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17|回复: 20

[原创] 流动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 23: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流 动 的 家
                                                                        文/苏小小

直插小城心脏的古旧宁静的保康路,在城东人民医院处被新来的粮食路和北川路插足,硬生生撕扯出六条岔路口,实在想不起来,小城还有哪条干道是有六条岔路口的

没有红绿灯没有防护栏的六岔路口,各种机动车人力车,上学簇上班簇。。。。。。在这嘈杂拥挤的路口,争先恐后见缝插针地往前冲,终日一片混乱。只有两种机动车是不尖叫不怒吼的,停在路边不急不躁安闲自得,成了闹市中的一道别样的风景。一种是三轮的半敞旧农用车,一种是三排座的有密封性能的小面包车,但驾驶室的顶上都一律横举着一块专修楼房漏水的大牌子,字迹庞大醒目,且车牌一律字领头。

观察这些补漏车已有几年的时间了。前些年那种三轮敞的偏多,街道上常常能看见这种举着专修楼房漏水牌子的三轮农用车慢悠悠轰隆隆地爬行,且播放着高分贝的流行音乐,旋律是熟悉优美的,由于低劣的音响设备,声音却似乎在雨季里浸泡潮湿着,或嘶或哑或卡或顿,劣质的喇叭毫音效可言。虽然有欢快的音乐一路高歌,但驾车男人的眉头,没一个不是深锁着的,副驾位上通常坐着面色晦暗的女人,木然地织着毛衣,有的还能看到织好了的毛衣的下半截有几种颜色,分明是拆过了几次的旧毛线在拼凑着编织,色感层次分明,很亲切的颜色小时候就穿过娘用很多旧毛线凑合编织的毛衣,不暖和,却穿得兴高采烈——那时物质贫乏的年代,能有件毛衣穿,就不必很麻烦地穿几件单褂了。女人这边的驾驶室门外横系着一根绳子,无雨的天气里,绳子上会挂着女人的花边内衣、男人的换洗衣服,偶尔还见小孩的尿布,就这样飘扬着招摇过市,自顾自地彰显着家的烟火气息。

而近两年来,那种三排座的面的居多,音乐也不再断断续续的憋得难受,竟有几分悦耳,车辆依然是慢行,却再也看不清深色密封玻璃车窗内男女的表情。粮食路和北川路夹角处的新春超市与粮食路之间的距离较宽,早晚间就成了这些车队的村庄,车队顺方向一溜烟排开。村民们在超市的外墙上钉了许多钉子,拉上绳索,晴天的早上,女人们便忙着晾晒花花绿绿的床上用品和换洗的衣服;男人们虽三五成群地抽烟闲聊,眼睛却时刻紧盯着自己的车子,看到状似来问询的顾客走向车队,这群男人便一阵风散了,各自静候在自己的车子前,并不去争抢拉拢顾客。车主们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客户还能如此和谐相处,让我不由心生敬意。当客户谈成生意坐上某辆车子走后,这群男人又没事般地迅速聚拢在一起,聊着让他们很高兴的却让我听不懂的事情

薄暮时分,我也常常路过那个村庄,只见日间流向四面八方的修漏车,这个时刻大都汇集到村庄来了。每辆车旁边都有妇人用简易的煤气灶炊具忙碌晚餐,总是份量多数量少的一两个小菜,端上矮小的饭桌,便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晚餐。偶尔也见男人端着小酒杯很惬意地眯着眼睛喝上两口小酒,也有几家人把小饭桌拼在一起聚餐,边慢慢吃喝边愉快聊天;还有一些男人聚集在一起打扑克牌,打牌人的面前各摞放着面额很小的一小叠钞票,旁边围着观战的三两男人,偶尔会传来一喧哗和爆笑;旁边空地上是三三两两在一起玩耍的孩童,清脆的笑声随晚风飞扬。。。。。。这样背井离乡又自得其乐的一群人,无视咫尺之外的闹市里汹涌的车流和喧嚣的人群,艰苦朴实而又乐观地过着自己的光阴一辆小小的补漏车承载着一个小小的家的吃喝拉撒天下女子的爱美之心是一样的,大多数城中女子的衣柜面积,就比这小小的补漏车大得多,这些流浪的女子,如何用简朴单调的服饰来装点异乡美丽的四季?一家人晚上睡在狭小的车厢里,能伸直胳膊和腿吗?就算是在盛夏的夜,在车旁空地上支起个小蚊帐铺上凉席,虽肢体舒适,但一家人睡在马路旁,总是有诸多不便吧?

是不是每个地域都有每个地域自己的拿手绝活?许多人就随大流做着跟同乡一样的事情。据说在安徽省阜阳市旧城镇,一个小镇,就有8000多辆的补漏车流动在全国各地。有时我也会好奇地猜想,他们如吉普赛人般携妻挈子终年四处飘零,到底是挣个生活最起码的开支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还是在劳苦一年后能积攒下些许小钱积攒明天的幸福?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诚地祝福他们:多挣些钱,日子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06: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苏小小 的帖子

          生活就是如此,无奈艰辛,必须向前看,每种生活都有酸甜苦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一样,多挣些钱,日子才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6: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地方都存在着。

问好小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6: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很心酸,尤其大夏天在马路上,车里多热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4: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象河南的和尚一样,这个群体大多是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2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苏小小 的帖子

补漏一族的确辛苦,尤其是他们的孩子,不过,就是这些外来民工为我们城市的建设作出了非凡贡献,祝他们永远平安健康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23: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漏的是很苦!我记得在武汉读书的时候,还是热天,他们就在街上露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有着一颗慈悲的心肠,眼光幽微,能看到生活在最低层的那一群人,终日勤爬苦做,蝇营狗苟,若肚子能够填补,这日便已满足,卑微的族群,读来令人心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1: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的细点,城市的音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3 09:53 , Processed in 0.0509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