷、古今交错甚至断壁残垣,与高门深第、雕梁画栋同样具有旅游魅力。因此,古村镇开发最忌讳大拆大建、大饰大迁。只有保留住沧桑感,才会有古村镇的文化之根。
  其四,要努力营造文化的真实。许多古村镇已是往日繁华不再,即使万金耗费,也无法重现历史的真实,但可以通过有重点地进行景观改造和文化环境整理,投资不多,就能营造出古村镇历史上的典型文化氛围,形成真正的旅游吸引力。
  从过境游到目的地
  □龚绍方(郑州大学旅游规划中心主任)
  当小城镇建设和古镇旅游开发两支号角同时吹响,河南的诸多古镇被置于生存与发展的十字路口。
  中原古镇旅游开发,首先应摆正小城镇建设和古镇发展的关系。对于神篨镇、朱仙镇这些历史文化名镇的开发不能急功近利。古镇的文化价值极为珍贵,特别是古街道、古宅院、古产业等,是开发古镇的核心价值。因此,古镇的小城镇建设要以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建设。
  其次,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我国古镇开发的一个主要误区就是“毁了真文物,造出假古董”。因此,古镇开发首要的是保持好原真性、独有性。同时,开发也不仅是简单地复古、仿古,还可创新,关键是规划好功能分区,并在古建区、仿古区和现代区之间设计缓冲区。
  再次,和谐开发,妥善处理古镇开发与古镇居民的关系。要引入社区参与性开发理念,让古街商户、古业业主、古宅住户融入到统一的规划里。在开发的同时,应启动良好的市场机制。
  此外,中原古镇旅游开发,还应把握资源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目标定位等,围绕着中原风情古镇资源群开发出观光、体验和休闲旅游系列产品,配套接待服务产品,打造一个完善的旅游服务产业集群,从而使一些古镇从原来的过境游发展为深度游,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目的地,有条件的古镇不妨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开发。
  特色为魂文化为根
  □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
  古镇开发应把握历史名镇之魂,即古镇的特色与文化。
  与朱仙镇、赊店镇、荆紫关镇相比,神篨镇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绵延至今的制瓷业。瓷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因此,代表着中国黄土文化的钧瓷,堪称神篨镇的魂,正如朱仙镇的魂是木版年画、赊店镇的魂是酒文化等。而与景德镇等瓷都有所区别的是,神篨镇仍保留着浓厚的古韵,这里三四进的古院落、极具特色的木板大门、中原特色的双层建筑等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
  很多中原古镇的资源具有国际性,因此开发要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去思考,要高起点规划,高档次开发,不要再走建了拆、拆了建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老路。
  在开发过程中,要量力而行。一是不要千篇一律。街区与建筑的保留、改造要以现有建筑为格局,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使其更具有真实性。二是不要全部修复。某些已破落的民居,可原封不动地保留,以增加沧桑感。三是不要一视同仁。老街区的修复、利用,不应套用一种模式,要从实际出发,多种模式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重点打造四大旅游古镇

2011-4-12 15:57:04中国旅游报

     日前,河南省政府转发了河南省旅游局制订的《2011年加快旅游业发展工作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河南省将重点打造开封县朱仙镇、禹州市神垕镇、淅川县荆紫关镇和社旗县赊店镇四大旅游古镇。   

     据了解,这四大古镇均为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河南省重点镇,文化底蕴丰厚,古建筑多且保存完整,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封县的朱仙镇,有中国木版年画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岳飞庙等遗迹。禹州市神垕镇,被誉为中国钧瓷之都。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有“一脚踏三省”之美誉,境内有我国北方十三省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清一条街。赊店镇是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会馆——山陕会馆这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荆紫关镇和赊店镇还荣获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

     另据悉,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推进“旅游强省”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在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等精品景区周边,还将筹建旅游风情小镇。此外,还将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支持128个特色旅游村和1万户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重点扶持60个特色旅游村发展。年内建成6家五星级酒店,创建2-3家5A级景区。

荆紫关镇


神垕镇


赊店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5: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南阳赊店花费4亿重修72条明清古街

    郑州晚报 2007-2-7 11:49:00

  核心提示:河南南阳赊店作为商业文明的发源地,曾经拥有“天下第一会馆”、数百家商号、和72条古街道,在经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赊店计划用10-20年的时间,全面恢复古镇历史风貌。最终要形成“北有平遥、南有丽江,中有赊店”的商业历史文化旅游格局。

  修旧如旧

  阳光很好,直射到北陪楼的南墙上,却很难照到地面,南北各三间陪楼留下的天井甚窄。

  20岁出头的朱玉柱推着一车车青砖,奔跑在狭窄的天井间,福建会馆修复工程已接近尾声,西楼五间主楼地面正铺设青砖。

  主楼的三面青砖墙体完全保留,青砖略显潮湿,粘着一片片墙土,二楼木楼板也保留下来,黑黑的木板上多处已经发霉变白,南北两座陪楼基本保留了原貌。通过一个窄窄的入口上楼,一根粗木房梁上依稀可见嘉庆元年(1796年)字样。

  即便是修复后的福建会馆主楼墙体依然“破旧不堪”,正面墙体全木结构,经过几百年时光打磨,黑乎乎的木柱木框泛着历史的味道,二楼新补上的几扇松木花窗亮窗泛着白光,倒显得十分扎眼。

  参与福建会馆修复工作的是河南省古建研究所的工程队,工程队专门负责古建筑修复,此前刚刚参与洛阳钟鼓楼的修复工作。而福建会馆工程自2006年4月14日开工,计划于今年4月竣工,1月31日上午,写有“福建会馆”的匾额运来工地,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瓷器街北段,广盛镖局的修复工程也进入尾声,这座一进三的大院落,分设分客厅、签押房、仓房、镖头居室、镖师居室、练武场等,是赊店当时最著名的所在之一,保留下来的古墙砖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布局和房屋主体完全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对街道两边古店铺的恢复,赊店镇保护规划针对每一处店铺分别制定恢复计划,“现在街道两边的房子产权比复杂,有单位用房,有私人店铺,也有房管局管理的房子,但每处房子都有自己的恢复方案,按照方案恢复后如何使用由房主自己决定。”,身兼社旗县文化局局长、旅游局局长、文物局局长的赵华平说。

