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65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谋划开发黄冈禅宗文化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4 21: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谋划开发黄冈禅宗文化资源
  评论:0 条   查看:336 次   lijiefxx 发表于 2010-08-11 18:38




    2010年6月27日,黄冈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与武汉大学联合举行了大型电视连续剧《禅宗》剧本首发式暨“禅宗与构建和谐社会”座谈会。
    因佛祖文化远播海内外,黄梅县被御为“天下祖庭”,即:禅宗创始于四祖道信、形成于五祖弘忍、发展于六祖慧能。其中“六祖慧能”,与孔子、老子并称“东方三大圣人”,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慧能对传统佛教的改造称为“六祖革命”。其意义在于将传统的“以佛为中心的佛教”改造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佛教”,使“外来佛教中国化”。所以,传承与开发黄冈禅宗文化,意义非凡:
    我们创作66集电视连续剧《禅宗》的主旨是:“创新与包容”。所谓创新,即改革与创新,说到底,禅宗文化就是“中国化”、“人间化”、“大众化”的佛教,其过程均是改革与创新。如“定居修行”、“禅农并举”、“顿悟”、“打破一钵单传”的传嗣方式和宣扬“见性成佛”、使“佛教平民化”等。所谓包容,即禅宗表明佛教是“空”的哲学,“空”不是“无”,“空”包含着“有”的成分(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是有非、有天有地、有事有物、有古有今)。“空”的无限是“包容”。把心放空,包容万物,包容万有。包容创造和谐,包容成就大业,有容乃大,无所不能。在创作中,禅宗“包容天下”的理念贯穿于人物思想和行为的始终。如弘忍对犯过错误及反对过自己而又能改正错误的人的包容;慧能对不同观点甚至对在他人操纵下欲害自己的人的包容等。正所谓“你我矛盾,由我化解;社会矛盾,和谐化解;天下矛盾,从心化解。”这既是对佛教发展的总结,也是对当今社会的指引,更是对未来和谐社会的文化影响。
    黄冈已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黄冈孕育与发展了中国佛教禅宗文化,又孕育了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等历史名人。在黄冈,相继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先后有44万英雄儿女捐躯。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及200多位开国将帅。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文人墨客曾在此吟咏,苏轼“一词两赋”,成就其文学巅峰。黄冈是黄梅戏的故乡、诗词之乡、楹联之乡、武术之乡、农民绘画之乡、闻名遐迩的“将军县”和“教授县”。近几年来,一批亿元、10亿元、20亿元企业相互促成“黄冈现象”。而这诸多“黄冈现象”的背后正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辉煌。所以,通过研究四、五、六祖为什么诞生与发展在黄冈和禅宗文化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中寻找出黄冈文化魅力,挖掘黄冈文化特质,从而引升黄冈文化的发展。
    开发黄冈禅宗文化资源,我们设想分三步走:第一步:创作出版66集电视连续剧《禅宗》(分禅宗四祖、五祖、六祖三部,每部各22集)剧本。该剧本由我和李玖久、邹火旺三人创作,125万字,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公开发行。第二步:开发禅宗系列天然产品。如开发佛祖泉天然矿泉水(该泉水几百年来自行喷涌,常年恒温流量不变,水质晶莹剔透,清甜甘润。富含锶、镁、偏硅酸、钙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禅茶、禅油和禅斋(禅饮、字画鉴赏等)。第三步:拍摄动漫、影视剧、发展禅文化旅游、与武汉大学合作成立华厦禅文化研究院。举办相关学术、讲学活动,禅文化品牌设计、文化体验和开设“禅文化心灵训练营”、“心灵度假村”等等,进一步扩大黄冈禅文化的影响力。(范从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22:18:54 | 只看该作者
莲 荷 心 语
——荷花与荷叶的心语
     千江映月

亲爱的
真幸运一开始就认识你
当我以菡萏的姿态从水面站起
你已是我身旁舒展的一叶新绿
彼此一声羞涩的问候
掩饰不住一见倾心的欣喜


亲爱的
真幸福能紧紧追随着你
看你从浅浅的一抹羞红
到舒展所有的花瓣娇艳欲滴
雷电袭来我是守护你安宁的华盖
风雨褪去我们共赏漫天虹霓


亲爱的
真安心能时时依偎着你
当秋风伴着霜寒悄悄来临
我将褪去所有的繁华和美丽
把对你的爱恋结成颗颗莲子
孕育的艰辛我悄悄藏在心里


亲爱的
真欣慰能陪着你一起老去
当北风裹着雪花纷纷飘落
我衰败的身躯只有你不会嫌弃
你累了就来依着我一起沉没
我们平静安详化作水底的软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武穴还是叫广济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3-16 10:06:22 | 只看该作者
精品文字,精神食粮!
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18 12:13:20 | 只看该作者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广济的佛寺一定不能超过黄梅啊,愿广济早日修成“天下第末禅寺”,以励来者,广施佛法于人间。

