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妙舍莲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八辑)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1:40 | 只看该作者
陈楫君:勤奋诚信双桨荡起“幸福之门”

陈楫君,1986年生,17年前他只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个体户,2001年到2006年拜师陈友良学习制作铝合金门窗技术,2006年到2009年与兄弟在保康路经营铝合金门窗,如今他的公司五圆门业,拥有5000平方米厂房,46名员工。他的创业过程分为三步走:
一、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创业,凭诚信开启事业辉煌。
2006年到2009年在武穴保康路与兄弟陈楫龙经营铝合金门业,白天到处跑,联系客户,晚上与兄弟一起做业务,三年拼搏,凭诚信取得了客户的信任。
二、志存高远,一往情深,奋力拼搏,凭勤奋开拓市场蓝海。
2009年到2013年与九零后妻子刘丽琼起早归晚,投入3000万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厂房,产品利润达3600万,员工46名,实现上国家税收40余万元。
三、精益求精,千锤百炼,创意创新,凭真诚组建合作伙伴。
2016年到2017年与广东何氏门业合资组建东鑫门业,征地46亩,另辟溪径,打造武穴高精尖门业基地。
陈楫君拥有厚德载物诚信务实的君子品格,拥有十年磨剑小试锋芒的工匠精神,拥有积累经验注重细节真诚做人用心做事的大家风范。拥有引领潮流永第一开拓进取的企业追求,他运用一流的设备,采购一流原材料,引进一流工业人才,实行一流的科学管理,用心智为百姓锻造幸福之门。创新发展精益求精,凭独门绝活“造门之道”永远做紧跟时代潮流门业的领跑者。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吴为民
通联:13487063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3:28 | 只看该作者
“三楚典型”金德嘉
——武穴市龙坪镇清代会元金德嘉崇廉尚廉二三事

坐落在武穴市(广济县)龙坪镇上街232号的清代金会元府,至今保存着一块“三楚典型”的旌匾,此匾是经康熙帝恩准,由当时内阁首辅张玉书书写,由被誉为“包龙图再世”的喻成龙送至龙坪镇金会元府。此匾是对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会元金德嘉为官清廉的最好诠释和葆奖。现就金德嘉为官清廉事迹略述一二。
一、金德嘉崇廉尚廉的文化遗存
龙坪镇金会元府的门楣上雕刻有莲花,暗喻出仕为官金氏族人崇尚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金会元府屋后的“金家龙荡”至今为纪念金会元廉洁品格而遍植莲花。与金会元同朝任职翰林院、康熙十五年(1676年)状元彭定求撰写《金德嘉传》称金会元“恪守诚敬”的儒家根本,长期保持敦厚淳朴完美无暇的风格,不愧为“儒林完人”。金德嘉,字会公,号豫斋,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武穴市(广济县)龙坪镇人。五岁丧父,但勤奋好学,志向坚定。一副春联:“龙坪数千家富过我穷莫过我;鹏程九万里时让人志不让人”。是最好的见证。金德嘉15岁中秀才,顺治十七年(1660年)中举人,乃归乡设馆授业,后任德安(今安陆)府学教授,任期9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会试名列第一,时称会元。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赴贵州主持乡试,录举人20名,开黔中乡举先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金德嘉乃以疾归,还乡著书20余年,享年78岁。
二、金德嘉父子廉政史实
金德嘉父亲金之纯(1598年-1644年)明代万历年间举人。金之纯为官清廉,家产无几。1644年在兴安任上积劳成疾不治而亡。金德嘉长子金启洛,字禹书,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拨贡授河北广宗知县,该县土瘠民贫。德嘉嘱咐长子:“得志则加之于民,踏上仕途之路,不仅要安身立命,还要兼济天下,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启洛谨遵父言,柔心理政,薄赋轻徭。上司加征军需骡马税,周边县份都摊派于民,金启洛为了不加重人民负担,他自己出资代缴。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广宗县一带连降暴雨,广宗县民众与滏河下游平乡县民众因抗洪发生纠纷。金启洛投入抗洪一线,用“水往下处流”的朴素道理开导平乡县民众,用大禹治水疏导的办法,挖掉平乡县民众自发修筑的拦洪坝,加速泄洪,减轻灾害。广宗县人民称金启洛为既清廉又清醒的父母官。金启洛因政绩突出,不久擢升为东昌府知府,到任不久,辖区护城河汛涨决口,人民流离失所。金启洛毅然捐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灾民。三年后积劳成疾,卒于任上。
金氏一门,出仕为官,清正廉洁,堪称楷模。金德嘉父亲和长子均卒于任上,可谓“鞠躬尽卒,死而后已”。至今仍激励武穴公务人员清廉为政。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4:19 | 只看该作者
从 武 穴 岳 家 拳 说 开 去

武穴市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武术文化底蕴深厚。岳家拳是武穴市唯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武穴文化品牌,岳家拳是岳飞及其后裔和岳家军与敌作战中,结合传统优秀拳法拳理所开创短兵相斗的拳术。武穴是岳家拳传承发展地。岳家拳自研习到组织发展并撒播民间至今863年。岳飞是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世界。