  而“修旧如旧”、保留古镇原始风貌正是社旗县赊店镇此次大规模修复古街、古建筑的重要原则,“能继续使用的继续使用”。

  恢复古镇百年前容貌

  福建会馆位于赊店镇主街瓷器街南段,是赊店镇第一批恢复的重要古建筑之一,而瓷器街是赊店镇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一条街。

  瓷器街南北两段宽度不一,南瓷器街长200米,宽6米,北瓷器街长173米,宽10米,距今有三百余年历史。赊店兴盛时这两条街广集华夏六大窑系(北方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景德镇白瓷窑)的产品古瓷,又凝聚了五大名窑(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的瓷器产品,四方瓷器到此互通有无,是“清代全国中华瓷器交易圣地”。

  如今北瓷器北口西50处仍有当年留下的一座废瓷片大坑,街据赵华平介绍,在修建山陕会馆门前广场时,从这个坑中挖出许多磁片,“有专家称这个瓷器坑的价值比今天赊店镇的价值还大”。

  恢复后的瓷器街宽带不变,保留着原来的青石地面,每块青石长1米,宽0.5米,厚0.2米,与原来毫无二致。如今的瓷器街两侧林立着60多家店铺,每一家店铺都是青砖青瓦,有主楼、陪楼,多为进二或进三深宅大院,显示着宅子主人曾经的显赫。

  街两侧商铺匾额全为木质,赭色为低色,店名为黄漆旧体大字,“宋氏名优车行”“老钟表行”“广盛堂”等店铺附之传统明清建筑,使这里的一切古色古香,如果不是“女人空间”“靓足鞋店”“才子精品男装”等一些颇具现代气息的匾额,你会感觉走在百年以前。

  除福建会馆外,瓷器街上的主要建筑还包括厘金局和中国票号博物馆以及广盛镖局。

  广盛镖局在历史上地位显赫,名列清代十大镖局第七,而一个小镇有如此声名之镖局足见当年之繁华。镖头戴二闾,出生于山西祁县官宦武术世家,自小习武功力过人,据说初来赊店与人交手落败,回晋习武三年后再来赊店创立了广盛镖局。因当时河北沧州为武术之乡,镖局进入当地不再“喊镖”,但一次一新入门趟子手贸然喊镖惹怒当地武师,戴二闾虽多次道歉但三位武师坚持与之交手。戴二闾胜出,镖局自此扬名天下。至1823年始,随着票号业的兴盛,赊店镇相继开设七八家票号分号,镖局业务锐减,广盛镖局1830年歇业。 

  除瓷器街、福建会馆和广盛镖局,赊店镇计划在2011年前恢复古镇所有72条街道,同时恢复所有主体建筑,恢复19里长的城墙,恢复城墙上除历代皇城外全国独有的九个城门,将古镇恢复到200年前其最为繁华时的容貌。

  “目前赊店已恢复南北瓷器街、新华街、红旗路,兴隆街、永庆街、东中西天平街九条古街道,恢复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广盛镖局、厘金局和中国票号博物馆五座古建筑,以及挹爽门城门。” 赵华平告诉本报记者。

  而在2007年,纳入赊店镇修复计划的包括东、西城门,修复戴家大院和火神庙,酒文化博物馆和当铺等建筑。

  贫困县的旅游开发梦想

  赊店古镇在今天修街建门,恢复古建筑,如此“大兴土木”承载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经济腾飞的梦想。

  1965年社旗县成立,县政府驻地赊店镇,如今赊店镇面积占县城面积60%以上,虽然社旗县1990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县,但目前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赊店镇在清代最繁荣时镇上人口达到13万,而目前县城人口才八万左右,根本无法与两百年前的赊店镇规模相提并论。”社旗县委新闻科科长杨银鹏告诉记者,赊店镇有辉煌的过去,赊店已经成为当地的品牌,而利用赊店已有的资源发展旅游是社旗县确定的赊店复兴之路,“可以说赊店镇发展起来,整个县城的经济也就腾飞了。”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社旗县开始有计划的发展旅游,“1993年国家文物局投资500余万对山陕会馆全国测绘修缮,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拆迁了会馆周边的数百间现代建筑,初步改善了会馆周边的环境面貌。”赵华平说。

  2002年,社旗县政府又聘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江苏省风景园林学会会长、东南大学杜顺宝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社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并于2004年被省政府批复实施。

  2004年后,社旗县成立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历史文化名镇旅游领导小组,并按照公司化运作成立赊店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具体运作,县文物局也在全省率先成立审批股,这意味着古镇内的所有建设必须先经文物局批准。

  社旗县也给于了赊店文物保护开发旅游极高的重视,在《社旗县旅游工作情况汇报提纲》中提到:根据社旗实际,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使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瓷器街为主线,以坐落在瓷器街北头的山陕会馆为龙头,以历史文化名镇为品牌,围绕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我们的旅游开发思路。”赵华平说,按照规划,赊店计划用10-20年的时间,全面恢复古镇历史风貌。

  赊店发展旅游所凭借的正是两百年前的繁华留给后人的财富,最终要形成“北有平遥、南有丽江,中有赊店”的商业历史文化旅游格局。

  商业文明的根基在中原

  核心提示:72条街道、“天下第一会馆”、九门城墙曾见证过赊店的繁华,“历史文化名镇”、“中原最大清代建筑群”等都让赊店今天的发展底气十足,赊店本身的古建筑群是其依仗的优势之一;此外,赊店古镇有着深厚的商业文化根基,“诚信、自律、规则”等传统价值贯穿赊店繁华之始末并促成了赊店的繁荣,“中国民间商会文化之脉”“中国商业规则之源”更是赊店商业文明的有力佐证。诚信之商业文明精髓、中原最大清代建筑群之风貌正是赊店今天旅游资源的核心。

  72条街36条胡同

  赊店因东汉刘秀赊酒幌为帅旗兴兵而得名。

  西汉末年,王莽杀汉平帝自立为帝,并阴谋杀掉刘秀,刘秀仓皇出逃至当时的兴隆店,在一酒馆解酒浇愁,心想图谋大计却又无法让百姓知道自己为先皇后人,兀自苦闷。突然他眼前一亮,只见酒店门外高杆悬挂一面鲜亮酒旗,上写“刘记”二字。

