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标题: 一瞬的思绪--母校在视线尽头 [打印本页]

作者: 葱葱乱草    时间: 2013-3-20 22:55
标题: 一瞬的思绪--母校在视线尽头
    汽车沿着京珠高速公路向北飞驰,离开岳阳时刚刚下午四点半,我就想,到咸宁时应当不会天黑。可以再一次看到咸安城,离开她己经过去了22年。
    在车的摇晃中,我昏昏沉沉地不时看窗外景色,终于看到路边闪过“赤壁”的标志牌,我顿时清醒了过来。心中不满的嘀咕起来,曾经非常熟悉的“蒲圻”变成了十分陌生的“赤壁”。想起当年曾在蒲圻纺织总厂实习,对这儿的地理有些了解,我放眼向从路边向远方看去,没有任何的标志物勾起我的回忆,只有低低的山丘和农田、河流飞速的移动着。也许是因为高速公路并不是从我熟悉的地方通过,那么,是不是也看不到我记中的咸宁?……幻想中的懊丧被另一个路牌打碎,“咸安南27 Km”一闪而过,我不知道咸安南是个什么概念,27公里是什么地方呢,是汀泗桥?汀泗桥没这么远,失望从我的眼睑一直漫到了胸底,长长的叹了一口气。23年了,我青春中的珍贵的年华,我的知识、我的灵魂......只听说在毕业的那一年底,校门口的大操场就被一条公路给划破失了秀丽。
    从旧忆中回来,左窗外已是残阳如血,右边田野和山林也受到了感染,抹着胭脂,美丽,却伤感。我尽力的在流动的视野中寻找熟悉的标志,心想,即使路不从城边穿过,也应当可以看见城市的身影,并且从地形上断定,咸安城应当在路的右边。
    车带着我的思绪呼啸地擦着“咸安南”道口而过,可是我的眼睛没有得到一丝丝的慰藉,母校就在城南,是不是已经错过?一股酸涩的电流从心脏流遍全身。
    路边的河道、湖泊变得多了起来,地形完全陌生。
    记得,读书时,从学校出来,不管向哪里走都有河流,向西北去,那里湖泊连着湖泊,每天游泳的西河也发源在那里。学校西北边很远的地方才有山,而向东不到两里路,就是小山连绵。印象最深的是南山,那山上竖着高高的电视发射天线,远远的就能看见。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总是将它当做一个方向标志。约在82年春天吧,几个同学约我一起到西边一个农校去,当时并无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记得在路上竞然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树,它永远留在了我的脑子里。那是离开咸安上十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子,村头有一株高大的阔叶树,开着大大花朵,就象无数洁白的鸽子站在上面振翅欲飞,真不敢相信那不是鸽子,虽然确信是花朵,离开时还是将信将疑,大自然居然有此等造化。因为我在这之前不久看到过一篇关于“鸽子桐”的介绍,知道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树种…..,遗憾的是,我没有停下来向当地人打听一下关于这树的事,只是傻傻的站着看了好半天。到了农校那里,有一个古塔,我不记得名字了,我只知道农校在古塔那里……
    我正在陈旧的记忆中翻找着对咸安的具体印象,突然远处现出了一座塔,很远,离公路足有七八里路,我想着,就细细向那个方向搜寻,还是没有城市的影子。
    当汽车差不多和塔平行时,我终于找到远方山脉下一座小山上立着两个高高的铁塔,但不象是我原来熟悉的发射天线,那是咸安吗?我的心有些不安,如果这不是咸宁,我就真的从她的身边擦身而过了,想着,越发的沮丧起来。
    公路伸向一大片湖水,远方的视线也开阔起来,只见在远处的山脉脚下,有一片白色的反光点,是的,确实是大片的建筑物。我抑制不住内心中的激动,眼睛模糊了。23年前从那儿毕业,除了第二年去看一个同学时曾经从母校不远处,记得当时依稀有校园中飘来的桂花气息。母校的春天是樱花的园地,秋天是桂花的园林,那些花园不知道还在不?23年,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地方去,可那儿的山川河流,同窗情谊常在梦萦之中出现。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方向,可是不到两分钟,路旁的树木就无情挡住了我的视线。当公路再一次从林荫中冲出来时,只能见到远处模模糊糊的小山和树梢,衬在渐渐暗淡的红霞中。
    咸宁,你依然是过去的小家碧玉吗?我没有见到高楼突兀也不见烟囱耸立,西河的水还是那么清澈吗?夏天是不是还有很多人在那里嬉戏?也许,你己经不再是原来的小城了,我刚才看到的并不是你………,汽车再一次进入一个大湖,牌子上写着“斧头湖”,我猜度这就是咸安西边的那个大湖,因为我并不记得这个名字,脑子一片混乱,就这样反复否定与怀疑着,“咸安北”道口标识从窗口一划而过,是啊,己经到了咸安北,那么刚才确实是己经过了咸安。
    那远方的城就是梦中的咸安了……,只是那么一眼,泪偷偷的流了下来,我转头向窗外看去,火红的太阳己只剩下半边露出地平,几缕云凝固在太阳上面,一动不动,我闭上眼,天黑了…。

