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028|回复: 15

[原创] 弥衡之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4: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533ed9f8x976ef91042d3&690.jpg



刚写完这个题目,就不由想起三国中另一位很有故事的知名人物,杨修,以及杨修之死。

在写祢衡之前先说说杨修。杨修祖上四世三公,声名显赫,与袁氏世家并驾齐驱。杨修聪颖好学,有俊才,王孙公子争着与他交朋友。然而,他虽居汉相主簿之职,表面风光,却因与袁术、孔融、祢衡等复杂关系,逐渐失去曹操的信任。益州别驾张松出使许都时,曾讥讽他说: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佐天子,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也许正是因为所居官职与祖上功名不相匹配,内心深处恃才旷放,不肯阿谀曹操,因此,杨修以能洞察曹操心机而自得,柔性地表达对曹操的蔑视,以至有“门字活”、“一盒酥”、“梦中杀”的精典故事,有“丕载绢”、“植杀吏”、“操答教”的皇权纠结,最终招来“鸡之肋”的杀身之祸。许多人认为扬修之死,是因为他爱耍小聪明,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了身家性命。其实不然,杨修之死,是政治斗争最直接的牺牲品。陈寿《三国志》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之说,足以佐证这一观点。

言归正传。祢衡与杨修一样,同是魏时很有声望的文人名士,不同的是,杨修身出名门,乃相府大员,建安七子之一。而祢衡虽布衣之士,却以文名而声播天下。在《三国演义》中,以最豪华阵容出场、最传奇最激昂最悲壮结局谢幕的人物应该只有祢衡。



祢衡是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背景下隆重登场的。

时刘备弃曹操而另立门户,曹操大怒,密谋车胄图杀刘备,关羽设计斩了车胄,刘备势弱,自知不能与曹操抗衡,于是请求袁绍出兵相助。两强对恃之时,曹袁两家都想招安荆州刘表以壮大势力。曹操谋士贾诩说:刘表这人好结交名流,必须找一个文名之士去才有可能说服成功。谋士荀攸说这个重任非孔融不可。

孔融,孔子之后,建安七子之一。他知此事后,极力推荐好友弥衡,说祢衡之才十倍余己,不但可做荆州说客,还可以伴陪帝之左右。并上奏洋洋数百赞誉之言,将祢衡推荐给天子。罗贯中极其少见的在这里运用大量篇幅极尽铺陈之能事,借孔融之手将弥衡名士形象衬托得圆润有余。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孔融太过书生意气,其画蛇添足之举,好心办了件坏事,注定了祢衡出山不利的命运。曹操只不过要一个传话的人,你找到就好了,还夸张地说什么比自己强十倍有余,一定要奏本推荐给皇帝。曹操此时弄权,你推荐给皇帝是什么意思,不是明显给曹操难堪吗?从《三国演义》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就可以看出皇帝的无奈与曹操的专横。

“帝览表,以付曹操。操遂使人召衡至。礼毕,操不命坐。”皇帝看完孔融夸奖祢衡的表章,并没有说一句话,就交给了曹操。可见皇帝只是摆设,他没有发言权,所有的国家大事最后还是要曹操来处理。孔融忙乎一晌,不但没能让皇上御赐祢衡一官半职,反而让当权的曹操十分不耐烦。给个小鞋穿穿,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曹操心里也打定了主意,你说他这么有能耐,就让人将他找来吧,看我怎么收拾他。“召衡至”,这里用的是“召”,而不是“请”。可以看出曹操对待祢衡并非礼贤下士,只是很随便叫他过来。弥衡过来以后,曹操也不叫他坐,就让他在那里站着。

试想一下,一位饱读诗书,心性孤傲的文人,一位怀着对朝庭的向往,怀着对仕途的渴望,或是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满怀希望与憧憬准备一展抱负,没想到来到朝中,所遇到的一切让他大失所望,心灰意冷。魏晋狂士骨子里那份桀骜不驯的野性便不由自主一发不收地迸发而出。接下来的那种在枪尖上舞蹈的场面让触目惊心,叹为观止,在我们捏着一把汗为祢衡的性命而担忧的时候,他却视生命如儿戏,用自己文弱的躯体,宝贵的生命,大好的青春,过人的智慧,满腹的诗文,向强权,向富贵,向道德,向社会,向人性发起绝地反击般的疯狂进攻。

面对不可一世的曹操与满朝文武,祢衡仰天长叹:天地如此之大,怎么就看不见一个有用的人才呀?

