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892|回复: 15

[公告] 2007年【我的母亲】征文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3 16: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以下是《我的母亲》征文集锦,按发帖的时间顺序,分别贴在后面,便于大家鉴赏和评委点评:

02楼:《妈妈,来生您做女儿》 作者:夏季的雨薇
03楼:《念亲》 作者:冉西儿
04楼:《母亲节》 作者:迷失
05楼:《母爱,是用心体会的》 作者:花雨夜
06楼:《母爱如海》 作者:sen0908
07楼:《五月榴花红似火》 作者:梅儿
08楼:《独一无二的母亲》 作者:月下采荷
09楼:《亲情好味道》 作者:江川
10楼:《鞭子里的母爱》 作者:叶之遐想
11楼:《妈妈,我永远的老师》 作者:蓝炎
12楼:《记忆中的母亲》 作者:蓝精灵
13楼:《最是难忘数母恩》 作者:邵卫斌
15楼:《母亲节思母亲》 作者:紫霞残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来生您做女儿》

作者:夏季的雨薇

如果不是这糟糕的天气,兴许这会儿不至于奄奄一息。该死的感冒引起扁桃体发炎,雪儿虚脱的快没了呼吸,迷迷糊糊中,心追随着梦境里那看不清,抓不着的身影,无力的挣扎。终于,像那被遗弃的孩子,声嘶力竭的放声大哭。
雪儿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可是依然深深眷恋那孩提时代爸爸所给予的安全又温暖的怀抱。童年是苦涩的,只有这个才是最美的回忆。
小时候,放学了总是第一个回家,做完作业就牵着弟弟的小手在暮色里守候着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必经的路口,翘首以盼。因为饿了,也好困了。
依稀记得爸爸妈妈上夜班的日子,把姐弟放在家里,每每到半夜要解手的时候雪儿总是硬憋着到天亮,因为好怕鬼。那黑漆漆的夜空把雪儿内心的的恐惧放到最大,哪怕是一只耗子的脚步声都会吓得心惊胆颤。可是,弟弟要去就一定得陪着,要不然,他会哭的。雪儿怕妈妈打。每次雪儿不听话时,妈妈手里抓起什么就狠狠的打,那时,雪儿就犟着,随她打。挨打的雪儿不哭,只是心里很痛。她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快点长大,快点长大。
记忆里最深刻的一次挨打是在5岁那一年秋天,妈妈要给最小的弟弟断奶,就安排爸爸带着弟弟睡另外的一个房间,雪儿也要跟爸爸一起睡,妈妈不许。担心她睡觉不安分会踢到弟弟。雪儿非不愿意,爸爸就悄悄地让她睡在最里边。妈妈生气了,不顾爸爸的阻挠,抓起雪儿的头发连拉带拽的拖到隔壁的房,那时候雪儿眼里的妈妈是恶魔,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里的老巫婆。所以死死的不肯和妈妈一块儿睡,妈妈干脆把雪儿抱到大门外面的那棵总爱长满毛毛虫的大树下,关上家门。好黑的夜啊,好冷的天啊,任凭嗓子哭得发不出声音,只剩下抽泣,妈妈都不让爸爸出来抱她回去。那是雪儿的第一次屈服。
雪儿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上中学后,开始一个人生活,但还是怕,怕夜的黑。遇到同学堆在一起讲鬼故事的时候,她只坐在旁边听,完了,会怔怔的问上一句: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得到的答案是有。
直到今天,老师用万般疼爱,温和的语气肯定的告诉这个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鬼,人的恐惧是有对象的,由于心里的恐惧才会产生错误的认知。而心里的鬼也只是对无形事物的组合设想。
现在的雪儿再也不会死心眼的去问身边的人这么幼稚的问题了,长大后的她很坚强,很独立。然而,妈妈在雪儿不断成长中渐渐的老去,有一天,妈妈轻轻的问:女儿,你恨妈妈吗?那一刻,雪儿没有回答,因为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给不了答案。
在外漂泊的日子,会想家。妈妈的这句话会突然闪现在雪儿脑海里,刹那间,眼泪像决提的海。是的,妈妈,我恨你!恨你给我的爱太少。
独自走过风风雨雨,雪儿对爱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伤害中学会成长,在被欺骗后学会算计,在经历后深深懂得,那最真的,唯一不变的只有妈妈给的爱。即使少的可怜,却很温暖。
妈妈不再打雪儿了,因为没有力气,更因为很多时候雪儿都懂事得让妈妈心疼。雪儿太渴望妈妈的爱了,妈妈也需要雪儿的爱。
任何时候,哪怕多忙,只要看到是妈妈打来的电话,雪儿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接起,因为她知道妈妈想她了。电话里妈妈说:女儿,你好不好?雪儿用银铃般的笑声告诉妈妈,我很好。你是不是又想我了?
于是,那记忆里的往事被无法言说的爱消溶的无影无踪。雪儿感觉到妈妈的不悦,原来爸爸出去玩儿不带她一起。雪儿马上给爸爸打电话,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弄得爸爸无可奈何的说"宝贝丫头,下次再也不犯这个错误了。"
进入更年期的妈妈越来越依恋雪儿,冷不丁会冒出一个短信,"女儿,你想妈妈吗?妈妈很想你。"那句外人看起来腻过头的简单言语,只有雪儿才懂。从来不喜欢发短信的她会回复一个"嗯"。因为没有任何言语可以表达深藏在内心的那份爱。伙伴问,感情,亲情,友情哪个最重要?雪儿会毫不犹豫地说:亲情!爱情有多么的惊天地泣鬼神都不能取代亲情第一的角色,因为在雪儿看来,真正的爱情到达某种程度的时候即是亲情。所以,亲情永远都最重要。
窗外那滴滴嗒嗒落下的雨花,淋湿了雪儿的心情,妈妈,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好好的,我会照顾好自己,再也不淋雨,再也不生病,再也不让你担心。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雪儿这样问自己。问完了,心里充满了感激。谢谢你,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亲》
作者:冉西儿

