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98|回复: 3

[转贴] 合肥武汉争夺白色家电中心 紧抓产业转移机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8 17: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2011年04月09日 01: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7日,合肥市徽州大道上,行人熙熙攘攘,绿带掩映下,BRT公交来去匆匆。

  当地人都清楚地记得,这条道路曾两次更名。1994年,需要改造的徽州路面临资金困难,来此投资的家电企业美菱公司捐资修路,合肥市政府遂将此路更名为“美菱大道”。

  在合肥,与此相似的还有另一条“荣事达大道”。如今,合肥市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四大件白色家电产量已跃居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之首。目前,合肥出产的家电已占据全国近25%的市场份额,产量和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位。

  出让道路冠名权的引资时代悄然滑过。在见证了产业雄起和城市换颜的光辉岁月之后,“美菱大道”和“荣事达大道”先后复名为徽州大道和阜阳路。

  5年的时间,能改变一个产业的生态,也能改变一座城市的地位。

  今年湖北省“两会”上,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径直向武汉市的全体代表发问:“现在全国的白色家电中心不在武汉,也不在北上广深,而是在合肥,为什么?”他直言,“这说明我们解放思想还不够,这个白色家电中心,可以说是拱手让人的。”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合肥、武汉市官员均认为,在产业转移和新区域政策的大背景下,先天的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已不再是招商引资的主要看点,相对而言,配套基地建设、产业集群式引资战略、以及投资环境等“软实力”,才是产业选择落户的重要因素。

  1. 白色家电中心之争:两座城市的此消彼长

  十年前,如果问起中国家电制造基地在哪里时,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会有明确答案:北青岛、南顺德。

  而如今再问起时,他们会告诉你:青岛、顺德,还有合肥。

  这是本世纪初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一个突出案例。合肥市政府提供给本报的官方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合肥市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四件大家电产量由1300万台(套)上升到4224.2万台(套),超过了青岛和顺德,跃居全国第一。

  2010年,合肥市的家电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当地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目前,合肥家电拥有3个国际品牌(三洋、海尔、格力),8个国家级名牌产品(美菱、荣事达、海尔、三洋、格力、美的、长虹、华凌),品牌聚集度高居全国首位。

  国家级家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家电信息(检测)中心、国家级家电回收中心、以及国家级家电产业物流仓储中心,均先后落户合肥。

  在强大的产业“磁力”下,去年年底,首个家电国家级质检中心花落合肥;与此同时,包含6个专业工作部和13个专业实验室,全国第一个黑、白两系列家电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建。

  自此,安徽所有地区的家电企业都不必再为了给产品贴上认证标签而东奔西跑。

  “质检中心落地后,将为安徽带来产业聚集效应,这将使合肥在行业内拥有更多 ‘话语权’。”合肥市招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然而,记者了解到,这个质检中心也曾被武汉市力主申请过。早在合肥之前,武汉市质监局已于2009年10月就启动了家电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武汉的申请,在合肥启动这一申报工作之后,由于产业配套较弱等种种原因,武汉市的申请工作即告流产。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身处武汉的官员们一定不愿眼看到手的“中国白色家电中心”花落旁家。这座与合肥相邻不到两个小时车程的工业重镇,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拥有荷花洗衣机、莺歌电视、长江音响等一批响当当的家电品牌。

  而彼时的合肥,尚被喻为“中国最大的县城”,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区位优势,几乎无法与武汉相提并论。

  然而,坐拥交通、科教、产业基础等先天优势的武汉,却先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品牌衰亡、如今又在全国性的产业转移中感受到来自邻省崛起的巨大压力——2010年,合肥的家电产业产值突破了1000亿,而武汉只有300多亿,从昔日的家电强市沦为沿海产业转移中的配角。

  两座城市的产业史是在90年代开始被改写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合肥美菱引进意大利梅罗尼公司的阿里斯顿冰箱生产线,同时,荣事达引进日本三洋的生产线,合肥美菱与荣事达等两大知名品牌由此诞生。

  不过,随着九十年代初期家电业完全竞争时代的来临,长虹、海尔等品牌的崛起,加上当时内陆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体制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等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通病,在大浪淘沙的市场化竞争中,合肥和武汉的众多本土家电企业发展缓慢。