一个从乡野走来的穷书生,目中无人,不知天高地厚,竟敢视百官如无物,在这掌控朝政生杀大权的相府大放厥词,不是找死吗?

曹操虽怒,面对这颇负盛名的才子,也不便发作,耐着性子说:我属下有几十人,都是当世之英雄豪杰,你怎么说没人才呢?

祢衡冷笑着说:谁可称得上英雄,谁可以称得上是人才,你说来我听听。

曹操便如数家珍般地说: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再世也不及啊。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重生也赶不上啊。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这么多旷世奇才,怎么能说没有人呢?

祢衡摇头大笑说:曹公此言差矣!据我看,这些人无谋无略无勇无能,怎么能算人才呢:荀彧只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只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只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只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只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只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只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只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只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只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只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只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至于其他人只不过都是酒囊饭袋罢了!

曹操大怒道:你一个乡野匹夫,有什么能耐,可以这样蔑视满朝文武?

祢衡冷笑说:“我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怎么能够与这些粗俗的人相提并论呢!”

时有武将张辽站在曹操身边,见祢衡如此嚣张,挥剑想斩了他,被曹操制止。曹操想很好的羞辱祢衡一番。于是,对祢衡说:我这里正好缺一名打鼓的鼓手,你不嫌弃的话可以充任此职。

愤懑的祢衡也不推辞,转身扬长而去。

张辽怒道:这个人出言不逊,狂妄至极,为什么不杀了他?

曹操说: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天若杀了他,天下人必然说我不能容物。他自以为有才能,所以我让他当鼓手,羞辱羞辱他,看他还那么神气不?



曹操这样做法更激起了祢衡的愤怒。想想,那时弥衡还只有二十四岁,正值血气方刚之时,没有社会经验,只有满腹经纶,只有一腔热血,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足以让祢衡短暂的生命绽放永恒的光彩。《挝鼓骂曹》已成为许多戏种的精典剧目。

过了几天,曹操大宴宾客,令鼓手挝鼓。旧鼓手告诉弥衡,挝鼓必须要换上新衣服。祢衡不理这一套,穿着破旧的衣服走入大堂。抬手就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让在坐的文武群臣听了之后,没有一个不感叹落泪。

本来是要羞辱祢衡的,没想到他却用美妙的鼓声打动了百官。曹操身边的人便不高兴了,高声喝问祢衡:按规矩打鼓是要换上新衣服的,你为什么不换?

祢衡听完这话,竟当着众人的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满朝文武,无不掩面。而后,弥衡又面不改色地慢慢着上裤子。

曹操叱斥道:庙堂之上,你怎么能如此无礼?

祢衡毫无惧色,说:欺君罔上才是无礼。我裸露父母赋予的形体,以显清白之身,岂能说是无礼?

曹操说:你说你自己是清白的,难道我们在座的文武百官都是污浊的吗?

祢衡说:你身为丞相,不识贤愚,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通古今,是身浊;不容诸侯,是腹浊;常怀篡逆,是心浊!我乃天下名士,却叫我充当鼓手,就像那没长眼的阳货轻视圣人孔丘,就像那没见识的臧仓诋毁孟子一样!你欲成王霸之业,却如此轻慢人才,这不是最大的污浊吗?

这个时候,孔融慌了,他知道,只要曹操一不高兴,祢衡马上就会人头落地。因为祢衡是自己举荐的,假如曹操真的将他杀了,一则对不住好友祢衡,本来他在乡下好好的,自己却将他送上了断头台;二则曹操知道祢衡是自己至交,定会问自己一个举荐失察之罪。他忙起身对曹操说:祢衡有罪,就如同当初从卫国逃到魏国的小吏胥靡,你大人又大量就不要跟这种小人物计较了。

曹操好像是听进了孔融的劝导,指着祢衡说:好了,你骂也骂够了,我也不追究你,现在我命你为荆州使节,前往荆州说服刘表来降,如能完成这个任务,就封你为公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4: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祢衡这次出山,本来就知道要派往荆州作使节的,既然已到朝庭,说明已是作好了出使荆州的准备。可是现在曹操任命他前去,并封官许愿,而他却说什么也不肯去,好像是卯足了劲,跟曹操过意不去。也许年轻气盛的他心想,我本来并不想当什么官,是你请我来的,又不是我自己要来的,若不是好友孔融的一再相邀,我还真的不来呢?现在我来了,你却不将我当人看,先是不让就坐,后是让我当鼓手,辱我太甚!道不同而不相为谋,像你这种狡诈之人我才不愿去为你卖命呢?