岳家拳作为武穴市唯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穴市委、市政府如何叫响这一文化品牌,并借此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意义重大且深远,岳家拳真是岳飞及后裔所首创?岳飞是否在鄂东留下军事活动足迹。岳飞及后裔文物遗存至今尚存吗?带着这些思考,我查阅相关资料及岳飞家谱并实地考察,梳理史实,略述一二:
一、岳飞及后裔文物遗存
岳飞祖坟除杭州西湖岳飞坟墓外,江西省九江市沙河铺的岳母墓和岳飞夫人墓以及黄梅县大河镇北的破额山(又名双峰山,即今四祖寺所在地)东八里处杨梅岭岳飞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兄弟合葬墓,均为岳家坟地。另外,岳家住宅在黄梅县大河之滨的聂家湾。岳家住址、花园、练兵场、养马场等遗址尚存。武穴市余川镇岳海泉是岳飞二十七代孙,珍藏《岳氏宗谱》,均为岳飞文物遗存。
二、岳飞及后裔繁衍概况
岳飞字鹏举,生于河南汤阴一个佃农家庭。岳飞祖父是山东聊城人后迁至河南汤阴。岳飞与长子岳云同时遇难,次子岳雷逃往云南,三子岳霖隐匿江苏大臣家,岳霖之子岳珂为岳飞昭雪后,回到老家河南汤阴,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隐居黄梅。
三、岳飞及其后裔鄂东的军事活动
据正史载岳飞至少两次到黄梅:第一次是在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对内弹压朝廷叛将李成、张用。第二次在绍兴十一年春(公元1141年)岳飞“亲至蕲黄,以议攻却”。即从黄梅出兵往舒城拦截南下金兀术,以保卫京都(杭州),岳飞为何频繁鄂东活动?我认为除战略意义外,理由至少有三:一是亲缘关系。岳震岳霆隐居聂家湾的房屋住址坐北朝南,与九江沙河铺岳母和岳夫人墓隔江相望。黄梅古为寻阳县,揽括九江,原为一体。当年岳飞回庐山守灵尽孝常到寻阳。二是地理关系。黄梅南临大江,与九江隔江相望。西控江汉,南扼洪州(南昌),东置江淮,北靠大别,因此作为定都杭州的南宋蕲黄乃战略要地。三是军队关系。岳飞四子岳震当年随岳飞征讨李成、张用后,岳震留守黄梅十年,发展壮大了岳家军。可以说“岳家军”大多数为蕲黄子弟兵。足见鄂东人民与民族英雄岳飞血肉相连。
四、武穴为何成为岳家拳传承地
绍兴十一年春(公元1971年)岳飞受宋高宗圣旨,抗击金兀术南下“亲至蕲黄以议攻却”,而后挥师出征,驰援淮西。年底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害,四子岳震隐居黄梅大河镇聂家湾,五子岳霆从杭州逃至黄梅,与岳震同居,为避秦桧迫害改岳飞的封号“鄂王”的“鄂”为姓,直到明万历年间岳飞的第十六世孙文源才改回“岳”姓,五子岳霆子孙在黄梅有两支,广济(武穴)有一支。据考证太白湖滨武穴市郑公塔岳喆一支,是岳飞五子岳霆第四代孙岳万山的后裔。岳万山坟墓就在郑公塔西南五十米处,至今尚存。清代会元金德嘉《岳宅》一诗正是岳飞一脉在鄂东的延续。“焚黄入庙祠忠武,鄂姓犹在岳姓身。长跪中堂何许客,头颅铁铸大书秦”。岳震岳霆兄弟两根据父亲岳飞口授身教的岳家拳写就了《武穆遗书》,又名《岳家拳谱》,从此岳家拳代代相传,现存的《武穆遗书》是由岳家拳第20代传人岳立三抄写于清咸丰年间的手抄本。因岳立三皈依道教,而无子嗣,岳家拳才传给异性。据岳家拳第26代传承人,原武穴市体育局副局长、岳飞武校董事长张业金介绍,现流传下来的岳家拳拳术套路主要有:一字拳、二梅花、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卦、九连环、十字桩,而其中的“天罗地网”“周仓扛粮”“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技法是岳家拳技之精华。岳家拳博采各家武术之精华,风格独特,招招管用。“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的“神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岳家拳。2008年武穴市已成功将岳家拳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意义既是传承和发扬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的需要,又是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现实需求。作为岳家拳第二十六代传人张业金,出身武术世家,其父张为松从小跟岳家拳第二十四代传人朱付业学习终得真传。张业金3岁习武,后到武汉体育学院深造,1985年他把家中珍藏的《岳家宗谱》和《武穆遗书》献给国家,并先后编写《岳家拳击技术》、《岳家神功及点穴绝技》等6本专著,2003年他先后参加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一举夺得枪术金牌和拳术银牌,他多次到东南亚各国表演岳家拳,使岳家拳享誉世界。岳家拳是武穴唯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穴市委、市政府擦亮岳家拳品牌,既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作用。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5:09 | 只看该作者
武穴天堂仙人湖
武穴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13487063826

文缘契合,我走进了神奇美丽的仙人湖旅游度假区。她是武穴市委、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今年七月一日建党节,仙人湖水世界项目作为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营,目前,宽9米环湖油路建设和仙人湖砌石村段水世界建筑,正在紧张施工之中。湖北仙人湖旅游度假区是依托武穴市仙人坝水库为底色,淡妆浓抹的风景区。该风景区占地面积37.8平方公里,湖区水面积8000 亩,辖余川、花桥两个镇,环湖有砌石,龟山、干仕、王宪、杨二岭、戴文义6个村。仙人湖距武穴市区30公里,京九铁路8公里 ,东连308省道(柳界路),南临黄黄高速2公里。仙人湖风景区地处江西庐山,安徽天柱山、武穴匡山、咸宁雷山景区中间。“天生一个仙人湖,无限风光砌石矶。”三面环山,一面筑坝,形成一个人工湖泊的仙人湖风景区湖光山色,草木茂盛,环湖乡村,文化历史底蕴厚重,人文才俊资源富集。仙人湖是人间绝版,武穴大美,集佛光仙境灵气于一隅。究竟仙人湖美在何处?有什么看点?