  “ 如果我打出这面旗帜百姓不就明白我是先皇后人了吗?”刘秀灵机一动却又猛地愣住,身无分文连酒钱都无法付就别说买旗了。掌柜见刘秀为难忙上前询问,刘秀恭敬失礼说出欲向掌柜“赊酒旗”。刘掌柜仗义豪爽亲手相送,刘秀扯“刘记”大旗一出,跟随者众,大事终成后刘秀御笔亲封改“兴隆店”为“赊旗店”,封当年所喝之酒为“赊店老酒”。

  赊店历史久远,在没有更快捷的交通工具前,赊店占尽地理优势,潘、赵两河环赊店而过交于唐河入汉水汇长江,“南船北马”在此相会造就了其自明末始的数百年繁华。

  赊店镇开埠于明万历年间,至清乾嘉年间(1736--1820年)达到鼎盛,其时镇中心城区面积即达1.95平方公里,包括附属城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之多,人口达到13万。

  随着商业发展人口增多,赊店的城区逐步扩大,由明万历年开始经150年发展后,镇址由南东两个码头辐射扩大,令人惊奇的是,赊店古镇的最初开埠者和众多继任者如同高明的规划设计师,赊店古镇的最终形成格局正好是72条商业街道,36条胡同,正合民间“72地煞、36天罗”之数。

  皇城外唯一的九门城墙

  赊店镇本也没有城墙,因所有街道皆环码头而建,使赊店成为不能设防的城镇。

  清咸丰年间,南方太平天国、北方捻军兵起,咸丰七年(1857年)赊店被捻军攻入,山陕会馆主建筑春秋楼被焚,损失惨重。此后赊店镇开始筑城,至咸丰九年(1859年)赊店城垣全部续建完成,周长18里,《南阳县志》载“高三丈五、厚两丈五、顶面宽一丈三,城墙外沿筑五尺高掩体”。

  城周开九门,传为皇帝亲封,也是历代皇城外唯一的九门城墙:正东“迎旭”门,东北“承恩”门,东南“文明”门,正北“庆裕”门,西北“乾维”门,正南“炳文”门,西南“扬武”门,正西“挹爽”门,水门口称“源流”门,各门以门名为题镌刻有石匾石联。环城炮楼总计72个,有人称象征孔子72弟子,民间说法指其象征72地煞以助护城。

  但为表示对清朝皇权的尊重和避讳,平时将九门东北水门堵塞,但因其门外就是潘河码头,“真正堵塞的时候很少”。

  “兴也交通,败也交通”,随着京汉铁路通车,交通枢纽位置发生转移,而赊店作为驰名远近的商业重镇,军阀混战屡有争夺,外籍商人纷纷逃离,至20世纪20年代已沦为“满是尘土的小市镇”。

  抗日战争期间,赊店屡遭敌机轰炸,为便于逃生并不使日寇占为据点,“市民只好忍痛自毁城垣”,十三万之众的繁华巨镇仅剩万余人苦苦挣扎。

  社旗县旅游局局长、文物局局长赵华平向记者介绍,古镇虽曾遭受重创,城门被毁,城墙墙砖丢失,但墙体仍在,72条道路保存非常完整,两个码头遗址尚存,是“中原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底蕴深厚”,且主要建筑都在,其中就包括被成为“天下第一会馆”的山陕会馆,它是赊店之中国近代商会之源的最好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5: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近代商会的发源地”

  赊店兴盛时,全国有南九北七共16省商人在此经商,21家骡马市朝夕客商不断,48家过载行装卸不停,1000余家商号总集百货,而各地客商为加强同乡联谊,发展贸易,长期经营,站稳脚跟,相继合资成立了许多同乡会,其中以山陕商人众多,成立“鼎元社”,率先兴建巍峨壮观的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北瓷器街北段,历6帝136年才完全竣工,其中石雕木雕精美、主殿大座殿前檐两山嵌着慈禧御笔“龙虎”二字碑,武庙门前铁旗杆重5万余斤,高18米,堪称中国现存古建筑铁旗杆之最,而在全国现存80余座会馆类建筑中,山陕会馆建筑规模最为宏伟,保存最为完好,建筑装饰木雕石刻最为精湛,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题词“辉煌壮丽天下第一”。

  1月31日,参加首届中国旅行社管理教练应用论坛的国内数十位知名旅行社老总来到赊店,高度评价赊店古建筑群的价值。南京恒通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明看过山陕会馆后说,“没想到赊店还有这么好的古建筑群,这么精美的石雕、木雕在国内非常少见,这里还有如此深厚的人文资源,相信以后南京的游客会喜欢上这里。”

  山陕会馆之后,湖北、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直隶等商贾也相继兴建了多出会馆,从表面上看会馆是商人“通商情、叙乡谊”的场所,但目的绝非如此简单。

  “会馆背后更重要的是它是商人的自律机构,以规范经营行为,对外形成竞争强势。”社旗县文化局副局长、县博物馆馆长王焕告诉记者,乾嘉年间,全国16省商人在赊店经商,竞争日益激烈,在一个镇内集中如此众多的游离于封建体制之外的流寓人口,复杂的南北文化以及众多的、大规模的行业团体必然带来诸多不安定的社会因素,无序的竞争也只会削弱彼此的力量,于是成立统一的民间商会组织势在必然。

  王焕介绍,同乡会利用传统的地域观念通过会馆这一组织形式,将商埠中同乡人联系起来后一致与异域商人竞争,在基本职能、组织形式、道德信仰、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已经完全具备中国民间商会的雏形。

  据介绍,中国民间商会最早起源于1715年上海的“商船会馆”,但该会馆早已不复存在,而山陕会馆内保存完好的《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刻立于清雍正二年,比上海商船会馆晚9年。“山陕会馆是中国民间商会历史源头的最好文物遗存,是当之无愧的‘祖脉之地’。”王焕说。