  此间,武汉本土的白色家电品牌纷纷倒下,产业几乎回归了真空状态。接下来的数年间,武汉一直寻寻觅觅,却始终不见本地家电业的任何起色。整个九十年代末期,轰轰烈烈的家电群雄纷争的战场上,独独少了武汉造的影子。

  当时合肥方面也遇到了这个问题,90年代中期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以后,美菱和荣事达的经营规模都达了20亿的顶峰时期,也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然而,合肥尝试通过引进外来资金突破“瓶颈”,三洋、美泰克、海尔等企业正是在这个阶段悄然进入。

  本世纪初,成长起来的各家电巨头在抢食完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之后,潜力巨大的内陆市场成为下一个目标,此外,内地比沿海低20%-30%的成本优势,也促成了企业的内迁。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业转移的需求应运而生。

  在这个期间,也即“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一批大型家电企业,如美的、长虹、华凌、格力、欧力、尊贵、晶弘等企业入驻合肥,本土品牌美菱、荣事达与美的、长虹等增资控股、增资建园、增资扩能,并带动了冰箱、空调核心配套件知名企业入驻,合肥家电产业自此地位确立。

  对于武汉而言,海尔、格力、美的也在当地设立了基地,不过与合肥不同的是,自从2002年海尔以及2004年美的在武汉设立工厂后,一直到2010年,格力才在武汉设立工厂,此间几无国内家电巨头落户武汉。

  从2004年到2010年期间,国内外家电巨头基本都到了合肥,武汉不得不沦为产业转移中的配角。2010年,武汉家电实现工业总产值356.2亿元,仅为合肥家电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

http://finance.jrj.com.cn/2011/04/090124968385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7: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2. 集群式引资:硬实力不敌软实力?

  在武汉、合肥“白色家电中心”之争的背后,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出招商引资时代之变。

  事实上,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来的家电企业,普遍遭遇一个颇为尴尬的局面:园区建起来了,产品下线了,但是配套的零部件等产品,往往需要从原来相隔千里的老厂区调用资源。

  最早来到武汉的海尔集团对于这一情况体会最深。海尔主要生产空调的武汉产业园,需要40家左右的企业做配套,武汉的本地企业占比不到一半,余下的缺口需要从合肥、浙江等地供应。

  比海尔晚来两年的美的电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这个年产600万套空调的园区,有近70%的配套原件需要到500公里以外购买并运回武汉。

  如今,当格力电器终于决定在武汉建立工业园时,其30亿元的投资主要用在了包括空调、压缩机、电机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上,涉及家用空调600万套、压缩机600万台、电机2000万台。某种程度来说,格力是自己搬了一个产业链到武汉来。

  至于在空调产业链末端的零配件及其他配套产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李诚直言:“这些企业会跟进格力在武汉设厂,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格力在广东的原有合作企业。”在产业链尚不完备的武汉,格力势必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突破方式。

  “这是内陆地区产业转移的劣势所在,安徽有十几年的产业积累才能取得现在的成就,这会有一个过程。”合肥招商局相关人士表示。

  合肥下定决心解决企业的配套产品及其物流问题。本世纪初以来,合肥在其城区及附近地区聚集起多达1000余家的家电配套企业,这些企业为安徽构筑了从研发、零配件制造、整机组装、包装贴牌,到销售网络、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的家电产业链。

  据合肥市发改委一位人士描述,合肥市有关部门当初在招商时,就是按照产业链去招商,“缺哪块补哪块”。

  从而,合肥在产业配套建设的基础上构筑起完善的产业集群,并进一步通过产业集群“筑巢”引来块头更大实力更强的“金凤凰”。此招,是为合肥的集群式引资战略。

  而随着进驻企业的增多,合肥开始通过设定政策进行有选择性的招商引资,主导招商自主权。

  2009年,拥有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合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家电生产基地,这进一步提高了合肥家电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使同台竞争的武汉感受到了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的巨大压力。

  而根据合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合肥家电产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衣机电机、彩电液晶(等离子)显示器等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达85%以上。

  合肥的成功,终于引发武汉人的思路变化。

  在武汉市商务局区域经济协作及国内招商处主任陈嘉黎看来,政府招企业,除了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税收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以外,最为重要的,还在于企业能否填补当地产业链的空白。

