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江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推荐]秋月故事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3-2 1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size="4">友人篇——浮云游子意</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M是我朋友中不可多得的一位,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的个性不是那种显山露水的张扬,也不是出类拔萃的耀眼。他的魅力全在于举止行事间自然流露出的一份随意和无拘无束,要平实地和他接触才可感觉到。红尘名利、爱恨悲喜在他眼里都是淡淡的,要提笔写他,再没比这句古诗更适合为题的了。虽不是真正羁旅在外的游子,他的心却如空中一片云,自在潇洒无拘束,偶尔随缘随喜地投影在某片湖心。<br/><br/><br/></font></strong><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M是个多才多艺且耐性极好的人。球打得棒,电脑玩得高段,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唱起各种风格的歌来直逼原唱,我们一干朋友都说,如果M开个演唱会,保管掏空很多人的耳油,因为他不仅有极佳音色而且很能投进感情去演绎。M的耐性也是不可多得的,尤其在一些枝枝节节的小事情上,他总能尽量地做到完美。<br/><br/><br/>M颇有生活情趣,侍弄花草、养养小鱼是他很乐意做的事。他不爱说漂亮话,不长于用言语表白自己,或许草木有情能解意正是他钟爱之缘。M一直在等待一个真正懂他,能与他分享随意之喜的知己。<br/><br/><br/>要和M做天长地久的朋友,必须懂得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管多要好的朋友,一旦接触得太密切,他的逃避感便油然而生。他是个高度崇尚精神自由的人,不喜欢太粘腻的友情,永远在内心为自己保留一个不受任何人干扰的角落。云淡风轻、细水长流,淡泊而持久的友情才是他所追求的。<br/><br/><br/>内在的才华与甘于默默的性情令M本身成了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我常觉得,无需把盏,和他对坐清谈也是一种享受。微笑时的M脸上满溢着纯真,沉默时的他浑身散发着哲思的气息。有这样一个好友,是我的幸运。<br/><br/></font></strong></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3-2 18: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strong>网事篇——扶危待雪</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一向觉得,网络也是认识朋友的一种渠道,不见得网上的东西尽是虚幻的,小女子就因为网络而认识了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都是见面后可以谈笑风生的好人,就让我借雕版往事,也来写写我的网友吧。因为,他们也是我过去生活中的一部分。&nbsp;<br/><br/>扶危待雪是我很欣赏的一位朋友,很幽默、很沉稳,常常给你来句出其不意,让你有种捉摸不定的感觉。&nbsp;<br/><br/>在网上,主动来找我的人很多,我就很少去查找新朋友了。可那天,我突然觉得很无聊,就打开了查找,目光在一页页的上线名单中掠过,就没发现一个能吸引住我眼球的名字,不是流于俗气的爱呀情的,就是流于寻常浪漫的雨呀云的,我一页页地翻着,突然,扶危待雪这名字让我眼前一亮,我开始详看他的资料。他的资料说明也与众不同,说了一大堆的清规戒条,简直是在传递信息:我不想在Q上叫朋友,请你别敲我的门。是抱着份好奇心吧,我试敲了他的门,很幸运地,他竟然给我开门了。(后来他开玩笑说他当时是点错了,想点拒绝的。)&nbsp;<br/><br/>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点奇怪,一向很呆板的我,那天和他的聊天竟然有了幽默细胞,什么亮眼剂、止笑药、种人民币等等一连串词就在我指下滑出,从彼此网名的含义我们聊到了文学,想起来都有趣。我说高中时,语文老师的毕业赠言中寄望我可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李清照,他便得意洋洋地说,他小学毕业时,也被老师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小李白,并蒙赠诗词一卷。