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71|回复: 1

[匡山西游] 武穴故里民俗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1 23: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故里民俗杂谈
【文:杏花疏影】

月都是故乡的明,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呢?在外流浪了七八年之久,青春都不知遗忘在哪个角落了,蓦然回首,竟然发现自己也是那么地思恋着故乡。

前晚忽然就想起来给父亲电话,不问别的,劈头就问他屋里的那水库如今的情况,父亲很是不解,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就问问而已。他哪里知道我其实也一直在思念着故乡的呢?很多时候我甚至想回家当一农民,多好,青山绿水间,自得逍遥,无拘无束,可诗可酒,可书可画,岂不是我理想中的家园?夏夜里放一竹筏于水库上,枕清风明月,卧看牵牛织女星,任那星光洒满身上,荡漾,荡漾,多惬意!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儿时的同学同我电话,说八月仲秋要报日子,报日子,呵呵,多久违久的词儿呀,故乡的记忆一下子扑面而来。

【婚嫁趣谈】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做媒与做母亲是女人的两个基本欲望。还真有点,记忆中的成年女子似乎都好与人说媒,甚至是连我母亲这样老实巴交的女人都不例外。小的时候就见我母亲有几次与我姑舅两边的表兄表姐牵红线,一屋子的亲戚围着说话,我那时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表姐偎着我在灶门口烘火,灶堂里的火光映到表姐羞涩又兴奋的脸上,煞是鲜艳。男女双方和第一次见面俗称“过路”。

  媒人牵线“过路”之后,男女双方合意就准备订婚。在家乡订婚不叫订婚而叫“认亲”。大抵是男方到女方的家里,女方的主要亲戚诸如叔伯姑舅什么的都会过来看看未来的女婿,考察探究一番。这个时候,你若是举止大方,言谈得体,礼数周到,亲戚们自然会喜欢上的;若夸夸其谈,不免有被人说“就一张空嘴壳子”。“认亲”并非只认认而已,还得备上厚礼,鱼、肉、烟、酒、糖、饼诸如此类的自是少不了,花费自是不少。小时候听人说“认亲”花了上万块,张大了嘴,暗暗地想,我们那的姑娘这贵呀?十几岁的时候,被母亲数落没有“礼节”,“看你日后到丈母家么样做女婿!”

“认亲”后,逢端午、中秋、过年三大节,男方都得向女方家送节礼,结婚后就不送了。到了结婚的年龄,男方的家长请女方的家长前来作客,席间婉转地提出“要人”的要求,如果女方家长爽快地答应了,就要履行正式的结婚手续了。男方这时自会问女方要来姑娘的生辰八字,请算命的“半仙”选择吉日,这个叫“看日子”。看好日子后,男方就用红纸写上选好的结婚吉日,套上红封套连同女方需要的衣物等一并送到女方家里,这叫“报日子”。
女方就置办起嫁妆来。小时候似乎见过的女子出嫁都有嫁鞋一项,清一色手工制作的青布灯芯绒布面的布鞋,那些是给未来的公、婆、伯、叔的。通常送鞋的时候还会送一双手工制作的鞋垫的。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见有比我大一点的女孩子挑着红红绿绿的丝线,在蒙了雪白的布的鞋垫上绣花样,虫、鸟、花、鱼,煞是鲜艳生动,那时就巴望着自己也有一双那样漂亮的鞋垫,不是用来穿的,只是为了满足心里的贪恋,看看也好。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到我一般大小的女孩儿中,就没几人有兴趣绣那东西了。
在老家是兴“哭嫁”的。女儿到了出嫁的那一日,亲戚六圈都会来吃喜酒祝福。出嫁的姑娘这时在闺房里,泪眼婆娑,梨花带雨。她的母亲、姑、婶、姨、姐妹,围在她的身边。母亲先开场了:

