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邵卫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军旅日记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1-14 17:39:11 | 只看该作者
邵版的记忆力真是惊人,多年前的事,历历在目,细节都记得这样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9:41:20 | 只看该作者
往日的风景,往日的人和事,都历历在目,真不简单
玫瑰 发表于 2010-1-13 20:50

一晃25年过去了,时间真是快啊。我能记住他们,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9:41:59 | 只看该作者
邵版的记忆力真是惊人,多年前的事,历历在目,细节都记得这样清!
听雪 发表于 2010-1-14 17:39

现在也只能记住这么多了,估计很多事情都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9:42:23 | 只看该作者
1984113(火车)


    一大早,我们都起来了。连长告诉我们,今天要离开武汉,坐火车南下,到部队去了。这些话让我们很兴奋,很期待。我们都是农村孩子,从来就没有坐过火车。

    上午1130分,我们都被安排上了火车。这列火车,是一趟专列,装载的全部是新兵。绿色的火车外面挂着“武昌——湛江”的牌子,告诉了我们这趟火车的起点和终点。离开家乡前,有一些已经退伍的老兵说新兵坐的火车都是闷罐车,没有座位,车上很难找到厕所。可我们坐的火车跟他们说的根本就不一样,行李架上放好自己的行李,每个位置坐一个人,还可以围在一起打扑克,感到非常的暇逸。

    伴随着况当况当的声音,火车终于开动了,我们几个一级老乡围坐在一起,都在说着今后到部队准备做什么。有人说,学个技术,回家了以后还可以找一份工作。有人说,转个志愿兵,一生的铁饭碗就有了。丧气的人说,唉,管他做什么,混几年就回来拉倒。我没有说什么,其实我想说的是想考军校读书,但又担心别人笑话。我把我以前的高中书籍全部带来了,就是想在部队复习,争取考个军校。

    相比于夸夸其谈的别人,我更喜欢看火车窗外的风景。我对我国的地理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我们此行从湖北出发,途中要经过湖南省、广西区,最后到达广东省。我们家乡的气候属亚热带气候,而湛江市在雷州半岛上,基本属于热带气候。此时家乡已经是深秋了,天气有些凉凉的,但广东的气候就要暖和多了,甚至可能有些热。

    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跟家乡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甘蔗,广东有很多黑皮的甘蔗,我们家乡则没有见过。湖南的水稻很多是直接在田里脱谷,他们把谷脱在一个木制的大斗里。而我们家乡是先捆起来,挑到晒场上,再用牛架石磙,或是脱粒机将谷脱出来。家乡农村已经看不到用稻草盖房子了,而广西很多农村的房子还是泥砖砌成的,上面用稻草铺盖遮雨。路上看到很多白杨树,想起了课文《白杨礼赞》。

    火车翻山越岭,跨过一座又一座的桥梁,钻过一个又一个的隧洞,曾经还有人在数,看看一路究竟有多少个隧洞,终究是没有数成功,因为晚上即使不睡觉,也不知道是不是钻了隧洞。

    有人的地方,就有热闹。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永远都不寂寞。火车上一路欢歌笑语,《知道不知道》的旋律时常飘进我们的耳中。我们一路向前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0-1-15 11:23:3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5:55:46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继续
娃娃 发表于 2010-1-15 11:23

感谢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5:56:09 | 只看该作者
1984114(军营)


    “武昌——湛江”161次直快列车,从3 上午1130开始出发,经过29个小时的跋涉,长驱3000余里,纵横四个省区,终于于4日下午1550到达目的地广东省湛江市。

    我们下火车的时候,看到整个火车站里面全部是海军。绝大部分是我们这些没有挂帽徽没有红肩章的新兵,少数是挂红领章的干部和挂红肩章的老兵。我们广济县的57个新兵和蕲春县的3个新兵,被安排在两台解放牌上。从热闹闹的湛江火车站,慢慢地驶向静悄悄的郊区。我们都睁大眼睛,不放过任何新鲜东西。因为这些将是我们给家乡亲人写信的内容,比如这里的椰子树啊,这里的香蕉啊,等等。