一九九八年,元月八日。母亲,我的娘亲,突患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我。甚至没有来得及,看上女儿一眼,就这样,匆匆离去。从此,生死,两相隔。
子欲孝,然,亲不在。每每,念及母亲,锥心之痛,不由之,肝肠寸断。
母亲,你知道吗?女儿,远从学习之地南京特带回来的那件蓝花绒棉袄,回来的一路上,女儿曾经无数次欣喜若狂般想像着,更是多么希望能够看到,母亲你穿上它之后,看着女儿,脸上露出那缕缕让女儿今生无限想念如花儿般幸福的笑容。不料,母亲的突然离世,依照当地风俗,凡入棺之人,随身衣物必为生前之所用,于是,那件,相信母亲会非常喜欢而且穿上它一定会非常好看的蓝花绒棉袄,成为了,女儿一辈子,永远的遗憾。
二零零七年,五月五日。记得,好久,没有母亲的怀抱。
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女儿,渴望,能够见到母亲。或许,它只是一个梦。却,成全了女儿,许久以来,特别特别特别,想念的亲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

作者:迷失

光阴荏苒,日月婆娑。母亲节快到了,然而我身在异域,不能当着妈妈的面亲口说声:"妈妈,节日快乐!"
第一次知道"母亲节"是在小学4年级的时候,那时我才9岁。记得班主任陶老师告诉我们说:"每年阳历五月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因为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纯粹,最高尚的爱......那几天大家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讨论,怎样才能在节日里给妈妈一个特大的惊喜......而我也是在那时才知道康乃馨是"母爱之花"的象征。记得当时由于我家庭富裕,每天都有零花钱,但那段时间我把零花钱都存起来,为的是能在母亲节那天能给妈妈买份礼物送给她!母亲节那天,放学后,我拿着存起来的零花钱来到向阳旅社那家花店,指明要一束康乃馨,当时花店里的姐姐表现得很惊讶,对我说:"小妹妹,你知道康乃馨的意义吗?""康乃馨是献给妈妈的花儿,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给妈妈!"当时的花是三元钱一朵。下午回到家里,开门的是妈妈,一进门我就抱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女儿祝你节日快乐!"然后把康乃馨送给妈妈,花里还有一封写好多时送给妈妈的信。妈妈看完信,我看到妈妈当时眼睛里的泪花,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水。如今我已渐渐长大,在他乡,而妈妈在我心中却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星辰,让我时时处处感受到她的温暖!惟有妈艰,唠唠叨叨的话语,是亮在灵魂深处的灯盏!
我感谢母亲把生命给了我,也把自己的生命描绘成一幅画,这幅画以善良为底色,以勤劳为细节,以宽容为气度,以坚强为风骨,以脆弱做点缀。多么生动的一幅画啊,让女儿再为画添一笔,虔诚地为妈妈画上一捧红色的康乃馨。妈妈,你闻到了吗?花香里弥漫着女儿用生命凝成的祝愿!女儿的心为你牵,女儿的思为你系!
祝天下所有的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快乐,一生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爱,是用心体会的》

