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策马追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谈巷议] 武穴教育局超编200% 部分在编人员吃空饷(汇总帖)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7-2 09:35:19 | 只看该作者
武穴市所有的教辅资料雄风公司一统天下,千秋万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7-2 09:36:24 | 只看该作者

湖北武穴教育局超编200% 部分在编人员吃空饷(图)

http://www.chinanews.com/fz/2012/07-02/3999339_2.shtml

5月30日上午,上班时间,武穴市教育电视台办公区大门紧锁。

武穴市教育局办公大楼。新京报记者 龙在宇 摄
  - 关注焦点
  近期,有网友爆料湖北武穴市教育局的人事怪现状。
  记者调查发现,该教育局,一方面大量人员超编,需挪用其下属单位的事业编。另一方面,有官员占着编制,不上班,吃空饷。
  2011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在对事业单位编制清理的要求中,中编办提出,“对职责任务萎缩或大量空编两年以上的事业单位,要相应核减编制。”
  但在武穴市教育局,事业单位的多余编制并未得到清理,还存在政府机关将事业单位编制挪用等情况。
  编制专家对此建议:需从制度设计入手,还要加大制度层面的执行力。
  1 探访 两家下属单位42个编制被挪用  武穴市,位于长江岸边,是湖北省黄冈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武穴市教育局的办公楼在宁江路,共有6层。第6层,是武穴市教育电视台的办公地。
  5月30日,上午8点,整个教育电视台空无一人。走廊里能见到一个老旧的电脑教学室和一间狭窄办公室。
  楼下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教育电视台的人可能出去办事,“那里平时上班的也只有3个人”。
  记者核实教育电视台的通讯录,上面确实只有3人。
  记者从武穴市编制办获得教育电视台的事业编制表,表上显示,该台共有51个编制,比实际所在的工作人员多出了48人。
  当地一名知情人说,教育电视台的许多编制,被教育局挪用。
  记者对照武穴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通讯录,发现有31人的名字,出现在教育电视台的编制表里。
  例如彭书政、郭永生、吕浩铸三人,如今分别是教育局办公室、基础教育课、职成教科的负责人,但这3人的编制在武穴市教育电视台。而教育局财务科,所有4名工作人员的编制,都在教育电视台。
  武穴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简称勤俭办),亦有大量编制被该教育局占用。勤俭办的通讯录显示,在岗人员为4人,而其核定事业编制为29人。
  比对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通讯录和勤俭办编制表,可发现勤俭办有11个编制被教育局挪用。
  2 调查 23个编制,8个领导,17个科室
  一份来自武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编制办)的《市教育局机构编制情况表》显示,武穴市教育局的行政编制数为23人。
  这个正科级单位,配置了8名局领导,下设17个科室。即使每个科室只有一名工作人员,也会超编。
  该教育局最新的《机关人员通讯录》上,登记了71名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多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证实,通讯录上的人,目前都在教育局上班。
  在教育局的各个科室中,工作人员最多的是办公室,共有6人。职成教科、社管办等科室,只有1名工作人员。
  为何要设立这么多科室?局长王卫平解释说:这样的机构设置延续了多年,即便存在人员超编的情况,工作中有时也会人手紧张。此外,机构设置讲究对口,上级机构设立科室后,为了便于工作联系,下级机关也会成立相应机构。
  据了解,武穴市教育局的上级业务单位黄冈市教育局,就设有25个机关科室。而与武穴邻近的麻城、英山等县市的教育局,设置的机构也均在15个以上。
  教育局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今年初教育局工作人员大约60人。2月份,局机关又从基层学校和局属二级单位调来10多人,使得本已超编的情况更加严重。
  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介绍,下属的事业单位,其实就是教育局解决超编人员编制问题的“后花园”。
  无论是挤占还是挪用编制,都是被禁止的。
  中央编办与监察部联合制定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指出,各级编制管理机关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有违反规定挤占、挪用编制行为的,由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按照规定给予处理。
  上述知情人说,像这种情况,如果上级单位不下决心查处,当地的编制办,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武穴市编制办的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说法,对于占用下属事业单位编制的情况,他们有所了解。在谈及如何处理时,他表示“难度很大”。
  对于人员超编的情况,武穴市教育局局长王卫平并不讳言。他接受采访时说:“局机关确实存在超编的情况。对此,我们也正在想办法积极处理。”

