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这个译本很好,《知识分子论》在美国出版了好多年了吧,我记得我早就买了,后来又买到单德兴的译本。萨义德这本书原文是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直译就是《知识分子的呈现》,知识分子的形象呈现。译者把这本书译做《知识分子论》,是一种中国人的译法。这个书里有两个附录是直接和萨义德对话的,很珍贵。萨义德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教授,我个人觉得Orientalism: Western Conceptions of the orient, 也就《东方主义》虽然在国内外都影响巨大,他其他很多的著作似乎都被这一本书所掩盖,但是从萨义德自身的立场、他自己扮演的角色来讲的话,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反而是《知识分子论》这本书。the Intellectual,也就是“知识分子”这个字在美国的学院里面以前几乎没有人用,一直到最近才开始有人用,萨义德是最早使用的人之一。我最近在香港教书,就选用了他这本《知识分子论》,我在港大二十几个学生面前我就问一个问题,我说你们这里面有多少愿意自称知识分子的,没有一个人举手,讲完了这本书之后,还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做知识分子。
季进:有意思。对于萨义德来说,无论是学术著述,还是政治参与,其实知识分子问题都是贯穿其中的中心议题,只不过《知识分子论》表述得最为集中和深入,尤其是它本来是给英国BBC广播公司的演讲,所以更可以畅所欲言,读者也更容易接受。它涉及和讨论了知识分子的角色、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再现的政治与伦理、人文主义的关怀、反对双重标准、坚持批判立场、强调文本与语境的关系等等重要问题。萨义德就认为,知识分子的重任就是“努力破除限制人类思想和沟通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和化约式的类别(reductive categories)”,不管个别知识分子的政党隶属、国家背景如何,都要固守有关人类苦难和迫害的真理标准。知识分子就是要从种种压力下寻求相对的自由,应该始终秉持“一种反对的精神(a spirit in opposition),而不是调适(accommodation)的精神”。知识分子应该扮演的是质疑而不是顾问的角色,对于权威与传统应该存疑,甚至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换句话说,就是知识分子应该是特立独行,甘于寂寞,秉持独立判断及道德良知,不攀权附势,不热中名利,勇于表达一己之见,充当弱势者的喉舌,保持批判意识,反对双重标准及偶像崇拜。所以萨义德干脆把知识分子称为“对权势说真话的人”。我觉得有一点很令人感动,就是萨义德自己就是一个特立独行、勇敢无畏的知识分子,这应该说是显示了他伟大人格的一面。一方面,他始终坚持批判立场,认为批评必须把自己设想成为了提升生命,本质上反对一切形式的暴政、宰制、虐待;批评的社会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类自由而产生的非强制性的知识,强调“对立”、“对抗”、“对位”;另一方面,他积极投身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甚至因为参与政治活动,多次遭到死亡威胁,据说有一次在贝鲁特露天用餐时,旁边发生枪战,其他人都赶忙走避,只有萨义德依然谈笑风生,所以他成为美国最具争议性的学院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