----2005年7月
作者: 苏伟峰    时间: 2013-3-20 23:05
版主的空间方位感特别好!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要是其它人来写,一定分不清东南西北!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0 23:35
一次飞快的路过,激起作者对母校一片片怀想————
这篇是武穴论坛近一年来第一好的散文!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0 23:39
说其它的文好,都只是出自言不由心的敷衍。
(不过文中一些句子还可以理得更顺当一些)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0 23:48
学习交流:

比如这句就显得有些不顺畅:“在车的摇晃中,我昏昏沉沉地不时看窗外景色,终于看到路边闪过“赤壁”的标志牌——”。

人在昏昏沉沉是不可能有心关注窗外景色的。可否改为:“在车的摇晃中,我于昏昏沉沉中不时地看一眼窗外的标志牌,终于看到路边闪过的“赤壁”二字——”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01:03
(我试着向你学习并改动了一小点,不一定有原作好,见笑了:

                                                      疾驰中的怀想
                                                                               文 / 葱葱乱草

      汽车沿着京珠高速向北飞驰,离开岳阳时刚刚下午四点半,我就想,到咸宁时若不到天黑,便可以再一次看到咸安城,离开她己经过去22年了。
      在车的摇晃间,我于昏昏沉沉中不时看一眼窗外标志牌,终于看到路边闪过“赤壁”二字,我顿时清醒了过来,一时醒意全无。当我贴着车窗向远处眺望时,心中又不满的嘀咕起来:曾经非常熟悉的“蒲圻”,咋就变成了十分陌生的“赤壁”?想起当年曾在蒲圻纺织总厂实习,对这儿的地理本当熟悉,可再次放眼向远方看去,却没有任何标志物来叠合我的回忆,只有低低的山丘和农田、河流飞速的向后飘移着,转瞬却失。或许,高速公路并不是从我那记忆地经过,那么,是不是也看不到我心中的咸宁了?
      幻想与懊丧被另一个路牌撞击,“咸安南27 Km”一闪而过。我不知道咸安南是个什么概念,27公里是什么地方呢,是汀泗桥?汀泗桥没这么远呀!失望从我的眼睑一直沉到了胸底,我摇了摇头,失望中长长的叹出一口气。23年了呀,珍贵与韶华,我的知识、我的灵魂......
      细想起来,只是听说在毕业的那一年底,校门口的大操场被一条新修的公路给划破了秀丽。
      从旧忆中出来,左窗外已是残阳如血,右边田野和山林也受到了映染,抹着胭脂,那么美丽,于我,却又是深怀伤感。我极力在流动的视野中寻找熟悉的标志,心想:即使此路不从城边穿过,也应当可以看见城市的轮廓。从地形上断定,咸安城理当在路的右边。
      驿车带着我的思绪呼啸地擦着“咸安南”道口而过,可是我的眼睛没有得到一丝丝的慰藉,母校就在城南,是不是已经错过?一股酸涩暗流从心脏溢满全身。
      车在前进,路边的河道、湖泊变得多了起来,地形依旧完全的陌生。
      记得读书时,从学校出来,不管朝哪里走去都有河流。向西北去,那里湖泊连着湖泊,每天游泳的西河也发源在那里,湖的对面就是青山。而向东不到两里,也是小山连绵。印象最深的是南山,那山上竖着一座高高的电视发射天线,远远的就能看见。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总是将它当作一个方向标志。约在82年春天吧,几个同学约我一起到东边一个农校去,当时也不知道走那条路好,便悠悠然然地走在乡村的路上。记得在途中竞然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树,它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那是离开咸安十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处小村庄,村头一株高大的阔叶树,开着大朵大朵的花,骤然看去,就象无数洁白的鸽子站在枝头上振翅欲飞,啊!谁会怀疑那不是鸽子呢?虽然确实是花朵,离开的时候,我依然只愿当她就是鸽子!大自然居然有此等神奇造化。我在这之前看到过一篇关于“鸽子桐”的介绍,也知道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树种,此刻亲见仍难免惊喜不已。遗憾的是,我没有停下来向当地人打听一下关于这树的事,只是傻傻的站着看了好半天。到了农校那里,有一个古塔,我不记得名字了,我只知道农校在古塔旁边……
