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苏伟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杨二岭往事——长篇帖子连载!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卫兵 发表于 2012-11-16 11:02
写得很好

得到杨二岭伟人的评价!
还是蛮舒服的!

只可惜我要把你写成反面人物!
伟人早期一般都是调皮捣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3: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所言的是当年常来买红梅烟的小混混!跟现在这个人没关系!

现在的这个一天抽两包中华烟!我一直担心他抽烟会烧着那些时装名模!

幸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新闻!

请留意北京那一块儿的时装发布会!说不定是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3: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间,就到候车大厅门口了。大厅门口还是和往年一样,有不少卖水果的摊位,有不少等客的电动麻木,似乎又多了些面的。乱糟糟的和往年一样,没多大变化。卖水果的摊主还是哪几个人,我仔细扫了一眼,也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往年称水果的老式称竟换成了台式电子称!

这一点让我着实大吃一惊!家乡人民素质大大的提高了!让人很温暖,也很自豪!虽说车站有点乱,走在家乡的马路上还是让人感到很新奇和兴奋。

似是头天下了场小雨,马路上有不少积水,车一跑,还溅起不少水花和泥巴糊!

车站对面繁华依旧,热闹得很!店面广告牌比往年大多了,十分抢眼,跟北京上海繁华的闹市街头没啥不同。就是没看到我们杨二岭村吴老五开的餐馆,原来的餐馆门头改成中国电信门头了,让人有点失落。以前杨二岭人上街,到了车站下了车,那个不来捧个场,吃碗稀饭,来盘炒粉。再坐会儿,咵哈方,款下村里和街上新鲜事!

没想到,这个杨二岭人上街首选饭馆竟关门了,不晓得乡亲们再上街上那歇个脚,交流一下各自情报式新闻。这个杨二岭村会馆式信息中心关了让我有点悲伤,杨二岭村人在吴老五没开饭馆之前,街上也有一个类似的信息中心,就是城东万福餐馆。很可惜,存在了十几年后,由于武穴城区大扩展,杨二岭村上街的客车不能从万福餐馆经过了。

“啥时候,吴老五的店不开了”?
“不晓得是么时候冒开”儿子想了想才回答我。
“你经常从这过,咋连这个都没注意到,这可是你老家婆垸人开的”
“俺杨二岭人在街上,还有好几个人开了餐馆,老五店东西好贵,代世不吃到别人那里吃,不关门才怪”!儿子又自作聪明的分析了原因!
“小心点走!我还以为出了车站就能见到这个俺垸下人”!我招呼着儿子继续小心点走。

马路中间两边街上,行人如织,买年货的、卖年货的把个街两边全占据着,儿子拉个箱子跟个向导似的在前边一忽左、一忽右。躲闪着行人和摆在街面上的各种正在出售的货物。我跟在后面也是一会左一会右,却得儿子刚才讲的也不无道理,武穴街真有点城乡结合部的感觉!不管是个什么样的商家,都把自家的摆在门口,就连照婚纱照的也不示弱,有大大的门头广吿牌还在门口弄个灯箱!真让人感到好笑!大白天的,门口放个灯箱。

看到街上古个多人买年货,我怕家里人年货还没买,到了年三十时不好买便问儿子:
“俺屋年货买没买”
“有好多买了,在杨二岭还冒拿到街上来,冒买的,俺楼下就是广济商城,怕么是”!
儿子回过头来又补充告诉我:
“俺楼下广济商城里开了个大超市,叫明心超市,还是个总部,东西蛮便宜的,比大连沃尔玛还便宜”
儿子一提到大连,我不竟又想起头年全家人在大连过年的情景,问儿子:
“你到底,愿意在那过年?”
“杨二岭”
“要不你一个人在杨二岭过年,我和爷爷、奶奶、你细爷在街上过年行不行?”
“我还喜不过的,你只给我买箱方便面就行了”
儿子的回答让我很意外,虽说是开玩笑!不过儿子愿意在乡下过年肯定是真的!毕竟头年跑到大连过年,让他失去了农村孩子该有的好多乐趣!大连过年,冬天屋外零下十几度,一天到晚在屋内呆着,屋内暖气过年时还特热,跟夏天似的!屋内打个赤膊,屋外就要穿得严严实实的,从屋内出去穿衣服就穿半天。儿子胖,屋内还嫌热,出去穿衣裳又麻烦!一天到晚在楼上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再说杨二岭村,他还有不少童年小伙伴可在一起开心的玩牌,放炮、打乒乓球、羽毛球。
“看来俺屋过年也要分几个帮派了”我答复着儿子的方便面要求似的说。
“你和妈是大连帮,我和你娘佬子是杨二岭帮,细爷是武穴帮。”
“你细爷咱一个人是武穴帮了?”
儿子见我不明白便停下脚步,故作神秘的凑到跟前告诉我:
“细爷回武穴好几天了,冒回杨二岭看哈子,上回五一放假也冒回杨二岭,一直在武穴!他这个人到那都行,冒得家乡观念”

点评

真有味,苏哥屋的小子让人喜欢!  发表于 2014-2-12 1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3: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争取每天一小时搞定!提高打字速度!
另问一下高人们,每段开始空两格按什么键?争取年底征服健盘上每个键!

点评

当然是按键盘上最下面长条空格键了,空几格按几下哈  发表于 2014-2-12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横岗山顶 发表于 2012-11-16 12:18
同是天涯流落人!祝安康!