&nbsp;<br/><br/>这样聊了几次后,他才把我加为了好友,真正打开了内心的匣子。我和他相识时,正是他一段事业的终结之时,他心情很不好,烟抽得很厉害,几天几夜不睡地想东西,弄得我也不太敢多扰他。后来他把工作上的事完结后,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就和我聊起了他心头的另一项负担——一个他曾深爱因误会而分开了的女孩,一直没结婚,还独自抱养了一个小孩,似打算终身不嫁了,这事弄得他很不安。为了他的笔笔心事,我曾写了一首诗:&nbsp;<br/><br/>同袍高唱阳关别,&nbsp;<br/>杯酒难欢折英雄。&nbsp;<br/>咫尺忧怜经霜蝶,&nbsp;<br/>断翅天涯忆旧龙。&nbsp;<br/><br/>我们年龄相仿,他的儿子也和我儿子差不多大小,共同的话题还真不少。&nbsp;<br/>也许他那一直未婚的干妹妹是他感情上的一道疤、一个影吧,他似乎真的很害怕再沾惹上感情上的麻烦了,所以,当他发现和我很谈得来时,他也就开始慢慢地疏远了,可是,我真正有了困难时,他会第一时间给我帮忙。&nbsp;<br/><br/>对于他的疏远,开始时我也很不解,慢慢地我也明白他了,我想,他心里一直藏着一句要对我说的话是:我躲避着深的相知,正因为我珍惜这份友谊。<br/></strong></font></p><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strong></font></div><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strong></font></p><p><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3-2 1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3-2 19: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strong>网事篇——缱绻仙凡间</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说实话,第一次见到缱绻仙凡间这名字时,我的心真的为之一震,这个名字里蕴藏着的境界令我怦然心动,无法不去揣测名字背后的形象。那时,我真没想到,这名字的主人还是个在读的大学生——上海交大的高才,开始对话很久了,我仍然未能从字里行间去确定他的年龄,他渊博的学识、良好的素养让我可肯定他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br/><br/>我们的对话竟然是用文言文开始的,这是我第一次碰上能用文言和我对话的人,令我无法不马上对他刮目相看。他的聪明、机警、博学是现下的年轻人中不可多见的,我们从诗词谈到了五四文学,从苏曼殊谈到了慧能禅师,茶道中药等都扯尽了,他竟然还懂得享受独自烹饪的乐趣,我想,这个人真的不一般,从他所取的网名已可见他的不寻常。他说我是灵猫,等闲不现的,属于他五类朋友中的第一类。 <br/><br/>后来,他开了视频,对我露了真容,是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中学生呢。我也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了他,但是,直到今天他也不叫我姐姐,彼此都不用称呼的。他学习任务繁重,还在修德语,上网时间不多,我们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碰上了,就来几句诗词或文言,要么就对数句英语,然后就是各忙各的了,他说“无声的才是隽永的”。 <br/><br/>很奇怪,我其实不习惯和太年轻的人做网友的,但是他就被我破例当作了好友,我想,是他那超越年龄的内涵征服了我。<br/></strong></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3-2 19: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strong>网事篇——胡杨</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不少主动加我QQ的朋友都说,最初是冲着我的名字来的,胡杨也是其中的一位。 <br/><br/>我还记得他在Q上打的第一句话:微心,很细心?很细很细的心?我回了我取这名的含义:微不足道的心意,微微一笑的心花,一颗微小的心,折射出微弱中蕴涵的精彩。在他解释他的名字时,我第一次感到了我的孤陋寡闻,此前,我只知道胡杨是一种树名,别的一无所知。