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逝水年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生活七色板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阴
         我有练习书法的爱好,练了二十几年,字没大多进步,但还是自得其乐。
         我把儿子考过的试卷、读过的报纸找来,叠成四平方厘米大小的方格,一番挥毫泼墨后,细细品过,墨干即整齐堆叠,然后集中没入垃圾桶中。纸质好的,可以正反面写;纸质不好的,一挥而过。我写我喜爱的古诗词、名言、名句,写自己作的小诗。所以,家里晒满了、贴满了、叠满了我写的字。儿子做作业,我练字,已成了家中一道固有的书香风景线。朋友来了,内行的、外行的,都少不了赞几句,使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了一把。
        我爱好书法,从拿起笔那一天就有了。小时候,姐姐字写得漂亮,看着她提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象姐姐一样,把字写好。而且,我见过外公、隔壁金舅那一手正楷毛笔字,更是笃定了我的决心。初中毕业后,我就离开了学校,课本的知识渐渐放下淡忘了,唯一没丢的,就是那点练字的兴趣。我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我的生活,我的情感,和成长的烦恼。如果以十年为一摞,每摞高一米多,二十几年加起来,堆叠的高度有两米多,远远超过我成长的尺度。写日记的过程,让我的字好起来了,文字的组织能力也强了不少,起始梦想做个农民作家,也投过不少稿,收到过几回稿费,后来由于工作的变迁,慢慢感觉爬格子只能作为爱好,不能成为主职,渐渐淡了些,但练字与从事的工作也有关,却一直没有撂下。
       练字陶冶了我的情操,也支撑着我的成长。在很多次工作转换过程中,漂亮的书法都助我迈向了更高一个层次。初中毕业后,我做过苦窑、找过副业、打过短工,后来因为字写得好,文章不错,做过技术员、干部、老师,再到企业中层、高管,每前进一步,都与我的字、文章息息相关。
      练字,开阔了我的心境,改变了我的性情;练字,快乐了我的生活,亦将伴我终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1: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01月13日  小雨  星期五
       昨天,是儿子的生日;也在昨天,他结束了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恰也在同时,儿子结束了他在余姚五年的学习生涯,他将要转学回家、离开我们了。所以跟妻商量,决定郑重其事给儿子过个生日。
      年关岁末了,不管这一年收获有多大,但总也要庆贺一下,这个纷挠复杂的社会,能健康的活着就是不易,回望这一年,风雨历程、坎坷艰辛,总算是熬过来了,每年的例行聚餐自是少不了,凑着又是儿子生日,所以我就把两者拼到一块了。但我不想同事们花钱,就没有把给儿子过生日的事提前透露出去。
      我把今年的聚餐改了方式,要求有家属的统统带上,大人小孩围了几张桌,同事的家属彼此平时虽然也常见面,但集在一起仍有道不完的家长里短。一番觥斛交错、酒足饭饱之后,快接近尾声时,我取出了藏在车子后备箱的蛋糕,在同事一片惊讶声中,我们道出了原委,点上蜡烛,关上电灯,在点点星火间,儿子合掌许愿,我们不知道他到底许了什么愿,只能在生日歌中,祝愿儿子愿想成真,祝愿他健健康康、快乐一生。待儿子吹来了蜡烛,电灯亮起时,我塞给了儿子一个红包,其实那里面是一封信,是我对他的殷切寄语,这是我自他十五岁生日起,每年在这一天都要手书一封,把自己对他的情感凝成文字,有对其过去一年的总结,有对其未来的展望。我不知道儿子能不能理解我这份苦心,但我相信,对他人生总有些帮助;或在若干年后,再看这些信时,读得出幸福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康华 发表于 2012-1-14 16:52
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挥,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自我。。。。。。

过年也回老家吧,提前祝新春快乐!

点评

是的,谢谢。  发表于 2012-1-15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8: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雪 发表于 2012-1-14 23:25
那个特殊的红包值得借鉴!
直觉楼主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对家人,对事业,对自己的追求。

