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葱葱乱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土人情] 广济与西游记有什么关系?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4-4-30 20:36:04 | 只看该作者
单独一个花果山说明不了什么,但把花果山、藏密洞、灵山、大圣山、瑟琶山、毛颖山、猪头山、紫云山、火云洞、桃树岭、黄牛院、八挂顶、野猪栏、高家屋、神猴庙、五峰山、白果树、桂花王、茶花王、真武顶、观音寨、凌云渡、碧波潭、仙人桥、乌龟石、猴峰寨、石牛、石船、石马、玉皇殿、白马寺、天竺寺、接引庵,难道这些西游记里相同或相近的地名,以及石猴出世、唐太宗地府还魂、三十六庙供灵山、猪八戒投胎、龙王庙传说等等,都是《西游记》成书后才有的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4-4-30 20:46:04 | 只看该作者
麦克风 发表于 2014-4-30 20:36
单独一个花果山说明不了什么,但把花果山、藏密洞、灵山、大圣山、瑟琶山、毛颖山、猪头山、紫云山、火云洞 ...

“花果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2.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有山峰136座,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4.4 米。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名闻海内外。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景观令游客赞叹不已。山中古树参天,名胜古迹众多,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布山中。主要景点136处,与《西游记》密切相关的景点很多:孙悟空出生地——娲遗石、惟妙惟肖的猴石、八戒石、沙僧石、栩栩如生的唐僧崖,以及七十二洞、定海神针、仙砚、拐杖柏、晒经石、团圆宫等,特别是水帘洞更是名闻遐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4-4-30 20:57:56 | 只看该作者
浣犳槸鍚﹁繘琛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4-4-30 21:04:36 | 只看该作者
“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这是赵朴初先生题连云港花果山的一幅对联,此联就立在花果山风景区进山的门口。连云港花果山能与《西游记》结缘,能借《西游记》扬名,能搭西游文化在世界广为传播的快车打造旅游品牌,从近处说,应得益于一大批《西游记》研究学界包括鲁迅先生在内的诸多的专家学者,其中,博览群书的毛主席也两次谈到《西游记》于连云港花果山的关系,说“孙猴子老家在江苏省新海连市云台山上”。此外就是连云港乡邦文化人的努力与贡献。从远处说是得益于一个古人——吴承恩,是他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尽管学界对《西游记》的作者问题研究还存在“否吴说”和“疑吴说”,但“吴著说”依然成为主流学说,众多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论证,无须笔者饶舌,因而在这里姑且应用学界前辈和同仁的成果,以“吴承恩作《西游记》”为基点来叙述这篇跋文。     吴承恩以超凡的想象力,将自唐以降之“唐僧西天取经故事”整合成一部百回本古典小说《西游记》,作为小说的背景地和《西游记》成书地,吴承恩老先生将花果山的一草一木都变成书中故事的元素;连云港的乡邦文化人也已超凡的想象力,结合《西游记》故事和连云港古海州的民间传说,演绎大圣故里的风物人情,将花果山的一景一物在书中找到其映射。
《西游记》文化资源,目前在花果山的南半坡已经得到有效的开发;《朝阳与西游记》便是连云港乡邦文化人将西游故事和花果山北半坡风景有机粘合的结晶。
二 唐僧取经队伍自长安出发,一路西行何以到得了东海岸边? 、
西天取经故事自西域流传,连云港的花果山何以留下烙印?
这个问题当然源自于吴承恩。笔者也可以从小说创作学角度作一番想象:吴承恩以花果山为背景创作《西游记》,花果山的景物、古海州的传说,不可能不对他的创作产生影响;西游故事与花果山某些景物的相似性触发吴承恩产生灵感,产生创作冲动应该有其合理解释。 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给于解决: 一是西游地望东移需要有合理的说明。西游地望何以东移?这在《西游记》文本中已经有合理的解释。《西游记》开篇“这部书单表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为我们指明,东胜神州之“海外国土”。乡邦文化名人李洪浦教授,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西游记》主要背景花果山原型的研究,爬山读碑,寻觅史籍,虽遇“文革”浩劫,也未中辍。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李洪甫重新就云台山的地望地理和文物风物、唐僧家世的掌故与云台山的史迹存留、西游故事演变与海州的方志口碑、吴承恩的家世行迹及其与云台山人的族谊交往等方面,从考古学的立场出发,写成《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一文,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10月(第3期)发表后引起学界关注,他在文中明确指认连云港云台山就是西游故事中的花果山。这里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吴承恩是否来到花果山,是否就是在花果山写就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李洪浦先生在《西游索故》一书中也给以说明。1982年10月6-14日,首届全国《西游记》研讨会在淮安、连云港两地隆重召开。120多学位者从学术层面考察,连云港花果山与《西游记》的联系及其学术价值获得了确认,会后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的许多关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西游记》与连云港花果山方面的专论,进一步确认了花果山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的地位。