“桃子开花水红色, 来了许多陪嫁客, 招待不好莫见怪,  桃园义气莫丢开。”
接着又哭女儿:
“菊花开花一片黄, 女儿快要离开娘。 粗茶淡饭养大你,  养育之恩你莫忘。”
女儿开始哭母亲:
“桐子开花一片白, 只有女儿做不得。 娘生娘养十八九,  娘儿怎能分得开?”
母亲安慰又恭贺女儿:
“荷花开花一瓣瓣, 莲蓬结子一排排, 莲子落泥生贵子,  娘儿终究要分开。”
这时陪嫁的姑娘也陪哭了,且听:
“牡丹开花粉红芯, 劝姐做个贤惠人。 莫学筛子千个眼,  要学蜡烛一条心。”

  哭嫁自午饭开始哭,一直哭到太阳偏西。哭嫁歌要哭祖先、哭爹娘、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可大多数还是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吃过酒席的亲戚朋友都会过来看出嫁的姑娘,任谁铁石心肠,一听那柔肠寸断的哭嫁歌,也禁不住热泪汪汪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个时候,你自会想起这姑娘的过往,十几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可就在今夜,她就要离开这个生她养她的家,离开这个养育了她十数年,给了她生命与美丽勤劳贤惠的村庄去另外一个家庭开始她的新生活了,你能不感伤么?人人纷纷解囊,十块八块地给姑娘“眼泪钱”。听父亲讲,在老一辈,哭嫁哭得不好的,自是得不到多少“眼泪钱”的,“眼泪钱”嘛,自是看在眼泪的份上,你能赢我多少眼泪呢?如今这纯朴的民风,这萦绕在我童年记忆中的“哭嫁歌”,亦是不多见了。

【方言】

 “哎,两家搞德尽(得罪)了呀,你大爷与我空子(现在)互不来哉了!”我姑同我絮絮地说。
  互不来哉?待我反应过来这个词的时候,大吃一惊,这不都古汉语了么?自小耳熟能详的词语今天才明白过来竟然是有这大的学问,方言的还真的有趣。

细细想了一下,家乡的一些土话,竟然花样百出,许多竟然都是古汉语。比如说睡觉吧,叫“困醒”,简称为“困”;称呼下午则叫“下昼”,下雨则叫“落雨”,这个“落”字就有点意味,仿佛“下”是仙人安排,如“下面条”一般,可“落”就不同了,自由落地,这速度,这力量都要比“下”字更传神。国人见面了,寒暄的第一句话不免是“吃了么?”,在我们那,早上是“吃过早”,夜里则是“过夜”。还有说女人怀孕了馋嘴,“害肚子”,小时候嘴馋,跑去偷母亲泡在酸菜坛子里的酸黄瓜或是咸辣椒时,母亲没少这样笑话我,“怕死人的,你莫果的吃社,像个害肚子样的!”因做事外行而闹笑话,是要被人称为“白鼻子”,这或者与舞台上的白鼻子小丑逗人发笑有关吧。再说那“耻人”,强烈气愤的意思,“你莫说得果耻人子社!”意思是说你不要说得这么气人。再比如说那“慊”,古汉语中有羡慕与思念的意思。“麻城的屋,浠水的谷,黄冈在中间慊得哭”,在这儿,“慊”,就是羡慕的意思,再如说,“我好慊屋的!”就是思念家里的意思了。这个“慊”字,也是刚刚从书上翻来的,一查才认识,竟是自小就使用过的字儿。

有一次同朋友出去玩,有一小女孩子同旁人说了一句“那就要看我么的花你了”,朋友说这个小姑娘肯定是湖北的!我问他何故?他说,呵呵,知道“花”字此用的定是湖北人!呵呵,花人,哄人的意思,“莫再搞得他哭社,快拿点糖来花下他!”