然而,曹操是谁,天下枭雄呀,哪有他办不成的事?于是,祢衡就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人挟持着去当使节的人士。曹操备了三匹马,请两个武士,一边一个挟持着弥衡踏上了去荆州的路。还假惺惺地命令文武百官到东门之外为祢衡整酒践行。

那文武百官也不是省油的灯呀,你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却出言不逊,满口胡言,视我等群臣为草芥。虽然丞相命你为使,但,也别妄想我们对你以理相待。其中曹操首席谋臣荀彧对百官说:等会祢衡那狂妄小子来了,大家都不要起身相送。

一会儿,祢衡骑着马来到南门,见门外有许多官员为他送行,于是便下马参见。没想到,众官却端坐不动,犹如枯木一般,没有一点送行的样子。祢衡不由放声大哭起来。

荀彧看笑话般问:祢衡大人,你为什么大哭呀?

祢衡说:我行走于尸棺柩木之间,怎么能忍住不哭呢?

群臣怒骂道:我们是死尸,你就是一个无头狂鬼。

祢衡也怒斥道:我乃是汉朝之臣,不作曹瞒之党,你怎么能说我无头呢?言下之意是,我的头是汉帝,而你们在曹操政权下永远伸不出头来。

当祢衡说出这种最令曹氏集团忌讳的话的时候,他很清楚,随时都会有被斩杀的可能。明知这样做有很大的危险,而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从他以上的言论中,可以清楚看出,弥衡并非轻狂之徒,只为争强好胜图口舌之快,而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有着鲜明的政治个性,抱着为大汉江山死节的决心与曹魏政权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体现了魏晋文人的刚烈风骨。

祢衡话一说完,就有几个武将冲上前来要杀祢衡。祢衡直面以对,面不改色。武将们的行为被荀彧阻拦,荀彧冷笑着说:像这样鼠雀之辈,杀了他,只会弄脏了我们的刀。

祢衡并不就此罢休,恨恨地说:我是鼠雀,还有人性,而你们身受汉禄,却为虎作伥,连一点人性都没有,最多也只能算是个蜾虫。

因祢衡毕竟是曹操新任的荆州使节,群臣也不敢过份造次,只得恨恨地四散而去。



在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朝野纷乱的年代,像祢衡这样尚气刚傲,矫时慢物的人士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走进仕途就注定了必遭杀身之祸的命运。从曹操,到刘表,再到黄祖,都是不会容纳像祢衡这样疾恶如仇,极富才辩,性格刚毅,侮慢权贵的人物的。

《三国演义》中,与高调出场相比,接下来对弥衡的叙述就显得极其简略,罗贯中用跳跃简括的文字,沉峻冷静地记述了弥衡之死。

祢衡到了荆州以后,表面上对刘表歌功颂德,实际上言词讥讽,使刘表很不高兴,便命令他到江夏去见黄祖。刘表部下问:祢衡常常戏谑主公,主公为什么不杀了他呢?

刘表奸笑着说:祢衡三番五次侮辱曹操,曹操却没有杀他,就是怕因诛杀名士而失去人心。所以,故意派他来荆州,想借我的手杀他,让我蒙受残害贤良之名,我才不会上曹操老贼的当的。今天,我派遣祢衡到江夏去见黄祖,就是让曹操知道我刘表也是能够洞察他心机的智者。部将听刘表如此说,个个称好。

接下来,曹操与荀彧的一段对话,证明刘表所言不虚。

刘表派大臣韩嵩到许都曹操处打探虚实,曹操马上将他封为零陵太守。荀彧说:韩嵩只是来观察动静,未有微功,你却加封于他。而你派出的使者祢衡,至今没有任何音信,你却不闻不问,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说:祢衡辱我太甚,我是故意借刘表之手杀他,他迟早成为刀下之鬼,我又何必再问。

没过多久,就有人报告刘表,说江夏太守黄祖杀了祢衡。刘表问弥衡为何被杀,来人说,黄祖与祢衡一块喝酒,都喝醉了,黄祖问祢衡:你在许都时,觉得那些人算是人物?祢衡说:只有两个人可算得上人物,一位是年长的孔文举(孔融),一位年轻的杨祖德(杨修)。黄祖问:我跟这两个人相比如何?祢衡说:你就像那庙中的菩萨,虽然有许多人朝觐,遗憾的是却没有丝毫灵验。黄祖大怒:你竟敢将我比作土木偶人?便命人将祢衡斩了。

《三国演义》原文是这样叙述:“祖大怒曰:‘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遂斩之。衡至死骂不绝口。”

刘表看到祢衡竟因与黄祖一言不合,而死于非命,感叹不已。此时的刘表也许是真的是痛惜英才,也许是借刀杀人后而心中不安,最后命人将祢衡厚葬于鹦鹉洲边。祢衡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十分巧合的是,他的代表作就叫《鹦鹉赋》。

曹操得知祢衡受害,笑着说:“这迂腐之儒士,呈口舌之能,最终被舌剑所杀,这只能怪他自己,杀身之祸是他自找的呀!”