作者:花雨夜

小时候,我和妈妈并不亲近,几乎可以说是陌生的

从我出生后,妈妈便一直身体很不好,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在医院度过的。爸爸在学校的工作很忙,无法同时照顾我们二个,于是,我被爸爸送到了爷爷奶奶的家里。
一直到了四年级,妈妈来接我回家,那时我的心里,妈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眼前的这个人,让我心里充满疑惑和排斥,我要离开疼我的爷爷奶奶,去和这个陌生的"妈妈"一起生活吗?
回到自己的家,我反而拘谨不安,有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我只敢跟爸爸说,对妈妈,我惟有敬而远之,妈妈也几乎不对我做什么亲热的举动,而且可能是教师的职业,让妈妈看起来总是一丝不苟,甚至是严肃的。只是,在生活中妈妈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直到结婚之前,我在家里从未做过任何家务,妈妈总是把我所有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打扮得漂漂亮亮。

22岁那年,我急着把自己嫁了出去,因为受不了家里的气氛。很多同学,朋友都会和妈妈粘在一起,很亲热,而我,始终和妈妈有着距离,这样的生活,造成我的脾气也是冷冰冰的,同学们都说我是班里的"冷美人""嗲妹妹"甚至有人说我清高,对人也爱理不理的。

婚后有一段时间,我几乎不怎么愿意回家,只是每星期休息天和丈夫一起回家吃顿饭,和爸妈聊会天。妈妈每次都会准备许多的菜来招待我们,但是依然不说什么亲热的话。只是经常会打电话叫我回家试一下她帮我买的衣服,然后带回大包小包的用品。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这件事,很不明白,为什么她们母女间会显得很亲热,而我家却是这种情况,朋友说:你是不是从内心就抵触你的妈妈,如果你不表达出来,她怎么表达?要想改变你们的关系,先改变一下你的态度。。。想来的确如此,我几乎也不曾和妈妈做过什么亲热的举动,是要改变一下自己?
随后的一段时间,我每天下班都骑车从家门口走,有时候上楼去和妈妈聊几句,有时候只在楼下叫她一声,妈妈就在阳台上和我说几句话,这么过了二三个星期,妈妈明显的笑容多了很多,也经常会和我开开玩笑,甚至互相逗趣,想想好笑,在这个家里生活了十几年,居然婚后才感觉到家庭的温馨,和妈妈也在那个时候才开始愈加亲热起来。

98年的时候,我的身体很差,前几年连续吃药,可一直无法控制我的病情,全家商量后,由妈妈拍板决定让我用手术治疗,随后妈妈四处托人,找了最好的医生,从医生到护工,全面打点后把我送进了医院,经过一个月药物控制后接受了手术,手术前的几天妈妈就一直在医院陪着我,鼓励我,我笑着说,妈,你怕什么,我都不怕,开完刀后我的身体就好了,这是好事嘛,妈妈说,我才不担心,只是怕你害怕,可看着妈妈紧张的样子和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我知道,她比我紧张几百倍。
手术那天清晨,爸妈和老公把我送进手术室,直到下午才推到监护室,当爸爸和老公把我抱上病床的时候,麻醉还没醒的我勉强睁开眼,只看到妈妈的眼睛红肿,急切的看着我,我朝他们笑笑,说我没事,随后又睡去了。半夜醒来,老公说你没事吧,你妈妈从你动手术开始就一直哭到你从手术室出来,当中六个小时一口水都没喝过,我听了一阵心痛,"妈妈,女儿让你担心了。。。"
手术后,我恢复得还不错,可是由于天生体质差,加上严重的过敏性体质,因此对手术线起排异反应,伤口一直长不好,经常下班后还要赶到医院去由医生门诊进行清创,妈妈每次都从单位赶到医院等我,在旁边陪着我。由于是门诊进行的,又不能上麻药,经常疼得我一身汗,妈妈就在旁边握住我的手,说,你疼的话就叫出来,就捏住我的手,用力捏也没关系。。。"妈,我怎么舍得让你也陪我一起疼呢,看你这么眼泪汪汪的,我知道你心里的疼超过我身体的疼。"
或许很多人会用富有诗意的语句来叙述母爱,或许有人会用华丽的词藻来诠释母爱,可我用最平实的语气来陈述我感受到的母爱,很多时候,母亲给你带来的爱,并不是需要称颂,而是需要用心来感受,用更多的爱来回报,用心体会后,你才会感觉到,母爱的无价,母亲给你的爱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表面的浮华,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因为妈妈,永远是最爱你的人,我感受到了,希望所有的朋友也都能感受到。

