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59|回复: 9

[原创] 个人对做文章的一点简单的见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13: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其一、文章是什么?  文章不单单是散文,不单单是小说,不单单是诗歌。它的形式可以说是无尽的,而现在我们常常把文章局限在散文诗歌一类的,以至于我们常常把 自己的文笔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角落。苦思冥想也要做到词句华美,对仗工整等等,这样长久下去便会形成一种读之无物,读完即忘。长久下去终因才思废尽而陷于迷途。其实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必拘泥,写与不写,全要看感情的深厚程度。我始终认为文章是感情的寄托与升华,所以名家之作,我们才会读了又想读,只因我们在感情取得共鸣,而是其问如何之华丽。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说实话,当初在刚刚学习的时候,我认为这简直就是作者个人的啐啐念,重点不过是作者的父亲为作者买橘子爬了一下围栏而已,有什么好写的。可是在后来我父亲送我读书时,我才感受到文章之所以被广大读者认为是一篇不朽之作的原因,正是在于其蕴含了一种极其浓厚的感情。文有情,才有味。
       其二、文章写什么?即内容是什么。内容可以是千变万化的,不必全是高谈阔论众横捭阖,其实写写小家疏离也未尝不可。这一点就比如归有光《 项脊轩志》,不谈感情,全谈内容,内容是感情的载体。通过简简单单家里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简单的小事才让我们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性情。这一点在现代作家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史铁生的文章。               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我在论坛里面的看到好多关于旅行的文章,大多是写所游之地如何如何之美,作者如何如何之欣赏,几乎很少有触及所游之地的历史人文等等,以及这背后的文化深层次的思考。其实要写一地的风景前人已经写尽,我们多写一笔不过是画蛇添足。然而我们能看到古代留存至今的文章里很少是单单风景的文章。在现代作家里面最为典型的便是余秋雨,尽管他的文章略显浮躁,但是还是值得一读的。
          第三、我浅谈一下诗歌吧 。看到很多诗歌,无论是古代的诗词,还是近现代诗歌。但是我相信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通过具体的物象和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万变不离其宗。但是现代诗歌,有一种倾向就是越来越骈体化,越来越华丽化,越来越刁钻化,而且越来越长了。对于骈体化可能来自于自古以来的传统吧,但是抛弃骈体是诗歌发展必然的趋势,这一点历史上是有实例的。对于华丽化,我个人不知道是好是坏,毕竟那是个人的风格问题,但是华丽化不等于片面追求辞藻的华丽而疏忽感情的抒发。对于刁钻化,我觉得这可能是作者爱好写奇文,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可是我个人没必要追求新奇。对于长度来说,我觉得对于诗歌来说,过长则会慢慢演变成散文诗,最后就完全退化成散文了。这一点我比较推崇余光中的《乡愁》,内容不长,物象不多,意象不少,感情浓郁,寓意深刻。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再说最后一点。要想把现代的文章写得更好,还得从古代文章上去寻找。“复古”不是单纯的内容上形式上的复古,不要剑走偏锋。如果大家大家想要仔细深入了解研究,我看历史上有很多次“古文运动”,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是总是会有名家名宿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4: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4: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文章的理解,果然出语不凡,文章是情感的表达,故讲究真实、情挚,表现手法多样化,应不限于某一特定模式。就如练拳,拳法有很多种,招式却又各自不一,关键是份量与力度,能不能最有效击倒对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好不好,和体裁形式无关,和作者读者的美学取向有关,下笔有无真情实感,读者一观即知,辞藻词汇是次要的,无论是长篇宏论,还是短小清淡,若能做到流动活泼的,世俗真性情的,与人世万事万物对话的,自觉的发光体,就是好文章。楼主谈到诗歌,诗歌长不长,短不短,并不重要,都是技艺的一种,长诗如荷马史诗,歌德的浮士德,都是洋洋洒洒,如长江黄河,短诗如诗经,古风四言,现代的,如庞德的地铁车站,两句而已,但并不妨碍他们都成为光耀千古的名篇,一句话:写什么,必须有什么,像什么,言为心声,诚中形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3: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2: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必拘泥,写与不写,全要看感情的深厚程度。我始终认为文章是感情的寄托与升华。很赞成楼主的这一见解。其实不管是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等等,情感是最重要的。形式,体裁,文字,技法都是外在的,是次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谈到诗歌的长短,意象的新奇以及复古问题等等问题。赞成藤上观点,诗歌可长可短,长的如滔滔江海,短的如山间小溪,都是人间美景。至于意象的新奇,古人早就为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可作为证据。诗人追求意象的新奇,就是追求诗歌的陌生化效果,给人一种惊鸿一瞥的感觉。诗人这么做,是为了不重复前人,不重复自己,是要付出多倍的脑力的,所以值得提倡。但是追求新奇,要注意避免诗歌的晦涩,就是楼主说的刁钻,从这个意义上说,楼主说的是对的。
赞成楼主所说的关于“复古”的理论。就我个人而言,现代诗歌至少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没有达到唐诗宋词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文学看来楼主很有自己的观点,希望以后多发帖,多切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16: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武穴论坛里关于旅行的文章的点评肯定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 11: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以情动人。说得真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3 07:13 , Processed in 0.0652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