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33|回复: 3

[匡山西游] 有着“戏窝子”之称的武穴市文企联姻,送戏到千家万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4 19: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p><font color="#f79709"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着“戏窝子”之称的武穴市文企联姻,送戏到千家万户<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黄冈:三举措解决农民看戏难</strong></font>&nbsp;&nbsp;<br/><font color="#0997f7" size="2"><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07-9-24<br/>&nbsp;<br/>  “一去二三里,村村黄梅戏”这是记者日前在湖北黄冈采访时看到的盛况。9月8日至17日,有着“戏窝子”之称的湖北黄冈武穴市迎来了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在为期10天的节会上,《六尺巷》、《老屋春秋》、《同在阳光下》、《百丈崖的女儿们》、《奴才大青天》、《风花雪月》等黄梅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让酷爱戏曲的黄冈观众充分享受了黄梅艺术的饕餮盛宴。记者在武穴市影剧院看到,偌大的剧场里人头攒动,许多观众都提前赶来抢占座位,没有占到座位的观众则干脆垫张报纸席地而坐……小小的黄冈地区怎会有那么多的戏迷?这些戏曲观众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在各地普遍存在,黄冈又是怎样应对的?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黄冈通过三招解决了农民看戏难的问题。</strong></font></p><p><font color="#0997f7" size="2"><strong><font color="#ee9611">第一招:政府补贴</font>&nbsp;&nbsp;&nbsp;&nbsp; </strong></font></p><p><font color="#0997f7" size="2"><strong>  “要解决农民看戏难,政府必须发力,并给予扶持。”艺术节组委会主任、黄冈市副市长梅香雪说,“黄冈是黄梅戏的故乡,也是楚剧的源头,黄冈人民自古热爱戏曲,我们不解决老百姓看戏难这个问题,就是对不起戏窝子里的人民。”&nbsp; <br/>  据介绍,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广播电视的普及,黄冈也曾出现过戏曲演出难的问题,但市委、市政府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并马上把这一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制定了演出补贴政策和以钱养“事”制度等措施。自2003年开始,全市各级专业院团每下基层演出一场,同级财政补贴500元至1000元。2004年起,各县(市、区)政府与各自的剧团签订演出协议,规定剧团每年送戏下乡不少于150场,并对演出内容和场次进行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了演出补贴政策。在一系列措施激励下,全市11个专业院团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演出场次逐年增加,年均演出逾3500场。&nbsp;&nbsp; <br/>  翻开英山县黄梅戏剧团的演出日志,上面清楚地记录着:2006年送戏下乡演出260场,县政府补贴16万元。黄冈市文化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全市11个专业院团的演出补贴全部到位,政府的补贴政策完全得到了落实。</strong></font></p><p><font color="#0997f7" size="2"><strong><font color="#ff9900">第二招:国有和民营相辅</font>&nbsp; <br/>&nbsp; </strong></font></p><p><font color="#0997f7" size="2"><strong>  连日来,黄冈罗田县文化局局长郭小双电话不断,原来,他是被县里的几家民营剧团给“缠”上了。在全市号召送戏下乡活动中,精明的郭局长意识到,单靠一家国有院团送戏下乡远远满足不了全县412个行政村的文化需求。于是,他把部分民营剧团召集起来,号召他们一同参与送戏下乡。罗田县是全市送戏下乡完成较好的县。从2002年到2004年,县财政每年拨款12万元用于送戏下乡,2006年又在原有基础上增拨20万元,现在,罗田县每年送戏下乡的经费已达到32万元。另外,文化局还从这32万元经费中拨出4万元专款,用于激励民营剧团送戏下乡,并制订了演出一场补助500元的奖励机制。这样一来,民营剧团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致电郭局长要求预订场次,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描述的,郭局长的电话被打爆了。 郭小双调侃地说,“我这个文化局局长如今当得有滋有味,以前很少有人找我,现在天天被人找。”他认为国有院团与民营剧团联合下乡的做法既促进了专业院团的建设,又带动了民间剧团的发展,并满足了基层百姓对文化的需求,一举多得。</strong></font></p><p><br/><font color="#0997f7" size="2"><strong><font color="#ff9900">第三招:文企联姻</font>&nbsp;&nbsp; </strong></font></p><p><font color="#0997f7" size="2"><strong>  除了政府补贴,民办院团参与外,黄冈在实施送戏下乡过程中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通过文企联姻的方式将戏送到千家万户。&nbsp;&nbsp; 黄冈武穴市是文企联姻做得较好的典型。据武穴市文化局局长饶耀庭介绍,2003年,武穴黄梅戏剧团赴广东东莞电信公司演出,连演25场收入87万元。之后,又分别采取商家冠名的方式与当地的大超市、药业、民营企业联合送戏下乡,既提高了院团的艺术水准,又增强了经济实力,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据了解,武穴市文化局每年通过文企联姻获得的收入超过50万元,他们通过这些收入排演了大量的黄梅戏。&nbsp;&nbsp; <br/>  文企联姻既让院团尝到了甜头,又让企业得到了实惠。如今,黄冈的很多专业剧团门口都挂着一块以当地知名企业命名的艺术团或剧团牌匾。黄冈地区的知名企业都主动加入到送戏下乡的行列,有的自办剧团,有的与剧团“联姻”,有的出资请剧团,在解决老百姓看戏难的过程中,这些企业与政府、剧团创造了互动效应,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元化的看戏需求。当地的一位企业家告诉记者,“我的企业扎根于家乡,兴起于家乡,企业现在兴旺了,也该用适当的方式回报家乡父老。文企联姻既宣传了我们企业,也宣传了党的政策,更多的是给家乡父老带去了欢乐,这是我们企业最愿意看到的。” (赵凤兰 徐世国 郑斌 李凯 ) <br/></strong></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4 19:49: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4 22: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这个..水分很大,因为我是文化的</p><p>哈哈</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4 22: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的情况还算真实,其他的就不知道可信度如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07: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戏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2-1 09:11 , Processed in 0.0543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