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color="#2248dd" size="3"> <strong> “烧粑”<br/></strong></font></p><p><font color="#2248dd" size="3">我们家乡的叫法是“烧粑”。通常是腊月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年粑”(圆形、糯米和粘米混合制成),现在这个传统还是有相当程度上的保全,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还是可以吃到的。一般来说那段时间每天的早饭基本上是“年粑”唱主角——最常见的吃法是把“年粑”切成片状和青菜一起在锅里加水煮熟(家乡话“馇粑”);偶尔也会在热锅里直接干烙切成片状的“年粑”,根据喜好不同加上盐或者糖食用(家乡话“炕粑”)。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年和父母一起“蒸粑”的情景——“蒸粑”在我们那里就是做“年粑”,其实做“年粑”的工序有很多,但是“蒸”是最重要和漫长的一环。我也没有自己做过“年粑”,只是见过父母亲做过,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漂米”是第一道工序,按照一定比例选择粘米和糯米洗净浸泡——具体的比例我不知道,好像糯米的比重较小,不同的比例做出来的“年粑”黏度是不同的,而黏度直接关系到“年粑”的口感——浸泡的时间我也不清楚,大体上是要把米泡松泡软,因为接下来的工序是“磨米”。“磨米”就是把浸泡过的米用石磨磨碎,当然这是旧时的方法,印象里一般都是采用机器将米研碎成面粉状。接下来就到了“和粉”,这一步和北方的“和面”基本相同,加水将磨好的粉和好即可。然后就是将和好的面做成粑的形状,通常这一步和下一道工序“蒸粑”的间隔时间很短,而且可以在“蒸粑”的同时进行。最后就到了关键的“蒸粑”工序了。这道工序极为费时,我记得应该是我上初中的某一年,那天我下晚自习后就到了村子里一户人家的后院——那年父母亲就是在这里“蒸粑”,之所以没有在自己家里是因为“蒸粑”需要很好大锅和大灶膛,必不可少。那个时候每家做的粑都很多,因为一次只能蒸上四五笼 ,所以“蒸粑”一般要分好几次才能把所有的粑蒸完。四五笼一起蒸,但是他们并不是一起下灶的,最下面的也就是最接近铁锅的一笼是最快蒸好的,蒸好之后父母亲就会把它撤下来,倒出里面的熟粑后装上“生粑”(即上一步做好的半成品),放到蒸笼的最上层。就这样循环往复,一直到把所有和好的面蒸完。在蒸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往灶膛里添柴火和往铁锅中加水,随时留意蒸笼中的粑是不是蒸好了。最少也要忙到大半夜甚至后半夜才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完,柴火和水也会耗费很大。</font></p><font color="#2248dd" size="3"><p><br/> “烧粑”就是“年粑”烧成的,过程很简单。看帖子里面的作者说到“烧粑”的制作过程和我知道的基本一致,但是他提到在麻城是先把“年粑”放在锅里炝一下壳再放进灶膛中,这样就不容易沾上炉灰,这的确比我们那里直接把“年粑”放进炉膛中烧要好一些。家里以前一直是用柴火(稻草、油菜杆等等)烧饭,这样就会在炉膛里积上厚厚的炉灰,我们在做饭时就是把“年粑”放进炉灰中,高温烘烤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出炉了。虽然我拿到手的“烧粑”焦壳上面总是免不了有讨厌的炉灰,而且刚出炉的“烧粑”很烫手,但是那醇厚的米香味还是让我不能自已,弹去上面的炉灰,掰开“烧粑”对着雪白的米粑一口咬下去,外脆里嫩,浓香四溢,幸福难当。现在想来只觉口舌生津、回味无穷。</p><p><br/> 其实,小时候还经常吃到“烧苕”(烧红薯),甚至烧土豆等等,烧法大致类似,只是各有风味。</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6 12:15: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