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90|回复: 10

[原创] 抗战中日军的“钢盔物语”:戴比不戴还糟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6 1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div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7px;"><font face="Verdana">经过影视书籍的描绘渲染,头戴钢盔的侵华日军“标准像”早已尽人皆知。不过,这些本来被视为保命必备品的钢盔,同样也给鬼子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一书的作者经过查阅日方史料,向读者讲述了抗战期间同日军钢盔有关的几件奇闻轶事。——编者 </font><br/><font face="Verdana"><b>1.头和钢盔冻在一起 日军发出阵阵哀号</b>
                </font><br/><font face="Verdana">钢盔,日语叫做“铁帽”,是侵华日军普遍配备的防护装备。我们今天看电影,鬼子不是戴着屁帘式的战斗帽,就是戴着钢盔,几乎成为标准形象了。 </font><br/><font face="Verdana">日本军事后勤专家青木孝治专门写了一本书,叫《陆军铁帽物语》,充分显示了日本人对细节的重视,其中有不少对研究抗战历史有价值的描写。比如,日军战斗帽后面那个“屁帘儿”,有人说是用来防中国大刀队砍脑袋的。青木的研究结果表明,这属于谣传,真正的作用是为了防晒,分成几片又可以通风,虽然寒碜,却是不错的设计。 </font><br/><font face="Verdana">史料记载,日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钢盔,是在黑龙江和马占山将军所部作战期间。钢盔虽然显著减少了人员伤亡,但也给日本人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font><br/><font face="Verdana">首先是钢盔的里衬太薄,在黑龙江寒冷的天气里,出汗以后如果不加处理,很快脑袋就会和钢盔冻在一起,危险而又好笑。强行摘取,无意中会连皮肉扯下。而最初日军对这种古怪的情况不会处理,用暖水浇钢盔进行救护,结果造成被冻结的头皮直接剥离。日军宿营的时候,经常听到头和钢盔冻在一起的新兵摘钢盔时发出阵阵哀号。攻占齐齐哈尔,日军阵亡三百余人,因为冻伤减员的却几乎达到两千,其中不少就是这种“钢盔头”伤。 </font><br/><font face="Verdana">日苏诺门坎之战,日军又发现大量日兵尽管戴着钢盔,依然在作战中因头部中弹而死,反而是不戴钢盔的没有这样高的比率。 </font><br/><font face="Verdana">大家知道,钢盔是保护头部的,但并不是子弹打不透,它主要是防御弹片。如果对方的子弹不是击中钢盔正中,由于钢盔是一个弧面,便大多会滑飞,这就是钢盔的防护作用。然而诺门坎之战中日军头部中弹的士兵,多半是头盔正中被苏军一枪命中,钢盔洞穿,钢盔里面的脑袋当然也就一塌糊涂了。 </font><br/><font face="Verdana">那么,苏军怎么会打得这样准呢?难道苏联人用了带磁性的子弹,专打钢盔?直到派出专家到前线考察,这才真相大白。原来,日军当时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很大的红色星星,这是日军的标志。大家知道,红色在所有光线中是比较醒目的。于是,苏军老远就能发现日本士兵,并且瞄着星星开火。苏军使用的莫辛—纳干式步枪笨重而且后坐力大,但是弹道稳定,穿透力大。因为红星正好在头盔正中,一枪命中,日兵大多糊里糊涂就见天照大神去也。 </font><br/><font face="Verdana">诺门坎战后,吃了大亏的日兵改小了钢盔前面的红星。这方面中国军队的钢盔涂饰就好一些,是把军徽漆在侧面,所以没有出和日军一样的问题。 <br/></font></div><br style="CLEAR: bot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9: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7px;">2.钢盔反光 “军神”一枪毙命 <br/><br/>关于钢盔,比较离奇的,大概要算日军“军神”饭冢国五郎的死了。 <br/><br/>饭冢国五郎,日本陆军少将(死后追赠),101师团101联队长。战争中有一段时间日本东京各大电影院连续放映“军神饭冢联队长”的战地录影。这老鬼子相貌狰狞,胡子拉茬顶着个破钢盔,挥战刀又冲又杀的,上镜得很。 <br/><br/>按说,做到联队长,手下好几千人,没事儿扣钢盔在第一线摆酷的机会不是很多。不幸的是饭冢的命比较奇,自己不用操心,有人来催他摆酷了。 <br/><br/>那是在武汉会战前期,1937年9月3日,日本著名战地记者小悮行男一行到庐山前线采访饭冢。由于中国军队奋勇抵抗,饭冢连续发动了15次进攻,损兵折将却依然无法攻破中国军队的防线,所以采访的时候诉苦极多,离“军神”的标准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br/><br/>不过,饭冢的形象很吸引小悮。因为苦战,饭冢晒得极黑,眼睛里全是血丝,胡子已经多日不刮,显得相貌狰狞。尤其是天气酷热,这位联队长大人上身赤膊,显得颇为凶猛。日本记者显然也是想让饭冢的形象天下扬名,于是就建议饭冢给他们比划几个Pose,给东京的老百姓看看。 <br/><br/>被几个记者一捧,饭冢推辞不过,记者们选了附近一个比较符合战场气氛的高地,饭冢拔出指挥刀,又吼又叫,又蹿又跳,拍摄效果的确不错。但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发生了。这个高地虽然适合拍摄,却在中国阵地对面。而且,对面高地上就有国民革命军160师一个哨所。饭冢的“外景地”正在哨兵的视线之内——视线内也就罢了,目标太多,中国哨兵也未必注意得到。可是日本记者为了表现效果,给饭冢扣上了一顶钢盔! <br/><br/>当时日军钢盔的涂漆有些问题,华中正是炎热季节,长期暴晒,偶尔又是一场大雨,使用久了,钢盔的绿漆剥落,露出钢底,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于是,中国哨兵就发现远处有一个灯泡似的东西在那里又吼又叫,又蹿又跳,定睛细看——哦,是个鬼子啊! <br/><br/>看见是看见了,中国兵也没什么办法,距离太远,中国军队手里没炮,汉阳造又够不着。</div><br style="CLEAR: bot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9: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7px;">哨兵班长看着鬼子耍酷正又堵气又没辙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就瞧见几个老兵晃晃荡荡沿着战壕走过来了,他们背的可不是汉阳造,而是三八大盖儿,作为侵华日军步兵的标准装备,这种枪射程远,射击精度高,饭冢所在的位置汉阳造打不着,三八枪的射程可是正好合适。 <br/><br/>问题是160师的国民党兵怎么会有三八式步枪呢?如果不考虑是缴获的,国军用三八枪一般来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抗战开始之前,日本有个军火商唯利是图,曾经卖给中国不少武器,其中就有三八式步枪。另一个是1936年陈济棠在广东试图独立反蒋,日本人支持了一大批军火给他,其中也不乏三八式步枪。考虑到160师出自广东,这玩意儿多半是鬼子送给陈济棠的那批枪。 <br/><br/><br/>哨兵班长赶紧把几个老兵拦下,给他们看鬼子的表演。饭冢赤膊没穿军服,几个老兵也辨不出他的身份,但是看他耀武扬威的样子,都觉得这家伙太猖狂了。老兵油子枪法好,说着说着就动了真格的,把枪一摘就瞄上了。 <br/><br/>这时候,饭冢的采访已经到了尾声,正在和记者们道别。不知怎么的,饭冢聊起了他的前任、刚刚阵亡不久的加纳治雄。他说,听说加纳死后阴魂不散,常常在家里闹鬼,自己要是战死了,希望不会像加纳那样,一定安安静静的。 <br/><br/>大家听了哈哈一笑,记者们作别下山。饭冢也准备往回走,一转身,对面的国军老兵也瞄好了,一扣扳机,砰!饭冢应声而倒。这一枪打得实在是忒准了。附近的日本兵赶来救护,发现这一枪正从饭冢的心窝穿过,把心脏都打穿了……奥运会射击冠军的水平。 <br/><br/>饭冢在101师团人称“勇将”,他的死对前线日军的士气打击沉重。钢盔反光暴露目标,算是这东西给日军带来的又一个“悲剧”吧。不过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才用在钢盔上涂抹煤焦油的方式多少改进了其反光性能。</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9: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7px;">3.戴不戴钢盔一样成问题 <br/><br/>然而钢盔也不是全无用处。 <br/><br/>1945年,山东一支日军出发“扫荡”,走到路上已经天晚,于是找了个山村宿营。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村子表面平静,实际上却是八路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八路发现日军进来,悄没声地潜入村中的打谷场埋伏了下来。 <br/><br/>吃完晚饭,日军小队长吹哨召集部下晚点名,地点正是在打谷场。大家都跑出来集合,只有一个新兵手忙脚乱出了笑话。