二是西游故事由西北向东南流传需要有必要的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文化南移。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南渡,原本发生在北方的民间故事乃至民间习俗,也随之南迁。正是大批人南渡江淮,孙悟空的故事才从山西传至江淮,促成《西游记》小说的问世。同时,在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之前,已经有西游记评话、西游记杂剧(折子戏)等等广为流传,在江淮一带乃至福建沿海,有关孙悟空的故事流传非常普遍,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大圣信仰”。
解决了西游地望东移和故事流传问题,我们对于《西游记》能在连云港的花果山何以留下烙印就可以做出合理的想象。应该换一个说法,并非《西游记》故事在花果山留下烙印,而是花果山的山山水水、草木风景在《西游记》里留下很深的印记。毕竟,作为《西游记》创作背景地,吴承恩在花果山“采风”“体验生活”,花果山上的景点对于他产生构思联想,那是必然的事情;当地流传的一些民间传说被整合进小说里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  朝阳镇位于花果山北坡,是新县古城所在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朝阳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密布、民间传说丰富、古迹遗存众多。前文已说明,吴承恩创作百回本《西游记》小说以及花果山作为其创作背景地和孙悟空的诞生地逐步得到学界认可,而吴承恩与古海州、云台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学界考究得以证实,吴承恩在云台山采风考察,为创作《西游记》“体验生活”,搜集大量素材似可认为基本可靠,那么基于这一取向,云台山北坡朝阳的山山水水、风物人情、人文传说、地名遗迹等等给他创作《西游记》带来灵感,应该可存一说,可谓“一部西游未出此山(云台山)半步”。目前,云台山南坡的花果山上的《西游记》旅游文化资源,已经开发得具有相当规模,作为中国国家“4A级风景区”,借助《西游记》的影响,花果山已经在国内外游客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并形成连云港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然而,作为完整的《西游记》小说的成书背景地,云台山北坡的众多《西游记》所描写的大量景观及其文化旅游资源却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br/>读过《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西游记》叙写孙悟空等人保护唐玄奘西天取经,一路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取回真经并修成正果的故事。主要人物跋涉山水的经历注定了故事的展开与名山大川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统计,《西游记》中所涉山岭58座(包括重复出现者),其中花果山还被作者赋词两次,所涉海洋3个,河流5条(包括流沙河)。小说中的山与水还普遍被设置成妖魔鬼怪的藏匿之地、神道仙佛的居住之所、众多故事的发生地,小说故事的演进也基本完成于山水之间。而朝阳所居的云台山北侧,与西游记故事所描绘的山水何其相似,可以想象,吴承恩在小说中的许许多多描写就是以朝阳山水风光为蓝本的。
朝阳境内的《西游记》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仅《朝阳与西游记》这册小书就为读者荟萃了不少于20处:傲来国(龙上山、虎下滩)、孙大圣(猴石天然雕塑)、猪八戒(大猪窝)、唐僧母亲殷氏女、沙和尚(沙僧岩、沙河口)、白龙马(白龙潭)、牛魔王(牛王庙)、白骨精(白骨岩)、地府鬼门关(悟空闹地府)、泾河龙(斩蛟龙)、晒经台(大爪崖)、师陀国(狮子山)、观世音等等等等。直观的景点、美妙的传说,无须人为加工,就是动人的华章,当年吴承恩信手捡来写进《西游记》小说中,作为素材、作为情节,成就其鸿篇巨制。更何况经过几百年传说,加之历代文化人之想象,使景点更逼真,传说更丰美,这些与《西游记》相关的景点,若能得到合理地开发,更好地利用,无疑是一笔宝贵的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财富。

人家连云港早在几十年前就研究了,这个时候武穴冒出来西游记发源地,只能呵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4-4-30 21:18:35 | 只看该作者
白马寺(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4-4-30 21:22:48 | 只看该作者
杩炰簯娓姳鏋滃北鍘熷悕鑻嶆ⅶ灞憋紝鍥犱负鏅壊涓庤タ娓歌閲岃姳鏋滃北鐩歌繎锛屽啀鍔犱箣姣涗富甯竴鍙ヤ竴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4-4-30 21:2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4-4-30 21:26:25 | 只看该作者
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4-4-30 21:2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4-4-30 21:37:20 | 只看该作者


石牛
[shí niú]
            古人常列于陵墓前的石雕之牛即称为石牛。古人迷信,以为石牛出现象征祥瑞或预示灾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 08:18 , Processed in 0.0744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