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085|回复: 10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一五一、两路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07: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一五一、两路口
      原是由县城梅川经此处往西至武穴、往东至龙坪的分道路口,故名“两路口”。1949年后,为同名乡及公社驻地,聚居人口增多,遂成一自然集镇。
      1952年,广济全县在土地改革民主建立乡政权的基础上划为9区3镇150乡,三镇为武穴、梅川、龙坪镇,两路划为第九区,驻两路口,辖11乡。
      1955年秋,两路区撤消,并入第一区(梅川镇)。第一区辖33乡;次年1月并为14乡。
      1956年4月全县废区,改名为县委农村工作指导组,成立的农村工作指导组有红星、土桥、余川、花桥、新港、红旗、杨桥、四望、大金等,除新港于次年成立万丈湖农场外,实际变成8个工作组的局面。其中“土桥农村工作指导组”实际是两路区属域地带。
      1958年春,全县“指导组”改“工委会”,8月改名“区”,9月全县复废区成立8大人民公社,建立52个社辖“管理区”。其中,两路原辖地域并入红星公社(即梅川)12个管理区之一。
      1961年5月,改人民公社规模为一乡一社,全县7区1场分数43个乡级公社。其中两路原辖地域为第7区(梅川区)11个乡级公社之一。
      1975年撤区并社,全县撤消7个区和其下辖的43个公社,建立15个区级公社,3镇1场。15个公社分别名为:梅川、横岗(驻宋家埂)、两路、南泉(驻居岗)、余川、太平(驻海子地)、花桥、丰收(驻张河口)、石佛寺、大金(驻苏家垴)、四望、阳城、田镇、红旗、龙坪。两路公社驻地由两路口移雀儿山。
      1984年2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设区建乡。全县设8区4镇1场,区以下设48乡和8乡级镇。
同年11月龙坪区撤消并入龙坪镇,于是48乡调整为42乡。其中梅川区并原梅川、两路、横岗、南泉4大公社,拆为五里坡、松阳、百园、南泉、雨山、两路、土桥、石步9乡和居杠乡级镇。
      1987年9月,更原7区42乡8乡级镇为4乡11镇。10月因撤县建县级市(武穴市),设立4办(武穴、刊江、龙坪、田镇)4乡(太平、两路、横岗、南泉)8镇(梅川、余川、花桥、郑公塔、大金、四望、石佛寺、大法寺)1场(万丈湖农场)。两路乡下辖22行政村,分别名:永西、塔水桥、胡政、王埒、解念兹、卢子珍、解金坡、吕兴祖、鲁全二、李荣二、解垴、石船、石牛、吴畈、栗山、胡立、杨铺、陈福禄、思河、张思济、插箕垸、干山垴村。
      1997年12月,经省府批准,撤两路乡,设两路镇,镇政府驻地由雀儿山迁登高山。
      2000年,按改革管理体制要求,撤两路镇,其行政区并入梅川镇,梅川镇镇政府驻地由梅川原老城区迁至原两路镇驻地登高山。
      作为地名的两路口,现属胡政行政村属自然村垸之一。曾经的闹热虽然不再,但作为山村,与胡政、解金坡、吕兴祖等村一道,经济活力仍在,雄心足具,自有开发适合其发展的道路可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 18: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42年李先念率部在两路口与顽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后,将广济独立团整编为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四0团,是我市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解放所做的重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3-7-1 18:51
1942年李先念率部在两路口与顽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后,将广济独立团整编为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四0团,是我市人 ...


       谢谢指导。
      您所指当是:民国三十年九月二十三日(1941年11月10日)由张体学、赵辛初所率新四军第五师14旅和蕲广独立团攻打在两路口雀儿山设卡阻截新四军的王丹侯保安二旅之刘中和中队。当天拂晓时战斗打响,直至当天下午,打死打伤百多人,缴获轻重机枪30挺,步枪3百余支,还俘虏100多人。除10人自愿参加新四军者留下个,其余每人均发给银元五元予以遗散。此役蕲广独立团第二营营长林银山作战牺牲。

      蕲广独立团当年9月份成立于广济县大金铺,又称广济独立团,共900多人,团长康洪山,政委易鹏,副团长翟士林。同年11月,大部份被编入新四军第十四旅第四O团,少部份改为蕲广边独立第一团,隶属于中共蕲广边县委。
      上述内容遵嘱当于二稿时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7: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恕我直言,正而八经的为么事叫两路口还冇沾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7: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fanqb2005 发表于 2013-7-5 17:16
请恕我直言,正而八经的为么事叫两路口还冇沾边。