      我正在陈封的记忆中翻找着对咸安的点点印象,突然远处出出了一座塔。视距很远,离公路估计有七八里地,我想时,已开始细细朝那个方向搜寻,还是没有城市的影子。
      汽车差不多和塔平行,我终于找到远方山脉下,一座小山上立着两座高高的铁塔,但不象是我原来熟悉的发射天线,那是咸安吗?我的心开始莫明的彷徨惆怅。如果这不是咸宁,我就真的从她的身边擦身而过了,想着,越发的沮丧起来。
      公路伸向一大片湖水,中间一条柏油路,远方的视线也开阔起来,只见远处的山脉脚下,有一片白色的反光点,是的,确实是大片的建筑物。我抑制不住内心中的激动,眼睛模糊了。23年前从那儿毕业,除了第二年去看一个同学时曾经母校身边,记得当时依稀有校园中飘来的桂花气息。母校的春天是樱花的园地,秋天是桂花的园林,那些花园不知道还在不?23年了,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地方去,可那儿的山川河流,同窗情谊常在梦萦之中出现。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方向,可是不到两分钟,路旁的树木就无情挡住了我的视线。当公路再一次从林荫中冲出来时,只能见到远处模模糊糊的小山和树影,衬在渐渐暗淡的红霞中。
      咸宁,你依然是过去的小家碧玉吗?我没有见到高楼突兀也不见烟囱耸立,西河的水还是那么清澈吗?夏天是不是还有很多人在那里嬉戏?也许,你己经不再是原来的小城了,我刚才看到的并不是你……
      汽车再一次进入湖区,牌子上写着“斧头湖”,我猜度这就是咸安西边的那汪大湖,我并不记得这个名字,脑子一片混乱,就这样反复否定与怀疑中,“咸安北”道口标识从窗口一划而过,是啊,己经到了咸安北,那么刚才确实经过了咸安。
      那远方的城就是梦中的咸安了!
      只是这么一眼,热泪已黯然的流了出来,我再一次回头望去,夕阳的余晖只剩下片片露出地平线,几缕挂在树梢上,一动不动,我闭上眼,天已黑了。
                                                                                                                                     2005年7月


作者: 葱葱乱草    时间: 2013-3-21 05:19
三声 发表于 2013-3-20 23:48
学习交流:

比如这句就显得有些不顺畅:“在车的摇晃中,我昏昏沉沉地不时看窗外景色,终于看到路边闪过 ...


多谢,本文是从多年前的一篇网络日记中复制过来的。
那年有事去湖南,回程过咸宁,一时的感受,当晚一气写成,后来也没有修改,多有不通之处。
再一次谢谢,有时间,我再细看看
作者: 朵朵    时间: 2013-3-21 08:31
一气呵成下的真情实感,葱葱老师的原作更打动人!
作者: 江涛    时间: 2013-3-21 08:49
性情文字,真切感人!
作者: 青子    时间: 2013-3-21 10:00
只是那么一眼,泪偷偷的流了下来,我转头向窗外看去,火红的太阳己只剩下半边露出地平,几缕云凝固在太阳上面,一动不动,我闭上眼,天黑了…。
好有深意!
作者: 俏俏    时间: 2013-3-21 10:24
呵,我非常喜欢此文,三声就别改了,越直接越质朴越瞬间迸发的文字,越直击人心。以后有这样的好文,应拿来共享。
作者: 俏俏    时间: 2013-3-21 10:25
23年了,我青春中的珍贵的年华,我的知识、我的灵魂......只听说在毕业的那一年底,校门口的大操场就被一条公路给划破失了秀丽。


呵,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离开母校,再次踏足,青春的美好是回不来了……
作者: 俏俏    时间: 2013-3-21 10:27
苏伟峰 发表于 2013-3-20 23:05
版主的空间方位感特别好!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要是其它人来写,一定分不清东南西北!

