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htm?item_num_id=7533338354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句子,但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其出自孔子《论语》。
《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性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和定力,更晓以因果道德,敦伦尽分之理;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气已成,难以修正,悔之晚矣。真正贤明眼光长远的父母,应该懂得在孩子幼儿心性非常纯洁的时候,给予最好的学习教育。
现实生活中,让孩子听读经典,随文入观,借着潜移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透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气质,诚如古人所言:“读书无非在变化气质而已。”经典诵读跟读对孩子的成长大为有益,尤其是3至7岁的小朋友更需要慢读教导,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给他圣贤的经典,让他在幼小的成长阶段就培育很多圣贤的智慧和德能,那么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就可以走入康庄大道。有道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许多家长、老师反映:孩子透过经典诵读之后,在学校的表现特别的优秀。比如,过去孩子缺乏胆识,胆量底气不足,当老师要他起来读书时,不但没有自信,加上颤抖的声音,语音就更不清楚了;而通过一段时间的诵读跟读训练,孩子上课被叫起朗诵时,就自信满满,每一个字都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故经典诵读确实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训练孩子的胆识,尤其是胆小的小朋友,他的自信心也会相对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