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15|回复: 8

[人文文化] 广济考棚重修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2 1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而终于清朝末年。名闻遐迩的广济考棚,座落在县治梅川的南山北麓与梅河东岸之间。为应科考之需,史上各县十分重视试院的建设。据坊间传说始建于隋末、唐初,被大水冲毁后,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知县丁鹿寿劝捐复建,咸丰九年(1859年)知县方大湜重建,迄今一千三百余年。
      书院、试院,包括司令台和考棚共一百余间。司令台上有知县坐镇主考,监考官肃立台前。考棚,是参加应试的考生考舍。号舍在司令台两侧,便于考官目视考生的状态。考棚整齐排列,毎排分隔若干号舍,相邻号舍以墙为隔,敞口对台,无门,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类似棚屋。里有两块活动木板专供考生用,白天可以移为案桌和凳子用作考试,夜晚拼板作床休息。县试每年二月在考棚举行,分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等。毎逢考试,各地考生聚首梅川,进入试院,住进考棚,参加应试。广济县历史名人金德嘉、徐天球、陶延喜、刘映丹、张仁熙、肖光际、饶笙舫、刘烽、何焕典、居正、饶汉祥等,均在这里参加过县试,国家为选贤任能,打破了门第、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让各方弟子通过比试,晋升入仕,实现梦寐以求的人生宏愿,广济考棚相继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名流精英及贤臣。
      毎逢试期临近,各地应考的童生,齐聚梅川,办理报名手续,考日一到,考生鱼贯而入,到试院按考棚房间对号入座,每间一人,安顿行李床铺。摆出文房四宝,等候考官发券。考生不准携夾书本或文稿,不得与邻间考生交头接耳,不许互通关节。监考官不得徇私舞弊,一旦违规,就受惩处。
     广济县治为确保考试经费来源,于嘉庆九年(1804年),在东门外建有兴贤庄,首士若干人,置有庄屋,划拨庄田四十三石九斗三升五合。同年,接受个人捐款、捐田或租田,全部收入,一并专作本县乡试卷费和考棚修缮之用。其中,有邑人邹士瑞捐款二百四十串文,钟大隆捐出万垅田二石。周茂孔捐田十七石五斗八升。彭世钰妻饶氏将栗木桥老树咀田四石零四升五合,租付兴贤庄首士。
      公元1903年,湖北举行最后一次乡试。1904年,清延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1905年,清廷发布士渝:“从丙午年(1906)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延续一千三百余年的中国科举制度,在辛亥革命潮流中宣告废除。
      “广济考棚”,承载着历史重任足迹,历史在这里不断延伸……历朝科举在这里应试,辛亥革命元老居正在这里演说着心声,翻身人民在这里集会欢庆,解放军队伍在这里宣誓南下,特殊年代红卫兵在这里集会,国泰民安时老百姓在这里欢歌载舞。
      “广济考棚”,是梅川历史明片,广济考棚是梅川历史序珍。
      “广济考棚”,作为鄂东梅川历史古迹,家喻户晓,由于历经沧桑,年久失修,面积缩小,面目全非,司令台破烂坍塌,广场难担发展大任。现在欣逢盛世,政通人和,广济考棚又逢春,由胡袁刚、程修继、李炳德倡议主持下,经镇党委书记徐平权、镇长周清军、副书记吕洪震同意并亲自帮助筹资指导下,在梅川镇知名人士:程少德贰万元、程春国贰万元、刘洪进伍千元、杨智善伍千元积极捐资下,重修“广济考棚”,重新修建雄伟的大门楼,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撰文、主建人:胡袁刚、夏树林、程修继、李炳德、陶铭金、田序凯
参撰文人:武穴市级非遗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民间文艺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陈良                     2013.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建的“广济考棚”门楼

在建的广济考棚门楼

在建的广济考棚门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0: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诺大的考棚广场现已面目全非,要想重修就得修旧如旧,切莫像东门头那样,将一座好端端的古色古香的东门头修得古不古今不今,让人不看则以看了挨呸。诸位先生撰文的同时还要肩负起修旧如旧的历史责任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23: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棚应由政府部门拔款修!梅川领导没什么胆识!没钱还没胆不如不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1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12: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12: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做成“精工细作”的典范,不要做成“毛毛糙糙”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17: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济考棚,武穴文化历史的见证,梅川精品历史文化的亮点,应精心打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5 2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仕钓叟 发表于 2013-8-14 17:01
广济考棚,武穴文化历史的见证,梅川精品历史文化的亮点,应精心打造!

就是,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1 08:22 , Processed in 0.0447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