  “诚信为本”商业规则之源

  如此频繁的商业活动,如此众多的会馆,其背后是“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而诚信为本也正是赊店镇商业兴盛的精神之源。

  山陕会馆马王殿前有一块《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石碑,赊店当年对诚信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石碑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刻于1862年,碑文中记述:“年来人烟愁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期间即有改换戥秤,大小不一,独网其利,内弊难除。”于是,合行商贾汇集后公议,秤足十六两,戥依天平为则……公平无私,俱各遵依。并制定对违规者的处罚方法,立碑戒视。

  社旗县文化局副局长、县博物馆馆长王焕告诉记者,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以“诚信为本”的商业游戏规则,“1998年,原国家政协副主席胡绳看到这块石碑后将之誉为中国最早的工商管理法规,而赊店发展旅游文化的一个特色就是诚信,赊店发展旅游处处有历史商业文化根基,诚信为本也正是赊店镇商业兴盛的精神之源。”

  而在另一块立于清乾隆五十年的《公议杂货行规碑》刻录的商业行规更多大80项:旧店换人名者,先打出官银五十两会行友,违者不得开行;卖货不得论堆,必要逐宗过秤,违者罚银五十两;落下货本月内不得跌价,违者罚银五十两;不得在门口拦路会客,任客投主,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这些制定于200多年前的商业规则,内容就涉及不高虚假包装,不得卖劣质产品,禁止拉客宰客、不允许打价格战、不缺斤短两等等,规定相当详细严厉,这些内容对我们及今天的商业活动都有很多借鉴意义,有很多规定我们现在都还做不到。”王焕说,而且这些规则是集体决策,并“禀明县主蔡老爷”后刻在石碑上,具有了“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从而使“诚信为本”的精神能真正体现在商业活动中起到规范市场和商人经商行为的目的。

  而赊店另一块立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过载行差务碑》,则是为了抵制官府“屡经加增”而制,并明确“恐历久加增,后不复前,故立琐珉,以为千古流传云尔。”

  “这三块石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民间商业行会制定的商业游戏规则,也是诚信为本的商业经营思想的直接展示,赊店镇的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转变的核心就是将‘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精神融汇到各种商业行为和商业活动中,确立了良好的自律机制。”王焕说。

  王晓明在参观结束后说,“诚信、自律、遵守规则都是我们在赊店看到的近代商会的核心价值,而这些历史商业文化价值同样指导着我们今天的旅游行业健康发展,赊店商业精神中的很多理念仍然是我们今天追求的目标。”

  (三)耗资修墙建城引发的争议

  核心提示:凭借历史上留给后人的资源,恢复古镇面貌,弘扬商业文明“诚信”之精髓最终实现古镇复兴带动社旗县经济的发展,社旗县给予赊店太多的希望和寄托。然而,在赊店“大兴土木”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恢复会不会破坏古建筑原来的样子,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投入资金从何而来,把古建筑恢复后是否真的能带来游客,实现经济发展。

  “破坏还是修复?”

  破坏还是修复是社旗县赊店镇在恢复古城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让文物保留历史遗留到今天的样子,还是重新把古建筑恢复到原来的模样,这同样是文物界面临的一个问题。

  赊店镇曾有无限的荣耀,18里长的九门城墙,72条街道、36条胡同都是其历史上最值得炫耀的古建筑,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些建筑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8里长的城墙经捻军破坏和居民自毁后,城门已经全部毁掉,城墙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来的墙体,但墙砖已经不见了;而古街道虽然还保留着原来的布局,但也不同程度的遭受破坏,比如瓷器街在清末民初曾遭匪寇、兵祸以及日寇的轰炸破坏,其街道门面已失去往日华贵气象。”赵华平说,而在社旗建县后,为拓宽街道,又将所有临街五尺前檐全部拆除。

  对外界的质疑声音,赵平华介绍,社旗县旅游局、文物局始终坚持“抢救第一”的原则对文物保护开发,在动工之前首先从高起点规划开始, 2002年编制《社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后,又针对每一处要恢复的建筑制定具体详细的规划。

  1月31日,赵华平给记者搬出六本厚厚的规划书,包括《社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社旗县瓷器街规划方案暨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社旗县瓷器街部分建筑维修工程(镖局、厘金局、票号、福建会馆)》《社旗县街区改造规划方案》《社旗县火神庙维修工程》五本厚厚的规划书,“仅仅前期规划就用了100万左右,我们就是要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负责,对历史负责,抢救第一为了延续古建筑的生命,恢复开发是其次的。”

  数亿资金来自何方?

  按照已经完成的计划,恢复赊店镇古建筑已经耗资1.15亿元,而在2011年前社旗县还计划吸收4亿元资金完成所有的开发,而国家级贫困县社旗县每年的财政收入在7000-8000万,每年尚需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如此多的资金从何而来?

  赵华平向记者介绍,虽然恢复赊店古镇风貌投入了不少资金,但政府财政投入并不多。

  赵华平向记者算了一笔帐,在两年时间内古镇恢复共耗资1.15亿元,其中县财政直接投入的只有850万元,用于恢复新华街、红旗路和兴隆街;县旅游局项目资金投入600万元,用于恢复包括福建会馆在内的几个主要建筑,而这600万专项资金由省旅游局直接划拨;吸收社会捐资150万元,主要包括县直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的捐款,一个商人一次捐了十多万;由于赊店地势较低,水利局按照整体规划出于防汛考虑恢复西城门“挹爽门”,耗资160万;土地局出资150万恢复了石牌楼和部分街道青石地面。

  “其他主要的9600万元是县里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这才是赊店恢复过程中的主要资金来源。”赵金华表示。

  而在古镇恢复过程中,赊店古镇安全按照市场化运作,2004年后,社旗县在成立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领导小组的同时,按照公司化运作也成立赊店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由它负责具体运作。

  “我们正在寻求优秀经营方略,探求成功发展道路,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正与美国环球帕克斯基金合作,共同搞好总投资约4亿元的古镇开发建设。”赵华平告诉记者。

  未来市场潜力如何

  恢复古镇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展旅游,如此大规模恢复之后真的能吸引来那么多的游客,并最终将成本收回吗?