他告诉我: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的特有的树木,活着三百年才死,死了三百年才倒,倒了三百年才朽,非常悲壮!非常传奇!初次的对白就让我感到了他的份量,此后我们就在逐次逐次的交谈中成了知己。现在他是我的弟弟了,也是第一个和我见面的网友。 <br/><br/>去年暑假,我到广州学习,不仅在一个刚自新疆归来的同学家里见到了胡杨的照片——那是一棵已经枯死了的胡杨树,外表的颜容足可见它历经的风霜,还见到了胡杨——我多才多艺的弟弟,真实的他更胜网上的他。 <br/><br/>我不知道该如何记述这个弟弟,我想,就用对话加旁白的方法吧。 <br/>初次会面的地点,在我学习的大学附近,一家叫“绿茵阁”的西餐厅,他从另一个区过来,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很早前我已经在网上见过他的照片了,他却没看过我的,尽管他说凭感觉应可辩认姐姐,我还是在信息里告诉他我穿着紫色的碎花上衣,黑色的长裙,我们约着在餐厅里见,不在大门外等。 <br/><br/>饭后,弟弟说陪我去逛街,以下为我们的完全对话: <br/>胡:你喜不喜欢逛街? <br/>心:不算特别喜欢。 <br/>胡:一般男的不喜欢逛街,可我喜欢,我喜欢从中体味社会潮流的变化,天河城的商品基本一周就全面换一次了。 <br/>胡:去购书中心看看吧。 <br/>心:好,现在我都有点怕进书店了,见到就想买。 <br/>胡:你别买了。 <br/>胡:到乐器区看看,你喜不喜欢这些? <br/>心:我喜欢钢琴。 <br/>胡:我弹首曲子你听。 <br/>(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很熟练地过去打开了琴盖,瞬间,熟悉的日本音乐在我耳畔响起,说不清那一刻的感受,是莫大的喜悦,也是莫大的恍然,想不到他的钢琴弹得这样好,之前可是瞒得滴水不漏啊。一瞬间,我想起了他对诗词的熟悉,想起了他对前女友的描述:“她也爱诗词,弹得一手好钢琴,美丽非凡~~~”,泪雾迷蒙了我的眼睛。) <br/>胡:我的朋友一到西餐厅,就打电话让我去弹钢琴。 <br/>心:你会不会特别喜欢学音乐的女孩? <br/>胡:不会,学音乐的女孩都很高傲。 <br/>心:你可以比她们更高傲啊,用高傲去打败高傲。 <br/>胡:我是高中时学钢琴的,当时碰到一个好老师,没花多少钱,现在我对钢琴已没以前那么热爱了,因为我发现到了一定程度后,我很难再有新的提高了。 <br/>胡:我现在忙得没时间去考虑拍拖的事,算了,随便找个她很喜欢我,我不讨厌她的就行。 <br/>心:你说笑了,这样的人在你身边一抓就是一把。 <br/>胡:家里只有我一个儿子,恨不得我明天就结婚。可我还是个贪玩的大孩子,经常玩到深夜就不回来睡了。 <br/><br/>微心、胡杨手机信息摘录: <br/>心:多才多艺、善解人意、精明能干又识大体知分寸=前途无量 <br/>胡:你说的是我的姐姐吧。 <br/>心:弟何必太谦,纵观当代中国历史,多少领导人皆出身团委,无论你是否有心,你确已踏上了这块跳板。 <br/>胡:弟无意于为官。 <br/>心:原来你与姐一样,何必诗肠换冷眼。但你是男子汉,只怕你身不由己。 <br/>胡:官场如过眼云烟。 <br/>心:确实,即使你能独善其身,又能坚持多久忍受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痛苦呢。 <br/>胡:姐弟所见略同。 <br/>心:在姐所认识的人当中,若论聪明机变,无人可与吾弟相比,想到那天你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为姐弹奏了一曲,姐就打心里笑了出来。 <br/><br/>心:月醉银滩,涛声海鸟,弟可别错过故事了。要知道与你朝夕相对平时没感觉的人,在另外的偶然场合也许会起了变化。 <br/>胡:喝多了,醉了。 <br/>心:词曰:“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难道竟无添香红袖为我弟捧上一杯解酒茶? <br/>胡:今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br/>心:虽说在见过大海的眼中,小溪已不算风景,但你也不用拒绝身边异性的殷勤。大海是可以欣赏的,小溪才可作伴。 <br/><br/>这就是我的弟弟,胡杨,真姓顾,是广州一所职业中专的团委书记、招生办主任,财经专业毕业,今年28岁。<br/></strong></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3-2 20: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strong>网事篇——爱是罪过</strong></font></p><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初识罪过,总惑于她的头像,一个在吐着烟圈的郑秀文,非常冷而有个性的感觉,打动我心的却是她的签名:一个生错朝代的女子,一生用文字流浪。