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28|回复: 15

小儿推拿:易感儿、厌食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7 06: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你是否为你的孩子反复感冒、大量使用抗生素而烦恼?你是否为你的孩子每次吃得很少的而烦恼?我们小儿推拿可以帮你解决烦恼。
1、技术:祖传绝技+三字经派+推拿抉微派+长期实践
2、服务:专注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电话联系可以上门服务。
3、范围:主要针对小儿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小儿痹证等,易感儿、厌食、肠胃、近视、遗尿、夜啼、生长发育迟缓
能增强小儿免疫力,促进小儿健康成长,是小儿容易接受无任何副作用的绿色方法。
4、20元/30分钟。
QQ:108575681   电话:13227356044   地址:武穴市正街九龙商厦282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感儿三天两头感冒发烧或其它的病,每个月都要看几次医生。小儿受苦、家长心疼。
易感儿应当: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
易感儿手法:补脾经、摩腹、揉足三里、捏脊等手法全身调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7: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1.1标准
1)以厌食为主症,无主动进食欲望,食量较同龄健康儿童明显减少。
2)厌食病程在2个月以上。
3)排除肝炎、慢性肠炎、菌痢、结核等其它慢性疾病。
1.2分型
1)脾运失健型:厌恶进食,食不甜味。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wǎn)痞(pǐ)、大便不调;苔白腻或微黄、指纹紫滞、脉有力。
2)脾胃气虚型:不思进食,形体偏瘦,常伴面色少华,精神不振,食少便多,或夹未消化物;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脉无力。
3)胃阴不足型:不喜进食,口干多饮;常伴面色萎黄、皮肤失润;大便偏干或干结。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部分患儿烦闹少寐,手足心热,指纹红,脉细。
2、方法
1)常规手法:补脾经100--300次,揉中脘100--200次,摩腹5分钟,捏脊3--5遍,按揉足三里50--100次。
2)对症手法
对脾运失健型,加:揉板门100—300次,运内八卦100—300次;
对脾胃气虚型,加:揉外劳100—300次,推三关100—300次;
对胃阴不足型,加:清肝经100—200次,补肾经100—300次。
本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07: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长高个子
1、刺激足上脑垂体反射点,即脚大趾腹面。
2、刺激足上生殖腺反射点,即脚跟面。
3、捏脊
4、在16岁之前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9: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咳嗽是儿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推拿广意》中说:“夫咳嗽之症,未有不因感冒而成也。”其原因都是乍暖脱衣、暴热遇风、汗出伤风等引起。如咳嗽迁延日久,每易发展为营养不良或者发生其它合併症,对于小儿健康发育影响甚大。
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为多见。
辩证
1、外感咳嗽
1.1、风寒咳嗽:此症多由于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因而引起咳嗽。多数患儿咳嗽、痰稀色白,可伴有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治则以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处方:推攒(cuán) 竹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30次,揉乳根50次,推三关100次,掐揉二扇门3-5次。
1.2、风热咳嗽:此症多由于风热犯肺,清肃之气失常,则痰液滋生、阻塞气道,影响肺气之出入,因而引起咳嗽。多数患儿咳嗽不爽、痰稠而黄;口渴,可伴有身热、流脓涕、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则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处方: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揉肺腧(shù)100次,分推肩胛(jiǎ) 骨100次,揉乳旁50次,揉乳根50次。
2、内伤咳嗽
2.1、脾失健运:此症多由于脾脏健运失常,饮食不能化为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气逆而咳嗽。患儿咳嗽痰多、痰白而稀,伴有胃纳不振,苔白厚腻、脉濡滑。治则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处方:补脾经100次,揉中脘(wǎn) 200次,按揉足三里200次,推揉膻(tán) 中50次,揉肺腧(shù) 100次,捏脊3-5遍。
2.2、肺虚咳嗽:此症多由于肺气虚弱、肺气不足,肺主气功能失常,清肃无权,引起咳嗽。患儿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形寒怕冷;口不渴、喜热饮;伴有面色少华,或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治则以温肺止咳、而固表卫。