方言中的很多词汇竟是如此生动形象,表现力十足的呀。

【手艺人】

  家乡称呼手工工匠为“做手艺的”,“千田万地,当不得一门手艺”,“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我小的时候,就见过许多半大的孩子,读不进书了,去跟人学手艺的。工匠在哪家做活儿,哪一家的主人就得供饭,管吃管喝的,工钱另计的,在封建社会,于农民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差事了。听老人们讲,我太爷至爷爷这一辈人,全是匠人,木、锯、篾、砌,一应俱全,也因为家里有匠人的缘故,那时划成份,我家就有点郁闷地摊上了“平下中农”。
  总是听那些做手艺的人讲,学徒的日子苦呀。手艺人有很多独特的行规和禁忌。技术一般通过师父带徒弟的形式传授。在建立师徒关系的时候,要办“拜师酒”。学徒期一般为三年。三年中徒弟不仅要跟着师傅帮工学艺,而且还要给师傅做家务,挑水、扫地、种地如此等等,全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可能好点师傅在年终的时候会给点“压岁钱”什么的,不好的,一个子也没有。徒弟逢年过节的还要给师傅送“节礼”。现在都不时听到“教会了传递,饿死了师傅”的话,很多师傅在授艺的过程中,总不免留一手,有些关键的处处并不点拨的。我一个年长的朋友小时候学过木匠,他同我说,他的那些师兄弟中,就他一人明白过来师傅麿的刨刀技巧,并非是刀口一斩齐的,通常是磨平刀口后,两边的刀锋得稍稍磨低一些,要不然在刨的时候,很容易在刀口的两侧弄出两条槽来。就是这么一小点技巧,他的那些师兄弟们,学了三年也没有明白过来。
据说在鄂东,最出风头应是“剃头匠”。俗有“天下剃头分两派:广济佬,扬州怪”,广济,如今的武穴市也。广济的剃头业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早在汉朝的时候,广济的剃头匠卢天钟就进入了皇宫,剃出了名气。皇帝一高兴,赏了那剃头匠一面小黄旗,很是威风。后来那剃头匠卢天钟竟拿了那小黄旗烫刀(磨擦剃刀),刀钝了,没工夫去磨,就在上面烫几烫,刀就变得锋利如初。现在剃刀的烫刀布据说就是从当年卢天钟的小黄旗演变而来的呢。

【禁忌】

  到如今仍特有印象的是四五岁时,对着太阳撒尿,奶奶惊慌失措,一把拉我背过身子,屙完了尿还要对着太阳跪下来,说些忏悔的话。一直没有明白过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偶然在书里看到楚人崇火、尊日,不准对着太阳撒尿之俗荆楚间都有呢。还有禁止在阳光下晒初生婴儿的尿布,否则就是亵渎太阳神。
  家乡如今还很迷信,桃木仍是人们崇拜的神物。不时就会看到有人家在窗户上别一二桃枝,并非是用来装饰,辟邪也。据说鬼怪怕桃木的,纵是遇到鬼了,你有桃枝在手,亦不用怕,以桃枝抽打鬼魂,还能听到鬼叫呢!小时候就经常看到有某某小孩儿煞了煞,给那些孤魂野鬼烧了纸人纸马纸钱,还阴魂不散的,人们无奈之下只得下狠手了,请来阴阳先生算上一卦,卜得那鬼的所在位置,削好桃木桩,去那野鬼的坟地四角钉上,就能生生地将恶鬼系在那里了,不得脱身。

【回碗礼】

  家乡人都特好客,有贵客临门,主人一般都要杀鸡,煮鸡肉面条招待,面条下还会卧几个白嫩的“荷包蛋”。或者你也会如我一般对着这碗香喷喷、热乎乎的肉汤面胃口大开。但是,你千万不要吃个碗底朝天,而要留下一点儿汤、一个鸡蛋或是鸡腿什么的作为“回碗”。如果你吃完后把空碗放下,那就表示主人小气,使客人没有吃饱,这时主人必须再添一碗“赔不是”。当然,不知礼节的客人下次自不受欢迎,传出去也要被人笑话的。
  母亲说我小时候就全然没有一点做客的样子,每每去亲戚家,总是舍不得放下碗的样子。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如此一“礼”。回碗是客人对主人的感谢和回敬吧?在乡下还有回请、回拜、回篮等礼。回篮是主人给前来送礼的人篮子里放回一点礼物表示客气,不能让客人空着篮子回去。

“回碗”一般只局限于早点或是非正式用餐,如果是正餐招待,客人大可不必耽心饿肚子的。主人必家用干净筷子夹开鸡蛋,扯开鸡肉,执意让客人你多吃一点,这时是不需要“回碗”的。这风俗亦是那时贫穷所致,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风俗也淡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0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许多民俗是那么回事儿。
——月都是故乡的明,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5 16:23 , Processed in 0.0439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