  “我们需要引进的,应该是能够填补本地产业链空白的企业,需要你带来规模效应,那些附加值低的企业一般不应考虑。”附加值低,即是对区域经济没有拉动或者配套的作用。

  武汉的改变正在逐渐收到成效。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在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商讨建园的初始,格力最初给出的投资额只有8亿,但在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与武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罗长刚的一次“相谈甚欢”的会谈中,董明珠当场将投资的额度提升至30亿元。

  在李诚看来,这不是董明珠一时兴起的匆忙决定,而是格力集团放眼全国市场后做出的战略布局,也是武汉产业链逐步完善后的一个结果。

  武汉市市委书记阮成发表示,武汉必须实现城市投资环境的跨越。“没有这一条,所有的跨越都将走不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7: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3. 被产业转移改变的区域生态

  在很多外人看来,武汉拥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武汉拥有近100万各层次的大专院校学生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科教实力是毫无争议的中部第一,高素质人才和科研成果丰富;此外,武汉借助水路交通,尤其是高铁的普及,使其由“九省通衢”升级为“九州通衢”,区位优势历来是中部地区其他城市无法企及的。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光告诉记者,武汉的科教优势全国领先,但是人才外流,尤其是高端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在高铁逐步普及后,单纯的地理区位优势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九省通衢”的招牌,不足以促成企业的入驻。

  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直言,历史上有利于武汉发展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基建尤其是高铁普及之后,现在合肥、郑州、长沙和南昌等周边重镇也同样具备,“说句理性的话,武汉现在再仅仅靠提‘九省通衢’,意义已经不大。”

  “武汉一定要有危机感。”李鸿忠表示。这句话意义深远,过去,武汉依靠的是地理位置、人才资源等硬环境,但殊不知,对于本世纪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的制造类企业而言,企业更看重的或是产业链和市场等软实力。

  而相比武汉,合肥的确处于一定的劣势,人口数量较少,交通曾一度不便,高校资源偏少。

  在外界很多人士看来,合肥只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省会,合肥成为安徽省省会时主城区才5平方公里。

  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武汉一直是龙头老大,经济总量超过5000亿元;长沙、郑州紧随其后,总量超过4000亿元;合肥是第三梯队,近年来先后超越太原、南昌,2010年GDP为2702亿元。

  虽然没有进入“3000亿元俱乐部”,但考虑到合肥人口仅为武汉市人口的一半多一点,2700亿元的产值已经不少。

  在紧抓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合肥市政府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安徽省已经定调,合肥要发展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

  另一方面,随着周边省会城市的快速崛起,被冠以中部核心城市的武汉如何做核心,成为外界的疑问。

  事实上,早在20年前,有关方面提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就以当时的大武汉为核心,合肥、南昌、长沙为次核心,后三者当时经济实力均较弱。

  但当时湖北对此建议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如今湖北省里从上到下都在重新参与申请这个跨省规划,但合肥已经不再愿意进来,而是自有打算。

  不得已而为之,长江中游城市群或最终以武汉、南昌、长沙三城为核心,被学界称之为“中三角”。

  记者了解到,在现在国家发改委的11个城市群规划中,以合肥等城市为核心的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并列的地位。

  事实上,对于合肥、南昌这些城市而言,东部城市是其主动合作的对象,如今南昌、南京和合肥已经在南京成立了“金三角”联盟。

  “武汉和合肥、南昌、长沙等其实都处于一个产业水平,合作是必须的,但目前的动力不强。”一位接受本报记者咨询的区域经济学者就如是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述这位区域经济学者表示,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国家政策支持固然重要,但执政思路和发展闯劲,对于一个地区的影响往往更为重要。

  显然,没有人想在这场家电招商大战中败下阵来,对于行业中的落后者来说,这是个打翻身战的大好机会,而对于领先者,这更是追赶一线城市的必由之路。

  合肥抓住了机会,成长起来,武汉没有抓住机会,加上一系列其他原因,在与周边城市合作与竞争中,领先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如今,相对于武汉,合肥仍然是个追赶者,而对于合肥和武汉而言,家电产业仍在向西部地区迁移,重庆、成都,谁会成为新的“白色家电中心”,谁都说不清楚。

  湖北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秦尊文说,各个城市要错位发展,必须将自身的优势资源与服务意识相结合,在竞争领域增强对产业的“承接和消化能力”,这样才能抓住产业转移的重心,在下一个机遇来临时抢先一步完成跨越。

  城市实力的此消彼长,仍将在产业竞争中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8 1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好,值得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16 17:09 , Processed in 0.0443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