  “赊店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古镇又有优秀的旅游资源,我们的定位是比较明确的,首先立足河南,再向全国发展。”身兼社旗县文化局局长、旅游局局长、文物局局长的赵华平对赊店古镇的未来最有发言权。

  据赵介绍,社旗旅游已经被纳入南阳市整体旅游发展规划,是南阳“第二个旅游基地县”,而从地理位置上讲,如果从许平南高速到到赊店,无需先到南阳,从方城出口到赊店只有一个小时车程,“赊店完全可以搭上豫西这条精品旅游线路的车。”

  而社旗县旅游局《2006年旅游工作总结》中提到,经过一系列宣传,在南阳周边地区形成了社旗商业文化热,200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来社旗旅游的人数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多,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与2005年同期相比,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提高了40%和25%。”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赊店镇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县城整体环境较差,居住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备等等,南京恒通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明就称“这里像个集镇,而不是一个县城”,而社旗县居住餐饮环境也相对较差。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在下一步规划中正一一整治,我们计划招商引资修建两座三星级宾馆,一座已准备动工,计划修建三个广场和地方小吃一条街,已建成赊店美食城准备投入使用,并准备搬迁古镇内的一些市值单位,降低镇内人口密度,优化赊店整体旅游环境。”赵说。

  而列入赊店古镇今明两年宣传计划的还包括拟选准题材拍摄电视连续剧《赊店风云》。“我们这里有精美的古建群落,有精彩的商业故事,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藏在深闺人不识,《乔家大院》等电视电影的推出也给我们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相信总有一天赊店也会成为中国最有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的圣地之一。”赵华平对赊店的未来十分看好。

  在经历繁华与衰败之后,赊店镇期待着繁华再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赊店古镇景观旅游规划

区域范围:社旗县城区及以城区为中心的古镇游览区。

形象定位:历史商镇,山陕会馆,御酒之乡。

功能定位:文化观光、休闲娱乐、区域旅游集散地。

开发思路:以清代商业街、山陕会馆、赊店老酒为旅游文化资源核心,以古镇商业文化观光区为建设重点,结合县城区的城市发展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集散能力,将古城区打造成全县的旅游中心、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此区丰富而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是社旗县最具游览价值的旅游区域。历史的遗迹,经过岁月的风霜,不少已为残檐断壁,急需修葺、维护,但城镇区域的遗址保护或重建,尤其赊店老镇区,居民密度大、文物分布多,改造十分困难,但不进行保护性建设,这一文物分布区只能更加破败,也将影响整个文物区和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考虑,赊店镇应下大决心,以赊店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基础,结合城市建设、充分考虑市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按历史原貌,进行有序的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在清代古街的修复建设中,应充分把握保护与更新的基本原则。即:尽量保存现状,以真实反映历史遗存;改善传统建筑的内部设施,保持传统建筑结构;保留质量较好、对古建筑群环境影响小的部分现代建筑;整治建筑质量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体现清代建筑特色;更新对传统建筑影响大的建筑,以历史原貌予以重建。

赊店酒文化是社旗旅游文化资源的另一亮点。但缺少酒文化的展示场所,应规划建设赊店酒文化博物馆。赊店镇目前无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休闲区,应结合县城的建设,沿滨河水线建设一条休闲廊道。彰新寨革命纪念地的规划建设,使社旗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发展历史脉络更为完整。

功能区结构:规划综合考虑古镇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和功能区划等因素,赊店文化旅游区在功能结构上形成“一心三区”的结构体系:“一心”:古镇城市中心服务区;“三区”:古镇历史文化观光区(会馆区、古商业街、火神庙、酒博物馆、酒文化广场)、滨河休闲娱乐区(三处滨河公园、古码头、赵河水上游乐、赵河河岸休闲带)、彰新寨革命遗址游览区。

I.古镇城市中心服务区

(1)区域范围:为社旗县城区所辖范围,以赊店古镇范围为中心。

(2)形象定位:以古代商业文化为城市文化内涵,以清代古建筑及水域风光为主导景观资源,具有清晰清代商业文化元素和清代建筑符号特征的城市游览服务区。即:中原古城,历史商镇。

(3)功能定位:集历史文化观光、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及娱乐、旅游接待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以吃、住、行、游、娱、购为旅游产业群基本构成要素的综合型旅游服务中心区。即:文化观光、休闲娱乐、区域旅游集散地。

(4)发展定位:社旗县城区既是社旗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又是社旗建设历史名城的中心区域。县城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应与县城景观建设和城市功能建设高度结合,成为社旗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以旅游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推动旅游发展”是社旗县历史名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战略。将社旗县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旅游城镇区。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同时结合RBD(城市游憩商务中心区)建设、城市游览区建设,使其具备旅游城市的基本功能。

(5)项目策划

①古镇商业步行街、景观大道

步行街、景观大道和中心商业区是城市景观规划和城市功能规划的重要规划要素和规划内容。步行街、景观大道通过城市廊道景观塑造与县城商务服务、城市交通服务高度结合,成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性空间。

A、会馆区步行街、规划建设会馆区步行街。以历史上的72条街为原型,以清代建筑风格为特征,以山陕会馆为中心,以商业中心服务为主要职能,优先按历史原貌,重点恢复建设清代一条街(南北瓷器街)、南北骡店街、永泰街、永庆街、永安街、公安街、小桥街、天成街、东西万成街、西阁内外街、老街、关帝庙街等商业步行街,形成三纵三横的格局。所有的步行街都不允许汽车通行,交通工具可使用仿古的人力车、各种轿子、马车、牛车等。

B、景观大道

①规划以贯通城区的主干道红旗路为基础,打造社旗城市景观大道,并将沿赵河的滨河路的建设,纳入城市景观建设中。

②结合古码头恢复工程、赵河水上游乐项目及赵河河湾绿化工程,建设城市中心休憩区(滨河公园带)。

③结合县委、县政府及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等单位的拆迁、改造工程,规划构建赊店镇旅游服务体系。赊店镇旅游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旅行社及导游接待、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旅游保健、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交通等相关服务要素。规划以社旗中心城区为一级旅游服务中心区。

