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今天是元旦,“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冬风拂过栏槛,太阳送来元旦。元旦,一个祝福所有人的节日,一个中华民族的法定节日,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
如哲人所说,幸福团圆乃是人类追求的本源。自古以来,人们就崇拜圆月,之所以地崇拜,就在于这一年万物丰收,生命成熟,四季更替更是一种自发的秩序。从不偏爱一花一草,新年是新的希望属于春天的季节,做到“秩序为王”。
社会强,则国强。检视人类文明过往的消长,当元旦再次来临,我们同样心怀希望,期待一个属于我们祖国和民族富强。今日中国,以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历史转型,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就在于首先要有“社会”,在于让社会与公民从旧有的关系与结构中脱颖而出,让社会的归社会,公民的归公民。
发展是硬道理,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有目共睹的是,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公民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无论是中央政府对“让每个公民活的有尊严”的着重提出,还是法学家、社会学家等各界有识之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 经济民生社会各领域实现有法可依”工作的积极推进,都意味着中国社会蓄势待发,放眼春华秋实。
是怎样的“春华秋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开放是春华,和谐是秋实。倘使我们相信和谐是积极建设公民社会的结果,那么不断地开放社会就是此一建设的必由之路。和谐同文明一样,永远在路上。和谐不是诗仙笔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静默与忘我,而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秩序之美,是舍我其谁的运动之美。
全人类的命运、每个国家的发展并无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旧问题的解决同样意味着新问题的产生。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虽然已经是百花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等流行歌曲为我们见证了许多中国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开放社会具有的朦胧爱意与忐忑不安。然而,尽管开放社会并非十全十美,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近三十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皆是改革开放的开花结果,而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同样意味着一种制度上的开放。唯有开放,方可以使人的希望生生不息。
和谐之美,就是春天之美;春天之美,就是万物之美,就是海纳百川之美。所谓“生命在于运动,社会在于开放”,开放不仅展示运动,同样铺设道路。布罗代尔说,“历史从来就是在道路的两旁生根发芽的。”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可否认,中国几千年来所取得的文明成就同样是在道路上取得。今日中国人,穿行于城市与乡村、东方与西方,告别封闭走向开放,其间不息的奔波行走同样是一种开放,见证道路与文明的共同成长。
勇敢地面向未来才是真正为生命担当。一个理性的社会,不会抛弃过往的优秀文明,更不会因为崇拜过去而丢失方向。显然,过往的历史只是我们前进的参照,而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我们认可、尊重全世界过去文化的许多重大成就,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吸取其智能。但是,如肯•威尔伯在《万物简史》中所说,“不管如何,文明这辆列车在运行之中,从最初到现在,若是只看反光镜驾驶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事故。”
新年的阳光温暖地像花儿盛开在蓝天上,公民走在社会里。如果说公民是花儿,那么社会就是大地。只有富足的社会才能让每一位公民红光满面,也只有精神焕发的公民才能保障社会健康有力,不垂垂老矣。
作为公民,作为一个有听话权而渴望话语权的中国人,一个有投票权而渴望选举权的中国人,一个有发问权而渴望问责权的中国人,一个有听证权而渴望否决权的中国人,一个有发笑权而渴望发表权的中国人,一个有阅读权而渴望出版权的中国人,一个有生命权而渴望公费医疗权的中国人,一个有房产权而渴望地产权的中国人,在今天,迎接元旦,共同迎接新年的阳光和希望,我们要成为一个最幸福的公民!
又是一年元旦来临,我们头顶星空,脚踩大地,每个人担起一生的命运,就是担起时代的命运,每个人尽心于自己的开放,就是尽心于大地与社会的繁荣。开放社会的动人心魄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不断地因创造自己而创造社会,可以抱持心中的希望与美——我有一个国家,面朝社会,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