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63|回复: 2

[求助] 请问各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4: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请问武穴适合龙虾养殖吗?有些什么技术?请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21: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把的人在养龙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18: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强做大龙虾产业    争创水产经济强市
作者:武穴市水产局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8    更新时间:2009-6-2    文章录入:admin

做强做大龙虾产业    争创水产经济强市



2006年以来,武穴市认真贯彻落实当年在潜江市召开的全省水产工作及虾稻连作现场会会议精神,采取得力措施,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龙虾产业成效显著。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稻田养虾,既拓展了水产业发展的空间,又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2008年全市稻田养虾面积6.1万亩,总产量5000吨,产值近亿元。预计年底小龙虾养殖面积将会达到8万亩,总产量达8000吨,总产值1.5亿元,仅此一项可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发展龙虾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潜江会议后,市政府及时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发展龙虾产业的举措,并下发了会议纪要。与此同时,先后组织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水产养殖大户到潜江、洪湖实地考察,全市开展“学习借鉴潜江经验,大力发展龙虾产业”的专题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认准了发展龙虾产业的前景。一是冬闲低洼湖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全市一季稻种植面积18万亩,其中湖区千亩以上连片低洼湖圩21处,面积14.8万亩,是发展龙虾产业的基础;二是种虾资源充足,野生龙虾遍布湖区,年均天然捕捞产量在1500吨左右,可以满足种源需求;三是产业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生态农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确立了发展龙虾产业的方向,制定了“一年起好步、两年大发展、三年建成大产业”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2008年建成虾稻连作基地6.1万亩,形成了一港连五湖(武山湖、城塘湖、连城湖、观音湖、太白湖)龙虾产业带。产量5000吨,产值1亿元;2009年将新建马口湖、黄金湖、白水潭、团结围、丰收围等五个总面积2万亩虾稻连作高产示范基础,全市龙虾养殖面积达8万亩,产量8000吨,产值1.5亿元。连续几年都将虾稻连作开发任务纳入全市秋冬农业综合开发统筹规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村、户,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筹安排施工,量化目标考核,跟踪检查督办,结帐兑现奖惩,将发展龙虾产业真正摆上了全市各地、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宣传发动,典型带动,全力掀起龙虾养殖热潮
为把龙虾产业做强做大,我们一方面运用会议、简报和新闻媒体,从政府、主管部门、养殖大户、科技人员、市场主体等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广泛宣传发展龙虾养殖的前景、潜力和优势,宣传潜江发展龙虾产业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我们采取大镇带头、大户带动的办法,引导发展龙虾养殖。2006年5月12日,养殖大户吴维明率先与石佛寺镇宋巷村签订承包城塘湖800亩湖田养龙虾合同,改造湖田、种池,收购2万斤种虾,开创了武穴人工养殖龙虾的先河。在他的引带下,沿湖镇村领导和渔业大户积极响应,筹资金,选基地,购种虾,学技术,拉开了全市稻田养虾的序幕。在经过反复论证将城塘湖万亩连片湖田确定为全市虾稻连作示范基地之后,我们历时三个多月先后100余次深入基地所在镇村和农户协调低洼湖田连片租赁养虾事宜,以每亩支付农户租金190元的条件,帮助23个市内外养殖业主在石佛寺、花桥、龙坪三个镇宋巷、董家山、苏天一、雨场山等八个村,顺利承包湖田13800亩,投资490万元,开发虾稻连作生产。在典型示范和带动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市养虾百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已发展到37个,其中养殖规模1000亩以上6户,养虾总投资达到5000万元。参与龙虾养殖的有从事水产养殖的行家里手,有退休干部职工,有村组干部,有餐饮娱乐行业经理,有从事加工营销的老板。通过宣传发动,一个议龙虾、谈养殖、签协议的龙虾养殖热潮在全市悄然兴起。
三、制定政策,出台措施,建立发展龙虾产业激励机制