④城市建筑、城市雕塑等城市形象符号,要与赊店古镇的清代文化历史遗存相结合,以“个性化、差异化、标准化”为建设原则,形成社旗城市旅游品牌。

⑤规划在县城入口,择址建社旗旅游标志性建筑(雕塑)。标志应体现“豫南巨镇”的地域性、“南船北马”的历史性、“总集百货”的商业性以及赊店发展的时代性。

II.古镇历史文化观光区

(1)区域范围:以山陕会馆、火神庙为中心,包括以清代一条街(瓷器街)为主体的七十二街范围区。

(2)资源特色:赊店因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至清乾嘉年间,成为“地濒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巨镇,一时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为当时著名商业重镇。历史上繁荣的社会经济,在县城内留下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商业历史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应属国保单位——山陕会馆,以及省保单位火神庙和以清代一条街为中心的古商业街区;另外,赊店老酒生产历史早于赊店之名,古镇酒文化与古镇商业文化密不可分,是古镇商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历史商业文化为古镇区旅游资源内涵的核心,对现代商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构成了十分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3)形象定位:山陕会馆、商业重镇。

(4)功能定位:文化观光、游览体验。

(5)开发格局:根据赊店古镇内的现代城市建设布局以及古建筑遗址、景点景物分布,以山陕会馆为核心、以商业文化为背景,构筑“一馆、一酒、七十二街”的旅游开发建设格局。即:“一馆”主要是以山陕会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区;“一酒"以赊店酒厂、赊店酒文化博物馆、赊店酒文化广场为代表的酒文化分布区;

“七十二街”是古镇所有历史商业街区的泛指。规划为清代一条街(瓷器街)、永庆街、永泰街等为代表的古街,及所构成的中国清代商业文化体验区。

(6)规划内容:

①山陕会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约153米,东西宽约62米,分三进院落。

主体建筑有照壁、辕门、马廊、悬鉴楼、廊房、大拜殿、大座殿、马王殿、药王殿、钟、鼓楼,另有春秋楼遗址。

A、以山陕会馆内为观察点,可视范围内的现代建筑应予以控制,已有与环境背景不协调的建筑,对其外观、色彩以历史原貌为基本依据,作必要的修整、改造,不能改造的应予以拆除,使之与会馆区相协调。远期应逐步拆除所有对文物古迹环境有影响的现代建筑,以山陕会馆为中心,在周边街区完整复原古镇清代老街风貌。

B、山陕会馆前的拆除空地,规划为会馆历史文化广场,供游人集散,不设置大的建筑。广场主道以石条铺设,周边辅以青砖,力求古朴、简洁,并注意广场周边的合理绿化,使古建筑区尽显生机。

C、保护性修葺会馆内部建筑,但必须严格按照历史原貌进行,要注意会馆内的地面砖的材质和色彩,同时清除会馆内的水泥痕迹。

D、规划复建春秋楼及两侧陪殿。只有关公座像于风雨中,不符合文物古迹复建原则。

E、按原貌修葺、加固馆内东西廊坊及悬鉴楼,开辟馆内游人活动休闲区,并定期举办群众戏苑演唱活动。

F、永庆街与会馆相邻,规划为步行街,主要经营音乐茶社、冷饮及社旗熟食小吃,严格控制烟火。

②火神庙

目前仅留精美的火神庙牌坊,木牌坊保存较好,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A、规划加强牌坊保护,对周边背景建筑环境予以控制要求,使之与火神庙历史遗址氛围相协调。

B、在条件成熟时,迁移庙内赊店镇第一小学,按历史原貌恢复部分火神庙主体建筑,与山陕会馆构成一体,形成游览区的景观中心。

C、公安街是火神庙与山陕会馆的连接游路,规划为工艺品商业步行街。改造、拆除公安街内的现代建筑,使之恢复清代古街原貌。

③清代一条街(南北瓷器街)

以清代一条街建设为重点,改造不协调建筑形式、风格、外观及店面牌匾等,使之具有较浓郁的清代商业风情。并以此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建筑区改造扩展,再现赊店七十二街的盛世风貌。

从整个古镇目前的面貌和布局来看,赊店的清代街巷都要恢复以往的青石板  路面;街上所有的电线杆全面撤除,改成地埋电缆;沿街面貌也要复旧,如路灯可用灯笼装饰,所有铺面的门用木板,不能用卷闸门,墙上的瓷砖要全部拆掉,可用灰砖、土墙、木墙,街上招牌一律用布帘或木制匾额,店铺商号名字能复旧的尽量复旧,或用古雅的名号如“清风楼"、“状元楼"、“风雅轩”、“熙熙楼夕,“悦来客栈”、“同福客栈”等,夜晚恢复打更。总之,使街上行走的游客能真正体会到置身于清代一条街中。

在老街的恢复建设中,不能唯旅游而旅游,应充分考虑旅游发展与现代社会生产及城市建设相结合。即:在旅游发展中融入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元素,使之更具活力。如:

A:福建会馆

此馆位于南瓷器街南端。规划再现清代福建会馆原貌,设立清代商社文化博物馆,以多种形式展示清代赊店古镇商社活动历史。在步行街内的部分会馆恢复后,可兼做旅游茶馆。茶馆模拟清代经营形式,

供游人品茶、购茶,休闲娱乐,体验历史文化。在保护区历史地段的边缘,适当建设旅游餐饮设施,采用会馆形式命名,如经营湖广风味的菜馆,可冠以湖广会馆,外部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与保护区相协调。

B、山西票号

位于瓷器街中部,外观已恢复为清代风格。规划内院为社旗县历史商业文化研究场地,收集、整理清代票号史料,尤其集中展示河南金融文化发展的历史资料。

C、厘金局

位于瓷器街与万成街口,现已按清代厘金局原貌恢复。规划外院供游人参观游览,内院为老街区的工商所(或地税所),为此区提供工商(或税务)服务。

D、镖局

位于山陕会馆前,现已按清代镖局形式原貌恢复。规划为老街区派出所。或为融入清代镖局形式的保安公司,为街区提供治安服务。

E、商铺

规划建设的清代老街区内的商铺、店面形式统一为清代风格,外观、牌匾等要与建筑风格一致。在商品经营形式上与旅游活动充分结合,以严格自律的诚信商业文化为内涵,以清代商业活动形式为经营方式,形成具有浓郁购物旅游特色的商业文化环境。

