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建市梦想六百年秘闻 长郡 史 纪 一、广济县名一千三百载,武穴建埠六百春 改革开放后的1987年10月份,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湖北省辖广济县,设立同级别“武穴市”行政建置。 广济县由永宁县更名而来,时为唐天宝元年九月廿四日丙寅(公元742年10月27日),其建置史长达1246年,历史攸久,文化底蕴厚重,古为中国禅宗佛教发源圣地;今名称建置突然被撤销,留恋、怀旧者大有人在,对新建“武穴”市名或许不习惯,甚至发生抵制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笔者研究武穴历史,对“广济”二字即具深情厚谊。今年5月9日《湖北日报》整版文章《武山湖悟禅》,文中提到“清道光进士何绍基曾在此考察,称此处为:‘脚踏祥云地,莲花遍地开’”句,就是表达对广济历史的深情怀念。但此语是记者访问我时,由佛经原文五句顺口背诵的两句,不是何绍基说的话。所引经文五句原文:“头顶无量宝塔,眼观娑婆世界,耳听诸佛说法,脚踏祥云地,莲花遍地开。”但吾人只能说:对旧县名怀念归怀念,并不妨碍对新命名“武穴市”仨字作新的认知:此“武穴市”名的得来,那也至少是经过6百年商品经济打拼的兑现,更是至少算怀梦60年,过手几代人,为建立临江强市梦想的实践。 关于设市为“武穴”的原由,笔者曾于《广济县建市定名武穴的拙见》一文中应人之垂询,发表了一些见解。回答的 主要内容有: 1、“武穴(商埠)曾经是省辖镇”; 2、“到抗战前的1935年,商业营业额超过沙市、武昌、宜昌、黄石,曾列居除汉口之外的湖北省六大商埠的首位”; 3、“ 武穴从从清末开始即在全省县级市镇里独占鳌头,知名度比“广济县”名高”; 4、“建国后将广济县城搬家的主要原因就是伴近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经过35年的发展,尤其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武穴作为广济首镇,己稳居广济经济建设的龙头地位”等几个方面。 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的顾忌,未联系武穴“市名”的来由作深入发掘,致市人咸以为是在改革开放大潮触及下的追赶潮流之狂举,将“功、罪”推诸于某某领导个人的头上。 转瞬,武穴市建市又将过去27周年了,可以敞开窗户说亮话子。从下面将揭示的历史秘密当可看出:要求撤县立“武穴市”的决定,并不是一人一时的动议或举措;而是经过多度反复酝酿和长期搓商讨论,历经整整60年的风风雨雨,才终于尘埃落定的历史的必然。 从武穴市商埠兴衰说起:众所周知,作为县一级行政建置,广济县面积1200平方千米,为相邻对江瑞昌市(1440 k㎡)面积的8/10,为兄弟县黄梅县(1700 k㎡)面积的7/10,蕲春县(2400 k㎡)的1/2,阳新县(2780 k㎡)的2/5,麻城市(3750 k㎡)的1/3;所以,无论就历史或现状,仅就辖境面积上说,都是周围兄弟县市辈里的小弟弟,历来有“广济小县”之称,并非谦逊。反过来从人口说,武穴现有人口78万,金属矿藏资源大不如瑞昌;瑞昌人口只43万,矿藏资源丰厚。武穴人口密度650(人/ k㎡),黄梅576,同样矿藏资源丰厚;蕲春县430,阳新县385,麻城市320,瑞昌市296;与这五个兄弟县市相比,武穴却是人口负担最大的贫困县市。
二、七大商埠地位雄起,为武穴建市树立雄心 但如此实力的广济县,于清代末年至民国抗战前的年份,却年年都被湖北省排列入二等县的资质,为什么呢,完全得力于武穴商埠商品经营业绩的支撑。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攻占武穴,武穴的近百多商帮全部星散磔离,并从此四十年一蹶不振。这样,从日本强盗入侵武穴为始,武穴商业衰落,仍是同样的广济县,没有商业成绩的依托了,也跟着沦落为三等资质县水平。县市规模等级地位是以经济实力来区分,那是铁定的规则,没有人情可讲的。 从地名“武穴”而言,新兴于明代永乐二年(1402年)长江北岸江堤的修筑,因于此处正好碰上长江九大古穴深水而因地制宜建成“凹”字形,凹字形堤段因名“穴下”。新兴的商埠正好就“穴下”堤段立市。故此,新兴的商埠城因位于武山湖通江口上的“穴下”堤段而被取名“武穴”。倒过来说,“武穴商埠”得力于长江古穴“穴下”这个“聚宝盆”深水港湾的地理优势,会聚了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列强的资本,集合了上百多商业精英行帮,从明代“临江重镇”地位发展至民国名列湖北“七大商埠”第二位,经历了长达至少600年的长期拼打,致积累财富日多,地位声望日隆。