处方:补肺经100次,推肺经100次,补肾经100次,揉乳根100次,揉乳旁100次,捏脊3-5次,揉肾顶100次,揉二人上马100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7: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夜啼
揉小天心:用中指端揉30--50次
1) 脾脏虚寒:加摩腹150--300次,推三关150--300次。      
2) 食积:加摩腹150--300次,推下七节骨150--300次。      
3) 心火盛:加清心经100--300次,清天河水150--300次。      
4) 惊吓:加清肝经150--300次,掐揉精宁,威灵5--10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6: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腹泻
寒湿泻
因风寒之邪客于脾胃,运化失常,寒湿内阻,气机不利。症见大便稀薄,色淡夹泡沫,气味稍臭,每日5~6次,肠鸣,伴鼻流清涕,咳嗽,咽痒,或恶风寒,舌淡,苔薄白。
湿热泻
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传化失司,下注大肠。症见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日行10余次,气味秽臭,纳差食少,小便短黄,苔黄腻。
伤食泻
乳食不节,损伤脾胃,食积中焦,健运失常。症见大便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每日7~8次,便前腹痛,不思乳食,腹胀拒按,舌淡红,苔厚腻或黄垢。
脾虚泻
主因脾胃虚弱,清扬不升,运化失职。症见大便稀溏,食后即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边有齿印,舌白,脉细。
脾肾阳虚泻
因脾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煦。症见大便清稀,久泻不愈,完谷不化,伴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选穴与手法
多为脾虚型泄泻,故采用健脾和胃、利湿止泻为基本治疗方法。分手阴阳、补脾经、补大肠、运土入水、推三关、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捏脊。以上各穴各推3~5分钟,每日1次。
寒湿泻加按神阙穴3分钟;湿热泻以清大肠、退六腑、清天河水为主;伤食泻清大肠、揉中脘。呕吐者加揉内关;久泻不愈加补肾经、揉百会;易惊者平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7: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惊吓
惊吓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不完善,对外界的变化特别是声音的变化不能做出正常反应而引起。
推拿方法     
清心经3分钟,清肝经3分钟,分手阴阳3分钟,掐揉小天心2分钟,运八卦3分钟,揉囟(xìn)门2分钟,猿猴摘果5次;兼腹泻者,摩腹揉脐3分钟,上推七节骨3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05: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儿呃逆
婴儿吃奶后呃逆的发生率高达40%左右,严重者伴有吐奶;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婴儿可因呛奶阻塞上呼吸道而窒息,故不能忽视。常规用喝糖水或温开水以刺激胃肠协调蠕动达到止呃的目的,其特点会降低婴儿对母乳的需求量。
成年人呃逆西医认为系胃肠功能紊乱而致膈肌痉挛引起。中医认为系气机逆乱所致,胃气冲逆而上,呃呃连声而不能自止的结果。而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吸吮和吞咽动作不协调,致胃囊中吸入空气存留而刺激膈肌痉挛、胃气冲逆而上引起呃逆。因此婴儿打呃发生率远比成人高。   
按摩内关穴3分钟以内可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0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先天性斜颈
主要特征为:头喜偏向一侧睡,即使纠正稍过片刻又转向倾斜的一侧;病程稍长者头呈扁平,没受枕一侧则隆起,使头颅畸形。有的面颊大小不对称(倾斜一侧面部肌肉较大,另一侧较小)。其中一类,胸锁乳突肌肥大硬结形成肿块或条索状或梭形(因胸锁乳突肌挛缩变粗、变短、变硬而引起斜颈)。另有一类胸锁乳肌变短,但并无肥大肿块而呈缩短内陷引起斜颈。
1、局部按摩:运用拇指或中、食指头在患侧胸锁乳突肌肥大肿块部位做自上而下的轻揉按摩,能够舒展理顺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并促进新陈代谢,使局部硬结的肌肉纤维逐渐软化。
2、头部左右旋转:两手抱住婴儿头部作左右旋转,每次旋转10--20回,这样能够松解强硬的胸锁乳突肌。
3、头部左右摆动:抱住婴儿头部左右摆动,每次可摆动10--20回,使患侧强硬的胸锁乳突肌得到伸展和活动。左右摆动时应注意向倾斜的相反方向纠正,通过这样多次反复纠正,从而使强硬的肌肉纤维得到松软,歪斜的头颈部能够保持正直。
4、颈部上下拔伸:两手抱住婴儿头部和下颌上下垂直拔伸,每日1次,每次约10--20回,这个动作可使变粗变短的胸锁乳突肌逐步得到拉长松软。
以上这套按摩手法四个动作,每次都要连续做完,每天除来院按摩一次以外,并且教给家长,要求家长在家中有可能的时候,再给患儿按摩1--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11-3 14:06 , Processed in 0.0496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