看点一:有山有水有古寺,如诗如画,魅力无穷。
    晚唐诗人刘禺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像是仙人湖的写照。深山幽谷藏古寺。余川镇砌石村后峰山的大藏寺距今1617年。据史料记载,大藏寺始建于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仅两间土房,约40平方 米。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泰国王子蒋治民(梵文音译)存奘和尚俗称蒋祖,不远万里,从暹罗(今泰国)来到佛国广济,他身披袈裟,握着锡杖,背着一棵菩提树,来到四祖修行的广济(武穴)大金镇舒家冲东的幽居寺,住宿一晚,第二天,顺着山沟溪流前行,只见前面两座山峰兀起,犹如龙门,里面叠起一座山峰,如同屏风。此峰便是后峰寨,蒋祖登上寨顶,极目远眺。南边的太泊湖,明镜似的耀眼,江南的庐山秀色依稀。面前山谷云涛汹涌,脚下峰岭如同莲台宝座,存奘(蒋祖)心中一喜,他用锡杖在寨顶东面划地起念建设大藏寺,顺手将菩提树栽入此地。大藏寺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也是广济县治梅川到 龙坪镇和浔阳(九江)官道中间的驿站。大藏寺等级高,是唐朝时全国著名的36座名寺庙之一,是暹罗(今泰国)王子蒋祖栖身悟道释法修行的场所。2001年陈楚珍任武穴市 委书记时,泰国与北京联系了解大藏寺情况。大藏寺是佛国广济最早建设的寺庙,它是唐朝至清朝广济佛事活动中心。大藏寺规模大。清乾隆57年(公元1792年)重修的大藏寺建筑在神奇的砌石矶上,沿首999级台阶,来到砌石矶头,脚下的仙人湖犹如展翅的雄鹰。整座寺庙依后峰寨山势,从低到高层层叠起,一进四重,48间。一重天王殿,二重大雄宝殿,三重龙王殿,四重祖师殿。左侧膳堂,右侧一进三重,分别是观音堂,藏经楼(3层楼房)方丈室。山顶建有真武殿、玉皇殿、入山处建有山门庙,石拱桥,桥上有亭,名曰“杯渡亭”。全寺可容千人从事佛事活动,兴盛时僧侣多达近百人。大藏寺影响大,据考证,公元641年,著名唐僧玄奘从印度那烂陀寺带回600多部佛经回国。他曾到黄梅五祖寺弘法传经,路过大藏寺,转送部分经书。明朝《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纪善时到大藏寺体验生活,获取创作灵感。传说唐高祖李渊和清朝乾隆皇帝均为大藏寺题写过“正大光明”匾额。大藏寺古迹众多,目前遗存有:建在砌石村8组新屋垸熊家山的“杯渡亭”上砖雕“莫错过”3个字,落款是清道光年间。凉亭侧面石刻“龙坪镇熊百万捐建”。熊百万(熊尧轩)义举感天,捐资修建黄广大堤,他旧居仍在龙坪镇下街保存完好,他墓在砌石村熊家山上。还有现存明代大藏寺残碑,位于砌石村刘家垸后峰寨东山矶山顶,落款是刘秉铃和位于砌石矶山腰的清乾隆54年大藏寺残碑,据当地老人讲,明代大藏寺建在后峰寨顶,清代大藏寺遗址就是现在大藏寺的位置。大藏寺的大皮鼓,在目前大藏寺的梁上,大钟在花桥中学。
看点二:有仙有龙有故事,如梦如幻,魔力无边。
    传说仙人湖有九条恶龙,为害当地百姓。一时吸干湖水,干涸百姓田地,一时兴风作浪,淹没万户村庄。当地人姓费字保名辉,立地成佛,得道成仙。他在大明山筑起九座熔炉铸造九条铁链,锁住九条恶龙,为民除害。当地百姓在明水峰修建龙湫寺,香火供奉费圣龙君。据史载,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建成龙湫寺。传说建庙时费圣龙君,巧施神力,请来山东鲁班大师,调用了龙坪镇湖南放排木材。并将明水峰山顶一块巨石,点化“三窟”:分别为油罐、盐罐、米罐,供建庙使用。神奇的是“油罐”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粗看似油,实际是水,“盐罐”细沙酷似食盐。“米罐”粗沙好似米粒。
看点三:有道有佛有大儒,如神如灵,磁力无量。
仙人湖地灵人杰,是一块风水宝地。明朝万历年间,吴文贵村吴亮嗣官至太常寺少卿、中宪大夫(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长)将其母安葬在仙人湖葫芦山上,名曰“水荡活葫芦”发脉千秋的风水宝地,吴亮嗣也葬在其母旁边。仙人湖边塘角头村郭永年垸,诞生了中央委员、新华通讯社社长郭超人。环湖的干仕村诞生了“水杉之父”干铎。环湖周边诞生了中国电影局局长陈播。仙人湖三面环山,一面筑坝,可建成人工湖泊。解决周边人畜用水和田地灌溉,可是明朝万历年间吴亮嗣争拨国库银两,修库未成,清朝光绪年间,官府数次想在此建水库,也未能如愿。民谚:“白天千人挑,晚上万人扒。”我想仙人湖三面环山,水源充沛,水势太大,人力难为,还是共产党伟大。1959年10月,动工建设仙人坝水库,1963年11月水库竣工并投入使用。仙人坝坝址原是一道山梁,有吴亮嗣墓地,仙人坝连接两座山,分别是观音寨和廉贞寨。仙人坝渡槽,势若长龙。仙人坝水库蝶变仙人湖旅游度假区,沿湖的群众将搭上生态旅游的快车,驶向致富奔小康目标。砌石村党支部书记叶树银,也是人中之龙,他思想前卫,思路清晰,旅游重点突出佛教文化,重建寺庙与国际接轨,重续佛缘与泰国结缔。整体布局建设大藏寺、藏龙寺、龙湫寺(费君庙),着力打造藏龙寺,建成名人纪念馆。恢复大藏寺历史原貌。融大藏寺佛界蒋祖和龙湫寺仙界费君以及环湖名人大儒为一体,儒释道相映生辉。沿湖一周,遍植梅花桃花和油菜花,打造万亩花海,发展视觉经济,状大生态旅游。目前,该村村垸绿化、道路硬化、饮水净化、能源绿化(沼气和风电)、学校优化。该村群众安居乐业,村风文明谐和。他借力北京老总打造的湖北仙人湖旅游度假区的契机,提升村级旅游档次,幸福砌石百姓。随着仙人湖旅游度假区二、三期工程的推进,环湖的五村也将奋起直追,插上乡村旅游的翅膀。美丽的仙人湖,是山雄水媚,花红树绿的人间天堂,她张开双臂,拥抱美丽天使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5:53 | 只看该作者