在母亲节就要来临之际,发自内心的说一声:妈妈,我真的爱你,你的爱将永远陪伴着我,即使女儿不在你面前说出这个爱字,但这份爱,已经深深的烙印于我的心间,这辈子,您,都是我最亲爱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爱如海》

作者:sen0908

岁月不饶人,转眼已过而立之年。回顾人生三十载,觉得一个人于己恩惠最大,这个人就是母亲。
母亲不是一个伟大女性,或许她脑子里压根儿就没有"伟大"这个词儿,仅识得几个字,连初小都没毕业。她只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妇女中极其普通的一员。外婆家是大户人家,连母亲一起生了七个儿女,母亲是老幺。家庭环境的影响,造就了母亲宽容的性格。三十多年前,父亲挑着一副箩担,"单枪匹马"把母亲迎娶了过来。
走集体时,母亲起早贪黑,落下了一身病痛;责任制后,母亲忙里忙外,没少吃苦头,而身体却每况愈下。尽管如此,却仍然一个人支撑起繁琐的家务,任劳任怨。直至我们四个儿女长大了,母亲总算可以松一口气,却又要照顾我们读书。母亲是个劳性子人,用她的话说:"你们四个读书,一个接一个,我快劳不得了。"可她仍然要"劳"。直到如今,我成家了,她仍然不时叮嘱我:"儿啊,多穿点,别冻着,自己当持自己!"每想到此,儿时性子倔没少惹母亲生气伤心的我不由心中多了一份愧疚。
母亲一生正直。也许是这个缘故,母亲最听不得背后闲话,为此,母亲与邻里一个尖酸泼妇吵过几回嘴。后来,她想通了,再不去"意气用事"。但她仍劝导我也要做个正直的人,尤其不能占人家的便宜。母亲虽念书不多,不懂什么大道理,却经常用电视上看到的梁山好汉的"义"来教导我,要做信义君子。正是由于母亲的影响,我才学会了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人,尤其是尊重女性。母亲一生善良。平日,母亲不吃斋,但信佛,她总是说:做人不能害人,作恶者未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社会上时不时有讨饭要钱的残疾人,母亲总对我说:"儿啊,人要行善,才有善果。"我不相信所谓"因果报应",但我听了母亲的话,也照着做了。母亲一生宽容。那时,由于家庭的原因,父亲与他的三位堂兄过生了,互不往来。后来,堂兄弟中的老幺即细爷准备结婚时,两位胞兄却不肯为其操办(细爹已过世多年)。这时,是母亲大仁大义,不计前嫌,为细爷置办家当,甚至把自家的一头肉猪也垫了进去,与父亲一起为细爷操办完婚事。正是母亲的正直、善良与宽容,才构成了她那高尚的人格力量。我没有显赫的家世,但我为有这样的母亲,而倍感欣慰。而母亲那高尚的秉性,对我一生影响至为深远。母亲对我从没有过分的疼爱,但她那正直、善良、宽容的德行,却是一位高尚而尽职尽责的母亲对子女的谆谆教导,也是一位无私母亲给她的孩子最博大最深沉的爱。母亲所教导我的,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那一年暑期的一天,我正在学习,忽然手机响了,一接,方知母亲病重!我大惊失色,慌忙赶回家。母亲得的是一种我听也没听说过的怪病--美尔尼氏综合症。医生说病因是操劳过度。一切我都明白了,母亲是要好好休息一下了。后来母亲好了些,却留下了后遗症--右耳失聪。母亲却笑着说:"听不见好,少惹些事!"
值此母亲节到来之际,愿天下所有母亲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榴花红似火》

