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叶之叶之遐想老师的指导和鼓励,真是求之不得,万分感谢!!!自认为自己还是才识学浅,叶版指导之处试着改之,不知行否?恳请多多指教.
街道的落叶枯黄得十分暗沉,深秋季节的丝丝愁意已写在行人的脸上.
几个朋友邀我去观赏龟山红叶,脑海里便是一片红叶似海的景象,激起仍然年轻而火热的激情,如红枫叶一样在诗一般的季节里燃烧。
一路上,汽车音响里传出钢琴曲,轻柔而缠绵,让人陶醉在这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里。几个朋友风趣幽默的谈笑着,我也时而插上几句,那份放松和惬意,在平日紧张的工作中是无法体会到的。正如朋友所说,我们不注重到达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享受过程更重要。细想一下,其实生命也和旅行一样,精彩就在你到达终点的路途中。
车窗外的田野只留下收获后的印迹,田地里的甘蔗仍然绿得那样惹人眼.就连村边野菊花也显得格外的好看和迷人.这样的景色一定会给诗人无限的灵感,会让摄影师有按快门的冲动.一种从心底深处感悟的东西才能记录下这个季节的深沉和内涵.
天空灰朦朦的,似乎要下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情绪。路过梅川时,不知是谁突发奇想去买了一瓶红酒和一些卤菜,准备到山上去享受一番.品红酒,赏枫叶,岂不是一件乐事.几个人越发地陶醉在自己的设想之中.
往前走,已进入山路,两边的山不高,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夹杂着一些枯黄的树叶,更增添了几分秋色.路上的车很少,人也很少,许是到了下午,人们都回家准备抖落一天的疲惫,享受一宿温馨地秋夜吧.
这时,朋友说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叫“龙湫夜雨”的景点. 景点处有座石门山,山顶名曰“明水峰”,峰回路转,茂林密竹,涧谷深潭,别有洞天。是曾被黄冈地区称为“天下第一景”,被广济县称为“十景”之一的“龙湫夜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们说就在“明水峰”建有一座龙湫寺,又名费圣龙君庙,据历史记载,龙湫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有1300多年历史。身在此地的我却未听说过,显得有些孤陋寡闻.甚是想去看一看.应我的要求,大家决定带我去体验一下那种小径攀沿,竹林听风的感觉.
车开得还算快,一会儿功夫就到了龙湫夜雨,从车窗里向外看,有一个朱红色的柱式大门,明显有油漆脱落,一看就知道是许多年前的建筑,立在这儿更显得它古朴和苍桑.下车后第一件事便是合影留念,把名胜古迹也写入自己的人生历程当中,当是纪念。再往里走,沿着路边有一小片竹林,一根根青竹如一位位绿衣仙子,亭亭站立在路旁,在清凉的秋风中摇曳多姿,伴着哗哗的流水声,清歌漫舞.此时若有幽幽的箫声,必定会醉在此山中,不去想什么,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直到自己都忘记自己的存在.
笔直往前便是龙湫寺,寺庙不大,却有它的灵气,从古至直洗涤过多少苦楚的心灵,静化过多少迷茫的灵魂.朋友告诉我从龙湫寺旁边的小山上去,会让人豁然开朗,如到世外桃园.我便迫不急待的跟着上去,山路很窄,地面潮湿,明显看到石头上湿漉漉,穿着皮鞋走起来很滑.可是空气格外清新,于是拼命地呼吸,张开身上的每一个毛孔.上到半山腰隐约听到流水声,清脆悦耳,越往上走水声越大,转过一个弯,便看到一条不宽的水沟,把山路隔断,水自上而下滚滚奔来, 击石而下, 溅起片片水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水清澈见底,忍不住掬一捧,丢向空中,散落成晶莹的水珠,颗颗透亮,如这秋林的眼.
过了水渠,转过身,惊喜了我的双眼,一大片的草地,还有小山丘,山丘上面还有一条很宽的山路,周围都是山,山脚下还有人家,几缕炊烟隐约飘渺.有两位老人赶着牛儿归去,悠闲自得。我们仿佛都是当年的陶渊明无意间闯入了世外桃源.此情此景让我激动不已,伸开双臂,让心胸敞开与天地融合.不再多想,我们几个连跑带跳地冲到了山路下的一个水库边,席地而坐,与红叶相触,与鲜花为伴,摆上红酒,如痴如醉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丽与清新.此刻,天下起了朦朦小雨,更增添了几分真实与浪漫.我们品酒、唱歌、跳舞、聊天,赏景、留影,其乐无穷。
我们的歌声飘过水面,一直飞进对面的村庄、山坳.
我们的欢笑响彻整个山林,感动着每一个生命的灵魂,
我们的红酒醉了满眼的秋色,让暮雨也不再寂寞.
……
天渐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去,让这山,这水,这人静静地沉睡吧,无意的打扰却带来无限的快乐,何乐而不为。也许明天又有哪一个陶渊明闯进这秋山暮雨的世外桃园中.
回程的路上,车上依然响起了轻柔的、缠绵的钢琴曲,只是车里的人和车外的人脸上都没有了忧郁,秋叶,秋风和秋雨都醉了,就连秋夜的空气也弥漫着快乐的味道,躲进云里的月儿是否也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