正说武穴名寺大藏寺
武穴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13487063826

    座落在武穴市余川镇砌石村后峰山的大藏寺是武穴市现有寺庙古迹最多,影响最大的重要佛寺。深山幽谷藏古寺。大藏寺前面两道山峰兀起,形似龙门。而大藏寺就隐藏在形如屏风的后峰山中。登上后峰山顶,极目远眺:江南庐山秀色和东面太泊湖美景尽收眼底。脚下峰岭如同莲花宝座,四季云雾缭绕,给大藏寺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大藏寺之“大”名不虚传:先说大藏寺名在“大僧”。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暹罗(今泰国)王子蒋治民(梵文音泽)存奘和尚武穴民间俗称蒋祖到后峰山驻锡建寺,修禅弘法。著名唐僧玄奘和尚从西王(今印度)取经回长安后到黄梅五祖寺传经弘法,路宿大藏寺并赠送部分佛经。明末清初大德高僧,文学修养极高的绿雨禅师在大藏寺修禅直至圆寂。他的一首描写大藏寺的绝句流传至今:“云浓裹却山,山出云已去,倾刻云又连,山光在何处。”清光绪年间,大藏寺住持僧肖宏禅师武艺高强,撕杀企图焚毁大藏寺的英国传教士。解放前(1947年),中共广济县委考虑到大藏寺古迹多,影响大,特派干鹄同志(武穴干仕人)邀请横岗山大德高僧宏参禅师(1915-2000)到大藏寺住持。后广济县佛教界一致推举宏参为大藏寺方丈。再说大藏寺名在“大庙”大藏寺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也是广济县治梅川到 龙坪镇和浔阳(九江)官道中间的驿站。大藏寺等级高,是唐朝时全国著名的36座名寺庙之一,是暹罗(今泰国)王子蒋祖栖身悟道释法修行的场所。2001年陈楚珍任武穴市 委书记时,泰国与北京联系了解大藏寺情况。大藏寺是佛国广济最早建设的寺庙,它是唐朝至清朝广济佛事活动中心。接着说大藏寺名在“大殿”大藏寺规模大。清乾隆57年(公元1792年)重修的大藏寺建筑在神奇的砌石矶上,沿首999级台阶,来到砌石矶头,脚下的仙人湖犹如展翅的雄鹰。整座寺庙依后峰寨山势,从低到高层层叠起,一进四重,48间。一重天王殿,二重大雄宝殿,三重龙王殿,四重祖师殿。左侧膳堂,右侧一进三重,分别是观音堂,藏经楼(3层楼房)方丈室。山顶建有真武殿、玉皇殿、入山处建有山门庙,石拱桥,桥上有亭,名曰“杯渡亭”。全寺可容千人从事佛事活动,兴盛时僧侣多达近百人。后说大藏寺名在“大树”和“大鼓”“大钟”以及“大匾”和“大碑”。大藏寺前面两棵菩提树合抱粗,1954年才枯死。大藏寺的大皮鼓,在目前大藏寺的梁上,大钟在花桥中学。传说唐高祖李渊和清朝乾隆皇帝均为大藏寺题写过“正大光明”匾额。现存明代大藏寺残碑,位于砌石村刘家垸后峰寨东山矶山顶,落款是刘秉铃和位于砌石矶山腰的清乾隆54年大藏寺残碑。大藏寺距今1617年,到今香火鼎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6:32 | 只看该作者
樊哙及其樊哙城
逶迤起伏的城墙,高大的土城,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这就是地处武穴武山湖畔的屹立千年的樊哙城,樊哙及其樊哙城的故事流传两千多年。先说。樊哙凭忠诚智勇铸就传奇人生,让他的英名至今闪耀着历史的天空。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已樊哙为舍人。
鸿门宴的次日,项羽带领军队进入咸阳屠城,立沛公刘邦为汉王。汉王赐封樊哙为列侯,号临武侯。后迁为郎中,跟随汉王进入汉中。
项羽死后,汉王立为皇帝,因樊哙守战有功,又加封食邑八百户。跟随高祖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并俘虏了他,平定了燕地。楚王韩信发动叛乱,樊哙跟随高祖到陈县,逮捕了韩信,平定了楚地。高祖改赐列侯的爵位,与诸侯剖符为信,让他们世代相传不绝。高祖把樊哙以前的食邑除去,赐食舞阳,号为舞阳侯。
樊哙因为娶了吕后的妹妹后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优,因此和其他将领相比,高祖对樊哙更为亲近。以前在踪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
汉惠帝六年(前189)时,樊哙去世了。益号为武侯。他的儿子樊伉代其候位。而樊伉的母亲吕须也被封为临光侯。在高后时,吕须也掌管政事,十分专断,大臣们没有不怕她的。樊伉代侯九年之后,吕后去世了。大臣们课杀吕氏宗族和吕须的亲属,接着,又杀死了樊伉。舞阳候这个爵位中断好几个月。等到汉文帝即位,这才封樊哙的妾所生的儿子樊市人为舞阳侯,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和食邑。樊市人在位二十九年死去,益号为荒侯。他的儿子樊他广继承候位。六年之后,舞阳侯家中舍人得罪了樊他广,非常怨恨他。于是就上书说:“荒候市人因为有病而丧失生育能力,就让他的夫人和他的弟弟淫乱而生下他广。他广在事实上并不是荒候的儿子,因此更不应当继承候位。”皇帝下命令把此事交给官吏去审理。在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时,注销了樊他广的侯位,降他为平民百姓,封国食邑也一并撤除。