呵,这是因为楼主情浓……
作者: 俏俏    时间: 2013-3-21 10:33
呵,23年,就算见到母校,也找不到最初的印象,万物在改变,唯情永存,若看三声修改的,我的情感无法流露出来。
作者: 俏俏    时间: 2013-3-21 10:34
呵,我深深地被这篇文章打动了……
作者: 云之彼端    时间: 2013-3-21 11:02
母校一别将近15年了
回首瞬间
定影在心底最深处。。。。。。。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1:59
一批蠢人{:soso_e127:}
我的小的改动只是修改句式中的一些小小问题,并没动意思。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01
我改动的,都是句子中有一点点小的问题的地方。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1 12:05
楼主文笔清新优美,自然通达,非常好的一篇散文。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12
再说,我改着玩,也是我自己自娱自乐,并未影响诸位看文。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16
比如最后一句“太阳只剩下半边露出地平”,就说明天没黑,我那一改,黑得就有理由了。{:soso_e113:}

我的改动,多只是这样的小事,并未影响文章的的意思。

一批蠢人!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18
比如“公路伸向一大片湖水,远方的视线也开阔起来,”

试问公路有伸向一大片湖水里吗?

我加了几个字:中间一条柏油路,语言又朗口,还有韵律美,错了吗?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20
比如这几句:“真不敢相信那不是鸽子,虽然确信是花朵,离开时还是将信将疑,大自然居然有此等造化——

我只是小改一下,味道就出来了。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21
一批蠢人!{:soso_e145:}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23
我要不说好,你们都会把这篇好散文埋没!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24
那行,我问问你们,你们现在也跟着说好,那么我问你们,此文好在那里?

一个个的,都要认真的来回答!{:soso_e116:}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26
我开始发脾气了{:soso_e111:}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27
哈哈————{:soso_e113:}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48
这篇散文凭心而论,是写得美。
但是句子也的确多处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又比如这句:“幻想中的懊丧被另一个路牌打碎”,懊丧是现实的而不是幻想中的。我是因为喜欢,抱着学习的态度,这种方式很有效果。
并且也只改动文中的一些字,或段落分隔,没作意思变动。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2:54
是的,我改得不一定对,这个我在第一行就有声明。

但是我的学习精神可佳。

典故中不是有一个“推和敲”的家喻户晓故事吗?咱们就应该这样,出鬼,我写的东西怎么没有一个人跟帖中有我这样的态度,怎么没人提出批评呢{:soso_e127:}
作者: 葱葱乱草    时间: 2013-3-21 13:12
三声 发表于 2013-3-21 12:54
是的,我改得不一定对,这个我在第一行就有声明。

但是我的学习精神可佳。

谢谢你的执着与修改。
我当时写得匆忙,有多处不通。不过,朋友说的话,可能是指我说话时“硬”,不象你改的委婉。就莫生气了。。。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1 13:16
三声 发表于 2013-3-21 12:54
是的,我改得不一定对,这个我在第一行就有声明。

但是我的学习精神可佳。

要我说,楼主人家那是优美开阔的散文,三声你改的是中规中矩的日记。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1 13:19
有时候,文章里每一个句子都完美无缺,让人觉得古板,没有生气,偶尔露一点拙,笨,就像烟视媚行的美女脸上,那可爱的小雀斑一笑一颦,小兔牙的,分外新鲜灵动可爱。
作者: 笃哥    时间: 2013-3-21 13:27
三声大爷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自娱自乐?
作者: 葱葱乱草    时间: 2013-3-21 13:29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1 13:19
有时候,文章里每一个句子都完美无缺,让人觉得古板,没有生气,偶尔露一点拙,笨,就像烟视媚行的美女脸上 ...


