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9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蕲春四宝之一蕲艾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8-17 10: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到处也长蕲艾,很可能处于自生自灭中。用上蕲州的牌子卖出去是宝,没有那个意识就是视而不见、白白浪费的价值成亿的草...即使给武穴颁奖也还是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8-17 10: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野菊花、武穴灯盏花、武穴决明子......武穴的竹子等,也许都蕴含着巨大的开发价值...这是本草纲目的故乡的草的价值,也是竹器大师故乡的竹子的价值,苏东坡笔下的风物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8-17 11: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强一点,眼睛看大一点,不当广济小虫:

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是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资助项目,由植物学学科积累深厚和专业数据库资源丰富的中科院植物所和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联合建设。 以Species 2000中国节点和中国植物志名录为基础,整合植物彩色照片、植物志文献记录、 化石植物名录与标本以及药用植物数据库,强调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8-17 12: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是中药材的发源地,目前我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先人们留给我们后世的中药财富。  

http://www.hudong.com/wiki/%E9%BB%84%E8%92%B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8-17 1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蒿素
2011-10-27  10:14
青蒿素,又名黄花蒿,是由菊科植物黄花蒿所提炼出来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治疗恶性疟原虫所引发的疟疾的特效药。
1969年-1972年间,屠呦呦领导的523课题组发现并从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
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33,组分含量:C 63.81%,H 7.85%,O 28.33%。
由中医引发的争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sxb.html?tj=1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artemisinin/
http://www.baidu.com/s?ie=utf-8&wd=%E9%9D%92%E8%92%BF%E7%B4%A0
有人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青蒿素与中医的关联:"一大群科学家,走进一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翻箱倒柜试图寻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在屋后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宝贝,后来还有证据表明,这个宝贝不是屋主的,是一个房客偶然留下的,并被屋主丢弃了的。"在寻找青蒿素的过程中,与其说中医参与了,不如说中医实际上只是一个研究对象而已。

2008年全球疟疾感染者分布图:每年有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有100万不幸死亡。

2011年9月23日,美国拉斯克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将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在研发抗击疟疾药物上的贡献。  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青蒿素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它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周总理亲自批示下,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它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究开发并在国际上注册的为数不多的一类新药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治疗恶性疟疾惟一真正有效的药物。
    屠呦呦最重要的研发成就,是青蒿素。

    青蒿素背后有欢喜。作为第一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成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中国科学界在国际荣誉上得到进一步肯定。

    青蒿素背后也有遗憾和伤悲。据调查发现,青蒿素是得益于中医药古方的启示而发现的新一代抗疟药物,被国际上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但是,它却没有为中国制药行业带来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话语权旁落,基本上命不由己。

    在占总额80%以上的公立市场上,跨国医药集团诺华公司占50%左右,赛诺菲公司占20%左右,印度企业占20%,中国企业占不到10%。此外,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非洲人民的生命,但长期在非洲的业界人士认为,为了达到更好效果,中国抗疟援非策略还需改变。

    如果将视野放宽一点,可以发现,自2010年以来,一波外资对中国制药业的并购、合资潮流方兴未艾,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诺华、赛诺菲、奈科明等跨国制药巨头举动频仍。目前,跨国制药企业在为掌控中国一线市场做着种种努力,已经占据中国国内接近30%的市场,在一线城市的二三级医院占比接近70%。如今,摸透了我国本轮医改政策的外资巨头们,开始向地方基层市场进发。可以说,中国制药行业的内外资大规模博弈才刚刚开始。

    谁的青蒿素?围绕青蒿素,还有一些纷扰不已的功劳之争。但诚如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所言,青蒿素科学史最有价值的告诫,就是“扎实做事”,这恰恰是当前科学界最需要倡导的风气。屠呦呦及其小组成员,以及参与“5-23项目”的科学工作者都不是天才,但他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研究,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没有简单放弃,最后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青蒿素本身价值连城,而青蒿素从发现到应用的每一个阶段,值得解析的信息之充分、之激烈,对中国科学界、医药管理、产业界、对外援助战略的启示意义之强大、之悠远,有着极高的样本价值。