次说,樊哙为何筑城立兵于寻阳,樊哙城是樊哙争英布的大兵营。
西汉初期,因彭越、韩信被高祖刘邦杀害,九工王英布兔死狐悲心存恐惧而起兵造反。当时刘邦正缠绵病榻,不理政。樊哙排闼人内,谏之“始,陛下与臣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勇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刘邦在樊哙刺激下,带病出征,樊哙率师随从。
时间已是公元前199年。大军一路南下,直逼九江。樊哙伫立浔阳江畔,遥望江南叛军阵营,没有急躁冒进渡江作战,而是审时度势地壁垒布阵筑城立兵。樊哙据此筑城立兵,可谓是深课远虑。占领有利的位置,是战场上取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里遥对九江,战船出击,借水流之势,渡达南岸,恰好抵在九江城下。由此攻可牵制英布出兵占山东,守可阻止英布水师人湖南,一如铁钳,卡住英布颈脖,令其进退两难。但他最后敲棋落定,还是看重这里的地形。在他眼里,这里简直是天赐的兵家之地。三面临水,形如半岛,远望如舟出港,势若离译。临水三面,崇山唆呤,树木参天,连成屏障,构成天险,易守难攻。独北面地势平坦,作后营宿地,似与天合谋。他认认真真勘察了这块地,反反复复地比划,才画出严密的城防图。尽管全生身经百战造城无数,但这次他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英布知兵善战,如果城防决策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说,樊哙城的概况及修筑过程。楚汉相争之际,(英布为九江王,治所六(今安徽六安市),武穴在其治内。英布姻亲衡山玉吴芮驻守邾(今黄州禹王城))。前205年,刘邦为牵制项羽,又抑制英布,调舞侯樊哙屯军邬家阅。公元前196年7月,英布叛乱,刘邦完成关中统一后,不顾62岁的高龄,亲临东南战事。首先在淮北西重创英布军,旋追逐南下,于大江处与
英布军再度相遇。刘邦由郭家阅发兵,一举击溃英布,“布败走江南”。据《黄梅县志》载:蔡山,九江王英布旧城所在地”。英布退却到长江边的邬家阅以东,正是归巢蔡山古邑。
这次战役,从准备到最后完成,牵动最大的莫过于繁重的筑城和开港任务。汉军以邬家阅为中心,滨江夯土筑城,集结粮草,招募病是,迁移内眷,建造宫池御苑,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军事部署选呤兵屯邬家阅,几至十年,建筑了恢宏壮观的城垣,世称“樊哙城”。在邬家阅正前方筑南城(干城),东西筑辅城(称女北城,又名东京城、西京城),城垣由今武山寨起,过胡罗玉垸、杨民旺烷,东至孙福二境,北至许家腦垸,环过观音湖达杨家杯花园,西接长山埂,绑亘环绕30华里。它西眺田家镇和薪春地域,南濒大江。高高山、张家山、纱帽山前后错立,隐见南门和东门通道,突出部分为瓮城。瓮城中部和东墙中部有两处阙口,俗名城缺口,为南城门和东城门遗址。北有九龙城山、牛头山和长山埂的蜿蜓屏障,连城湖泊岸干城城根,观音湖水势进入北城城下,延及杨家林花园,与城塘湖、连城湖沟通。东去大江(北江),蔡山可望:西临湖心武山,水势潴滞,蓄成殿后的航路,出则攻,退可守,纵横捭阖。
樊哙城尽体构造复杂,城墙平面走向呈椭圆形,隔于北江以西,干城土建工程长约5000米,南北城垣最大距离4000米,南城有城壕,宽约25-30米,今郭兴邦村附近城高仍达7-10米,宽至40米。城南临靠官桥大港(即邬家阅处),城西丽胡罗玉垸系武山湖。胡罗玉城垣至今仍保存完好,城层断面暴露有夯层,城壕洁晰可见。
樊哙城采集到的淤埋标本,有西汉时的瓦筒和城砖,瓦筒均为泥质灰陶,瓦舌较长,稍上翘。在女儿城西端,一米以下的沉积层中,发现大量城墙砖,重24千克。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7:18 | 只看该作者
莲风玉露涤心尘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
    根据市值工委安排,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廉洁意识”主题演讲比赛活动,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莲风玉露涤心尘”。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自小受到耕读文化的影响。小时候我清楚的记得,我家里的中堂两边有两副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爷爷经常教导我们:“传家二字耕与读,发家二字勤与俭”。“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奶奶不识字,但也经常用言俗而理不俗的家训教育我们:“精忠报国是做人大节,不能亏大节而顾小家,当干部就是公家人,公家人就得忠心耿耿干公家的事。当一份官害一份怕,不怕人家怕自家;一怕自己脚不稳,二怕自己起贪心。