今天,许多研究历史的人士认为,祢衡的死虽然使人感到惋惜,却不让人觉得意外。他太傲慢了,而且正如颜之推所说的,是一种“诞傲”,即不合情理、荒唐的傲慢。他要是能自重一些,有一点自知之明和容人之量,在态度上肯让人,在言辞上肯饶人,就不会死得这么早。特别是作为一个秘书,祢衡对领导既不尊重,对同事又不礼貌,如此恃才傲物,看不起任何人,这样的性格脾气怎么与人友好共事?祢衡是生于乱世,才遭遇了不幸;就是生在和平年代,像他这样的性子,即使没有杀身之祸,但要在社会上立足也是很难的。

然而,我却认为,祢衡有着独特的处世原则和虔诚的真理追求。孔融事从曹操,多次向曹操举荐祢衡,而祢衡从内心深处并不认可曹魏政权,屡次称病不出,并在公开场合鄙视曹操,曹操因此怀恨在心。直到孔融向天子举荐,祢衡才公开出山,可见,他匡扶汉室的政治取向是十分明确的。来到许都后,曹操对他的无礼更加坚定了他反魏的决心,以至,不肯听任曹操出使荆州。到了荆州,本来刘表待他如上宾,他应该尽全力利用自己的名望说服刘表,以完成曹操交办的任务,从而获取公卿之位。然而,他早就看清曹操虚伪狡诈的嘴脸,不可能去说服刘表而壮大曹操的实力。因此,他完全忘记或者根本就没有将自己当作联络荆州的使节,并且,反其道而行之,离经判道,狂悖不经,去引起刘表的反感,从而达到瓦解曹刘联手的可能。后来差往江夏黄祖处,他仍是以同样的思想,作为为人处事的方向。他招致杀身之祸是曹操、刘表们预料之中的事,我想,同时也属祢衡本人意料之中,为大汉死节也许就是他选择的最终归宿。

正如孔融在向天子的表奏中所言: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若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正因为他有这样高蹈出世,洁身修为、恃才傲物、孤独求败的人格特质,才会做出有勃常规、惊世骇俗的事情来。他常以天下名士自居,胸怀高洁的志向,不辱鸿儒的使命,不见风使舵,不阿谀奉承,纯粹处世,率真为人,以弱冠之年,羸弱之躯,向强大的、顽固的、不可一世的昏昧社会发起最猛烈的冲锋。

祢衡以二十四岁(三国演义,史考二十六岁)年轻的生命,在东汉末年恢弘的历史舞台闪亮登场,一瞬间又消失于苍茫的历史洪流之中,他短暂的生命犹如流星划破黑暗的苍穹,给千秋后世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光亮印记。



史记载中的祢衡:
汉末辞赋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德平镇)人。少有才辩,性格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因拒绝曹操召见,操怀忿,因其有才名,不欲杀之,罚作鼓吏,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人手杀之,因遣送与荆州牧刘表。仍不合,又被刘表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后因冒犯黄祖,终被杀。

祢衡的代表作《鹦鹉赋》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赋中描写具有“奇姿”、“殊智”的鹦鹉,却不幸被“闭以雕笼,剪其翅羽”,失去自由。赋中“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的不自由生活,显然是以鹦鹉自况,抒写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愤闷心情,反映出作者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此赋寓意深刻,状物维肖,感慨深沉,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另有《吊张衡文》,《文心雕龙·哀吊》称为“缛丽而轻清”。
  《隋书·经籍志》有《祢衡集》2卷,久佚。今存文、赋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4: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人江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5: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见江涛兄了 不知兄长一切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祢衡不算真正的智者,
或者说他还未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7: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不过恃才使气罢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破罐 发表于 2011-1-26 14:22
文化人江涛

呵呵 ,破罐同志才是真正的文化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伟炎 发表于 2011-1-26 15:00
好久没见江涛兄了 不知兄长一切安好

谢谢刘兄,活着,比较快乐的活着!
问好,祝你事业发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漠柳 发表于 2011-1-26 23:16
学习,,,,,,,

问好漠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3 09:42 , Processed in 0.0856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