嗯?这么一夸我,倒是我匆忙中几句话有些入境了?不通处,我还是要修改的,古人也云,文是改出来的。。。每一个人选词构句的特点不一样,也就造成味道的不同。但这是论坛,争一下也很好哈!!
就怕不争。。。成死水了,反倒失了论坛的宗旨。

臭豆腐。。。是很有特色的食物,个性鲜明。人如其名?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1 13:36
三声是员外,礼部嬉皮员外郎.....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3:38
葱葱乱草 发表于 2013-3-21 13:12
谢谢你的执着与修改。
我当时写得匆忙,有多处不通。不过,朋友说的话,可能是指我说话时“硬”,不象你 ...

苏伟峰以前的文字,写的硬,因此我特意的关注他。
那知道从关注之后,他又变了,觉得没原来的文字写得好。
这便是你说的吧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3:40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1 13:16
要我说,楼主人家那是优美开阔的散文,三声你改的是中规中矩的日记。

豆姐这回怎么做起好人了?
日记和散文是一种体裁,没有分家,所以这句话相当于没说。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3:41
笃哥 发表于 2013-3-21 13:27
三声大爷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自娱自乐?


既然是自娱自乐,就不干他人的事了。

看看,你这话又没说好{:soso_e113:}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1 13:48
臭豆腐是祭酒散骑常侍,味道好,有特色。经常喊,魂兮归来,汝莫徘徊,上蔡小犬兮,汝莫悲唉......惊天地,泣鬼神!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3:48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1 13:19
有时候,文章里每一个句子都完美无缺,让人觉得古板,没有生气,偶尔露一点拙,笨,就像烟视媚行的美女脸上 ...


这样,就提出一个思考:

在苏伟峰的强力推荐下,我总算看完了《白鹿原》和《檀香刑》这两本书。
其中,白鹿原的问题是,似乎所有人的对话,男人女人,当官的,打工的,都是一种口味;檀香刑有一处明显的硬伤,作者本是要把钱丁县太爷打造成一个亲平民的好县令,但是莫言写着写着就忘了他在开篇的时候,一个穷小伙只因在县太爷的桥子经过身边时,吐了一口水,结果招来双脚打断,蹲牢的处罚。

我想说的是:
  
   如果以上人等,说的都是正确的(我也起信心了),那么我对自己将要做全面的检讨。

作者: 笃哥    时间: 2013-3-21 13:51
三声 发表于 2013-3-21 13:41
既然是自娱自乐,就不干他人的事了。

看看,你这话又没说好

你自娱自乐,就不准旁人说话了?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3:54
笃哥 发表于 2013-3-21 13:51
你自娱自乐,就不准旁人说话了?

你这话又说错了
哎!

自娱自乐——自个的事。

旁人要乐,又是另一码事,与前事无关。

不存在准与不准。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3:55
笃哥 发表于 2013-3-21 13:51
你自娱自乐,就不准旁人说话了?

我等会儿体息,看你说几多错话。

以此消遣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4:00
楼主的才气与我的欣赏不是起于昨天。
我在论坛里说过,就武穴论坛所见之中,我认为第一才子应是拾光映影。

不是乱说的。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4:09
笃哥 发表于 2013-3-21 13:51
你自娱自乐,就不准旁人说话了?

笃哥同志(或许是姐!)
快跟上呀,不要担心说错话就把嘴闭得紧紧的,这样也不好。
人嘛,非圣贤,那有不错的时候?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4:11
实在等不得了,我去午睡二十分钟,之后起来上班去。
拜{:soso_e139:}
作者: 苏伟峰    时间: 2013-3-21 15:23
写这样的文章对于楼主而言是小菜一碟!

楼主的图片配诗!

武穴那真是无人能及!


作者: 笃哥    时间: 2013-3-21 15:50
三声 发表于 2013-3-21 14:09
笃哥同志(或许是姐!)
快跟上呀,不要担心说错话就把嘴闭得紧紧的,这样也不好。
人嘛,非圣贤,那有 ...

你才同志,你全家,你方圆10里都是同志!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7:59
笃哥 发表于 2013-3-21 15:50
你才同志,你全家,你方圆10里都是同志!


