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39|回复: 0

[建议] “田专家”金点子助农民致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0 12: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常熟董浜镇蔬菜技术研究会的活动日,一大批“田专家”聚在一起讨论起下阶段秋播种植大事。北港和杨塘两村同属一镇,但相隔有5公里,两村种植蔬菜的结构和品种各不相同。蔬菜技术研究会成立10多年,参加者一直以徐市片区为主,杨塘村的种植户很少参加。今年,北港村的朱昌保种植了1.7亩番茄,一季就已收获了16094.6元,同比增37.9%。听到了这一消息,杨塘村的莴苣种植能手李增岐利用研究会活动的时机,赶紧上门学技术。  “科技驱动帮助众多种养户破解了土地低产低效的难题。”农林专家这样认为。
  农田里到底能产多少效益?老实巴交的菜农们讲不出太多的“官样文章”,但掰手指算账却明明白白。北港村的蔬菜种植户石保生,他的0.4亩蔬菜地今年已收获了4茬,取得明显效益,分别是1700元,800元,1700元,1700元,共计收获5900元,目前在田的第5茬预计销售价格也不会低于上几茬。照这样的种植进度,石保生全年的复种指数和一般的种植户相比增了一茬多。
  石保生种植的蔬菜只是董浜镇无公害蔬菜种植片区中的一小部分。他全部种植的是叶菜,这对气温的要求特别高,热不得、冷不得。近年来,政府在推广科技时,支持大批农民进行设施建设,石保生也在其中。由于菜田都是设施大棚,保证了全年均衡生产。他种植的叶菜一般50天左右就可收获一茬,每茬的亩产量在1500公斤 左右。今年第一茬他赶在春节前上市,那是鲜活叶菜需求量大增的时间,价格自然很高。夏季气温高,蔬菜病虫害发病率高,大量使用农药会带来蔬菜安全问题。在农科人员指导下,董浜镇菜农在菜田里拉起了“大网”,以网栽技术攻克本地夏季不能种叶菜的难关,还引进了大量的抗热品种,让菜农尝试种植,石保生同样得益非浅。今年伏缺期,他网栽了一茬叶菜,平均每500克销价都超过1元。
  别人种葡萄三年才能进入盛产期,而碧溪镇李袁村的葡萄种植户陈建江,却在第二年就能大量收获葡萄。
  近年来,李袁村的种植布局一路探索调整,从稻棉到出口蔬菜,再到目前的果蔬,发展的路子都是按照市场需求和科技引领进行的。陈建江作为其中的一员,葡萄种植面积也一扩再扩,从70株发展到目前的60亩。
  陈建江种葡萄的诀窍是依靠科技。如果从小苗开始到进入生长旺季,3年已经很不错了,陈建江探索嫁接技术,大大缩短了生长期,去年还只有10来厘米的苗,嫁接后第二年就能上市,一棵能产10多公斤葡萄,可产生效益200来元。像乒乓葡萄通过嫁接,个头大,一粒净重达50克,直径达4.6厘米,而且糖度高,吃口好,每500克能卖6元。目前,陈建江种的葡萄早中晚季都有,销售时间长达4个月。
  面对同样的市场,养同样的水产,有的养殖户年年获利,塘塘赚钱;有的养殖户却赔多赚少,原因何在?“好水面养出好效益,破题的关键是科技。”支塘镇农服中心主任李永祥说。
  虾蟹套养技术很多养殖户都已掌握,一般的亩养殖效益也都能达到2000元,能不能再提高一步呢?支塘农服中心尝试着在虾蟹池里再套养市场热销的鳜鱼并获得成功。他们在虾蟹池里每亩增放10至15条鳜鱼,鳜鱼可以清除池塘中的杂鱼,净化水质,减少饲料摄入量,鱼的生长速度也比纯养快,虾蟹的个头也不减。10多条鳜鱼的销售效益起码300元,还不包括因减少饲料投喂量而降低的养殖成本。这一技术已被列为市级科技项目。
  南美白对虾的“双季”养殖技术,也是近年来农民们积极探索的新技术。应用这一新技术后,每亩的产出可增加30%以上。据了解,今年,本市申报省级高效农(渔)业项目5只,还有一大批各级农业科技项目或结题、或立项。科技创新已向农民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8 10:51 , Processed in 0.0367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