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由李敖的一句话想到的
李敖先生在台湾,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记忆力贼好,敢说敢做敢写,还不怕坐牢。身上有股真文人气。李敖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我对人的理解越多,就越喜欢狗”。
小时候农村长大,童年时代的伙伴除了一大群淳朴顽皮的死党,还有一只忠诚的革命斗士,就是我们家的狗。李敖先生的感慨,大约是说商业社会里,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所以人不如狗忠诚可靠吧。
突然想起陶潜《搜神后记》,其中录有一只可以名列“感动中国十大动物”榜首的“义犬”,对比之下,某些不讲义气的人物,真的不如狗的综合素质高。
原文照录,以资对照。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此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比如,我们常常会骂那些没有骨气的文人,说某某某就是某某某的狗。大约是说他们专为主子操刀伤人,指谁咬谁,决不吝墨。 文革中,这样的文人,就不只一个两个了,应该有一批吧。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都难逃这样的厄运。本是人格独立的人,却成了臃肿等待别人屠宰的猪,或帮主子叫嚣的狗,真是悲剧。所以,很多人事后想起,都失声痛哭。 也许这样的时候,再也不会来了吧。但是,谁又能说的清楚呢,中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