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砖制狼奶语言体系说法是所谓的"国家的钱",这个说法很有欺骗性.我认识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逢人常说,他这辈子没有给国家做多大贡献,老了国家还给二百元的低保,感谢D啊.我告诉他,你其实已给国家做贡献了,因为你在买东西消费的时候,你同时就在为国家缴纳了税金,没有我们这些“卑微“的人缴纳的税金,国家还真不能正常运转呢.他听了一脸困惑.在自由民主社会,官府花钱都说是在花纳税人的钱,甚至为了明确表明这个钱的来源,在人们购物时,还将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缴纳的税金分开注明,让人们随时都意识到自己在给国家缴税,是老百姓供养着国家.而在巴国,官府一般有意回避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其实在不断缴税这个事实。甚至有意回避“纳税人”这三个字.说到纳税,只说公司企业纳了税,而事实上这些税金都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形式,最终算在了消费者身上,所谓公司和企业缴税,其实本质上和消费者缴税一回事。巴国官府正是通这种“转移税收”的手段,即收了税,有让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以为自己没有缴过税。而且这种“转移税收“的手段也同样作用于我们的拿到的工资和收入上。其实我们上班打工所在的公司或企业,向官府缴纳的每一笔税金里面,都含有本该是我们的工资,这和前面提到的我们买东西缴税的唯一区别是,买东西是因为因为这个东西要缴税,我们要出更多的钱买,而拿工资要交税,是因为要缴了税后,拿到手的工资就低了。因为官府要企业缴纳的每一分钱最终都转移到了消费者和公司的每一名打工者员工身上,如果没有缴纳这些税金,我们的工资将会更高,我们买的东西将更便宜。
所以说,知道了经济学上的“税收转移”后,我们就知道,只要我们上了班打了工,我们就是纳税人,我们每买一件东西,我们都在向官府缴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纳税人,所谓"国家的钱"本来就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钱,我们不需为此感谢谁,反而应该理直气壮地监督我们每一分钱的去向和使用,看是否符合我们老百姓的利益.所以追求自由民主的朋友们,我们应该抛弃“国家的钱”这个砖制狼奶语言体系词汇,改为自由民主语言体系词汇“纳税人的钱”,在谈到我们和国家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我们是“纳税人 ”,是我们“纳税人养着的国家”,“国家应该感谢我们纳税人”。
转自雅虎李明,谢谢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