随之,随着当时武穴商埠地位的日益抬高,武穴人也就滋生了欲与母县广济摆脱其羁绊独立设市的动向。截止于日本侵华战前,其筹备设“市”的操作步伐,己到达藕断丝连的临界点地步。 先说就带有“武穴”,暂未挂“市”字,而不归“广济县”衙门管辖的机关而言,如同宋人杨万里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所描写的那样,早在250多年前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就优先由清廷在武穴设置了“武黄同知府驻武穴”的大于县级的行政机关。接着,武黄同知府李炳奎还优先设立了“武穴文明书院”,那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事。其后武穴厘金征收局(1856)、江汉关武穴总卡(1861)、武穴盐务掣验局(1864)、淮盐分销局(1870,销量与汉口总局相等)、武穴电报分局(1906)、武穴国税支厅(1913)、武穴特种公安局(1915)、武穴稽查征税专局(1915)、武穴筹饷局(1916筹军饷)、武穴船舶检验所(1916)、武穴红十字会(1925),…等的相继设立,其任何一位官员的职位顶载,肯怕比住在梅川的县令的职衔都要高。这时,武穴的士农工商,自九江船头道台何永昌退休后迁居武穴为始,直至民国广济藉的要人如居正、饶汉祥、郭太祺、刘文岛等,也无不以在武穴盖府邸,并以能“隐”居到“武穴”为荣;其它市民人等,更觉居住在武穴,自然要高县人一等;甚至有的要人本是可填报广济某地籍贯的,也要有意无意写成 “武穴”为籍贯,就是明证。
三、民国初年武穴筹备建市提到实际日程 缀于“武穴”二字,又独立于广济县之外的“武穴市”称呼,最早可推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据1994年版《广济县志·大事记》载:“1927年1月,国民党武穴市党部成立”,“武穴市总工会成立”,“3月,武穴市妇女协会成立”,“9月由中共蕲春区特委负责人吴致民组建武穴市特别支部”。以上“先行政”的各种署名“武穴市”的组织团体,按1994年版《广济县志·政党社团》说法是因为与“(武穴实际未设市)名实不符,均被先后撤销”,但实际并未真正被撤销,或撤而不销。指名“要撤销”的机关并未真撤销,而各类亚行政的事业机关却如雨后春笋般趁机设立起来。比如:《武穴日报》创刊(1928),武穴电话局设立(1929.12)、武穴度量衡检定所设立(1930,管三县)、黄冈法院武穴分院设置(1932)、武穴营业税务局的设立(1933,包括阳新管七县)、湖北省银行武穴办事处设立(1933)、中国银行武穴寄庄的设立(1934,管押送汇兑)、湖北省银行武穴支行的设立(1937,辖石灰窑、鄂城等5县办事处),等…,更处于方兴未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中。 又经过了约八年的酝酿,武穴各界筹办成立武穴市的高潮,大致出现于正式抗战前的1934年前后。据1994年版《广济县志·武穴镇》载:“1934年改为东、西、南、北、中五镇,下辖42保”。就是将武穴城区内分为了类似现在置多少“街道办事处”和多少个“居民小区”的行政设置相似。战前任商会交际达二十年的“老武穴”陈绣章先生,曾于1988年,将一份武穴市区街道图送给我,近者又有友人更送我一份1934年晒图对开版有定名的《武穴市全图》,该图绘就的,正好是将武穴街道政区按5“镇”划分。如下图: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晒图对开版《武穴市全图》
从这份《武穴市全图》周围看,武穴东北郊有“昇平、青林、傩神”三个乡级行政建置,与广济县形政区划1934年县《志》记载的状况相符。据《志》记于1935年,将此三个小“乡”己合并成“傩青昇乡”,与史载广济行政区划当年的变更恰合。但单凭此说历史上肯定有“武穴市”三个字的名称的存在,则仍有孤证之嫌,稍嫌证据不足。有位建国前在武穴街上长大的老同志见到此图后,还是疑惑不止地说:“那怕不是武穴‘市场’的地图?” 一次偶然的机遇,又将此问题升出水面上来来:笔者从网上获知重庆有一“收藏大世界”,抛出了一枚民国时期由武穴锦记制造的重量6克的银质“武穴市立小学成立纪念”证章一枚,报价1450元。如下图: “武穴锦记”银制六克民国时期武穴市立小学成立纪念证章 (背面阴文“武穴锦记”。注:银制六克,报价1450元,下载自7788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