原来日军条令规定,晚点穿军便服即可,而这个新兵没有记住,居然戴了顶沉甸甸的钢盔来晚点。 <br/><br/>日军哄笑。笑声未绝,忽然雷声霹雳,电光四射,八路扔出了手榴弹!根据作者的记述,这支八路投弹准确,把手榴弹拉火后等上两秒再扔,结果手榴弹个个凌空开花,空场上的日本兵连死角都找不到。而且,他们用的是缴获自日军的四十八瓣卵形弹,这种弹破片多,散布广,对露天的日军杀伤极大。结果,这个小队的日军当场“全灭”,绝大多数人死于击中头部的手榴弹片。侥幸未死的只有那个犯糊涂戴着钢盔跑来晚点的新兵,钢盔挡住了大多数弹片,他只是肩部负了伤。 <br/><br/>胶东的朋友对史料分析,这应该是许世友将军的五支队在转移中打的一场顺手牵羊的战斗,而且决不拖泥带水,让日军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br/><br/>青木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钢盔的优点。他没有提这个新兵的姓名。然而,根据他自己的履历,我很怀疑这个新兵就是青木自己。 <br/><br/>另一个例子,青木就说得明白,是他自己中队里的事情。这个,是不戴钢盔的恶果。 <br/><br/>谁不戴钢盔呢?是青木中队里面一个叫井口的老兵油子。 <br/><br/>日本军队里面十分讲究资历,老兵不但欺负新兵,甚至对军纪也往往当作耳旁风。青木的中队长年轻,打仗没经验,有些镇不住场,于是老兵就越发恣横起来。井口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这个老兵在中国打了三年仗,杀人不眨眼,中队上下都有些怕他。更令人厌恶的是,此人十分贪婪,新兵家中寄来的食品,都是他先品尝,吃剩的才能给新兵。而补给的砂糖、罐头,也都是他来分,他一个人要占好几个人的份,新兵都敢怒不敢言。 <br/><br/>有一天,正在分发补给来的香烟,村子周围忽然枪声大作——八路来了!因为战事紧急,鬼子们抄起枪就打,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别的日本兵都扣上钢盔,开始还击,只有那个井口在那儿犹豫。原来这家伙太贪了,抢了好几个新兵的配给,一大堆香烟,全都放在钢盔里。 <br/><br/>日本军队的军律不是出门必须戴帽吗?或许因为井口是老兵,而且一贯骄横,当官的不敢管他吧。 <br/><br/>这次,井口还有点儿舍不得把抢来的香烟倒掉。这家伙非常蛮横,让一个新兵把自己的钢盔摘下来给他。新兵不愿意摘,又不敢不摘,正犹豫呢,井口就被八路一枪击中倒了下去。 <br/><br/>卫生兵赶来想抢救,已经不需要了,井口被一枪正中脑门,弹丸在井口的脑袋里翻跟头做豆腐脑……结果可想而知,这个老兵油子当场毙命。 <br/><br/>别人都戴钢盔只有井口光着头,估计这个鬼子怪异的形象引发了八路的误会,把他当成指挥官了,早就听说山东八路盛产神枪手…… <br/><br/>看来这鬼子的钢盔,真是戴不戴一样成问题。 <br/><br/>(::节选自《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连载完)</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1: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得很过瘾!谢谢楼主为我们提供这么精彩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09: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防护和冷兵器有兴趣,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 2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利有弊.</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0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nbsp;&nbsp; 谢谢楼主精彩的贴子!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6: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帖子,看了很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 16: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矛和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3 07:11 , Processed in 0.0410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