不知道为什么,我从这签名中竟找到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也就是在那时起,我便记住了这个特别的女孩:爱是罪过。老实说,光是“爱是罪过”这名字就已令我对她无法不刮目相看,要经历了多少,看尽了多少,才会起了个这么有禅意的名字啊。<br/><br/></strong></font></div><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刚开始时,丫头给我的感觉是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只是常在人不觉意时就给你送来一份精美的贴子,而且送来就走,也不回贴,现在想来,也许那时正是她心绪比较特别的时候吧。慢慢地我开始领略到丫头的聪明和她对联盟全心全意的付出。善解人意的她,很容易就会捕捉到一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她会不动声色的、在你不觉意时给你送来一份令你惊喜的祝福,为了给联盟留住人才,她可谓呕心沥血了。其实,在我来联盟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丫头都不大留意我的,直到我在生日前写了一贴《写在来联盟满月的日子》,丫头才注意了我,也许是贴里对联盟的感情或是我流露的淡淡才气打动了她,她把我的那张文字贴做了美化。从此才有了我们的接触,但直到今天我们的私聊还是少之又少的。丫头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心在,牵挂就在。我说我不会做代码贴,她就以这句话为题,做了一张专贴给我,里面有几套不同风格的边框,让我学着用。在她自己心事最烦扰的时候,她还是为我特意整理了上百套贴子套装,供我学习参考,这是她给我的私下的承诺,一直没能公开对她说声谢谢,就让我借这次的机会在这里对丫头由衷地说声谢谢。<br/><br/><br/>说心里话,我和丫头的个性是很不同的,但是这不影响我们的相互欣赏。或者说,丫头心里就是觉得,不能让我这样的人从联盟流失了,她一直用心在牵着我。前段时间我有点想离开联盟了,就是她汇集了那么多兄弟姐妹的真情话语,做成了那么精美的贴子,让我无法不被感动的热浪推了回来。<br/><br/><br/>真正地了解丫头,比较深入地去读懂她,还是最近的事。很多人都觉得丫头是嘻嘻哈哈地调皮逗乐的,没有人知道,她在用嬉笑的外表掩饰她内心真正的心事。当然,丫头的本性是爱闹爱乐的,她喜欢收集图片和小饰品,她喜欢灌水,却不是无缘无故地开灌,她的灌水,一是为了整体贴数,二是不开心时。可是,她真正的内心世界,很少对人敞开过。打个比方说,她很辛苦地建了一所可以让她躲起来痛快地哭笑的房子,一旦有她不喜欢的人知道了房子的所在,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撤退了。<br/><br/>零碎地写了这些,我只想说:薇妹,无论是火是冰,姐姐心里永远记得和你分享《朋友别哭》的时刻</strong></font></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3-10 14: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900ff" size="4"><strong>谢谢朋友们的鼓励!秋月一定继续贴自己文字。</strong></font></p><p>[em27][em27][em27][em27]</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0 14:33:5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3-10 14: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size="4">往事篇——年事,也是岁月的印记</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站在人生的第三十五级阶梯,回望走过的日子,定格于记忆中的发生在春节的幕幕往事,连同属于逝去年月中的一些本已沉淀在心底的家庭悲欢再次在我脑海中飘过,点点滴滴,都印证了生活的变迁,毕竟,过年,始终是我们习俗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过年的光景,也就集中折射了人们生活水平及休闲心态的变化。童年时代的春节,看到在国企工作的父母领回集体发的腊肉和塘鱼,就觉得无比欢喜,看到妈给自己准备的新衣,巴不得第二天就是新年了;现在过年,看着先生提回单位发的水果、米、油,已经习惯到无动于衷,给儿子买新衣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在儿子的眼中已经读不到如我过去那般的盼望与欣喜,生活好转了,新衣已不再是新年的独宠。