  3 原因 退二线者编制难腾退
  记者调查发现,武穴市教育局一方面存在超编、挪用下属单位编制的现象;另一方面,还有官员占着编制,不上班,吃空饷。
  阳文阐(化名)是其中一例。他在武穴教育系统工作了20多年,此前是教育局一名科长,有教育局的行政编制。
  50岁后,阳文阐从科长岗位退居二线。他一年去单位一两趟,后来索性做起了小生意。“没办法,像我这个职位的干部,到了年龄必须腾位置。”他说。
  阳文阐说,自己的位置也很尴尬。曾当过领导的人,一大把年纪还去办公室当跑腿的,很别扭。此外,新领导也不喜欢你这个老领导常往办公室跑。所以干脆不去上班,这样皆大欢喜。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这是不是有些‘被吃空饷’的意思?”阳文阐自嘲道。
  陆祖平(化名)也属于“被吃空饷”,但不同的是,他没有教育的行政编制,而是占用教育电视台的事业编制。
  陆祖平的编制在教育电视台,后调到教育局机关工作,并升任科长。他也在50多岁退居二线。如今,一年去一两次单位。
  据记者调查,教育局“吃空饷”并非个别现象。其中有8名工作人员和阳文阐一样,属于教育局行政编制,有超过20人和陆祖平一样,属于教育系统事业编制。他们都在编不在岗。
  对于这一问题,武穴教育局局长王卫平说,主要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同志,已经退到二线。单位对他们的考核方面也就松一些。
  4 对策 需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国家法律规定,男性到60岁,女性到55岁才能退休。
  按照《公务员法》,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等,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提前退休。
  但在武穴市教育局,为何许多满足这一条件的退居二线人员没有申请提前退休?
  武穴当地一位人士说,退休后只能拿退休工资。但退居二线,工资一分不少,还能领各种津贴。反正都不上班,当然退居二线更划算。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目前县乡两级部门领导干部往往刚过50岁,就要退到二线,这等于可以回家不上班,而所有工资福利按照在职对待。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高层级的单位从制度设计的层面来突破。”汪玉凯说。
  “清查‘吃空饷’,难的不是方法,而是决心。”武穴市有基层教师这样说。
  四年前,武穴市教育局对教师占编不上岗的情况开展了大清理,将自动离职的85名教师辞退,并注销其事业编制。
  当地一位基层教师说,为什么教师吃空饷能清理,教育局里吃空饷难清理?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认为,清查“吃空饷”,会涉及“圈子”或某些干部的个人利益,需要很大勇气。必须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如果只是自己人查自己人,效果难免有限。



2.jpg (104.61 KB, 下载次数: 0)

武穴市教育局办公大楼

武穴市教育局办公大楼

1.jpg (144.76 KB, 下载次数: 0)

5月30日上午,上班时间,武穴市教育电视台办公区大门紧锁。

5月30日上午,上班时间,武穴市教育电视台办公区大门紧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7-2 09:36:4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7-2 09:38:2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跟该报记者联系,要一报到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7-2 09:40:20 | 只看该作者
在武穴超编的部门难道就只有教育局?哪个部门敢拍胸说本单位没有超编?经济不发达,导致更多的人追求吃皇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7-2 09:47:16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大惊小怪!全国都一样。反正是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7-2 09:49:45 | 只看该作者
重复发贴,聚焦武穴版已有,见怪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2 09:50:1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县级市居然搞一个教育电视台,在中国这就是一个奇迹。目的就是捞钱以及安置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在武穴,是不是参考中央电视台,也应该设立武穴体育电视台,武穴军事电视台,武穴戏剧电视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7-2 09:51:57 | 只看该作者
可喜可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7-2 09:52:11 | 只看该作者

湖北武穴教育局超编200% 部分官员吃空饷

我的神啊  咱们武穴又全国出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4 20:10 , Processed in 0.0485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