坏了,我等半天,等你错话,那知你却说出一个对极了的话。

是的,我方圆10、以及更广空域都是清一色的同志,只要在某一方面有共同志趣或共同利益的都是同志。

同——志。

你要是曲解了我也没有办法。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8:05
都说我偏执,害得我回头再看,一想,发现偏执的恰恰是多数人。

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试出来。

把两份同时打出,叫另一个完全的局外人看,保证是先看的那份能出感情,后看的感情却不如前。要不是这样,我就彻底的认输,反之,你们全体的认输。

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情感过程。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8:07
信不信,要是用这种方法测试。

就连可亲可爱的豆姐说的,也站不住脚,我敢打赌,谁敢应赌?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8:12
出鬼,我说的话总是合情又合理。
和听歌一样,我们总喜欢原唱,不接受仿唱和翻唱。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8:20
广济小虫  一个人偏执(我执)不要紧,集体偏执(我执)悲凄得很!  发表于 31 秒前

从这个里面也能发现很多问题。
那时批林批孔的高瞻远瞩直到现在都没有多少人能看得出来。孔老二的中庸之道,什么时候才不够成影响呢?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8:22
广济小虫  原唱——哈马哟古噻!仿唱——家婆不吃饭!翻唱——猪泼儿不爱饭!  发表于 23 秒前

问题是:我就喜欢翻唱,去年有个“新视听”一些年轻歌手唱的老歌,可要比原唱好听很多。
当然,也有难听得很的。

我不喜欢歌手在唱歌的时候说话,你好你好你好的。我是真听歌的。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8:43
广济小虫  三声太高深,小虫头发晕。吃饭去了。  发表于 29 秒前

也不高深,你不可能看不出来。
我们现在普遍的崇洋媚外(什么普世价值,什么追求民主、什么嚷嚷一党多制),普遍的牢骚,说穿了就是崇洋媚外的心里在作怪,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慢慢导致本民族的精华渐渐丧失。
这也是孔老二未死之魂在作怪,中庸之道,盲目随从,缺少个性思想,万事一窝疯。没人愿意回头审视自己的东西。

可是孔夫子好的东西,却被抛弃,这也是你提到的日本保存着中国(广济)民间的东西如获致宝的原因。真正好的仁义礼智信,又不去继承发扬。

批林批孔是有深意的。烧书也是有深意的。因为好的东西不需要书来传承,比如仁义礼智信一说就明,而那些糟粕是来自于文字的传播。烧书和焚书坑儒,我认为都是当时的大智慧,非圣者而不能为。所以站在历史之外的评论,是不客观的。
如若涉及历史题材,我呼吁尽量明白无误的记录我们亲经的这个世界。
隔代就有误断,何况还要受人的主观的影响。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1 18:54
我也不是说我怎么样怎么样
我只是喜欢理性、冷静、独立的分析。
作者: 苏伟峰    时间: 2013-3-21 19:16
三声 发表于 2013-3-21 18:54
我也不是说我怎么样怎么样
我只是喜欢理性、冷静、独立的分析。

大家内心或许早已认可你的修改了!

但不认可你这种态度!

莫言来武穴也得老老实实的!
作者: 葱葱乱草    时间: 2013-3-21 20:42
先谢谢各位的厚爱,给予很多的谬赞与指点。我自己修改了一下,同时也附了一个说明。
----------------