        1730分,我们在离部队门口约20米的地方下车,列队走向营区。营区门口有一个锣鼓队正在敲锣打鼓呢,欢迎着我们这帮新兵。我们被两个老兵带到连队的两个大房间,把个人的物品放下来,就通知我们去吃晚饭。

    第一次到连队吃饭,感到很新奇。八个人围一桌,中间放着一个象洗脸盆这么大的不锈钢盆子,里面装满了菜。两个老兵一直在强调,吃饭不准讲话。所以我们都静悄悄地吃饭,生怕被老兵批评。吃饭当中,老兵让我们吃完后到服务社购买个人用品,主要是吃饭盆和铁桶,其它的如信封、信纸等,也可以在服务社购买。

    这两个老兵,是这个连队的班长,在新兵训练之前负责带我们,分别叫武明和杨成武。我们回到宿舍后,武明对我们又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不准越过连队旁边的水沟,晚上2130必须睡觉,等等。我们刚来,得慢慢适应了。另外,他还告诉我们最重要的,那就是我们的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38410部队67分队。这里的地址果然跟接兵连长告诉我们的地址不一样。之后,班长让我们自己整理个人物品和给家人写信。

    军人服务社的大门对着外面马路,但窗户刚好对着我们连队,我们不能出营门,就隔着窗户购买我们需要的物品。我买了一个水桶、一个吃饭盆子、一块香皂、一块肥皂、一叠信封和几本信纸,估计大家跟我买的东西都差不多。

    我们的宿舍很大,里面摆了二十多张上下床。下铺的两头各一个柜子,供睡上下铺的两人使用。我被安排在一个下铺,我的上铺叫董三毛,跟我睡的床挨在一起的下铺是王映保。我连续写了10多封信,跟亲人和朋友讲述了我一路上的情况及广东省的风土人情。我旁边的王映保一直在看着我写,我挺纳闷的,他怎么不写信呢?仔细一想,记得他好象没有读书啊,难怪呢。看到我一口气写了那么多的信,很是羡慕。得知他一个字都不认识,我连忙说帮他写信。我用他的口气,也是连续帮他写了六七封信。好象是从198410月份开始,义务兵发普通信件不需要贴邮票了,这样,我们就省了很多钱。我们把已经封好口的信送到连部,回来的时候,班长催促我们赶紧洗漱,930前必须上床睡觉。

    躺在床上,我们根本就没有睡意,胆子大的人还在讲话。回想起这几天的一幕幕,真是感慨万千啊。不知道家里现在怎么样,一定也在念叨着我吧,想着想着,仿佛又回到了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6:00:5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我1984年11月4日的日记


今天,我远离了生活十八年的故土,远离了熟悉的生长在故土上的一草一木,远离了生育我的亲人,远离了朝夕相处的朋友,来到了距家乡三千余里的祖国南方,听到的是陌生的声音,见到的是陌生的面孔,心里感到莫名的空虚和烦恼。每当这时,我真想立即返回家里,返回到亲人和朋友的身边。正当我感到聊赖的时候,突然想起亲人们的嘱托和祖国人民给与我身上的重任,顿时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想起亲人们亲切的话语和朋友们纯洁的友谊。仿佛亲人们和朋友们就在我身边。无怪乎一位诗人说道:“那临别时的话语与赠言,不也是力量的源泉么?任你走遍天涯海角,同志永在身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0-1-15 18:26:40 | 只看该作者
邵版,你真厉害,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从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0-1-15 19:23:39 | 只看该作者
心潮澎湃。
新兵入伍的新鲜好奇,让我想起了十来年前外出上学的情形。
邵版讲故事一定非常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 16:05 , Processed in 0.0619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