当官出了事,就是亏大节。”她并用戏文劝导我们:“穿朝靴好似趟脚镣,扎玉带好似捆人的绳”。做官就要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好官,千万不要做那种让人指脊梁骨的贪官、赃官、狗官。奶奶还常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意思是说做好人就有好前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意思是说只要努力了就有好前途)”。对于交友奶奶还说:“要做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难得好酒”。字字句句金玉良言,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
古语说:欲治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我们武穴明清两代,有三位清官,事迹感人。先讲一下龙坪镇清代会元金德嘉父子“崇莲尚荷寓志洁”的故事。金会员府的门楣上雕有莲花,暗寓金氏父子崇尚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金氏元府后面的龙荡,也遍植莲花,也是对莲花志清高洁的赞美。金德嘉长子叫金启洛,任河北广宗知县,启洛谨遵父言:“得志则加之于民,踏上仕途之路,不仅要安身立命,还要兼济天下,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金启洛柔心理政,薄徭轻赋,他用官俸为百姓代缴赋税。启洛应政绩突出,擢升为河北东昌知府,后因救灾积劳成疾,死于任上。还有大法寺镇明朝县官郑达,立石碑明志的故事。郑达曾任陕西周至和江苏昆山知县,为官体桖百姓,清廉公正。至今郑达石碑仍屹立在陕西周至县委大院里。石碑上刻有十六字碑文:“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明代周至县水利条件恶劣,百姓生产生活困难,郑达修渠治水,不仅当领工,还当监工甚至民工,他脱下官服,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郑达石碑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的官员勤政廉政行为准则。是典型的廉政文化教育警句。还有花桥镇明代重臣吴亮祠捐献白银三千两赈灾,天启三年因救灾劳累过度,累死家中。
中国人自古清官情结很深,包公戏至今不衰,包青天美名远扬。中国文化儒、释、道三教并立。所谓“儒”就是“人”“需”之学,它是教人“拿得起”的做人学问。要勤政廉政,积极进取。“释”即佛学,就是“人”“弗”之学,是研究来世的事,是教人“看得开”的学问,钱财乃身外之物。“道”即“仙”学,是“人”在“山”上修炼的养身之学,是教人“放得下”的学问,不要把名利开的太重。所以说经世至用还是儒学,“论语、中庸”等四书五经,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很深,宋太宗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层层递进,一切缘与修身。中国廉政文化的弘扬社会正能量,犹如清风荷韵让人赏心怡情。文化是根,更是魂,廉政文化润无无声,功德千秋。清心若镜凌江月,廉政如莲醒世风。党纪铭心要把真情践诺,官缄入耳,勿将私欲潜行。八项铁规,高悬三尺剑,四风扫除,功垂千秋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7:50 | 只看该作者
两汉开国皇帝命悬武穴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武穴,大江之穴,彭蠡之首,“九江”之源。地理形胜,山水都会,三省七县通衢,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亲征英布于蕲西(今武穴),驻扎庸城(今武穴官桥樊哙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躲避王莽军队追杀,避难武穴大法寺镇青龙山(今刘主山),武穴人忠肝义胆,传为佳话。
一、西汉高祖刘邦亲莅蕲西征英布,为流矢所伤当年崩逝长安。
公元前一九六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叛汉,刘邦抱病亲征,重病在身的张良勉强起身,为刘邦送行。
刘邦率大军到达蕲西,在庸城驻扎,与驻扎在蕲县的英布对峙。刘邦亲冒矢石,在前线鼓舞士气。英布被击溃后,渡过淮河往南逃走,刘邦命灌婴率骑兵在后追击,英布和百余骑残兵急速逃往江南,不久,英布在逃亡途中被乱民所杀。
在亲征英布的战役中,刘邦胸部为流矢所伤,但刘邦仍忍着伤痛,随军撤回关中。班师途中,经过家乡沛县,刘邦便召集沛郡故人、父老子弟举行酒宴。
刘邦亲自击筑,慷慨高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歌毕,刘邦乘兴起舞,沛县父老子弟也起而共舞。
刘邦深受感动,不禁伤怀落泪。
酒宴结束后,刘邦召见沛县父老,感慨地说:“流浪在外的人,每个人都会有怀念故乡的悲情,我虽定都于关中,但即使死了以后,我的魂魄仍乐意回到故乡沛县来。况且我开始便是以沛公之名起义诛暴逆而有天下的啊!”
