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679|回复: 6

[地理文化] 地名梅川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3 08: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地名梅川的由来
      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广济知县为刘胤昌,他是安徽同城人。刘胤昌任县令期间,曾在县城筑文昌阁,修四高楼,做了很多有益之事,且并常聚文人骚客,以艺文相互唱和。其时封地在蕲州的明荆王朱仲良,以岁寒三友礼贤下士,也以红白二梅树相赠。刘县令得此重礼,为了造大声势,也加植了本地梅树千株,共植于绕县城而过的梅川河畔,推出了广济县城一道亮丽的景观。
刘县令曾有“百里肩梅种我楼”诗句,后人遂有“梅川由此得名”的误传。上世纪80年代,黄冈地区行署统计局编写有关材料时,采颉了梅川诗人朱雪杏老人的误述,遂成权威说法。老人忽略了刘胤昌另有诗作《梅川歌》的明白交待:他 “骑驴走雪”,踏雪寻梅,只表示他爱梅,但在县令职所栽种了梅花,也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举动,并己指明是“新向梅川种梅树”,而非是种了梅树才有梅川地名。
      否定地名因刘县令植了梅树才有梅川地名比较容易。要深挖“梅川”河名、地名的来源,就比较麻烦了。
      1、先是据说有人从佛教史上找到了一条“四祖道信出生梅村”的记载。可惜看到这条记载的人没有注意留下文献的名称、版本,可供人查阅。这一条只能暂时存疑。
      2、白石山与惠山是梅川河会流口处。据说这会流口处的河墩上有个古村子,名为“梅村”。是否果然如此?有待进一步查证落实。
      3、据传说:永宁立县之先即有一条由横岗山发源流出的溪河,两岸原来就有梅树夹岸而立,因名“梅溪”或“梅河”。
      以上三条,三事可归于一事,即只要寻到一条确证,就能拿到“梅川河”与“梅川”地名的确切源流了。
      事实上,即或梅川地名和河名寻不到源流的文字证明,若细揣当事人刘胤昌县长《梅川歌》语句,他己主动说明,梅川地名和河名不由他裁了梅树得名,就变相说明了这梅川河和梅川地名是原来就有的,也为为三述三条传说立住了足跟。
      下面有关梅川的诗句逐一翻译之,可得如下历史消息:
           从船上下来的客人阮先生胡为胡来哉?
      是不是想起了孟浩然踏雪寻梅访王郎的掌故,
      是否是专程来到梅川古镇寻找梅花的乐趣!
      我梅川县令比梅花清瘦,
      幸好新在老梅川添植了成千的梅树。
      还有号为“梅墅”的“四高楼”
          可以令君不虚此行。

          下附刘胤昌诗作原文于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8: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川歌为阮集之别 (明)刘胤昌
      江涛如雪船如驴,骑驴走雪胡为乎?
      寻梅孟叟*己去远,君来复向梅川趋。
      梅川长官比梅瘦,新向梅川种梅树。
      梅树齐眉未结花,先结高楼号梅墅。
      高楼四望烟苍苍,晚风六月生微凉。      
      开楼置酒夜召客,一一先民之遗狂。
      狂客无如步兵最,鼻息都作英雄气。
      填胸己少晋魏书,下笔偏多皇颉字。
      蜾蠃螟蛉在眼前,犹向袁郎饱一拳。
      拳老手毒敌不厌,懽然十日饮平原。
      平原主人轻薄尹,与君生来共乡井。
      明朝别我走黄州,闲却高楼辊窗冷。
      赤壁矶头兴未赊,黄鹤楼多卖酒家。
      到日若无吹笛客,还来听我落梅花。
    (录自康熙六年丁未《广济县志•七言古诗》)
     *寻梅孟叟:引孟浩然“踏雪寻梅” 访友王郎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2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为寻梅川地名来历,搜集了许多资料,真是辛苦了!{:soso_e183:}

如此说来,我还是将信将疑。只有找到明时一书<<桑梓纪>>,就更有说服力!

      一个有一千多年的县治古镇,不可能只一个名字沿用到现在?如龙坪、武穴前面就有另外名字!但很多唐宋时期的历史资料又没有反映出其它名称,都以县治、县城代替,故难寻根溯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21: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济县治之后有山(小山,四祖父母墓在此),唐前名"惠山",广济立县时称"万安山"、"玉枕山",四祖母亲白石求佛生子回时,成群黄鹄翩翩飞落惠山,后又称此山为"黄鹄山"。黄鹄山位于梅川县治中心,周围有东、西、南、北四门,故立县之前或之时这个地方有可能就叫"惠山"。此处地名不称"惠山",佛界古时有"惠山降佛祖"之说又不知何解!怎么不说"梅川降佛祖"呢?
      
      梅川这个地名来由我一直在寻求答案,疑惑之中,今借史老前辈之帖发表己见, 仅供地名来由讨论!
      诚邀各位有识之士论之。{: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22: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3-12-13 08:27
梅川歌为阮集之别 (明)刘胤昌
      江涛如雪船如驴,骑驴走雪胡为乎?
      寻梅孟叟*己去远,君来 ...

先生辛苦了,梅川一名是该考证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22: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仕钓叟 发表于 2013-12-13 21:05
广济县治之后有山(小山,四祖父母墓在此),唐前名"惠山",广济立县时称"万安山"、"玉枕山",四祖母亲 ...

钓叟有见解,巧妙的借史老师的帖子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高,实在是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09: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3-12-13 22:13
钓叟有见解,巧妙的借史老师的帖子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高,实在是高。


谢谢两位班竹一唱一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2-18 02:22 , Processed in 0.04508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