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寺镇是武穴市农业大镇,借助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能人回乡之势,着力探索发展立体高效、生态旅游农业新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71个、家庭农场10个,形成农业生态示范基地40个,林业生态基地14个,养殖业生态基地17个,注册资金18452万元,吸引能人回乡农业项目14个,吸收一批精准扶贫户增收就业。
大法寺镇发挥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的示范作用,发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指导,为能人回乡创业搭建了良好平台。巨型稻立体种养基地负责人之一的吴有金是村里的老党员,带头依规完成土地流转,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大法寺镇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下发方案、悬挂条幅、印制宣传册、微信平台推送、入户走访等方式,将土地流转政策和程序告知千家万户,让依法依规进行流转成为共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自主开发、合资合作”“坚决不改变土地性质”三条基本原则,不出“框架”,不碰“红线”,不触“雷区”。将“依法申请、三级审核(村、镇、县)、签订合同、受理审查、公正公示”贯彻土地流转过程的始终,保证土地流转公平公正,管理规范有序,集中规模增效。
坚持产业引领,优先发展立体高效、生态旅游农业,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开发工作,提倡将土地流转给大户、村合作社,着力发展油菜花海生态旅游、水产特种养殖等生态农业。一秀合作社、秀其合作社、秀建合作社、斌兵合作社目前均已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大法寺镇党委政府以能人回乡、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组成招商专班赴外地招商,引进能人回乡农业项目14个,流转土地8300余亩,投资金额上亿元。
大法寺镇坚持土地流转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将土地流转与精准扶贫、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将李边村废弃的砖瓦厂闲置的土地流转用于建设李边村同心湖生态农庄。镇党委政府请回吴有金、李军孟、李正杰、桂久明、陶文俊、钟吸秀等创业能人,为全镇建立土地流转成功模板,掀起了全镇依法依规流转土地适度发展规模经营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