刘邦回到长安不久,即崩逝于长乐宫。群臣以刘邦起于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功最高,而谥为汉太祖,尊号为高皇帝,世称汉高祖。
二、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武穴刘主山,结良缘得名将成就帝业
西汉末年,孝平帝被外戚王莽篡位,公元九年,王莽改国号为“新”,公元十七年,汉景帝世孙刘秀起兵伐莽,刘秀参加了湖北中部王匡、王风领导的绿林军。公元二十三年,王莽调动大军围剿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在内务粮草外无援兵的紧急关头,刘秀乔装潜逃,路上一老者见刘秀外有帝王之相,内有旷世之才,指点他东行三十里有左青龙山(今刘主山),山下有二将可辅佐您成就帝业。当刘秀穿着草鞋,来到武穴市四望镇地段山丘时,正值严冬,大雪纷飞,刘秀为甩掉尾随其后的莽军,急中生智,脱下草鞋,赤脚行走,躲过莽军追捕,此后,这座山丘更名为“草鞋岭”至今。接着刘秀逃至武穴四望镇与大法寺镇交界处的石洞躲避,此地后命名为“避难冲”至今,刘秀最终来到了老者指点的青龙山(今刘主山),只见山高林密,流水潺潺,山上有毛、蔡、叶、林四位先生开设的塾师馆。其中一位毛先生眼力过人,被成为“有第三只眼”,他见刘秀面容清秀,天庭饱满,双耳垂肩,双手过膝,有帝王龙表凤姿之像,想必是传说中聪明过人的刘秀吧。毛先生将自己的母亲讨来的饭分食于刘秀,后刘秀又巧与马口湖滨殷家庄的殷莲花结缘,莲花的母亲杨氏告诉刘秀,姚奇、马武是当地习武之人,可拜大将,后姚、马二将组织武装,随刘秀先解昆阳之围,后攻入长安,杀死王莽,公元二十五年元月,刘秀洛阳称帝,史称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龙车凤撵,接殷莲花到长安,封为殷贵妃,并赐名殷丽华,并剩下皇子刘庄,是为东汉第二代皇帝——汉明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8:22 | 只看该作者
明末重臣吴亮嗣神力显灵助建仙人坝水库的传说
武穴政协文史委  吴为民  13487063826
武穴仙人坝水库坝址原为一道山梁,名日:“葫芦山”,是一块“水荡活葫芦”发脉千秋的风水宝地。明末万历年间重臣吴亮嗣葬其母于此。仙人坝水库三面环山,一面筑坝。一坝拦水,水库便成。建设仙人坝的关键是连接观音寨和廉贞寨两座山,筑成一个雄伟的大坝,便大功告成。相传吴亮嗣想为家乡百姓谋福祉,争拨皇银万两修库未成。当地民谣:“白天千人挑,晚上万人扒,要想修好坝,除非请仙家”。仙人坝水库三面环山,水源充沛,水势浩大,前修后垮,人力难为。传说:天启三年,吴亮嗣因广济(武穴)抗旱而累死。他在临终前嘱咐家人:“我生为直人,死后也要站着埋,墓地就在葫芦山。一是为死后为母亲守灵尽孝;二是将来为人们建坝库水尽点心力。”1959年共产党顺应人民愿望修成仙人坝水库。完成了吴亮嗣未竟事业。当地百姓传闻吴亮嗣神灵感应了神仙帮忙,助力共产党完成了英明壮举。山雄水媚,山水相应生辉的仙人坝水库东接柳界路,南临黄黄高速。西距京九铁路8公路,距武穴城区30公里,是武穴市一个中型水库,可解决余川、花桥两镇部分村民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仙人坝水库依山傍水,阳光充沛,气温调和,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今年武穴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借力外资,依托仙人坝水库打造武穴天堂(湖北仙人坝旅游度假区)余川镇砌石村将借势打造先贤名人馆,我想吴亮嗣神力永扶家乡昌盛,灵光再现,功德无量,一定会位列馆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5:09:07 | 只看该作者
《武山寨里侃英布》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吴为民  13487063826
清学者何绍基《长江图说》载:“(广济),县西南八十里右东,为武山湖,湖滨有山、旧有樊哙城,城东西各有小城,相传为九江王英布宅。”
书中地名、方位印证英布确与武穴武山寨有关。英布何许人也?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载:“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史记》述而不作,历史事实信而有证。英布是六人,北宋《太平寰宇记》云:“蕲之广济,为秦汉之六。”武穴前身为广济,广济前身为永宁,永宁前身为寻阳,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64年)始立寻阳县,寻阳县之前的西汉初年,广济为古六国。司马迁《史记》确认英布为六国人,也就是今天的武穴市人。而英布墓在今天英山县英山尖,按照中国人传统观念“叶落归根”,英布应该是英山人。武穴已故学者史纪著文确认英布是古“英”(今英山)人。据笔者考证:武穴市武山湖中的武山寨是英布反秦起义发祥地。武山湖原名青林湖湖中小岛武山寨曾为九江王府旧址。英布黥形后到骊山服劳役。英布注重结交骊山刑徒中的“英雄豪杰”。他带着这帮“英雄”,逃到长江中游的寻阳江段做了“江中大盗”。
