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536|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言献策] 值得品读的人生忠告,与“野句”先生共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0 21:31: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近年来,“野句”先生在《论坛》中,不厌其烦的对笔者进行羞辱,理应来而无往非礼也。但考虑时下全市上下抗洪救灾,保卫家园的关键时刻,待抗洪结束后再向“野句”先生讨教!最近,笔者认真的对自己近年来的晚年生活的言行进行了反省,并阅读了相关资料及人生感悟,斗胆摘抄几段,想与才高八斗的“野句”先生共勉。
【人生感悟】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 
      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众扬;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当人;在人之下,别拿己不当人。当你习惯过一种日子,那么,你的一生只过上一天;如果你生活常新,那么你每一天都会过得很精彩。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不仅仅会尊重自己的上司和父母,更会懂得尊重自己的下属和身边每一个地位卑微的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从别人的优点中吸取精华,从别人的缺点中找出自身的不足,何尝不是一种领悟和提高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6-7-10 23:06:09 | 只看该作者
哎,王老师,我还认为你有什么大道,要传授于我。当野句初见标题,不禁为之一振。那知,王老师的高论不仅不经细阅,而且经不起推敲,其立足点,根本连脚都站立不稳。如此言论,怎可说服别人?
下面把王志新老师的指责分析一下,权为野句解释:
你说,野句在论坛不厌其烦对你这个“笔者”进行羞辱,其言,实则差矣!论坛的功能,是实现思想交换,见识推陈,并非个人恩怨夙结的角斗场。玩论坛,必然要了解这一虚拟空间的共性规则,即:完全脱离现事中个人站立的点。是以一个“局中人”的主人意识,来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的精神家园,谋划构建美丽。这规则,使得进来的参与者都喜欢用一个连父母未必知道的网名,虚拟出一个角色,替代真身。这就相当于一个人穿了件隐身衣,从此,言论轨迹虽处处可见,却可以让人不见庐山真面目。反过来,又恰恰从这特性更清楚的看出,一个人的论坛活动,反映出这个人的品质,反映他思想的良秀,反映他灵魂的干净与肮脏。
论坛又是一个公开的、方便的、不受身份地位约束,可以自由出入的平台,一个人的言论,因此又会对许多人形成影响。好的,有责任心,有社会担当的人,她的言行自然会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他的文字总能让人读出美感,从而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真诚至善;而一些阴暗的人,那怕他文字再怎么包装、娇情、做作,反映出来的,也一定是丑恶的、臭气熏天的、肮脏无耻的。
然而这一切,如果不是处心积累,它一般不会针对个人。网上有一些,根本就是天南地北,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在现实中相见,自然形不成个人仇隙。但是,仍然存在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砸磕。这种交锋与砸磕,就现实而言,它是超越的。就高低而言,它是以境界划分的。
野句从来就没曾想过通过文字刺探背后的真名、身份、地位。他只追求真理,他只对事不对人,他宽宏阔大,心底无私。反倒是,武穴论坛,似乎好多个,总以揭开野句、三声在现实中的身份,并据认为聪明和敏锐,这中间,犹以小椰树最为甚!
论坛的好处是:我只以事实,只以见解,只以道理示人。因此,我只把看到的好的,坏的,以写实的笔,记录下来,又不是针对那一个人。这种针对现实,鞭挞愚见和批驳祸害思潮,以及痛骂迷信的行为,并不属于对某一个人的羞辱。至于有些人,认为对其不尊,不敬,那是他自己忘了规则,或是出于虚荣,或是出于欲望。现实中得不到,浑僵不觉里流露于论坛和文字中,总认为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诸如龙门太子的字里行间,皆那德性。
希望得到身心完全放松,就要完全放下可笑的那个“我”。以前说女人爱虚荣,从武穴论坛的现实看,一些活跃的,比女人更加虚荣。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7-10 21:40:51 | 只看该作者
啤酒饮料矿泉水,瓜子花生方便面,来 把脚让一让啊

点评

这是无厘头的评论么?  发表于 2016-7-10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7-10 23:22:33 | 只看该作者
野句 发表于 2016-7-10 23:06
哎,王老师,我还认为你有什么大道,要传授于我。当野句初见标题,不禁为之一振。那知,王老师的高论不仅不 ...

实在人实在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7-11 00:04:42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我们只有完全摆脱心中放不下来的这个”我“。才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西游记》里有一曲,叫《真假美猴王》,实在对我们有很深的启发。经典名著不仅只是表面的趣味,而且包含了很深很深的哲理。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有必要重新的、换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审视一下自己,那时,便会发现两个”我“,有一个,是完全不同的,无法包容的,看不过去的”我“。这个”我“,原来,他也和我们无法容忍的对手一样,原来也有一身的缺点,他一向所要的,在这一个我看来,只不过一个可笑的,根本没有意义的东西。
这两个“我”,永远不可以并存。
我们看经典名著,冥冥中,总会被这一矛盾萦绕。
然而,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大彻大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7-11 04:58:10 | 只看该作者
      我佛慈悲!佛教的精髓是度有缘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对执迷不悟者屡教不改者,佛也只能阿弥佗佛。

    佛教有两项法事,一个叫“忤课”,一个叫“解课”。对作恶者的行为,如果帮其揭开了那就解开了作恶者的罪孽,那就是忏了作恶者的悔解了作恶者的过。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君子有君子的人品风格,小人有小人的行为勾当。

      王老师,大可不必为此烦恼,看开了就是放开了,也就自然地超脱了自己!否则,您的人品也有问题,您也累在尘世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7-11 06:39: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论坛中也只有野句兄有点鲁迅的影子,敢骂敢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7-11 06:56:49 | 只看该作者
论坛玩多了就忘我了,这需要历练,没有15年以上网龄的领悟不到野句此番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7-11 07:11:46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玩论坛就是一种博弈,是一种思想和灵魂在与对方交锋,它不涉及人格也不触及身躯,甚至他既不是你也不是我。你错就错在不该用真名实姓注册昵称,坛友还有一大禁忌,不能在现实中见面,否则,就很容易形成偏见或袒护~   这就是你们时常邀请我聚会我为何不参加,不是哥自傲孤僻,而是哥想同论坛共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07:38:12 | 只看该作者
泰平洋 发表于 2016-7-11 04:58
我佛慈悲!佛教的精髓是渡有缘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对执迷不悟者屡教不改者,佛也只能阿弥佗佛。
...

谢谢“泰平洋”先生的忠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7 00:15 , Processed in 0.0533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