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43|回复: 8

[原创] 中国的堂吉诃德——孔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 15: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中国的堂吉诃德——孔子


                         ——读《堂吉诃德》


文/桃园故人


    堂吉诃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句话,他是个既愚蠢又聪明的游侠骑士。更具体地说,他是个既愚蠢又聪明的疯子。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疯子,所以愿意用他喜欢的“游侠骑士”来称呼他。而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只能很遗憾地说,他与堂吉诃德一样,既愚蠢又聪明;是不是疯子,还不能就此下定论,但他曾经的确也和堂吉诃德一样背井离乡,到处瞎转,而且还说过“乘桴浮于海”的话。


    堂吉诃德的愚蠢行为只有他自己和侍从桑乔看不出来。向风车进攻,将羊群误认为是军队,大战红酒囊,把理发师用的铜盆看作曼布里诺的头盔,到了一个酒店,就以为是到了某个城堡,店主成了城堡长官,而店主的女儿则是美丽的公主,而且还会对他神魂颠倒。当自己遇到困难和失败,就说是有某个和他过不去的邪恶的魔法师在背后捣鬼。杜尔西利亚从来也没有见过,他就好像已经很了解她似的说她是一个绝代佳人,还说自己正在和她谈情说爱,两人疯狂地相互地思念。他的理想就是要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游侠骑士,让古代的骑士道重振于当今之世。他还说自己要当个国王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自己的侍从桑乔也绝对有可能做上海岛总督或者公爵。


    孔子呢?我们所看到的更多是他的聪明。他是个老师,而且还不是一个一般的老师,而是“大成至圣先师”。我这里要说他愚蠢,肯定有人说我是胆大妄为。我现在要问:他以为他那个时代必定有某个国家的国君是尧舜文武,请问从古到今,在中国还是外国,出现了几个尧舜文武呢?他妄图以一己之力恢复周朝的礼乐,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至今已二千余年,又有难以计数的仁人志士为此而努力,现在还有周朝的礼乐,天下是人民的吗?他十四年背井离乡,周游列国,又取得了什么成效呢?他以身作则的实现著君子之道,而小人日多;他有三千弟子,却只有七十二贤者;他说小人怀土,而他在陈时,又有“归与”之叹音;他甚至曾经以言和貌来取人……这一切的一切,又是怎么了?他是不是也有一个想象中的绝代佳人?现在电影《孔子》中的“子见南子”一段总让人起疑。对于他的弟子们,他也和堂吉诃德对待桑乔一样,说“禄在其中矣”。


    堂吉诃德的聪明,是非常独特的,他除了骑士道之外,就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只要与他谈上一段话的人都对这一点很惊奇,他本人也承认了,并且以为这是作为一个游侠骑士的必备条件。但是实际上,他并不是靠著他的聪明和博学而声名大噪的。孔子与堂吉诃德比较相似,他的确什么都知道,却被人说成是“博学而无所成名”。


    孔子很喜欢诗歌,对于《诗经》,他无不“弦歌”。我们只要看看《诗经》,就会对此确信无疑了。堂吉诃德也不落后,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他写的诗,但从文中一段他与人畅谈诗歌的创作之道,便可断定他精通此道。在他被“白月骑士”战败后,他决定回乡当牧羊人,在田园里做一个诗人,只可惜西方的上帝没有给他时间,不然的话,文学史又会多一部诗人的传奇。


    孔子看到他那个时代礼崩乐坏,战争不断,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故很痛心,主张恢复文武之道,周公礼乐,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晚年作《春秋》,文中寓褒贬,而天下乱臣贼子惧。堂吉诃德对他那个时代认识得也很透彻,他常常出妙语针砭时弊,痛骂国王的部下不如他这样的游侠骑士,而在桑乔出任总督前一晚,他对之说的话,简直和孔子的为政思想如出一辙。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他也觉得桑乔当总督就得有个总督的样子,做一个总督该做的事。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而他对桑乔说在执法可宽可严的情况下以宽为好。


    有人说孔子主张等级制度,便说他是很愚蠢的。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他的聪明所在,因为孔子心目中的等级不是凡人所认为的那样。他的等级划分标准不是出身的贵贱,财富的多少,学识的高低,聪明还是愚蠢,强大还是弱小,而是德行。那么什么是德行?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一以贯之的“忠恕”。在这个标准下,君子小人的原义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农民可以和国君一样的受人尊敬,而纵然是官居极品,也可能为人唾骂,人民可以揭竿而起,推翻败坏之政府,而建立民主之政府。所以他最爱颜回,而子路也得以成为他的最喜欢的学生之一。这种思想其实也是孔子“正名”的一部分。堂吉诃德在某些方面也表现了这一点,特别是在爱情方面。他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无论地位多么悬殊,都可以结婚;而世人却不这样认为。他在未成为游侠骑士之前,已经是一个“大好人”了,大家都喜欢他,成为游侠骑士后,又公正、公平地为人排忧解难(虽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果他与孔子同时同地,孔子一定会喜欢他的,他将成为第二个子路的。


