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我市现行《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于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近年来,该总体规划对我市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用地布局的优化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有效地指引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但随着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国家层面提出的“长江大保护”发展要求,麻阳高速(武穴长江公路大桥)、黄黄高铁、沿江一级公路等大型项目的落地,现行的城乡总体规划已不能满足我市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016年12月,经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我市开展总体规划修改的编制工作。 2018年8月15日,由我市委托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年)》通过了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编制单位正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为了抢抓机遇,快速推进规划编制与报批工作,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现将《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年)》方案予以公示,面向全市广泛征求意见,请广大市民建言献策(联系方式附后)。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近期2018-2020年,远期到2035年),规划范围为武穴市行政辖区。 二、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1、城市发展战略 (1)交通提升,功能拓展,重塑武穴门户地位 (2)特色港城,南跨北接,推动武穴与周边协调发展 (3)创新驱动,三全谋划,引领武穴经济高质发展 (4)中心集聚,差异发展,推动武穴城乡融合发展 (5)底线管控,生态优先,推动武穴绿色发展 (6)凸显文化,全域旅游,擦亮武穴城市名片 2、城市发展目标 2020年实现两个示范,即湖北省“两型社会”示范城市和湖北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城市。 2035年发展成为湖北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和长江经济带现代化港口强市。 三、城市性质与规模 1、城市性质 长江中游地区现代化港口城市,生态宜居的滨江滨湖园林城市。 2、城市规模 近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90万人,城镇化率58%,集中建设区人口27万人,集中建设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平方公里以内。 远期(2035年):市域总人口132万人,城镇化率66%,集中建设区人口50万人,集中建设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武穴市城乡空间结构以极核带动,轴线推进、片区联动、城乡统筹为依托,形成以集中建设区为核心,以长江和主要的交通干线为发展带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集中建设区增长极核的带动作用,依托城镇区的建设,制定综合发展政策分区指引,强化差异化轴线推进作用。 本次规划武穴形成“一心四区·两轴两带三片”的城乡空间结构。 一心:市域中心(集中建设区),是全市的发展核心,包括武穴办事处和刊江办事处。 四区: 中部高铁城镇区——包括石佛寺、花桥、大金镇区及火车站工业园; 西部滨江工业城镇区——包括田镇和大法寺镇区及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 东部滨江城镇区——包括龙坪镇区和万丈湖办事处; 北部生态城镇区——包括梅川镇区。 两轴: 滨江城镇集聚发展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港口相关产业,形成带动沿江城镇发展的轴线。 南北城乡联动发展轴——依托204省道,将集中建设区、中部高铁新区、北部生态城镇区联系起来,带动城乡整体发展。 两带: 北部大别山生态旅游带——依托S308,串起北部大别山地区各旅游景点。 中部城乡对外联系复合带——依托沪渝高速、黄黄高铁,加强武穴与周边城市的东西向联系,带动沿线城乡的发展。 三片: 南部滨江产业聚集片——包括集中建设区、田镇、大法寺、龙坪、万丈湖等城镇。 中部现代产业促进片——包括四望、大金、石佛寺、花桥等镇。 北部生态产业示范片——包括梅川、余川等镇。
http://www.wuxue.gov.cn/art/2018/8/16/art_43_60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