为了把发展龙虾产业这一快速富民工程引向深入,根据小龙虾发展迅猛的态势,市里及时研究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一是财政扶持。市委、市政府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由财政拿钱,建立虾稻连作专项激励基金,对养殖规模达100亩以上的龙虾养殖大户,按亩平不低于2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对新推广虾稻连作5000亩以上的前3名镇处分别给予奖励;对新建龙虾良种繁育场经验收合格后,连续三年每年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二是政策扶持。对养殖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村专业户,一律按照农业用电用水的收费标准优先保障供给,免收开户费;对养虾农户保障调剂农田承包。石佛寺镇对稻田养虾面积过100亩的农户减免全年义务工;花桥镇将养虾基地设施改造投工投劳纳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万丈湖办事处对养殖龙虾大户代垫苗种资金10万元等。三是信贷扶持。对专业村、专业户优先安排信贷资金,确保养殖资金足额到位。几年来,市龙虾协会出面担保,市信用社上门核实,为97户龙虾养殖专业户发放信贷扶持资金415万元。全市各部门同心协力,启动了推广稻田养虾的响应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通力协作扶持发展小龙虾产业的配套措施,为虾稻连作生产构建了坚实的平台。
四、强化领导,优化服务,营造发展龙虾产业宽松环境
一是加强领导,组建专班抓发展。市里成立龙虾产业化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农办主任和水产局长为付组长,26个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处分管领导为成员,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发展龙虾产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镇处成立了相应的工作专班,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虾稻连作项目推广,使龙虾产业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二是扩展基地,整 合资 源 求发展。连片开发、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综合利用,是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解决连片农田以农户为单位责任区间小、农户分散、管理不便等问题,我们在不违反土地二轮延包政策的前提下,采取“三调”,即调大承包面积,把大面积冬闲田调给养虾农户;调优补贴方式,向承包大面积连片农田的养虾农户倾斜;调整承包期限,优先满足养虾农户的合理要求。实行“三养”,即租赁养殖,鼓励有钱无田的农户租赁冬闲田发展龙虾养殖;联姻养殖,在有钱无田农户与有田无钱农户之间牵线搭桥,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共担风险,均享利益;协作养殖,将农村富余劳力和闲置资金组织起来,组建龙虾养殖协会,实行合作化生产,协作式经营。2007年6月我们组织成立了武穴市龙虾养殖协会,网络各地虾农会员180余人,实行统一进购虾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对外销售,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效益,实现了互利共赢。三是优化服务,推广科技促发展。龙虾养殖对我市来说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养殖技术是广大养虾农户关注的焦点。为了推广普及龙虾养殖技术,水产部门抽调5名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分批次地派送他们到省水科所和潜江龙虾养殖协会学技术,将他们培养成为龙虾养殖技术推广服务的技术骨干。在服务内容与方式上,我们采取技术咨询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开通养虾技术咨询热线和水产科技信息网,及时受理解答养虾农户提出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组建技术服务专班,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虾农进行技术培训,长期深入田头池边手把手地指导基地建设、种池改造、种虾库养、科技投喂、病虫害防治、成品虾防逃等关键技术。在服务模式与效果上,大胆试行科技承包,先后聘请省水科所专家和潜江龙虾养殖协会会长,面向广大养虾农户开展“包引种、包成活率、包产量、包成品规格”的有偿技术承包服务,确保龙虾养殖技术服务到位,解决了农民养虾怕担风险的后顾之忧。
五、突破加工,搞活营销,着力延伸龙虾产业发展链条
产业要发展,深化加工转化增殖是关健。武穴市龙虾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如果没有大的龙头加工企业,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按照“先建基地、后搞加工”的工作思路,组建龙虾基地建设专班,招商引资专班,采取以商招商、诚信招商、资源招商的方式,先后联系接洽了十几位大老板,把他们请到武穴,陪同视察养殖基地,跟踪挑选加工厂址,洽谈投资建厂意向,2006年历时11个月时间,于07年5月份成功引进了湖北海鲲水产品有限公司,落户武穴火车站工业园区,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项目进展顺利,今年5月正式投产后,年加工名优水产品1万吨,销售收入2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为武穴市虾产业实现公司+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8 10:51 , Processed in 0.0417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