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758|回复: 8

[转帖]武穴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4 11: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p>纸上的家乡</p><p>  十年前的一天,我与一个外地朋友在武穴的街道上散步。闲谈中,朋友问我,“武穴”二字有什么含义? <br/>  我当时傻眼了,我在武穴这片土地生活了二十几年,熟悉她的风土人情,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叫武穴而不叫其他,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会有这样一个问题。<br/>  朋友微微一笑,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来,侃侃而谈,他非常熟悉家乡的历史,包括名字的由来。<br/>  尴尬地送走朋友后,我开始向众人打听武穴的历史,可惜大多语焉不详。和我一样,他们只对武穴市的前身广济县略之一二。广济,取“广施法力,救济众生”之义,通俗易记,广于传播。但武穴呢?恐怕没有多少人了解她的历史,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她起名的渊源,尽管她现在拥有七十万人民。<br/>  十年后的一天,我在武穴一条小巷的旧书摊上翻出了一本书,一看书名,心中狂喜,竟然是《广济地名志》。十年前的窘境浮现眼前,武穴为什么叫武穴?我真想在喧嚣的巷弄里,把解说大声念出来,让来往的武穴人以及外乡人记住。<br/>  武穴,广济县治。《康熙丁未志》记载:武穴,或云汉以前为邬家阅,人极悍,有精兵。唐号武家阅。据何绍基《长江图说》载:武穴古为大江九穴之一。故明代更名为武家穴,后演变为武穴。<br/>  只是一段很短的文字,却赋予武穴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我无法相信,这座长江边上的普通小城,竟然拥有千年以上的历史。<br/>  对武穴的好感与敬重是从纸上开始的。在没有看到县志之前,和许多人一样,我对这个杂乱无序的小城充满了反感。<br/>  继续往后看,我找到了喻格村香铺下塆,这是生我养我的塆,我在这个不超过十户人家的小塆生活了十年,但我从来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叫“香铺下”。<br/>  我虔诚地阅读着和香铺下有关的词条,突然有股落泪的冲动:早年村内有一家香铺,又因地势低下,故名香铺下。40人。<br/>  香铺下是我心中最重要最宽广最美丽的家,在纸上却是如此简单,平凡,介绍她的文字不过数十字而已。而香铺下在纸上和其他的村落排列按顺序排列着,像是一群兄弟姐妹。他们个性迥异,有的张扬,有的低调,有的高傲,有的平和。<br/>  比如近邻陈家榨,村民姓陈,早年有一家油榨房,故名。130人。<br/>  陈竹其,祖先名。彭三房,为彭姓族第三房。40人。<br/>  花屋上,相传从前一富户在村的上首建有一栋花瓦房。<br/>  檀树林,以村边有檀树林得名。<br/>  姚百米,从前村内一姚姓富户,做屋时用百斗大米上梁,故名……<br/>  鲜活的名字,活跃的历史,远比现实中的村落有个性的多。现实中的他们,拥有一样的田地,一样的语言,一样的生活,一样的空气和水。但是在纸上,他们却精彩纷呈地展现各自的面貌。<br/>  近生狎,远生威。纸上的的家乡让我们绕到了家乡的身后,看到她长长的身影,那是远去的历史。<br/>  纸上的家乡,更像一个沧桑的老者,让我由衷地敬重,一种苍凉的敬重。<br/>------------------------------------</p><p>原文作者:方军勇</p><p>松柏摘自《信息时报》2007年12月4日<br/>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6">好文</font>[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4: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p>精彩!</p><p>突然之间很想看看这本书!</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5: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帖<br/>好帖<br/>很好帖 <br/>确实好帖 <br/>少见的好帖 <br/>真 TMD 好帖 <br/>难得一见的好帖 <br/>千年等一回的好帖 <br/>好得不能再好的好帖 <br/>惊天地且泣鬼神的好帖 <br/>让人阅毕击掌三叹的好帖 <br/>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好帖 <br/>让人奔走相告曰须阅读的好帖 <br/>让斑竹看后决定加精固顶的好帖 <br/>让人看后在各论坛纷纷转贴的好帖 <br/>让人看后连成人网站都没兴趣的好帖 <br/>让人看完后就要往上顶往死里顶的好帖 <br/>让人看后不断在各种场合重复引用的好帖 <br/>让人一见面就问你看过某某好帖没有的好帖 <br/>让人半夜上厕所都要打开电脑再看一遍的好帖 <br/>让人读过后都下载在硬盘里详细研究欣赏的好帖 <br/>让人走路吃饭睡觉干什么事连做梦都梦到它的好帖 <br/>让人翻译成36种不同外语流传国内外世界各地的好帖 <br/>让人纷纷唱道过年过节不送礼要送就送某某帖子的好帖 <br/>让国家领导人命令将该帖刻在纯金版上当国礼送人的好帖 <br/>让网络上纷纷冒出该帖的真人版卡通版搞笑版成人版的好帖 <br/>让人在公共厕所里不再乱涂乱化而是纷纷对它引经据典的好帖 <br/>让某位想成名的少女向媒体说她与该帖作者发生过性关系的好帖 <br/>让人根据它写成小说又被不同导演拍成48个不同版本的电影的好帖 <br/>让某名导演跟据此帖改拍的电影在奥斯卡上一连拿了11个奖项的好帖 <br/>让人大代表们看完后联名要求根据该帖的内容对宪法做适当修改的好帖 <br/>让人为了谁是它的原始作者纷纷地闹上法院打官司要争得它的版权的好帖 <br/>让各大学府纷纷邀请该帖作者去就如何发表优秀网络文学为题目演讲的好帖 <br/>让人为了该帖而成立了各种学会来研究并为不同的理解争得眼红脖子粗的好帖 <br/>让美国警察于今后逮捕人说你有权保持沉默还有权阅读某某帖子要不要啊的好帖 <br/>让本拉登躲在山洞里还命令他手下冒着被美军发现的危险去上网下载来阅读的好帖 <br/>让萨达姆被捕时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除了一把手枪之外还有的就是它的复印件的好帖 <br/>让比尔盖茨在董事会上发给与会者人手一份该帖命令仔细阅读后才讨论其他事宜的好帖 <br/>让诺贝儿奖理事会破天荒地因该帖的出现而开会讨论一直决定今后设立最佳帖子奖的好帖 <br/>让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它译成宇宙语由中国神州六号升空后不断播放看有没有外星人的好帖 <br/>让人看完后IE锁死连瑞星诺顿都没法修复只好格式化硬盘重装启动后主页显示的还是它的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5: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来武穴也算是历史文化名城了!可惜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其实在我内心深处一直都很喜欢以前的后坝街(从坝脚下到现在的翡翠家园)还有刘家巷,那里两边都是老式的两层木质的房子,一色的青石板路,我时常幻想着,如果武穴政府能将那里的房子好好的保护起来,修复后建成茶楼,小吃一条街什么的里面经营的业主都穿着电视剧里的古装该多好.保证比现在的阳朔西街还有名.可现在再去看看,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一点特色都没有的水泥房被一些没有能力修葺的旧房子混在一起,俨然就是现在所谓的城市棚户区了,十分的心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6: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听说是“武术之穴”</p><p>所以叫武穴</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6: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么说来武穴也算是历史文化名城了!可惜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其实在我内心深处一直都很喜欢以前的后坝街(从坝脚下到现在的翡翠家园)还有刘家巷,那里两边都是老式的两层木质的房子,一色的青石板路,我时常幻想着,如果武穴政府能将那里的房子好好的保护起来,修复后建成茶楼,小吃一条街什么的里面经营的业主都穿着电视剧里的古装该多好.保证比现在的阳朔西街还有名.可现在再去看看,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一点特色都没有的水泥房被一些没有能力修葺的旧房子混在一起,俨然就是现在所谓的城市棚户区了,十分的心痛啊.</p><p>好想法,不过已经晚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5 18: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得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6 23: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10-11 17:40 , Processed in 0.0448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