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47|回复: 2

[原创] 书院之香(外一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 0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书院之香(外一篇)

初识岳麓书院,是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庭院》。车行书院路上,脑子里一直在沉思与遐想,一所普通的书院,何以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年?仅仅一个朱张会讲的历史插曲,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两位理学大师的联袂演出,以飞扬的姿势,留下了绚丽的人文光华和恢弘的正脉气象,横贯中西,照亮苍茫的历史天空。从那时起,这所千年学府走出的一串串耀眼的文化名人,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不愧为天下书院之尊,当我们拾级而上,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大门上气势不凡的八个大字:“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耳熟能详的语文课本中的句子,朗朗上口。进入讲堂,只见大厅中央悬挂两块流鎏金木匾,曰:“学达性天”、 “道南正脉”,分别为清代康乾二帝所授,足见其学术地位和文化脉息。讲堂中设有方形讲坛,两把红木椅整齐地摆放在中央,南北两侧墙壁上行书“忠、孝、廉、节”和“整、齐、严、肃”八个大字,格外醒目。想象当年书院授课的情景,和当今大学的校园教育有什么不同?我想,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为人处世的思想品德熏陶吧?

穿过讲堂,在一片绿树的环绕中,便是院内的最高建筑御书楼了,楼中有御赐匾额,因而得名,内有多部古籍及诸子百家丛书。严谨的治学,良好的学风,丰富的藏书,让许多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使这早期的学府书声不断,瀚墨飘香,一直流传至今。书院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唤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沿着先贤的足迹,满腹经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徜徉书院,品味书院里一块匾额、一条碑文、一副对联、一句诗词,感觉有淡淡书香从大师的背影中飘来,正印证了那句名联: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韶山之思


抵达韶山时天空雨水如注,伟人一生与水结缘,或许就以这样隆重的仪式欢迎远方的客人吧。
小小的山冲,普通的农舍,但山水连襟,空气清新。目之所击,各种植物青翠欲滴,处处鲜花绽放,流水潺潺,一派生机盎然,确乎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有人说,韶山地形图从空中俯瞰,就是一张浓缩的中国地图,这似乎就是命运的某种预兆,注定这里要诞生一位扭转中国乾坤的历史巨人,让世界刮目相看。
“山水溢清气,钟灵毓伟人。”韶山,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在骨子里就有一份神圣。从故居池塘到陈列馆,从爱晚亭到铜像广场,从滴水洞到橘子洲头,我们聆听到导游小覃介绍的许多神奇故事传说,其中铜像的故事让人最为动容。伟人的一生都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和这片土地不可分离,因此在他离开后,人们因为怀念而把他出神入化了。铜像回家那天,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红地毯,花篮,鞭炮,红烧肉,还有虔诚的鞠躬,深情的仰望,难抑的泪水……这一切都为我们清楚的诠释着“伟人”二字沉甸甸的含义。

沿着伟人的足迹,我们驻足橘子洲头,默默朗诵着不朽的诗句,如画的湘江令人心醉神迷。雨中的湘江之水轻柔如丝带,静静的向前流淌着。那山、那水、那树、那花,如诗如画,似梦似幻,飘逸着激情和梦想,文韬与武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草地上的巨大塑像,炯炯有神的目光,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1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读山水游记,更喜欢读具备个性趣味的山水游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又欣赏美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心情,人生到处走走,惬意!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5 01:16 , Processed in 0.0397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