作者:梅儿

这一腹
火红的向往
迷醉
狂热的等候
花开的时刻
你走了
漫长的雨季
溅起长长的哭泣

把怀念收拢在心房
隔离时光
将年轮排列成
圈圈忏悔
密裹吧
子实累累
酸胀的日子
慢慢地紧闭
...............

题记:年少时,我们总以为母爱很浅,不知道珍惜,光阴流转,当世事如浮光掠过,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错过了生命中最应该珍惜的.
献给天下的母亲

生下他的时候,母亲28岁,大字不识一个.母亲唯一的喜好就是院子里的榴树,榴树下的母亲是温柔而喜悦地.那时家里很穷,买不起水果,于是,秋日丰收的季节,那一树不大还有些酸涩的果子就是母亲最好的收藏.
深邃而清澄的季节,和煦的风把丰收的喜悦和榴果甜香送到面前.他像猴子一样爬上榴树,倚在颤悠悠的树梢,摘下一颗颗饱满的石榴,丢给母亲,不偏不倚,正好丢进母亲怀里抻开的大围裙里,看母亲满脸欣喜地抬头,笑容,如树上一个个果满浆实的小灯笼.
母亲说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而母亲并不能多子,到家里快十年了,母亲也还只有他一个孩子.这在农村特别是南方农村是不可思议的.为了此事,母亲没少挨爷爷奶奶的骂,父亲的冷嘲热讽也让母亲更为迫切的希望多生一些孩子.
可母亲除了他再也不曾给他生个半个弟弟妹妹.
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他长大了,要去乡里读书.
学校是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得走很长时间的路,小些的时候母亲老把他送到学校来,还经常背着他上学,说是省鞋.大一些的时候,他不乐意了,说是怕同学们笑话他,于是,每天的早晨,母亲会远远的看着他走进学校,每天黄昏,当他远远的望见村头的榴树时,母亲,必定站在榴树底下,踮起的脚尖因他的出现而轻松下来.
母亲不识字.
石榴树下,母亲晗笑的眼专注的看着他认真作业的样子.每天回家后,她便会要求他将学校发生的一些事讲给她听,喜欢他将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写在她粗糙的掌心.
在层层绿树缀满红果的黄昏里,母亲时常牵着他的手在夜色中徜徉.为他一粒粒剥开石榴,轻轻递过去.,他适时张口,含在嘴里,淘气的脸溢满幸福.
榴树被夕阳染得更灿烂了.她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慢慢咀嚼,慢慢吞咽.微笑着.然后也含一粒在舌尖,用舌头轻轻的卷着榴子,任饱满酸甜的榴汁流溢唇间,充溢心田.
十二岁那年父亲死了,那时的他在离家更远的地方读书.快寒假了,早早的告诉母亲在哪天回家,而他因为有事耽误了两天.
从学校回家需要辗转很多路,还得爬上几小时山,快到家时,天已经黑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也飘起来.
他又饿又累,却大老远望见村头有个很熟悉的身影,站在榴树下的她,依着枝叶落尽的树,,单薄的身子伴着寒风,瑟瑟发抖.
眼泪漫过,他大声叫着母亲,那身影刚一举步便无声栽倒,因为站得太久,她的四肢麻木了.
他飞奔着扶起母亲,母亲的指尖凉得好像没有了感觉,可她颤抖的手还不忘从怀里掏出两颗石榴,已显枯色的石榴,有着母亲的温度,母亲告诉他:今年的石榴,果大粒圆.
一般酸意冲上头顶,他没有说话,只是紧紧的抱着母亲,那一丝的酸涩的幸福与温暖,像刀一样刻进他心底,再远,再冷的子都让他不能忘怀.
可是,光阴易逝,他还是要离开她了.十九岁的他考上了上海的一座名校,他即将离开养育多年的故乡, 少年壮志,满腹豪情的他已经注意不到她渐老的目光.
八月的榴树,枝头已经有了小小的青涩果实.一场大雨过后,满目老绿挂着晶莹水滴,一如她欲舍难离的眼神.许久之后,忽然间,母亲没来由的说:想吃石榴么?
他其实已经不大喜欢吃那种果子了,他的心早已飞出山乡,飞到了那个向往的国际大都市.可他还在嘴里敷衍着,吃.那你每年都回家吃石榴好吗?我给你留着.好.
此去经年.
第一个榴子红透的季节,他满怀豪情的地奔忙在课堂图书馆之间,因为家境困难,他另找了份家教工作,那天,在所教的学生家里,他看到了火红的石榴,当那位家长将晶莹的榴子剥在盘里,端他面前时,心,猛的在如刀割一样,他想起了她未老先衰的脸,望穿秋水的眼,和只有在他出现才会露出的笑.
第二年,在同一座城市打工的老乡给他带来了一包东西,他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打开一看,快干枯的石榴滚了一地,她日益干涸的眼在他脑海里忽悠闪过,可他知道,想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必须更努力了,忙碌的日子让他无暇顾及更多,哪怕只是回家看母亲一眼.
第三个石榴结子的秋天,他喜欢上了一个聪慧的女孩,她有一个贤淑的母亲,当未来的岳母从水果店里买来又大又红的洋石榴,一粒粒地剥开,递往他时,他不合时宜的张开了嘴,此时,母亲的脸交替成一颗晶莹泪花,哽入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因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他还是没有回家,世事更迭,变幻万千,很多时候,他,身不由己.
再次深刻地忆起那一片榴红和站在榴树底下母亲的眼神已是第七个的秋天,硕士毕业的他正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接到乡里急电,说是母亲病了.