从“惟楚有材”、“天下祖庭” 到“天下第末禅寺”,我想荆楚文化才能更加发出熠熠光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3-18 13:05:32 | 只看该作者
道信看来,按《大品般若经》所说,佛的本质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有形色相,而是无相,以无相为对象的念佛只能是无所念,因而心无所念就是念佛。既然如此,那么念佛就是成就无所念之心,成就无所念之心就是念佛。这样,道信就以《大品经》为理论环节,将《文殊说〈般若经〉》的“念佛”变为“念心”。此外,道信又通过对《无量寿经》文意的引申,强调“佛即是心”。他说:“《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也。”本来,《无量寿经》的原文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心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其意思很清楚,即若心观想佛时,心中便呈现佛的好形相,因此应当一心念佛,谛观佛的形相。而道信加以删改和引申,变成自心本来是佛,否定心外之佛的存在,完全超出了经文的原意。

与此相关连,道信强调自己的清净本心就是佛国净土。对追求往生西方佛国净土的修行理论提出批判。有人问:修行“用向西方不?”信曰:“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佛国净土,更不用向西方。《华严经》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须知一方即无量方,无量方即一方。佛为钝根众生,令向西方,不为利根人说也。”既然佛国净土就是自己的清净本心,所以根本不用看求生西方佛国净土。
http://www.hudong.com/wiki/%E9%81%93%E4%BF%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3-18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①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②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③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④,无色声香味触法⑤。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⑦。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⑧。无苦集灭道⑨。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⑩。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⒒。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⒓。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⒔
注解:
①摩诃,大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彼岸。
②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我们所见到的物质世界,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是意念,识是见解。
③法—法的意思很多,在这里可以看成是生命的本质、事物的本质。
④⑤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识界,六识;④⑤⑥合称十八界。
⑦⑧无明至老死—十二因缘,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称为三世两重因果。说起来比较复杂,属于六道轮回之说,这里就不多叙述了。
⑨苦、集、天、道—四圣谛,释迦牟尼开悟后第一次说法,也叫初转法轮,这里也不多叙述了。
⑩菩提,觉;萨埵,有情;菩提萨埵,简称菩萨,知道了引力的存在。
⒒涅槃——常、乐、我、净。常,心无杂念;乐,获得心理平衡;我,永恒、自然的自我;净,清净、祥和的内心世界。
12.咒——咒语,由于发自于内心,所以也可称为心法。像观世音菩萨修行坐禅前用心念的咒语:唵、嘛、呢、叭、弥、吽,起到静心的作用。咒语,心里的念头,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
13阿耨多罗,无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
14揭谛,经历或修行;波罗,超越;僧,净;萨婆诃,成就。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说:当我修行大智慧到彼岸心经成就时,观照到内心处于极其平衡、清净的状态,以前一直都活跃着的五蕴都消失了,过去所承受的苦难,厄运也有如梦幻泡影般消失殆尽,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了。舍利子,我跟你说,我们所见的物质形态看似有形,其实和无形的空没有差别,甚至还可以这么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为什么我这样说呢?舍利子我告诉你,所有生命的本质,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其本原是极清净、极平衡的,它们一直存在着,不生也不死,没有生和死的概念,没有垢和净的差别,也不存在增加或减少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清净中没有有形物质的存在,没有感受、思想、意念和见解。到了这样的境界,已经没有六根了,也感觉不到六尘了,也没有六识的分别了,彻底摆脱了六道轮回的折磨,所以也就无须知道“苦、集、灭、道”这样的圣谛了,谈不上什么智商,也谈不上什么拥有,一切都了不可得。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成就了菩萨的功果。我跟你说,依智慧到彼岸来修行,能做到心无挂碍,因为知道了所有的现象都是暂时的、短暂的,不是根本;如果做到了心无挂碍的境地,哪里还会有恐怖,哪里还会有颠倒的妄想,最终自自然然地就到达了彼岸,到达了清净的极乐世界。所有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佛都是依照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来修行,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们知道智慧到彼岸是最神奇的心法,是最明了的心法,是最上乘的心法,是不可思议的心法,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所以也可以叫做智慧到彼岸心法。现说心法如下: 修行、修行,不断地超越自我 当到达清净的彼岸时,自然成就大智慧了。

http://www.nianjing.net/index.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01:27:17 | 只看该作者
小溪水 发表于 2012-3-18 13:05
道信看来,按《大品般若经》所说,佛的本质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有形色相,而是无相,以无相为对象的 ...

看来尊者对佛学很有研究!向您学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8 05:27 , Processed in 0.0711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