谢谢朋友的祝福!
祝朋友一切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臭豆腐 发表于 2012-11-16 15:42
车站回家那一段非常动人,和当年我从外地风尘仆仆赶回家的状态如出一辙,感觉真实,贴近生活常态。

没有文字功力,,我也要打造出全球杨二岭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声 发表于 2012-11-16 23:50
帮人挑错,人人有责:
“却得儿子刚才讲的也不无道理”————觉得
“我答复着儿子的方便面要求似的说。 ...

不急!慢慢来!
争取突破空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20: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担心武穴论坛的寿命没我的帖子长!{: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22: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细爷,说不定将来是个人物,邓小平十五岁赴法国留学后,就再也冒回过四川老家广安,你细爷有点象邓小平!”
我又开始给儿子灌点我不太多的历史知识!儿子对历史最感兴趣,比我知道的还多。

“镇长就镇长,总是跟人不一样!”
我弟弟外号镇长,是上初中是同学给取点,他初中到高中一直混个班长当。每年过年时,同学来拜年都镇长的叫着,儿子也跟着叫镇长,很少听到他叫我弟一声细爷!弟弟上大学后,在学校又混个学生会纪捡组组长当,儿子叫细爷更少了,天天直接喊镇长了!

“你细爷不回杨二岭主要是回去还一个人也要做饭,从武汉回来天天和同学聚会,也没功夫回杨二岭呀!”
“回来古多天,啦天天和同学聚会,他压根儿不是杨二岭人!“
“他回杨二岭又没得么事,回去做么事,和他上不下的后生伢打工还冒回来,回杨二岭冒得人玩的,当然在武穴玩的呗”

儿子听我这么解释才又拉个箱子继续左冲右突的领着路,到了上庙口又回过头来说:
“爸,俺杨二岭人在街上还蛮多的,好几个,在路对面买衣赏”
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还真有好几个杨二岭后生伢、年轻假儿在路对面衣裳店门口试衣裳。
“你贼眼还蛮历害的哈,古多人一眼就望到俺杨二岭人”
“莫说这几个杨二岭人,俺杨二岭人在街上买屋的、上班的、做生意的那个我不晓得!”儿子一边说一边手一指:
“雕章子的还冒收摊!”
儿子说的是上庙口左撇子雕章摊主,杨二岭四房垸人,早年在杨二岭小学当民办老师,当民办老师一年就七八百块钱,家里做了点田,右手使不上劲,没办法才来武穴街上讨生活,雕个章刻个字什么的,在上庙口有上十多年了,为人蛮实诚的,街上人见他用左手雕章就叫他左撇子。

俺杨二岭人还没人叫他左撇子,杨二岭垸乡风蛮好的,真正身体有点缺陷或毛病的反而不取外号,有外号的反而都是正常人,真是各处各乡风。

左撇子这个外号在上庙口一块叫开后,武穴街上人也就都这么叫着,摊主吴老师也不在意街上人怎么叫他,时间久了,吴老师索性扯块红布在上面写上几个正楷大字:左撇子雕章处,来找他雕章刻字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吴老师生意就这样一年比一年火,头几年也把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挣的辛苦钱拿出来,在街上买了房。

儿子杨二岭武穴来回次数多了,杨二岭村谁谁在那买房、在那做个小买卖摸个门儿清!

“爸,俺杨二岭人来街上买房的越来越多,就俺自家厔的基本上都离开杨二岭了,你看哈,俺四爷爷在武穴买了,五爷爷就在对面商场上十一楼,六爷爷这几天,天天叫我爷爷带着看房,二爷爷武汉、深圳有房,三爷爷花桥深圳有房,个个和屋人一样,杨二岭垸人走光了”!

“这个很正常,中国发展了,农村人都喜欢望街上跑!俺杨二岭垸下垸人基本都走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我一边走一边同儿子讨论着杨二岭。

“俺杨二岭陈个山垸现在只剩三个老头冒走,其他人全部走了,好多屋都倒了……”

儿子把从杨二岭村上街车上听到的新闻伤感的说着。


儿子的话让我也莫名的有些伤感,看着武穴街上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我不由自主的想或许这里头就有好多我不认识的陈山垸人!

陈山垸是杨二岭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垸,座落在广济县第二高峰连贞寨半山腰上,是全市比较高的一个自然垸,大部份姓刘,少量姓吴。姓吴的两大家人一户九十年代初就跑武穴城东开餐馆了,就是杨二岭人早年上街落脚的万福餐馆,另一大家人有的到花桥、有的到武汉、有的在武穴街上。陈山垸八十年代有好几百人,姓刘在这近十年基本上都搬到武穴、梅川和大金这三个地方,现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空心村。

剩下几个老人,是死活不走的主儿,儿孙们在街上混得还蛮好,老人就是不上街,口口声声与老宅共存亡!与几百年了的陈山垸一块成为尘土!

陈山垸改革开放后,人们从山脚肩挑头顶的也用红砖做起了楼房,好多也是三层的,这两年,无人住的房子开始了崩蹋,早年盖的青砖面房几乎已看不到了!杂草和疯长的各种树木已掩盖了一切……

杨二岭陈山垸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武穴市第一个消失的大垸,岂能不让我和儿子一样伤感!

为了让儿子不再和我一样伤感,我转移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22: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找到往事感觉!有可能要从清末开讲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4 20:19 , Processed in 0.0655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