武穴的武山湖是大江之“穴”,“九江”之源,彭蠡之“首”。而湖中小岛犹如水泊“梁山”。是江盗们的“落脚”的理想地方。陈胜起义时,英布见番县令吴芮,番县令吴芮看重英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后英布带兵北上攻打秦军,并加入项梁的楚军。英布骁勇善战,以少胜多,功冠诸候,英布的农民起义军,是江淮水泽间一支重要的反秦骨干力量。英布因势据寻阳水泊,与陈婴、项梁、刘邦的义军汇合,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号令天下,仅用三年时间便颠覆了秦国。
英布据守武山湖中的武山寨,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纵贯英布一生,其英雄业绩一树二枝:一是楚汉一家,推翻秦朝,夺取天下。英布功勋卓著:首先是英布在武山寨发动组织了一支重要的起义力量。在以楚怀王为统帅的反秦联军中,英布带领两万多寻阳兵,以一当十。当时联军总兵力仅七万,项羽只有八千子弟兵。而英布两万楚兵是主力军。其次,英布没有政治野心,不拥兵自重而是听从指挥,使推翻秦朝顺利成功。再次,英布英勇善战,“所挡者破,所击者服。”楚军士兵呼声震天,无不以一当十。因此,楚霸王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二是楚汉相争,刘邦项羽分道扬镳,争得天下。
英布顺应时势,颇识时务,坚决站在刘邦一边,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殊功盛伟”。鸿门宴后,英布脱离项羽,退隐武山寨。在刘邦最危难时刻,英布投入刘邦阵营,全力组织兵力,参与刘邦决战项羽的“垓下之战”。歼灭项羽,帮刘邦平定天下。因此,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树欲静而风不止,刘邦为稳定刘家天下,大杀功臣,诛杀异姓王,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吕后,萧何计杀韩信,刘邦诛杀彭越,英布兔死狐悲,不想反也得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拼过鱼死网破。当刘邦亲征英布于蕲西(今武穴)与英布相遇时,刘邦对英布说:“何苦要造反呢?”英布说:“当王不过隐,我想当皇帝啊”。英布的军队战败,渡过淮河,逃到长江以南仅剩一百多人,英布是番县令吴芮的女婿,因此,长沙哀王(吴芮侄儿吴臣)派人诱骗英布伪逃南越,英布信其诚,到番阳。番阳人在兹县百姓的民宅里杀死英布。传说长沙哀王表面盛情,暗地里却以毒酒害死英布。原来长沙哀王接受了刘邦重金贿赂。
英布部属周成将英布葬在英山县的英山尖。一代英雄终归尘土。古英国(今英山)和古六国(今武穴)均为皋陶之后,武穴武山寨是英布英雄事业的起点。英布对武山寨感情很深,九江王府原在安徽寿春。后英布将九江王府迁到武山寨因为武山寨是英布起义发祥地,也是英布与刘邦、樊哙汉军最后争战的“大本营”。英布人生大戏,从武山寨开启,也从武山寨落幕。按司马迁《史记》载:英布为六人,也就是今天的武穴市人,但也有人存疑问为英山人古六、英均为皋陶之后,是亲族邻国。但英布千真万确是武穴人西汉时的“行政首长”。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武穴武山湖中的武山寨历史故事丰富,千古英雄英布在《史记》中单列一传。是武穴旅游资源的“唯一性。”只有“唯一”才能“第一”。武山湖,又名青林湖是古彭蠡泽一部分,据《广济县志》载:“青林湖源出县治(梅川)北横岗诸溪涧……从紫石头入注黄泥湖,自凤嘴港西注入大金河,自黄花山东注之。”公元前206年,楚灭强秦,英布受西楚霸王项羽封为“九江王”都于六。三年后,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垓下之战,刘邦灭楚霸王项羽,英布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淮南王”都于六。为何九江王治所九江郡由淮南寿春迁到六呢?因为英布是六人(今武穴),或为六为他事业发祥地。“寻阳九派”之地成就一代英雄事业。无论英布被番阳令封为“番君”,还是英布自称“武王”以及项羽封他为“九江王”和刘邦封他为“淮南王”,英布军事活动均在今武穴。“九江王府”遗址武山寨,佐证英布自称“武王”出处,千古名湖青林湖,因英布而改名为武山湖。千年武穴也因英布而得名。建议武穴市委市政府围绕武山湖,着力开发西汉历史文化资源。刘邦上冯秀察山,坚守官桥庸城(樊哙城)战英布,这些历史实事千真万确,且现存“樊哙城”的遗址尚在,武山寨中的寺庙金鲤寺供有英布、樊哙塑像。
武山湖碧波万顷,是“九江源头”,风光秀丽。历史人文资源厚重,西汉刘邦、樊哙战英布,英布首义武山寨,“九江王府”也在武山寨。且武山寨是武山湖中天然小岛,而不像杭州西湖中的小岛,是用淤泥人工堆积的小岛。武山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洞,洞中有水,自然风光奇美。武山湖更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吴楚之战、楚汉相争、元末明初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武山湖。清末太平军与清军血战武山湖。历史战争硝烟散尽,但历史天空中英雄们光照武穴史册。武山湖因英布而名扬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2 07:12 , Processed in 0.06897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