且让我采撷春节往事中的几个片断,借支持清水妹妹的活动之机,也为自己的人生回忆录再添一章。<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酸<br/><br/>说起来,也许很多人不相信,在我读高中之前,很多年的春节,家里都是过得很寒酸的,其实在当时父母所在的单位收入并不低,可因为爸爸的好赌,也因为爸爸正好是妈妈的顶头上司,爸爸总是第一时间就把妈妈的钱也领走了,弄得全家的生活都陷入了被动之中,爸的钱都流向赌桌了。没有了钱,妈妈确实是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的,过去妈妈常说的一句话,至今还印在我脑海:“家里有赌徒,全家遭连累,在这个单位还有谁象我们家这样连续十四年过年都没吃过一只鸡的。”反正当时赌桌是彻底地埋没了爸爸的灵魂,在我有记忆以来,除非是回老家过年,如果是在自己家,有很多年的除夕,爸爸不仅没回来吃团圆饭,连夜都是在外过的。如果除夕夜爸爸在家,年初一的上午妈就会让他带上我和弟弟到公园去玩,通常爸爸也不大愿意,他会一再地问我和弟弟:“你们想去吗?”只要我和弟弟稍有犹豫,他就马上说要不还是不去了吧,反正也没啥好看的。然后他就转到宿舍大院里看别人玩麻将去了。即使是去到公园或是逛一趟商业步行街,爸也是很没耐性的样子,总想着快点回家。倒是我参加工作后,爸爸年纪大了,不再到街上和别人赌大钱了,只和邻居们玩玩小赌,这个时候的春节,我再拉上他去逛新年街市,他看着街上迎面而过的男男女女,就会很由衷地对我说:“没一个长得及得上我女儿漂亮的。”<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乐<br/><br/>成家后,回先生老家过年也有好几次了,每次都很开心。村子里的年味又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平时分散在各地生活的兄弟婶嫂们都回了,一屋子人热闹得很。除夕晚餐前,我要陪婆婆到公祖祠去酬神拜祖,晚餐后,一大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周围,他们几兄弟说起了各自的工作及市场经济下的一些变化,我们几妯娌聊起了各自的新装和儿女的成长,公公和婆婆会向我们谈到一些家里亲戚的情况,谁家的儿子又结婚了,哪家的闺女又嫁了个外省郎,二舅父打算过了年给他的房子加层。每每听着这一切,我都感到说不出的亲切,说不出的喜欢,尽管家里那根灯管的光不够亮。<br/><br/>先生老家贴年红的习惯和我老家的不一样。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是在除夕晚就贴上年红了,说是为驱逐年这个传说中的妖怪,而在他的家乡,人们都是在年初一的早上才贴年红,说是欢庆新春的到来。吃过早餐后,勤快的公婆又开始忙着准备午餐了,四个儿子就在山脚下溜哒,寻找他们当年玩乐的足迹;几个媳妇一起提桶端盆,到河边洗衣服去了。村的名字就叫江边村,一条大江就在家门前不远处流过,听说过去曾经数度泛洪水。村里人见到我们几妯娌,都赞羡不已,说老周家好福气。在过去,家里农活多,村人娶媳妇都希望娶个高大结实的,我们四个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大啊,我和二嫂一米六的个子在四个当中是矮的了,大嫂和四弟媳都在一米六五以上,这在南方算高了,四人并行,简直是村里的一道风景了。先生几兄弟个子都小,平均只在一米六五左右,难怪邻居羡慕啊。这是我公公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公婆共育四子,全靠公公当小学教师的微薄薪水加课余的农活来维持生活,过去别人总是笑公公,说看你老周这四个儿子长大后不把你家的房顶翻掉(应是指分田地家产的事吧),没想到几个儿子都很争气,都离开家乡在外置业了。人说相见好,同住难,我们平时各处一方,自是没有了磨擦和矛盾,只节日相聚,分外亲热。如此幸福的一大家子怎不让人羡慕呢。我会好好珍惜这一切。<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休闲<br/><br/>今年春节,因为婆婆留在珠海和大伯、小叔一起过年,大家都不回老家,我们一家三口乐得自由,就在自己的小居内过了个相当休闲的春节。年前,象以往一样,例行大扫除,儿子可爱地把他老爸拖过的地板重拖了一遍。想想这两年内我们还没能力买新房子,看看家里的门,油漆都褪色了,于是去买了两大桶淡果绿色的油漆,把门重新油了一遍,最激动的是儿子,他还没见过油漆,也想动手,我们可不敢让他尝试这个了,因为一来油漆不是擦玻璃,不懂的会弄得有重叠,厚薄不一,难看。二来怕油漆沾到他的衣服上,难清洗。不过这小子后来还是不小心揩上了。