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04|回复: 0

[转贴] 投资常识系列之公司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5 1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有了“强有力”的老板(领导层),又处在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当中,那么就能成功了吗?显然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看企业的综合竟争优势在哪里?
    我们做生意的,经常会感叹自已如果早十年或五年做就好了之类的话,说的就是一开始呢,行业竟争相对较小,生意自然好做得多了,而随着进入的人越来越多,竟争的加大,利润率下滑自然无法避免,生意显得越来越难做,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利益驱使使然,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所谓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的说法也可以作上述理解,新兴产业成熟到一定的阶段也就可能演变成传统落后的行业了,真正的问题无非就是不同的时期企业的竟争优势又在哪里了?

    本人于国庆期间走访了一位于东莞虎门的客户,虎门的服装批发举国闻名,围绕着服装产业的大小工厂数不胜数,遗憾的是没能产生真正的大品牌,多以“山寨”的形式存在,这方面比福建的晋江差得太远了……。我这位客户在虎门正是开服装加工厂的,没有自已的品牌,货源渠道就是从大、中型厂家接单过来,从事来料加工和配套,也有服装城的档口委托生产的零散订单,我们都知道服装成品销售的利润还是蛮高的,成本10几元的卖个100来块不稀奇,那些有自主品牌的自然是赚取丰厚的利润了,而下游的加工厂商,赚取的则是微薄的加工费、人工费,精明的厂家们也往往会设定一个较低比例的加工费跟下游的厂商谈判,你不做,找过一家便是,反正这样的中小型加工厂是数不胜数的!

(本人发誓一定要通过在股票市场的努力,让我这位客户财富大幅增值,变得越发有竟争力)

   耐克给代工厂的利润可能只有1美元/双,而自已则依附于品牌的价值,而有能力赚取几十美元甚至几百美元/双之多,同样的例子还有苹果、阿迪达斯等最上游企业;当然也有一些处在中游位置的企业可以凭借突出的生产规模、渠道销售优势等占尽较高位置,比如富士康、国美、苏宁、沃尔玛这样的公司,如富士康依附于全球最大的规模优势,几乎垄断电子消费类产品的生产,他们虽然没有自身品牌,但有规模优势和不可替代性质,故此,他们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并以其大规模的采购,吸引无数中下游厂商唯其马首是瞻,与能与富士康合作为荣?并忍受其苛刻的各类合作条件(比如月结90天甚至120天的货款结算周期)。

   如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这一自然界的规律,先进入者往往凭借他的规模优势和实力的强大对后来者形成压制,上游企业也通过自主的定价权对中下游企业形成压制,而多数下游企业只能是顺从上游企业的“淫威”?

   因此,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独特的产品体系、垄断稀缺(丰富优质)的资源、国家保密配方、专利保护、规模优势、产业链一体化等,是否有强大的营销能力、管理组织能力等等,它的综合竟争优势(护城河深浅)如何就是我们选股时重要的依据和标准之一。

   用点常识性的言语来强调下吧,那就是:别人做不出、别人不愿意做、门槛太高、难度太大、投资太大、产品太复杂难懂、独此一家、占山为王、一条龙服务、上下游大小通吃、营销手法高明、管理规范完善、甚至政府照顾……。

   关于企业综合竟争优势这方面的话题说来实在话长,本人水平有限,就只能说到此为止了,但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所见所闻,用经验常识来识别它们,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2-21 18:52 , Processed in 0.0346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