急急赶回家,母亲已经停在了棺材里,听乡亲说母亲死的时候空空的眼,不肯闭上.
故乡如梦,已是面目全非,院子里的榴树也不知什么时候枯死了.
工作后的他拥有了想要的一切.
生活很平静,很幸福.

不再吃石榴,倒是在院子里也种了一些榴树,熟悉的景色,让他想起那些熟悉的温度,还有榴树下黄昏里一双盼望而空洞的眼光.
不知道这时候家乡的石榴还有么?坟里的母亲可安好?多年拼打,沉淀之后,他已经实现了很多理想,可以告慰母亲了吧?望着秋风中的榴树,满目凄凉涌上心头,蓦然回首,原来,这一路的豪言与梦想,实现的却是以丢弃亲情为基础.

这里的季候很适合洋石榴的生长,结出来的果子不再有家乡榴果那种青涩的味道,只是肥沃的土地里不再盛开母亲的笑容...
他发现自己如此地接近,却永远摸不到曾经的榴树.如同多年前那双充满期盼的眼,在秋日黄昏里微笑地望着他,却泛着空洞的光——她自小就盲了,从来没有看过石榴花开的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独一无二的母亲》

作者:月下采荷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小时候唱的这首熟悉的儿歌经常会在耳边回响。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是至亲的人,因此,母爱都是不可或缺的。
母亲,她是伟大的创世者,她赋予了我们生命,使我们来到这世上,得以学习文化、知识,得以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母亲,她是伟大的教育者,他教育着我们生活,使我们学到了课内外的各种知识,使我们懂得与人交流、合作,使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母亲,她是一幅永远也画不完的油画,你看!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母亲,她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赞歌,你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很久、很久了,一直想写点给母亲的文字;可是当抓起笔又匆匆的放下。我不知道,我怎么把我的落魄写给我感激和深爱的母亲……
我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在母亲的爱中长大的。小时候淡忘了很多开心的事,似乎记忆里只有一些父亲为小事和母亲争吵这样的琐碎,所以我在24年的年轮里;一直把感情的天平偏向于我的母亲。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可这掩盖不了母亲的聪明和善良。母亲是山里人,都说山里人特漂亮,这话用在母亲身上一点也不假。看她年轻时的照片确实是美人一个,其实父亲也一直这么认为,但他却很少当着我们和弟弟的面提起。我知道一切都是岁月无情,过去的一切美好全部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之中,存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母亲还是个有远见的人。许多农村的父母并不支持家里的女孩读太多的书,有的认为女孩迟早是要嫁人的,没有投资的必要;有的则以家庭困难无力供学为由让女孩早早回家帮忙做事;有的更是想都没想过要让女孩上学。我的母亲只跟父亲说过一句话:"只要孩子会读,我们再苦再累也得供。"为了这句话,父亲做过许多的工作,最苦的是搬运工人,最累的是搞个体运输,而母亲则全力做好后勤工作。目睹着父母艰辛劳作的我们无法为其分担,便只有加倍努力读书。是我亲爱的母亲付出那么大的心血,宁愿自苦受累,自己不要工作却让我在城里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父亲还是那样辛苦的工作,母亲则把家里维持得有条不紊,只是现在房子也有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吃苦受穷不懈努力的过日子。
