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hl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穴资讯] 广济县改名为武穴市是失败之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8 16: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广济县"改名为"武穴市"是失败之举。
荆州地名的变更就是一例,在国内常常作为反面教材出现。1994年10月,湖北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被撤销,设立荆沙市。沿用千年的荆州之名一朝被废,引发众多争议。许多专家提出,地名具有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事件、典故、文化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淹没。 1996年,国家恢复了被改掉两年的"荆州"之名。
"广济"之名:
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旧唐书·卷十九至二二
广济 汉蕲春县地。武德四年,置永宁县。
天宝 元年,改为广济县 "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
含有丰厚的中国传统禅学思想和底蕴。四祖在梅川所留下的诸多古迹,便是明证。如浴佛井、横岗山顶的古寺等。这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
背景资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一带。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分两大派系:一派为小乘佛教,意为"小乘"。另一派为大乘佛教,意为"大"舟运载芸芸众生渡过苦海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公元61年汉孝明帝曾派使者前去印度求法。佛教传入我国,历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发展到了高峰。佛教以梵文佛经为理论,在我国依附黄老之学,老庄道术,玄学清谈而独立发展。中唐以后禅宗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过程已经完成。禅宗盛行于晚唐及五代,宋、明、清尚连绵未己,在我国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禅宗的开山祖师菩提达摩为印度天竺国人,在南北朝时,秉承师训来中国开辟禅宗溪径,被称为始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道信是湖北广济人,住黄梅双峰山三十多年,大阐宗风。弘忍是湖北黄梅人,住双峰山东面冯茂山的东山寺,弘扬禅宗。四祖、五祖也被称为"东山法门"。弘忍之时,弟子分为南北二宗,有"南能北秀"之称。北宗为神秀,他因未得到法衣,辞别弘忍,退回到荆州玉泉寺大开禅法20余年。慧能接受弘忍密传法衣,连夜南下,曾隐遁猎人之间十五年之久。后至广州法性寺正式为师,开东山法门,使禅宗一代大师六祖慧能缔造了禅宗南宗。南宗的顿悟得法之说,已超越了印度的佛学,成为中国禅宗的根本源流。
为此,我们建言:
1.将"武穴市"更名为"广济市",以续接"广济"二字所带来的文化遗产,利于招商引资和开发相关产业等。
2.开发佛教旅游文化资源,如横岗山森林公园、重修浴佛井等,由此可以振兴旅游产业和带动服务产业,也可重振梅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城搬出梅川迁往武穴,梅川从此被遗望了、没落了)。
3. 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比如:建筑、饮食、语言、传统文艺活动
3.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赚再多的钱也要有命来花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07: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p>果子李同志,非常抱歉。</p><p>你的帖子很好,本人无意剽窃,只是想再次强调武穴更名的不利。</p><p>如有违反版规的话,还请版主处理该贴</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5: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6">楼上的朋友其实也不无道理</font></p><p><font size="6">我再来转来贴吧</font></p><p><font size="6"></font></p><p><table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font class="biaoti">城市更名利弊</font></td></tr><tr><td></td></tr><tr><td><font class="neirong&lt;!--enpcontent--"><style id="FOUNDERSTYLE"></style><p>  </p><p align="center">  <table align="left"><tbody><tr><td><span id="adv_div_default" style="DISPLAY: none;"></span></td></tr></tbody></table><strong>利 </strong></p><p align="center">  提高城市知名度 </p><p>  1994年4月,湖南省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知名度迅速飙升。此后,四川九寨沟县(原南坪县)等依托周边风景名胜变更的新地名也纷纷出炉,一“改”成名。 </p><p align="center">  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p><p>  据张家界市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介绍,该市更名后一直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势头,“一年一个样”。1993年的大庸还是座连像样公路都没有的落后县城,现在的张家界有了机场、通了火车,到长沙的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中。 </p><p align="center">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p><p>  重庆市城市发展暨旅游研究所所长韩渝辉认为,四川都江堰市(原灌县)是城市更名的成功之作。更名后保留和发扬了都江堰名胜的文化传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p><p align="center">  <strong>弊 </strong></p><p align="center">  淹没城市历史文化 </p><p>  1994年10月,湖北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被撤销,设立荆沙市。沿用千年的荆州之名一朝被废,引发众多争议。许多专家提出,地名具有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事件、典故、文化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淹没。1996年,国家恢复了被改掉两年的“荆州”之名。 </p><p align="center">  增加社会管理成本 </p><p>  城市一旦更名,各单位名称、铭牌、印章都要更换,各种证件也要重新制作。不仅如此,全国交通通讯中的相关航站、台站名称都要随之更改,全国各地出版的涉及该地名称的地图也要修改重印。这些必然增加一大笔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成本,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p><p align="center">  给人们交流交往带来不便 </p><p>  我国有些地名的更名,既未在更改前广泛征求意见,又未在更改后及时公之于众,这就给人们的交流交往带来诸多不便:走亲访友时找不着人,邮寄信件时错投误投或不能及时投递等现象屡见不鲜。 </p><p>  一些法律界人士由此认为,盲目更改地名侵犯了公众使用地名的公共权益。他们建议,更名与否应由人民自己决定,至少也要以听证形式公开征求各方意见。 </p><p align="center">  造成地名之争 </p><p>  近年来,城市之间的“争名大战”不时上演。将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的四川省稻城县和云南省中甸县就曾争相宣布,自己才是英国作家笔下的香格里拉,最终云南中甸县获准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此后,湖南新晃、贵州赫章、贵州水城等地又为争夺“夜郎”之名进行了激烈竞争,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至今这场争论尚无结果。 </p></font></td></tr></tbody></table></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8: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隶书" size="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0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恢复“广济市”可能成为现实!!

<p>见《<a href="http://www.wuxue.gov.cn/news1/news1/200719/200719164614.htm" target="_blank">2006年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一览表</a>》</p><p>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9 9:08:3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6: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size="5">谢谢楼上作出了总结成词。但愿会有那一天!</font></div>[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1 16:57:5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xpped</i>在2007-11-15 10:22:50的发言:</b><br/>现在既然叫武穴 就应该用武穴这个名字 所以人家问你是哪的 你应该说是武穴的 不应该老是提广济 还有就是强烈建议将广济药业该名为武穴药业&nbsp; </div><p><font size="5">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也叫华人吗</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08: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p>同意楼上朋友</p><p>但事在人为,就看咱们有没这个决心,领导们重不重视</p><p>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比任何时候都要快。更改个市名,告之天下,已不是难事</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08:28 , Processed in 0.0486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