    这是一个宝库,远未被充分发掘。这是一个寓言,远未被充分解读。一个多月来,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内外、产官学各方,这一专题将为您提供青蒿素幕后故事的解读。

    青蒿素:墙内开花墙外摘果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明确警告,“你们研究的东西有被别人抢走的危险”。“目的是敦促我方不要在《协议书》问题上与美国讨价还价,实际上也是挑明了:你们已经没有什么密可以保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武 | 北京报道

    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得具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拉斯克奖。由此,青蒿素为更多国人所知。

    2006年11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承诺:“3年内中国向非洲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类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这给了中国制药业很大鼓舞。

    青蒿素是得益于中医药古方的启示而发现的新一代抗疟药物,被国际上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然而,它却没有为中国制药行业带来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话语权也旁落,基本上命不由己。

    至少有两个短板醒目并导致了今天的市场尴尬:专利保护意识不强、不力;中国制药行业整体上生产管理水平还无法与国际接轨。

    屠呦呦就不无遗憾地说:“那时,大家一门心思想着为国争光,也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我们因此失去了青蒿素的知识产权。


    丧失申请专利权的背景

    1977年在《科学通报》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78年5月,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义,发表了青蒿素结晶立体绝对构型的论文;1979年,第二篇青蒿素化学结构的论文,以北京中药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署名发表于《化学学报》。

    1979年英文版的《中华医学杂志》以青蒿素研究协作组名义发表了青蒿素抗疟作用的论文,公开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数据。此后,一篇篇由“5-23项目”科研人员个人署名的青蒿素论文陆续开始发表。

    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5-23项目”对抗疟药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和资料。随着“文革”结束,全国各种科技活动、学术会议相继召开,学术期刊陆续恢复出版发行。

    1982年,中山大学教授江静波等人在国外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青蒿素的学术论文,该篇文章的内容其实已于1979年在国内发表。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西方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原瑞士罗氏远东研究基金会医学主任、美国华尔特里德陆军医学研究院疟疾研究部教授Keith Arnold还回忆说:这篇论文发表后得到了奖励,中山大学教授江静波最后收到了英镑支票却无法兑现。

    在国际上,一般而言,如果在发明成果公开发表之前没有申请专利保护,此后将因为“不具备创造性”而不能再行申请专利。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也因此失去国际专利权保护。

    “为什么要把青蒿素的成果技术过早地公开发表而不申请专利呢?”由“5-23项目”部分负责人和老科学家在2006年共同出版的专著《迟到的报告》,回应了这一问题:

    “我国当时尚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在那个年代里,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为国争光是科技人员的唯一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8-17 12: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鄂东所享有的世界级的医药文化底蕴。每一种植物都够武汉大学或华中科技大学开一个研究院(所)。我们首先要做的,除了颁奖,更重要的是要把老祖宗的东西变成中华民族的专利,不要让日本和欧美抢去了,这些不知道要值多少个圆明园。湖北省的智库和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将鄂东(尤其是我蕲黄广大别山区)和神农架的医药文化底蕴保护好,挖掘好,以无愧于祖宗、无愧于未来。(华佗和张仲景也距离我们这个北纬30度很近哦!这真是世界医药文化的奇迹!国家层面上应该对这一地区的医药文化带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投入,甚至可以考虑将这一大片区域联合起来申报世界自然与医药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8-17 1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alibaba.com/trade/sea ... ea=product_en&fsb=y
中国目前只满足于alibaba上卖的小钱儿。大头儿恐怕不在alibaba上卖。网页右面的企业是湖北潜在的招商引资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8-17 12: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不要就事论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 20:26 , Processed in 0.0744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