的确,有时候真的是觉得有些对不起母亲,是该让父母安享晚年的时候了。有时候我取笑她:"你有没有想过将来过上更幸福的日子呢?"母亲笑起来:"如果不想,我们还那么辛苦的赚钱干嘛呢?" 
母亲的身上还有一种我特别欣赏的特质,那就是势利,母亲的势利甚至体现在了对子女的态度上,可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爱她。如果母亲不势利,她怎么能带着全家往小康水平的幸福大道奔?如果母亲不势利,她怎么能督促子女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如果母亲不势利,她怎么能让那些势利的农村女人羡慕敬佩她?等我们有出息了,母亲的目光就一定会在我们的身上聚焦。我们懂得,要爱母亲是需要能力的,如果能力不够,我们就不能最好地去爱母亲,所以,我在生活工作上从不敢懈怠,也从不曾忘记努力。
母亲,说不上是个完美的女人,可是,她一定是个独一无二的母亲,她用她大半辈子的生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力争上游,永不放弃。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很少得到母亲温柔的话语,却深深感受着母亲对我们特殊的爱和无尽的鞭策,我们会永远爱她,就像她爱我们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情好味道》

作者:江川

小镇坐落在梅河的两边。
当清晨的阳光很温柔地洒在青石铺成的街道上时,小镇开始沸腾了,街道上的吆喝声和各种"噼哩叭啦"的声音,响彻整条街道。
这是一个忙碌的早晨。
我闻到一股浓烈的味儿正溢满着整个小镇。
是一种容易被世人遗忘的味儿。
深夜,合上书本,打了几个哈欠,回味着刚刚N次萦绕在我脑海四周的味儿。
那是一种很特殊的味儿。
走出书房,竟发现妈妈仍然在看着那些她口中所说的无聊电视剧。只不过,母亲已从坐姿调整到躺姿,并且高频率地换着电视节目。
"妈,你怎么还没去休息?"
"你读完书啦!饿了吧,我给你下碗面。"妈妈立刻从沙发上跳起来,往厨房奔去。我急忙拦住了她。
"妈,别忙了,我累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不记得这样的情景对话反反复复的在多少个夜晚上演。只记得,当每次从书房里走出,都能瞧见妈妈一个人躺在沙发上高频率地换着节目。
似乎,妈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清晨,我被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所惊醒。像是谁在演奏一场别开生面的打击乐,推开房门,那股熟悉又特殊的味儿迎面而来。
这个味儿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当我走进厨房,妈妈正张罗着一桌早餐。看得出,她有些手忙脚乱,一边忙着锅里的稀饭是否稠密刚好,另一边又忙着配饭的小菜。
我看着妈妈"东铲西铲"的背景,觉得有些好笑。
"妈,我能帮你什么吗?"
"少掺和!等着吃就行,今天你怎么起的这么早?"
我没有告诉妈妈,我是因为她清早的"打击乐"而被惊醒。因为,我瞧见妈妈侧脸额上的那些细珠。
过了好一阵。
妈妈端出一碗热腾腾的稀饭,我抬头看了看妈妈,那张疲倦的面容映入我的眼帘。
"趁热吃吧!"妈妈说道。接着便转身回到厨房,清理锅灶。
望着妈妈忙活儿的背影,我一点也不觉得好笑。
有多少个清晨,妈妈起早为我准备早餐,又有多少个夜晚,妈妈陪我熬到深夜,而仅仅是担心我饿了。粗心的我,竟然全不知情。
桌上的稀饭散发着阵阵热气,而那特殊的味儿,早已溢满了整个清晨。嗅着它,我才读懂妈妈那颗细腻的心,而我到现在,才懂得。
感恩,妈妈那份特殊的味儿。
这确实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小镇便是我的家。
而那种容易被世人所遗忘的味儿叫亲情味。 
我,没有遗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6: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鞭子里的母爱