    “天命”是什么,孔子认识得很清楚,因此而提出了中庸之道。堂吉诃德亦是如此。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其一就是“畏天命”,又说他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在他看来,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那就得尽心尽力,而不能抱任何的侥幸心理,当你已经做了那件事所有需要做的,那件事就会自然而然的成功或者出现你想要的结果;如果不是这样,原因有两个,一是你做得不够或者做得太过,二就是天命了。所以中庸之道不是教人一味地甘居平庸,不思进取,实际上完全相反,正所谓“在止于至善”。所以他的一生总是在忙忙碌碌。他的不成功,在我看来,不是天命,而是做得不够,因为他所从事的事业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或者永远无论多少人都无法完成的。所以在世人眼里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笨家伙,实际上他是不知其不可为的,或者是他有一点“不做一定不成,而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的希望。堂吉诃德在一次和桑乔的对话中,说到命运不可信,人们做事万万不可因为相信命运而消极地去做甚至不去做,在谈到成事方面,就和孔子是一样的观点。我想那怕有邪恶的魔法师的阻挠与破坏,如果自己做得恰如其分,不能成事,堂吉诃德一定也认为这是天命,否则世上就不会有邪恶的魔法师了。


    堂吉诃德的游侠骑士生涯,和孔子周游列国很相似。他们都有一个理想,都希望能有好运,而结果却是到处碰壁,虽然受了几次高规格的接待,但都没有谁把他们真正地当一回事,而且还有几次险于丧命,最后都失望而归。堂吉诃德清醒了,幡然悔悟,放弃了他的游侠骑士道,开始痛恨骑士小说,而后很快就一命呜呼了。而孔子则还活了好多年,著书立说,教授弟子,以便后人继承他的未竟之业,到死时还说“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也是他与西班牙的堂吉诃德的不同之处了,所以我说他是中国的堂吉诃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5: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时,编辑将题目改为《堂吉诃德与孔子》,全文被分为四个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15: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这样的比喻简直就是把孔圣人贬低了。

我们何德何能去评价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iongq 的帖子

孔子是人,堂吉诃德亦是人,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将他们相提并论,并没有贬低或抬高某个人。

评价圣人,我不敢,只是一点感想写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22: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桃园故人 发表于 2011-2-12 10:53
回复 piongq 的帖子

孔子是人,堂吉诃德亦是人,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将他们相提并论,并没有贬低或抬高 ...

众生平等,最终都是归于尘土。
圣人真主上帝和佛祖教化世人都是:
仁义忠孝、施济孝亲、仁慈博爱、慈悲为怀为修心之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1: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桃园故人 的帖子

拿”孔圣人“跟堂吉诃德比,中西文化的碰撞?
堂吉诃德是愚蠢又聪明,但至少是天真的。我们的孔二先生呢?他为世人订立的一套虚伪的道德标准,首先他自己就做不到,从这一点说,这家伙是虚伪的。而且几千年来这套虚伪的道德标准还被当作治世经典供奉起来,祸害千年。
因此,从感情上来说,我宁可喜欢有些痴傻但天真的堂吉诃德,至少人家没有忽悠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姬水之滨 的帖子

也不能说孔子虚伪,毕竟孔子是人,而人是有缺陷的,也会犯错误,也有做不到的事情。但人应该有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愿望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孜孜以求”的人,他一生都在实践“君子之道”,但从来也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君子,这样一个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对于美好的东西,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去接近它,不管最后的结果是成功或是失败。

再者孔子在教育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也是相当大的,他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还有他的教育风格和理念都是我们今天的老师难以企及的,说孔子是“万世师表”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古往今来就他一个人做得最好。

孔子的思想有些对于今天来说可能是过时,毕竟已经过了两千多年了,比如等级制度,礼法,但是他还有好多思想仍然没有过时,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民主社会是尤为重要的品质。孙中山说中国有一个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于孔子,相继不绝,而他就是继承这个道统来把它发扬光大。可以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不但受到了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思想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传统优秀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20: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中国及大中国圈几千年的孔夫子是堂吉诃德能比的?肤浅至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4 19:56 , Processed in 0.0395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