      本贴上网的目的就是征求修正、补充和更订的意见。“正而八经的为么事叫两路口”呢?请不吝“直言”指教,以利于二稿修正之。顺致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6 11: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两路口名称的由来,帖主已明确言之:因为位处两条岔路之口,一条西(不当,应言南)去武穴,一条东去龙坪。此说言之有据,清修广济县志均持此说。我再补充几句:1984年广济县地名志第181页“两路口”条:“村址位于两条乡村大路分岔处得名。”1926年《广济县》地图(参谋本部陆地测量局,顺便说一句,此图后被日人冈村宁次偷去【国军北伐时,冈村在北洋军阀孙传芳处任顾问,偷了此地图】,七秩龄童说可能是日谍偷绘的地图,中方仿制,此说不确。)所绘两河口正处在两条大路之口,两条大路,原图明确标示,一至武穴,一至瑞昌。
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我在武穴论坛上发的的1934年广济县地图,两路口处两条大路分别是向西通往大法寺,向南通往武穴。我个人觉得,此图不确。当以七秩龄童所言为据。因为毕竟多部县志持此说,况且1926年广济军用地图比1934年民用地图更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6 11: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冈村宁次开始是向孙传芳借地图,借时就将北洋军所测绘和印制的中国中部多种地图一次性借去(存心想偷)。孙传芳战败,冈村趁机将这些地图窃为己有,并带回日本,冈村老贼(那时是小贼)受到日本军部的重奖。抗战伊始,日本“派遣”军依据这批偷去的地图,并派间谍(在非占领区)和测量班人员(在占领区)重新实地核实,并重新印制了一大批地图。这批地图,除开私人收藏外,大陆档案馆收藏情况不明,台湾内政部图书馆收藏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胜林 发表于 2013-7-26 11:34
补充说明:冈村宁次开始是向孙传芳借地图,借时就将北洋军所测绘和印制的中国中部多种地图一次性借去(存心 ...


      谢谢以上两条指教。日本军方出的中国地图,据笔者使用的评估,比较详尽,大多经实地徒手测绘或勘校。日本人很精明的,即或偷了中国制图,也不会拿来就用,因为中国人办事多犯粗枝大叶的毛病,会出洋相的。不知张先生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1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政是大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8: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政村武穴市梅川镇59中等大小自然村名之一,或77行政村名之一。位于武穴两路口西,是有名的胡姓大户之一。据《中华胡氏通谱•武穴分谱》统计,中华胡姓是全国人口“百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大姓;由于人口繁衍众多,胡姓全国分26个堂号,即有26处发祥之地。南方胡姓来源于江西移民者,则多出“华林”胡氏。唐宋之际,“华林”胡氏,为江西“胡、罗、邓、熊”四大姓之一,是“豫章名族”。
      按《史记•陈杞世家》,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奉守帝舜的宗祀。妫满后谥曰胡公,称胡 公满(前1086~前1014,),与周成王同时。胡公满传二十一世至襄公(前478年),陈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一部分以妫满谥号为氏,称胡氏,此为河南胡氏。故胡氏后人尊胡公满为胡姓的共同始祖。   
      华林堂始祖胡藩(372~433),仕晋为潘阳太守,爱新吴(今江西奉新)华林之水,就地而居。世称华林胡氏。《宋书•卷五十•列传第十》有《胡藩传》记其生平。据推算是胡公满的第64世后裔。据华林胡氏谱系,由华林堂始祖胡藩传世至第100世有胡均佐之子廷镇、廷旭、廷椮、廷宝、廷光等,于南宋年间分别由江西德安太平庄和靖安入迁广济,今胡必胜户、胡从立户、胡立户、胡子美户、胡日茂户、胡政户、胡文户、胡罗玉户皆其后裔。此八户人口近18000人,为胡氏人口繁衍集中之地。
      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广济武进士胡 海(1575~1639)蓟镇总兵,是华林堂的后裔,胡公满第109世子孙。事迹于清康熙二十二年被荐入广济“乡贤祠。”胡 海的侄儿方伯胡一琏(1620~1709)为胡公满的第110世子孙。《破轿胡一琏小传》(作者史纪)曾刊于1997年12月2日《黄冈日报•武穴版》。
     胡政村名人有胡宗铨(~1926),字寿眉,清末毕业于两湖总师范学堂,后公费流学日本东亚铁道专门学校。在东京胡参加了同盟会。民国年间,为北洋政府交通部佥事。1016年兼职《铁道时报》总编,著《铁道工程测量》行世。
     胡政村有位村民名胡仲潜(1895~1970),于辛亥革命时即参加学生军。1917年入保定军校,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师参谋长等职。1930年任过武穴公安局长,旋辞职。1936年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重庆卫戌司令部教官等职。1944年授少将衔。《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叙任将官全名录(民国三十四年)》具名。1946年回乡闲居,直1970年寿终病逝。
      据悉,胡政垸还出了位名叫胡两全的奇人,因妻又亡故,以酒解愁,除餐佐半斤青菜,日吸30支香烟外,二十多年粒米不食,仍健壮无病。消息报导时,为2007年9月,时67岁。倏忽七年,未见后续消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0 00:33 , Processed in 0.0429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