母爱,一旦倾泄在淘气儿的身上,我相信,天地也会动容的。长江的水可以见证:二十多年前一个少年为了避开母亲手中的枝条,他沿着江水如同马驹一样向前奔跑,当他耳边呼呼风生中不再听得母亲追赶的脚步声,才松下一口气,回转头来。

这一回头,眼前所见一下就抹光了淘气儿所有的顽皮性格。也把一个浑沌无知的少年猛然惊醒。

他看见被自己远远抛下的母亲没再追上来,而是改变了方向,正涉着江水一步一步的走向江心。

妈,不要呀妈
……"

少年惊恐的大叫一声,疯狂的往回跑,扑向水中,他使劲的抓住母亲无力的手肩,当他把母亲拉到岸边后,自己在树林中找来一个粗大的树枝,直往母亲手里塞:

"妈,你打我吧,你打我吧,我下次再也不敢了,你打我吧"少年摇动着母亲的手,在声声衷求中脸上流淌着悔恨的泪水。母亲却并没有接上少年递上的树枝,而是漠漠的望着前方,脸上挂满着泪水。

少年从来就没有看见过母亲这一刻空洞、失望的表情,以及刚才惊核的一幕,这时候他多么希望母亲接过树枝,然后重重的抽打在自己的身上。他知道都是自己的错,以至让母亲失望之极。他恨自己,于是用树技朝自己的头上重重的挥了下去
……
在树枝落到自己的头顶之前,母亲的手,快速护在他的上方,母亲抢过少年手中的树枝,用力抛进了江里,这时候,已经蹲下身来的母亲突然抱起淘气儿的头,呜咽起来:

"儿子,妈不打你,妈只想要你知道妈的心思,妈只想你做个有出息的孩子,你知道吗? "。

"我知道了,妈妈,我听你的,以后再也不逃学了"看见母亲在哭,这孩子哭得更加伤心了。在哭声中,淘气儿心中发誓今后再也不违背母亲的意愿,再也不能让母亲如此的伤心。

淘气儿知道,母亲除了对自己学习要求得严格之外,其它方面处处体现的都是浓浓的关爱之情,这么痛受着自己的母亲,只所以拿起鞭子,淘气儿明白其中原因的。

母亲嫁进爸爸后走进了一个大户家庭,爷爷生下爸爸及两个姑姑一个伯伯,走进这个家庭之后,母亲才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因为姑姑和伯母都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独母亲没有读书,在这个崇尚知识的家庭里,自然会受到了不少的冷眼对待,特别是那个自以为有些文化的伯母,总爱在爷爷奶奶面前挑捡母亲的是非,结果事儿虽是母亲做得最多,但遭到受冷眼的同样也是母亲,特别是逢年过节姑姑们回家团聚的时候,她们总是只围着伯母转,而把母亲冷落一旁,且扔下一大堆的杂事给母亲。

母亲最受不了的还不是这些。当姑姑们回娘家的时候,大家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因淘气儿好玩,总是逃学,成绩就自然比不上堂兄表姐妹们。所以在这个大家庭的每次聚会中,只一谈到孩子的教育,母亲总会感到要比人低一等,也是因为这个,她才暗地里对淘气儿学习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孩子的天性又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在淘气儿幼小的心间也看不出母亲的期待,因些,尽管视淘气儿如心头肉的母亲,在孩子逃学后,就会咬起啃唇教训淘气儿。

就是江边那一次追赶惊醒了淘气儿,到现在他依稀还记得,母亲每一次举起鞭子之前,眼眶里先是溢满着泪水。

浓浓的爱在母样的鞭子里,淘气儿永远不会忘记!

2007 5 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10-10 16:50 , Processed in 0.0486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