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99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理文化] 花桥(花关桥)地名来历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8 10: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花桥(花关桥)地名来历  
    花桥(花关桥)地名,除七秩龄童叙述之外,"[
原名有“花官桥”的石桥。据传于东汉时,由当地一个名叫花子的石匠揭榜修建得名。清康熙丁未(1667年)《广济县志》记载“传云关索经此往襄樊,经剑击石。后人建祠祀(关)羽暨索。”1956年因民政部门核定地名,去中间“官”字,而简称“花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三国名将关羽(关公)三子---花关索!
       志载:"......西里许有花关桥,云关索经此往襄樊,以剑击桥石。居人为建祠祠关公暨索"。
       又有野史云:关索,关羽三子,荊州失陷后,索逃难鲍家庄养病,愈后听说东吴仇人已死,乃回蜀国,并隨诸葛亮出征。关索既是关羽三子,为何姓花呢?原来他在鲍家庄养伤时,住在花月先生家里,并随之学艺,故有花姓。
      终上所述,花桥地名来历,应由关羽三子---花关索"以剑击桥石"而来!
      花关索"以剑击桥石"---花关桥---花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3-18 10:30:2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分享,花桥还有这个来历。楼主有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0:32:09 | 只看该作者
李云福 发表于 2013-3-18 10:30
分享分享,花桥还有这个来历。楼主有心了。

          谢谢关注!{: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0:50:48 | 只看该作者
       附花关索认父资料: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一天,忽有小校前来报告,说是门外有个小将军,叫做花关索,身长七尺,面似桃花,要求进见。关羽说:“唤他入来见吾。”小校传令给关索,关索叫随同前来的母亲和妻子在门外稍等,自己先去见父。关索进府后,跪在关羽面前,流泪诉说父子多年分散原由,说自己三四岁时见父亲不在家,常问母亲,母亲说父亲自从杀了本地一个霸豪,逃难江湖,一直没有音讯,不知在哪里。当时家中贫困,哥哥由外公胡员外抚养成长,才知父亲原先在桃园结义,现今在荆州,故而特来寻见。关羽听了关索这番话,迟疑不信。关索哭昏于地。后经张飞详细询问关索,关羽与妻子胡氏叙情,才知关索叫花关索的由来,于是释疑相认,一家人在荆州团聚。   以上这段情节,在《三国演义》最早的刊本(明嘉靖壬午即1522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没有,但在《三国演义》有的刊本中有此记载。如明代金陵人周曰的校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在第九卷中写及此事。《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中也有,写关索从荆州认父到随孔明南征,镇守今云南,参加了不少军事行动,写得较详细。在现今《三国演义》通行本,即清代毛宗岗父子评定本中,则去掉了关索荆州认父这一情节,只在孔明南征时提到关索。《三国演义》第87回写孔明南征(七擒孟获)出发之初有这样一段文字:   “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入军来见孔明曰:‘自荆州失陷,逃难在鲍家庄养病。每要赴川见先帝报仇,疮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听得东吴仇人已皆诛戮,径来西川见帝,恰在途中遇见征南之兵,特来投见。’孔明闻之,嗟呀不已;一面遣人申报朝廷,就令关索为前部先锋,一同征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19 16:51:05 | 只看该作者
宝贵的史料要好好记载,否则后人对自己家乡名的来由都不知道了!建议,老师都向学生宣传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19 22:43: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得顶,小方言大钓手,史料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20 08:24:18 | 只看该作者
珍贵资料,来之不易,向先生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1:53:26 | 只看该作者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3-3-19 22:43
这个得顶,小方言大钓手,史料珍贵

真是不好意思,上人过奖了。{: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1:56:58 | 只看该作者
江涛 发表于 2013-3-20 08:24
珍贵资料,来之不易,向先生致敬!

"向先生致敬"确不敢当,谢谢江版主。{: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3-20 12:19:29 | 只看该作者
         过去听人说花桥的来历,是由一名"叫花子"在桥上故名.看了板主帖子,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花桥边的关公祠,也因此而来。
      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09:03 , Processed in 0.0375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