我最羡慕雪姐的淡然,人至中年,追求的内心平静、生活的平稳、事业的平坦、情感的平和,所谓“家和万事兴”嘛,都是你我、及所有平常百姓人家的梦想!
提前祝雪姐及您全家人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9: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01月15日  小雨  星期日
       前几天,不经意间,在“武穴论坛”网友互助版见到一则寻求春节拼车回武穴老家的标题,打开一看,发帖人竟出自跟我生活在同一座江南小城---宁波余姚。一听说余姚有武穴老乡,心里就有莫名的跳动,联系过去,几经交流,撼然发现我们就在同一个街道,相距不过两公里。她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经常转悠的地方,没想到常常光顾的小街,竟藏着这么一位千里之外来的老乡。
       莉莉,武穴论坛义工版版主,没见面前,我还以为是位二十几岁的小姑娘。见了面之后,我还认为不过二十几岁,细聊之下,才知道跟我们是同年代的人,看人家保养的多好,硬是把要奔四的年龄装点得象二十几岁。这是我老婆的感慨,我把在武穴论坛联系上莉莉的过程跟老婆细细讲过,莉莉请我们吃饭、见面的时候,我提出把我的老婆也捎上。见了面,我老婆和莉莉聊得就象失散多年的亲姐妹,不过远远看处也还真有点象,只是我老婆身上烙印了更多岁月的苍桑。
      跟莉莉同来的,还有一位网名叫上善若水的老乡,他跟莉莉也是通过武穴论坛刚认识的,他来余姚已三年多了,老家跟我是一个镇的,在余姚跟我们相距也不过四公里。我们聚在一起,两个女人家长里短,我们两个男人则吸着烟,在云雾间,聊着过往的经历。
      莉莉很健谈,也是位有爱心的人,从义工版版主,就可见一般,她说知道在异地他乡有武穴老乡,兴奋得两夜没有睡好觉,想想也是,武穴人多往温州方向奔,在宁波一隅,当少之又少,即便我在这里生活了快七个年头,她也不过是我邂逅的第二位。
      打工的生活如浮萍,或聚或散,全凭缘份,感谢武穴论坛让我们有缘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雪 发表于 2012-1-15 21:42
谢谢!要回家过年了,祝一路顺风!
你儿子已经十五岁了,看来这一声“雪姐”有待商榷啊。我是七零后八零 ...

我知道自己比你空长几岁,不过师也、尊也、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9: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俏俏 发表于 2012-1-17 03:12
呵,我欣赏字写得好的,我欣赏时刻关注孩子成长的。祝新年快乐。

感谢俏俏关注,希望一起参与更多讨论孩子成长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01月17日    晴   星期二(农历2011年12月24日)
       儿子学校今天举行休业式,面对马上就要离开这所学校,离开这座城市,虽然他表情淡定,但我相信他内心一定是复杂的,是纠结的。为了让他更好留住这一刻,我把相机给他带去,叫他多拍拍学校的掠影,多拍拍和同学的合照,让他记住这里的老师、同学、一草一木。五年,不是一段短暂的岁月,而是一幅漫长的成长画卷。
      休业了,儿子终以班上总分第一名,为他五年余姚学习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了这个寒假,他又将要到一所陌生的学校,踏上新的学习征程,学习永远没有结束,只有新的开始。前程的路,需要他自己去趟,我们做父母的,只有给他祝福,给他精神上的鼓励。不过,我相信经过这五年的培养,他已形成了内敛、低调、稳重的性格,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有做人的基本原则,有面对艰难困苦的勇气,他明天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祝福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4: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辗转了二十多天,终于回到了余姚。自即日起,年华将以日记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艰难的回乡之旅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情感交集。