④姜家大院

姜家大院位于老街路南,是民国时期赊店镇长姜令甫的院宅,目前仍有临街铺面1 5间及3处后庭院和西门楼、耳房,是一处保存相对完整的清末民初的古建筑群,急需保护、修葺。

A、规划姜家大院正门向南,以大门为中轴,临街按清代与民国镇级衙署复建,供游人观光。

B、搬迁大院内的住户,对姜家大院内的房屋,按历史原貌改造修缮、恢复建设。外部注意“修旧如旧”,内部装饰古典高雅,融入现代生活设施,加强市政建设,保证水、电、气、暖的生活设施,规划将清代衙署两侧建成古镇客栈区,开展旅游接待服务。

⑤赊店特色旅游商品品市场。

位于会馆西侧,主要经营各种仿古文化用品以及其他特色旅游商品等。要求店面古色古香,经营者身着古装,店铺名文化气息浓,但绝不可太时尚,太现代化。

⑥赊店酒文化博物馆

第一方案:搬迁县委、县政府,在临西山货街一侧,建酒文化博物馆,清代建筑风格,高度不超过会馆建筑,其位置临近会馆,可形成商业文化和酒文化展示区,使之与山陕会馆交相辉映。

馆内设置中国酒文化历史文化区、赊店酒文化区、赊店酒品尝区、赊店酒文化研究所、赊店酒文化礼品营销区等。博物馆后临牌坊街、北中心街一侧,相对幽静,规划建设社旗县星级旅游宾馆。

第二方案:将博物馆建在县保健院附近或越调剧团、县委党校西侧一带,将老县委、县政府院改建为星级宾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5: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⑦赊店文化广场

拆迁三皇庙街至骡马街、红旗路到鸡爪街间的县电影院、县政府招待所,规划在东起北中心街(酒文化博物馆前)、西至北骡店街,宽约50-100米的区域,建设赊店文化广场。广场植树绿化、美化,重视生态化建设,为古镇城市中心重要生态文化区。文化广场的具体建设方案,可参考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的《社旗县街区改造规划方案》。。

⑧赊店酒厂

位于赊店酒厂西院内的古井,为优质天然矿泉水,伴随着赊店漫长的酒业发展历史,也见证了赊店古镇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与古镇商业文化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规划以酒厂古井为中心,在赊店酒厂划出对工厂生产影响相对小的区域,形成工业观光游线。

⑨古城门、古城墙

A、结合赵河河湾公园建设,恢复南兴隆街外的西南城门。

B、依城市交通干道,优先恢复东、西门、西北门的城门楼,并以城门为中心左右修建约100米长的城墙。城墙墙内素土夯实,城墙外侧建高1.5米的垛口,内侧女儿墙高0.5米,外包青砖,修旧如旧。

C、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恢复古镇护城河,重现北方水路重镇的雄姿。

⑩中国商业名人馆

规划在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等单位搬迁后所留下的空地建设中国商业名人馆,分时期介绍从古代到现代(省外截止到1949年)的历代中国商业名人(包括手工业经营者和现代),其中重点突出河南历代商业名人,可设独立的展室向游人展示古今商人的成就和经营之道,可及时收集有关图片、书籍、实物等。

Ⅲ.滨河休闲娱乐区

(1)区域范围:以赵河、潘河流经城镇的水域及两侧堤岸为主要规划区。

(2)资源特色:赵、潘两河经县城南北穿城而过,水量较大,是历史上著  名的水陆交通的联结点,依此自古方有“南船北马,总集百货”之说。目前,赵、潘两河,水质较差,河岸未作护坡建设,整体环境不好,在水质、河岸环境建设上需要有较大的投入。

(3)形象定位:南船北马,历史之河。

(4)功能定位:娱乐、休闲、水上游乐

(5)开发格局:依据赵河沿线的资源特点、规划思路,此区景点呈“三点一线”的旅游开发格局。即:

“三点”:以古码头公园、旅游码头、赵河河湾公园三点为主体的河岸观光带。

“一线”:以赵河水上游乐为主体的水上娱乐线。

(6)规划内容:

①古码头公园

古码头遗址位于河心街,现中心建筑为小学,周边环境零乱,尤其是部分古河道已因河道取直而淤塞,古码头河段内垃圾遍布,水质污染严重。古码头河堤区建筑密度大、布局零乱,建筑档次低。规划按历史原貌恢复古码头遗址,并进行景观建设。

A、规划在赵河古码头河段的取直点下口筑漫水坝,适当拓宽取直河段的宽度,蓄水形成水域面积,并使河水在上取直口向北流经古河道,恢复古码头的历史水道。为保证防洪安全和泄洪需要,当汛期赵河水量过大时,由取直河段泄洪。

B、在古码头遗址区,建设社旗城市休闲娱乐观光区。规划码头区均为清代建筑风格,主要结合七十二街的复建工程对关帝庙街予以改造;迁移河心岛上的小学作为休闲公园绿地;对河心街进行步行街建设,形成小型商业街,使古码头遗址区恢复清代码头风貌。

C、规划清淤古河道,清除河道垃圾,净化水体,搬迁河道、河堤居民,对古河道作护坡建设。

D、规划在河心岛的绿地中心,建设古码头标志。标志形象规划为几扇白色船帆,基座可建设为船形。

E、环河心岛内大面积绿化,环岛建设沿河游览步道,步道绿地设置游人休闲桌凳,以及市民健身器械。

②游船码头

包括起点码头和终点码头。规划在赵河上游的长虹桥西的河流弯道处,结合滨河公园建设,建起点游船码头。这里为河流弯道处,河床相对宽阔,适宜码头建设布局。终点码头可分两处甚至更多,以利于游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游程。码头最好都建在潘、赵河汇流处下游,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河道和水量,增加水上游乐的刺激性,另一方面也可延长游人逗留的时间。近期可只建一个起点码头,供游人使用。中远期可在大朱营修建一处终点码头。起点和终点码头都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如男女更衣室、卫生间、旅游用品商店、饮食点等。终点码头还要修建桑拿洗浴场所。对码头区充分绿化、美化,突出现代气息,重视娱乐设施的建设。