清洁搞好后,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段话:如果你对着熟悉的环境已经找不到感觉时,可以尝试改变家具摆放的位置。把家里大小两宝贝召在一起,商量把客厅的家具换位摆放,结果大小两男人都同意了,我家的厅很大,长方形的,这次我们把靠墙摆放的沙发移到了中间距门三分之一处,这样等于在客厅里另外营造了一个小厅的感觉,以前的摆放是让人一进门就可以坐进沙发,有人要从门口走到房间或厨房,就得从客人的面前经过,现在的摆放进门后要就坐,就得经过一段小走廊才能拐进的感觉,我们都很喜欢。再在茶几上摆上朋友送来的一篮插花,顿时觉得整个客厅的感觉都不同了,好喜欢这个变化。<br/><br/>总的来说,这个春节是非常休闲的,除了年前为了把家弄漂亮些忙碌了一番,其他时间都很轻松,因为他家的亲戚大多不在这个城市,只需要到一个伯父家拜年。而我家的亲戚也都只到我娘家,因此,年初一早上,给远方的婆婆、大伯、小叔逐个打电话拜年后,其余的几天我们都睡到将近中午,有亲戚来时,我们就到妈妈家帮忙做点厨事,没事时睡饱了就带儿子去玩,放风筝啊,室外写生啊,或者一家三口去健身。兴致来时就一起到菜市场转转,买些清淡的东西回来调调年节时腻了的胃口。不想自己开火时就到妈妈家吃。<br/><br/>这个春节,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幸福,家无当权者,不需为躲避年礼而烦恼,又因心无所求,不需为刻意的拜年而奔波。今年过节的感觉,真好!</font></strong></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3-10 14: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3-12 16: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00" size="4"><strong>往事篇——搭错车</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strong>读高二时,清明节前,学校组织去邻县郊外的笔架山祭扫烈士墓,大部分同学都是骑自行车去的,我和另外三个女同学却不随大队走,想几个人自己坐车去,结果因为搭错车,没参加到学校的活动,还在自己的回忆中留下了一趟特别的经历。<br/><br/>那天一早,我们就带好了自己的物品,兴高采烈地到总站坐车,因为之前问过,说笔架山在遂溪县,所以我们就上了去遂溪的中巴,上车前,还问了随车的售票员到笔架山是否该乘坐该车,她也肯定了。我们便上车出发了,这是我们的这趟行程中的第一次上车。<br/><br/></strong></font><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到了遂溪县城站,下车后,我们问人,到笔架山怎么走,别人说到笔架山应该坐到雷州市的车,遂溪是去不了的,我们一听顿时傻了眼,马上追问补救方法,得知要转车原路返回,至半路的麻章镇三岔路口才可等到去雷州的车,于是,我们就上了回麻章的车,这是我们的第二次上车。<br/><br/>回到麻章,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焦急地看着一辆辆到雷州的大巴从我们眼前飞过,却没一辆停下的,车上都是人挤人了,我们才想起,时近清明,人们都赶着回乡祭祖呢。等了将近半小时,我们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便打算回到我们市里的总站,看看是否还能赶上始发的车,于是,我们第三次上车了,上了回城的车。<br/><br/>回到车站后,我们绝望了,那天上午已经没有待发的车,而时间也已经到了十一点半了。怎么办呢?我们想,别的同学应该都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开始活动了,再去也没意义了。那一刻的心情啊,真的是言语无法形容。<br/></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strong>我们看着自己带着的大包小包的食品,心想,总不成就这样提回家去吧,我就提议干脆咱们四个坐车到海滨公园玩个痛快吧,她们一致雀跃起来。我们第四次上车了。<br/><br/>在海滨公园,我们玩得很开心,正聊得起劲,有几个海军哥哥走了过来,我们这里部队多,我也搞不清他们是哪里的,也许是南海舰队的吧,反正他们想和我们聊聊,我们也就顺着答了几句他们的话。下午四点,我们第五次上车,回家了。<br/><br/>这段搭错车的经历,我和我的同学都毕生难忘。</strong></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9 12:58 , Processed in 0.0718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