                      2012年1月18日(农历2011年12月25日)阴、雨、雪
       过年就要回家了,激情澎湃的心躁动了好几天,总在想着家乡又有哪些变化,新修的房子已装修得怎么样了,过年会看到多少张曾经熟悉而今又陌生的面孔……
       为了早一点到家,一家三口凌晨三点就起床了,草草吃了些饺子,把行装堆叠了满满一车子,启动发动机就出发了。在余姚看着月淡星稀,猜怎么着也应该不会比天气预报说的那般恶劣,可是一到杭州地界,就见空中细雨飘零,越往前走,下得也越大,不过好在赶了个早,高速路上车不多,车速倒没受多大影响。到了黄山,路况就差多了,山路弯曲,隧道重重,山上皑皑白雪、雾气霭霭,窗外更是雨雪交加,好在不大,还没到封道的地步。到了中午11:30,就已上了黄黄高速,预计再过一个小时,就该到家了,越往前走,家乡的气息越浓了,心情也变得更加激动,车速也不自觉快了起来。
       出了花桥收费站,向松山咀方向行驶,二十几分钟后,想来就可以到家了,可麻烦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在花桥棉纺厂附近靠右行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在路边突然折返横向路中间,路面坑坑洼洼,一个刹车不及,撞上了,老人倒在了泥泞水泊之中。惊慌下驻车扶起老人,老者咿咿呀呀,竟不能说话,我慌恐是不是把人撞傻了,连忙拨打120、110、保险公司电话,久等不见车来,只得撇下儿子、丢下部分行装,先把老者送到花桥医院。在医院一番洗缝之后,发现老者额头有两处皮外伤,缝了五针,彩照后,骨胳还完好,未见折、裂、碎现象,心中稍有所安,但老者还是怎么问也问不出一句话来,连办入院手续都是个麻烦。无奈只得央求医院先行救治,一方面安排妻子买几套新衣服来,把老者身上打湿的衣服全换上。
       一个小时后,离得最近的姐夫全家赶了过来,看着伤者包裹下似隐似现的老脸,姐夫说这不是我一个垸的聋哑人树华老头吗?做手势问老者是不是认识他,被否定了,伤者的身份依是一个谜。最后还是姐姐细心,找了支笔,看老人会不会写字,不想他还真能歪歪斜斜写上“毛仁山”三个字,接着在清理老者换下来的衣服里,发现了他的一代身份证,豁然就是姐夫口中的聋哑孤寡老人毛树华,至此伤者身份确定,心里也落下了一块石头,伤者本身就是聋哑人,不是真的把他撞哑了。随后赶来的父亲进一步确认,这伤者是他同年的老表,跟他也是一年生的,都是七十三岁的人了。
       接下来,是要通知伤者家属来协商处理了,交警虽然来过,他们看了老者的伤势后,做了下笔录,丢下句让我们自己协商处理就走了。老者没有兄弟姐妹,孤家寡人一个,几番周折,终于等来了伤者远房几个侄子,一番商议之后,决定还是先把老人送到武穴人民医院做个头部CT,检查一下受伤的头部有没有问题。于是不待老人的一瓶盐水挂完,租了辆车子,一行六七人又把伤者送往武穴,不过好在做CT的人不多,半个小时结果就出来了,照片显示无异常,心中又算解了个结,剩下的就是皮外伤了,只要稍加休养,不日当可恢复。看这麻烦折腾得,把个回乡的喜悦之情荡之无存。重新回到花桥医院,安顿好老人,才想起儿子还在出事地点,叫外甥、弟弟几拨人去接,都没有找到,儿子对家乡人生地不熟,不免又生出几份担忧。好在时隔不久,儿子借电话拨了过来,他被出事地点附近的住户,以客人般待遇请到家里照顾着,心里不觉对家乡人的友爱更多了几分好感。
       晚上,父亲留下来照顾老人,我们则住在了姐夫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4: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1月19日(农历2011年12月26日)  雨
       一大早,我们就离开了姐夫家,决定先回家,把一车的行装卸下,然后开始按计划去办事。
       回到阔别的村落、新建的家,心中百感交集,如果没有这场车祸麻烦,应该早在二十小时前就到家了,现在倒好,把原有的行程计划全打乱了,如今只有挑要紧的先做了。卸了行装,又匆匆赶去了干仕的岳母家,她在昨天就已知道我车子撞人的事,她讲了一大堆车子撞人、被人家赖上的例子,叮嘱我一定要谨慎处理。在岳母家草草吃了顿早饭,又驱车往梅川赶,要在农行里取些钱作为年前年后的花销,房子装修钱要还上。
       到了梅川街农业银行,才后悔不该把车子开进来,购置年货的行人、驾驭人、迎亲车队,把个梅川街堵得水泄不通,短短的不足五百米远的出街路,足足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车子开了出来。目睹路上的交通,真是触目惊心,行人、车辆都不讲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路中间驻车打招呼或转弯的,挤到只管挤,不挤的后面的就插上来了,十足一副众生逃生图,堵到最后,要出的出不出去,要进的进不来。虽有一两个交警在扯破喉咙的吆喝,似乎一点效果也没有。大家都乱来,凭你大盖帽也无济于事。
      到年底,家里的外地牌照车子真的多了很多,让凹凸不平、崎岖狭窄的家乡公路不堪重负,窄处还要停车让路,甚至倒车让道。昨天去武穴,一路下来连着看到两起交通事故,小车撞上电瓶车、摩托车撞上小车。自己有了昨日之鉴,车速也不敢快起来,即便在武梅公路上,始终控制在40码以下。
      下午两点,带着儿子赶到了百汇学校,接招生办老师的通知,要对儿子做一个入学前的测试。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女老师,在了解了儿子的基本情况后,就开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试卷测试。趁着这档子功夫,我和妻子决定去趟龙坪交警五中队,早上他们来电话,要求我去处理昨天的交通事故。辗转到交警,差不多已是一小时以后,负责处理事故善后小警官询问了案情前后,竟扣了我的驾驶证、行驶证,看来这事不通过交警还好,一旦惹上了,麻烦更多了。
      出了交警,我电话请武穴的老表帮我去百汇接儿子,让儿子在他那住一夜,自己则借着导航,直接从龙坪插到花桥。这一段路开下来,让我倍受感慨,一路的黄泥,道路弯曲狭窄,十几公里路走下来,车子都已溅成泥黄的了,没有了它原来的天蓝,有几处都感觉没路了,穿过几个小巷,又隐隐约约见到连着的另外一片村庄。
      到了花桥医院,伤者已好多了。听父亲说,他早上还一口气吃完了姐姐送来的五个荷包蛋,胃口比父亲还好,而且可以自己下床上卫生间,只是右腿走路有点拐,想来撞伤疼痛未去。询问医生意见,伤情不大,可以考虑回家休息,不过这只是医生的建议,具体还得征询伤者远房侄儿的想法,所以这事只有委托姐夫去沟通了。看着马上要过年了,街上的餐饮店都要关门了,呆在医院里,有钱都买不到吃的。倒还不如回家休养、照顾来的方便。通过与伤者家属协调,在医院开几天针,拿回家在村卫生所打,过年前后由姐姐负责送饭照看,再结合医生的看法,确定具体出院时间就在明天上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7 09:03 , Processed in 0.0400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