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66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大金铺的春暖花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3 1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春分时节的温暖感觉是从大金铺的上垸开始的,有裹脚的阿婆在修的平整的水泥路上碎碎走过,留下湿漉痕迹的小脚印。梅雨季节尚未来临,阴雨天气时常光顾,让阿婆的身子骨显得愈发硬朗起来。春分才至,阿婆们已开始忙碌起来,孙子们都上了学堂,她们更需要由上垸走到下垸,走进附近的幼儿园,接送孩子。
    大金铺里的三月忙碌之景,除了往来于水田里的庄家汉,大概可以算上所有的阿婆们了。一边是春暖花开的悠然乡村,一边是身体力行的照看子女,阿婆们忙碌的三月也是从朝九晚五的时间段里开始的。接送孩子放学,准备一日三餐伙食,离开了父母双亲,这些可爱的老人们正用自己的双手,重新托起了孩童们的好梦。
    所以大金铺的样子,在三月初春里又总是单调又简约的,红砖的房子一栋栋开着门,温暖的阳光远远地折进去,而出入的多半是数岁的孩子。孩子对着阳光,懒散地伸腰打哈欠,他身后的阿婆就会准时出现,阿婆抱着孩子往屋里走,她们的身后留下浅浅的阳光和步子,温润不已。
    遇有孩童不听话,要往室外跑,跑到大金铺旁的大金河畔,阿婆们也是默许的。大金河水在三月里正是最清澈的时候,洗衣的妇人多,也算是能照顾得了那些小精灵们。妇人在河边洗衣,孩童们在河岸玩耍,上了点年纪的人拄着拐杖,立在一边。水珠叮咚处,孩童最雀跃,一直到妇人们洗完东西回走,孩童们玩耍的时间也就到了,老人们一声咳嗽示意,那些坐在家里的阿婆们就都出门了。
    在孩童们的印象里,大金河的水可能就是用来玩笑打闹的;而在阿婆们的回味中,那些清凌凌的水更像是某些往事。三月春水暖,百花屋前开,河水的流转年复一日,有一年春水无恙,有一年喜气洋洋,不同的河流风景有不同的心情。要知道孩子是在河畔长大的,也是在河畔的屋里成家立业,而她的孙子更是在河水的潺潺声里成长。几代人的生长时候与一条河的气息搭配吻合,让阿婆们时常在闲暇光阴里唏嘘不已,感动不已。
    我也算是那群由大金河畔嬉戏打闹孩童里成长的一位,大金铺给我的印象除了大金河之外就是那些慈祥又好脾气的阿婆们了。zoc的外婆是大金铺的,他以前由周湾去大金铺,喜欢踩着大金铺人的水田埂子走。田埂子的路狭窄又柔软,经常是一脚踩下去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叫人忐忑不已。如若再遇上对面叫喊喝止的汉子,我们的脚步会更加匆匆,我和zoc遇到过很多次因凶悍的汉子在怒喝而掉进水田里的情况,但若碰上了是哪位阿婆,她便没有喝止,还要提醒我们别摔跤。zoc于是反复炫耀,坦言那些阿婆都是她外婆的玩伴,因而特别照顾我们。
    三月里的景色和回忆也是因为阿婆们而变得温暖起来,我最近一次路过大金铺,仍旧看到了一群在楼房门口聚着晒太阳的阿婆,只是面容都太陌生。我猜测着,在时光流转里,那些面容慈祥的老太婆们可能都和zoc的外婆一样作古,然而她们留给这世上另一些人的温暖,大概还要存在很久很久。
    三月末的一天,zoc也回到了大金铺,清明时节将近,很多人陆续回到老家,zoc说,她的外婆是葬在大金河另一畔的尺山上。尺山,外婆,老人,几个词语在我心里盘旋不停,其实我早该猜测得到,这座大金境内最高的山峰上是埋葬了很多先人。尺山本就是高耸见长,远方尚且有跋涉而来选址落墓的老师傅,何况还是附近之人呢?以这样一处风水宝地,安眠那些可爱又可敬的人,到底是幸运的,因为每一年的春暖花开之时,我们所有曾经是孩子的漂泊之人,都会回来看看,这处温暖的地方。
     在看到zoc后,我就确认过,其实三月的大金铺给人的感触和回味远不止这些,大金铺的样子、圈子和印记还有很多。zoc的外婆以前就常说,大金铺在很早的时候是一条街道,因为大金河上没有桥,过河的人都会聚集在这里,长此往来,大金铺自然变得热闹起来。尤其是初春三月,乡下兴起赶集,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过来凑热闹,那人潮如海的样子啊,叫人看着就觉得红火。
    几十年前的大金铺,人杰地灵,能人辈出,而现在时光过去的久远了,到底寻不得一二事迹来,即便有故事,也是长者口里的笑谈。我能记住的三两往事自然更少:大金铺桥头的小卖部,桥头做早点的两位老人,还有简易的理发店,粗陋的庄稼医院,加上偶尔会在桥头路过的卖货郎,摇着拨浪鼓的声音,遥远且无边。我稍有回味的大金铺印象大概就是这些。
    我记着大金铺的事不多,而听闻的相关趣事却有不少。有说擅于线鸡的阿四是大金铺人,他常年穿梭于附近乡村,吆喝着“线鸡喔,有鸡线的不”的腔调,做些线鸡的活儿。线鸡没有系统培训,只能靠着师承传授,这也算得上是阿四的独门手艺。与此相关的还有擅于养猪的老孙,擅于杀猪的屠夫佬郭子,他们大抵都是大金铺家喻户晓的人。每年的三月时光,是大金铺人相对悠闲的日子,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便少不了那些人的故事,如果哪家有相关联的活计,请上他们去办,结果也会和气的很。
    和阿四他们相反,更多人还是习惯种植农作物,水稻麦子棉花高粱,花生玉米黄豆油菜,但凡有土地的地方总能种下几类作物,春华秋实看着丰硕,个中的辛苦也很浓厚。也只有在春天,看着漫山遍野的花开,吹着油酥温润的花香,看天地间都是色彩斑斓的样子,人才会轻松起来,承担起来,坚韧起来。种白薯的老刘常说,别看这一刻的大金铺是春暖花开的温柔模样,下一刻就可能会疾风骤雨;庄稼人从没有欣赏的美梦,有的只是耕耘的毅力。
    老刘和阿婆是两类人,他们给我的形象一后一前,是刚毅和温婉的不同样子。虽然在很多年前,那个曾经将大金铺的名字叫成“大尿布”的小孩早就成长起来了,然而关于大金铺的苍老回味和悠韵故事还是在的。总会有一位阿婆和zoc的外婆很像,也总会有擅于不同手艺的能人再次四处徘徊,往事被人遗忘也好,被人记起来也罢。总之,那个看起来有点古韵有点匆匆的大金铺,在如今这个三月里,一直都是写满了春暖花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19:13 , Processed in 0.0346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