③赵河公园区

赵河公园区结合两个码头建设及赵河水湾分为:“三个中心、一条带”。即:三个中心公园:古码头公园、水上乐园以及规划利用赵河河湾建设城市中心公园;码头公园上游至水上乐园间的滨河休闲(绿化)带(目前上游部分河堤绿化、美化工程已在规划建设中)。

A、古码头公园

以河心街为中心区域,具河流岛屿特点,相对封闭,河湾、水面、绿地与清代仿古建筑,构成较为优美的自然风貌。规划与古码头复建和水上乐园项目结合,为便于招商引资,可建成半封闭式游乐园区。

B、赵河河湾公园

位于古镇和新城工业区间,与县城中心区相连,规划为城市中心开放式休闲公园。公园以绿地、生态林地建设为主,以城市建设和市民休闲活动为目的。

C、水上乐园

位于赵河上游的长虹桥西侧400米的河湾区。河湾地势开阔,宜于绿化美化及景观布局建设。规划结合赵河水上游乐项目,以起点游船码头为中心,建设水上乐园。园内设施围绕游船码头建设,项目主要有:露天泳池、垂钓园、水上娱乐区、儿童嬉水区、摸鱼池、小型烧烤点等。近期可以游船码头为起点,以古码头为终点,规划建设赵河水上划船、观光、娱乐活动项目。水上游采用橡皮筏、竹筏或木排等工具,使游人在水上游乐的过程中观光、体验赊店古镇南船北马的历史风光。条件成熟时,利用滨河公园的灯景建设,开展夜游赵河、观古镇滨河夜景的水上游览项目,营造历史赊店古镇: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船上楚湘歌舞达旦,岸上交易灯火如昼之景象。规划对赵河两岸的河岸作护坡处理,护坡工程要尽量自然、生态。规划搬迁河堤内的居民,堤外民居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体,并沿河岸建设平均约50米宽的绿色生态廊,形成滨河观赏区。清理河床、净化水质,做好流域内的治污、防污工作。

D、滨河休闲带(岸线)

河堤内外广泛植树绿化、美化,使公园区绿树成荫,草坪、花树其间,为增加观赏性建设,规划布置一些具有社旗历史的雕塑或浮雕。沿河建设游览步道,在滨河廊、亭相间中,设置游人休闲桌椅与健身器械。

④潘、赵河橡胶坝

规划在潘河和赵河上修筑多级橡胶坝,使赊店古镇形成三面环水,城区中部有水面横贯的格局,着力打造水路重镇的旅游形象。

⑤刘秀塑像

在古码头附近、赊店文化广场、商业步行街、县城入口等处,可择址塑造光武帝刘秀像。因为正是由于刘秀赊旗起兵才有了后来的名镇赊店。

Ⅳ.彰新寨革命遗址游览区

(1)区域范围:以彰新寨革命遗址为中心及彰新寨村民居住区。

(2)资源特色:社旗县彰新寨村孙家大院位于古镇西北4千米,清光绪年间建筑群,原有住房120间,现余30间。1948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在此指挥第二野战军进行了著名的老、襄战役。刘、邓指挥所占地面积约15亩,被社旗县人民政府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形象定位:革命圣地,农家新貌。

(4)功能定位:体验教育、新农村建设

(5)规划内容:

①大门恢复

目前遗址区大门向东,门前民居零乱,通道狭窄,与历史原貌相差较大。规划搬迁遗址南侧的民居,以历史原貌恢复院南主门。门前建设东西向景观道路,与城关至彰新寨的游路相连。

②院内建筑

A、规划以1948年6月二野司令部所居时期的建筑状态为依据,对院内建筑予以建设恢复。

B、重点建设二野主要领导人的居住房间,收集、整理故居主人的革命史料,开辟多处革命先辈的个人展室,优先开设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同志个人展室。

C、规划将当时部分工作人员房间内部,按历史原貌予以装修,增加现代生活服务设施,开展与革命先辈同住、同吃活动的过夜体验游项目。

③遗址保护

彰新寨革命遗址地处农居包围中,应进一步明确遗址保护范围以及建立严格的保护措施,并通过统一的规划建设,使遗址周边民居建筑风格与遗址内的建筑风格相一致。规划以纪念址围墙为基点,向四周各扩1 O米为重点保护区,以重点保护区边线为基点,再向四周扩20米为一般保护区。对遗址周边已有民居建筑外观穿衣戴帽、逐步改造,对新民居建筑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建筑风格与遗址主体建筑相协调。

④彰新寨民俗文化景村建设

结合彰新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满足游人返朴归真和红色旅游的体验需村庄景观:村内、院里、房前收集、安放古老的石磨、石碾、石臼、石槽、石桌、纺车、织布机、油槽、水车等传统乡村农家设施,强化营造富有乡野韵味的休闲景观。村庄餐饮:以农家饭、农家菜为主,以革命战争时代的简朴乡村菜、野菜等时令风味菜为招牌,以纯粹乡村绿色食品为原料,为游客提供卫生、生态、美味、热情的餐饮服务。

村庄环境:加强农家院落的绿化、美化及周边绿化。选择栽培一些绿化植物,如梅花、月季、菊、竹等乡村常见观赏性植被。牛棚、猪圈、鸡笼、鸭舍等家畜养殖是村落环境治理的重点,又是城市游客观赏的对象,要进行充分的改造和建设。景村活动:在乡村发展观光型畜产业,驯养山鸡、肉食鸽、野兔等具有观赏性和经济性的畜禽,种植莲花、瓜果,发展乡村采摘旅游项目。同时,进行小家禽、家畜野化,丰富平原区的观赏内容,又可为餐饮提供绿色环保的原料。为留宿在景区的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夜间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如设置与革命先辈同住房间、开设烧烤区、乡村酒吧等,为游客休闲、销夜、观赏乡村夜景,创造多彩活动;举办革命营篝火联欢晚会,创造充满革命浪漫乡情的温馨夜晚等活动。要严格管理、规范服务,突出质朴乡情,悠闲农家的形象特色,确保旅游服务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17 04:35 , Processed in 0.053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