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22|回复: 1

[转贴] 中国农民为什么勤劳了而不富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4 16: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中国农民素有“勤劳节俭”之名,传统思维中,勤劳就能创造财富,节俭就能积累财富,所以“勤劳致富”一直是自勉口号。然而,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勤劳的中国农民近些年几乎是致富能力最弱的一个群体,甚至有资料称,一些单纯依靠农业的农民在劳动收入上还出现了不小倒退。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勤劳致富”这个口号——要农民致富,光有“勤劳”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其他的东西是什么呢?农民代表顾双燕近日对温总理的一
番表白,多少揭示了问题所在——“农民光靠种地富不起来,还要搞养殖经商。希望金融系统门槛低一点,多给点贷款。农民贷款难呀!”“农民最担心的是养老问题。”“一些粮食公司抬水压价,农民卖一吨粮食就有200元的差价被赚走。”  

  这“三件烦心事”,分别暴露了中国农民怎么勤劳也无法富有的三个本质原因:金融保险类服务匮乏、基础社会保障服务匮乏、商业服务匮乏。在这样的匮乏之下,中国农民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摆脱不了小农经济的弊端,只能挣点“小钱”。并且,一旦自然灾害、商品价格等方面有点风吹草动,便前功尽弃。  

  经济学家陈志武在《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谈到,美国的市场活力更多是以一套相对完备的金融服务为基础的。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为所有家庭构建了一个安全网,少了很多后顾之忧,而教育、住房、汽车等信贷与金融证券的完备,将一生中不同年龄段的收入进行了很好的配置,所以市场活力很强(监管不当引发危机是另一话题)。这是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形的力量。这样对比出来的“短板”适合对中国整体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更适合对中国农民状况的描述。  

  其一,城市不好就业,很多农民工只好返乡,但没有小额贷款之类的“第一桶金”,返乡农民除了蹲在门口晒太阳,又能靠什么“与贫困抗争”?其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福利和教育信贷的缺失,在农村尤其突出;其三,农民遭受市场恶意压价的新闻屡见不鲜,不难看出,“市场无形之手”对于农业还缺乏足够的善意,很多“服务三农”的商业模式,其实是在过度压榨农业“油水”,让农民苦不堪言。  

  这些年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基础保障服务的羸弱,并有所动作。但在金融服务、农产品市场方面,用力仍然有所欠缺。而这种欠缺其实是在掏空着中国农民“勤劳”的成果。比如,据统计,近10年中每年都有两亿多农村人口受到旱、涝、虫等自然灾害影响,每年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灾后保险赔付金额尚不足损失总额的1%。  

  因此,在鼓励农民“勤劳致富”的时候,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唯有将农业放置于一个安全的基本网络上,为其搭建一些金融、保险、信贷等方面的“梯子”,为其搭建有充分善意指向的市场服务,中国农业才能焕发出强劲的造富能力。现代农业不能、也决不应该再“靠天吃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5 16: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一点理论的来说就是:
1、生产工具或方式落后,导致生产力低下,创造的价值低;
同样一个人,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价值就会比较低,(别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是10,我们的是1,当然相对来说不富有了)。
2、消费不高,导致创造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供大于求,就会有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一个是满负荷运行,一个是半负荷运行,显而易见)
所以我个人觉得,要解决这些
1、农村现代化,不一定勤劳就富有,也有可能是做无用功,要将勤劳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2、品种多样化,也可以同样的一个东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包装,新鲜了,选择的余地大了,消费就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8 11:15 , Processed in 0.0809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