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4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活动] 《武穴春秋》改版复刊方案。请大家多赐照片,投稿在此跟贴。谢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5 16:3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武穴春秋》改版复刊方案

    为充分发挥史志资政育人功能,深入挖掘武穴市史志资源,宣传武穴历史,建设文化强市,为武穴跨越式发展增强历史底蕴。我办决定从2014年5月开始对创办于1992年的《武穴春秋》进行改版,改版后的《武穴春秋》将打造成大型史志人文类专刊,成为在外武穴籍人联络故乡情、在校学生了解故乡事、在岗武穴干部职工汲取故乡智的强大平台。该刊将全面展示您所全知道的、您不全知道的、您全不知道的、您想知道的武穴往事。现就改版后的《武穴春秋》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该刊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韵味,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武穴历史与现状,存真求实,钩沉探幽,服务当今,通鉴后世。
    二、组织领导 加强对该刊工作的领导,成立专班,负责协调编辑工作。该刊由武穴市委办、市政府办分管,武穴史志办主办,同时组建编委会和编辑部。
1、《武穴春秋》编委会
名誉顾问: 吴美景  郝胜勇  杨石明  郑勇平  胡晓青
顾    问:颜宏启  秦龙志  尹胜利  向  博  汪国斌  
          蔡  军  伍雄军  高维鹏  吕巨斌  曹跃先  
        余  良 熊观华  程飞龙  夏灿明  朱葆和
        宋怀远   
主   任:  高维鹏  
编委会成员(排名不分先后,暂定)
        吴晓亮  张建军  徐亚荣  郭友德  王卫平
        王红光  周小平  夏柱彬  雷世达  王学平
          王新开 王金和  吕永兴  张民主  史  纪  
          罗与之  祝吉光  范青保 徐国庆  陈  良  
          干海波  宋银华  刘胜德  刘志宏  程道炳  
          蓝和贵  张光锐  劳补奎 朱国树  舒广辉
          余  辉  朱泽民  廖正保 刘寿真  田序凯  
          范立志  田树斌  帅又龙 方  君  郭江林
          戴益民  苏  琳  夏树林   陶勇军 李必胜  
          陈绍华  陈淑先  柳晓春  曾曙光  陈宇航  
          叶  东
2、《武穴春秋》编辑部
名誉主编:向  博  高维鹏
执行主编:向武华
副主编:  刘敬东  伍金容  郑银桃
责任编辑:程瑞库  夏慧君
特邀编辑:程道炳
三、刊物改版构想
   1、改版宗旨 博采武穴历史资源,广播武穴历史文化,丰富武穴历史视野,借鉴武穴历史经验,记载武穴历史进程,服务武穴跨越发展,追求严肃性和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史料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2、栏目设置 《武穴春秋》改版后暂定为不定期出刊,待条件成熟后再设为月刊或双月刊。主要栏目设置包括:①“风云录”;②“沧海潮”;③“亲历记”;④“名人传”⑤旧影窗”;⑥“珍闻辑”;⑦“时代志”;⑧“群言堂”;⑨“文荟苑”;⑩“古镜台”;⑾“春秋笔”;⑿“他山石”;⒀“桑梓情”;⒁“创业史”;⒂“图说武穴;”⒃“回眸”;⒄“市井旧话”;⒅“武穴名胜”⒆书画墨迹等等。在今后的办刊过程中,视情况发展变化予以适度调整,渐至相对稳定。
   3、来稿要求。来稿内容以武穴历史人文为主,兼及武穴周边地区,要求做到客观真实、具体详尽、生动准确,能够提供图片的尽量提供图片。所有采用的稿件付给一定稿酬。
   4、装帧设计及出版发行 按照出版物质量标准进行印刷、装帧,拟采用8开本,每期30面,彩色胶印,图文并茂,以达到庄重大度、美观新颖的效果。该刊由本办自办免费发行,视具体情况而逐步扩大发行量。
                     
                       武穴市委史志办公室
        2014年4月9日
发  刊  词

   博览历史有什么益处?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明了了我们改版复刊《武穴春秋》的初衷。
   为什么要钩沉历史,古今中外史学大家、政治风云人物多有珠玑之言,马克思把历史的作用说到了极致,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我们只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历史学。”通观众家所言,斟酌细究,我们以为熟悉历史大概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传承文明。刘师培在《刘申叔先生遗书》中说:“故六艺之道凭史而存,书数方术之学由史而生。”;二是资助政务。古希腊史学家波里比阿在《罗马史》中说:“历史研究是政治生活中的一种训练。”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中有言:“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以史为师的政治家枚不胜举,孙中山、毛泽东等都从历史中吸取了大量的政治智慧;三是明鉴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四是教化风俗。晋代范氏评陈寿的《三国志》就得出一结论:“辞多劝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古罗马史学家老加图的看法更具体:“历史具有垂训后世的作用,其中包括爱国主义、道德训诲和英雄形象教育。”;五是褒黜人物。这个很厉害啦,所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古代的皇帝都得敬畏三分,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塔西佗甚至这样断言:“历史之最高的职能就在于赏善罚恶,不要让任何一项嘉言懿行堙没不彰,而把千秋万世的唾骂,作为对奸言逆行的一种惩戒。”;六是预知未来。近代著名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序》中指出“智慧莫大于知来,来者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历史发展总是有一定规律的,黄炎培说的“历史周期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史可以推及未来;七是鼓舞民气。连横在《台湾通史》序中激昂感慨:“国可灭,史不可灭。”“史为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八是考究渊源。孙中山当初为革新社会,说出了如下发人深省的话:“中国人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弊,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凡此种种,正是我们创办《武穴春秋》的意义之所在。武穴的历史渊源流长,在历史长河中武穴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点燃了光炳千秋的精神火种,涌现了一大批贤人志士,这一切可歌可泣、可叹可咏、可记可叙。正当武穴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丰厚的历史资源就像深埋的宝藏,只要我们把它挖掘出来,一定会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智慧将成为助推武穴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增强武穴发展的历史底蕴,建设文化强市,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当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向武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4-15 19:55:02 | 只看该作者
多句嘴,老头歪太多了,最好找几个90后来一起搞!

         搞就搞的年轻人也爱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4-15 19:56:04 | 只看该作者
预祝越办越好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7:08:2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请多推荐,一定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4-16 16:05:11 | 只看该作者
少扯进点政治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08:58:24 | 只看该作者
以存史为主,政治史料也难免包括在内,请明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20:59 , Processed in 0.045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