    汽车沿着京珠高速公路向北飞驰,离开岳阳时还只是下午四点半,我就想,到咸宁时应当不会天黑,就有机会再一次看看咸安城,距上一次从她那里离开己经过去了22年。
       汽车飞速的奔驰着,我还是嫌它不够快,在车身的摇晃中,我有些昏昏沉沉,但唯恐错过什么,紧盯关窗外,看看是不是我熟悉的景色。等到我终于看到路边闪过赤壁的标志牌时,我瞬间就清醒了过来,但心中却不满的嘀咕起来,曾经非常熟悉的蒲圻变成了十分陌生的赤壁。想起当年曾在蒲圻纺织总厂实习,对这儿的地理有些了解,我放眼从路边向远方看扫去,还是没有任何的标志物印合我的回忆,看着那些低低的山丘、农田、河流飞速的向后移动着,我的心有些抖动起来,担心我从心底翻找记忆的速度跟不上这飞逝的风景,也许高速公路并不从我熟悉的地方通过?那么,是不是我也就看不到我记中的咸宁?那么多年的想念在这一刻象是化作了奔流的洪水……幻想交织着懊恼很快被另一个路牌打断,咸安南27 Km”一闪而过,我不知道咸安南是个什么概念,27公里又是什么地方呢,是汀泗桥?汀泗桥没这么远……脑海中上演着空白的记忆片段,失望从我的眼睑一直漫到了胸底,长长的叹了一口气。23年了,我青春中的珍贵的年华,我的知识、我的灵魂......都在那里生根发芽,别离时茫然无助仿佛就在昨天。想念你,母校!只听说在毕业的那一年底,校门口的大操场就被一条公路给划破失了秀丽,我却再也不曾来看望过你。
      从旧忆中回来,左窗外已是残阳如血,右边的田野和山林也受到了感染,抹着胭脂,美丽却伤感的颜色。我尽力的在流动的视野中寻找熟悉,心想,即使公路不从城边穿过,也应当可以看见城市的身影,哪怕是让我再看上一眼。
我并且从地形上断定,咸安城应当是在路的右边。我紧盯着右边的窗外,尽力平静自己。
    车带着我的思绪呼啸地擦着咸安南道口而过,可是我的眼睛却没有得到一丝丝的慰藉,母校就在城南,难道是已经错过?一股酸涩的电流从心脏流遍全身。
    路边的河道、湖泊变得多了起来,地形越发的陌生。
    记得,读书时,从学校出来,不管向哪里走都有河流。向西北去,那里湖泊连着湖泊,每天游泳的西河也发源在那里。学校西北边很远的地方才有山,而向东不到两里路,就是小山连绵。印象最深的是南山,那山上竖着高高的电视发射天线,远远的就能看见。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总是将它当做一个方向标志。
记得那是在82年春天,几个同学约我一起到西边一个农校去,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在路上竞然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树,它永远留在了我的脑子里。那是离开咸安上十里路的一个小村子,村头有一株高大的阔叶树,开着大大花朵,就象无数洁白的鸽子站在上面振翅欲飞,真不敢相信那不是鸽子,确信是花朵后,我离开时还是将信将疑,大自然居然有此等造化。因为我在这之前不久看到过一篇关于鸽子桐的介绍,知道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树种…..,遗憾的是,我没有停下来向当地人打听一下关于这树的事,只是傻傻的站着看了好半天。
只记得农校那里有一个古塔,我不记得名字了,塔的不远处是一个大湖……
   
我正在陈旧的记忆中翻找着对咸安的具体印象,突然远处真的出现了一座塔,很远,离公路足有七八里路,我想那儿应当就是农校,就细细向那个方向搜寻,依然不见城市的影子。

   汽车差不多和塔平行时,我终于发现在远方的山脉边有一座小山,山上立着两个高高的铁塔,但不象是我原来熟悉的发射天线,那是咸安吗?我的心越发的不安,如果这还不是咸安城,我就真的从她的身边擦身而过了,想着,更加沮丧起来。
    公路在湖中间紧贴着水面穿行,汽车象是冲向大片湖水的天际,远方的视线也开阔了起来,远山的脚下,有一片白色的反光点,是的,那确实是大片的建筑物。我抑制不住内心中的激动,眼睛模糊了。23年前从那儿毕业后,第二年去看一个同学时曾经从母校不远处经过,当时依稀有校园中飘来的桂花气息。母校的春天是樱花的世界,秋天是桂花的园林,那些花园不知道还在不?23年了,再也没有抚摸一下那块泥土,可那儿的山川河流,同窗情谊常在梦萦之中出现。
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方向,不到两分钟,路旁的树木就无情挡住了我的视线。当公路再一次从林荫中冲出来时,能见到的只有远处模模糊糊的小山和树梢,都衬在了渐渐暗淡的红霞里。
    咸安,你依然是过去的小家碧玉吗?我没有见到高楼突兀也不见烟囱耸立,西河的水还是那么清澈吗?夏天是不是还有很多人在那里嬉戏?也许,你己经不再是原来的小城了,我刚才看到的并不是你………,汽车再一次穿越一个大湖,牌子上写着斧头湖,我猜度这就是咸安西边的那个大湖,可是我不记得名字,脑子一片混乱,就这样反复否定与怀疑着,咸安北道口标识从窗口一划而过,我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是啊,己经到了咸安北,那么刚才确实是己经错过了咸安。
    那远方的城就是梦中的咸安了……,只是那么一眼,泪偷偷的流了下来,我转头向左边窗外看去,火红的太阳还有半边淡淡的露出在地平线上,几缕云凝固在那上面,一动不动,我闭上眼,天黑了
----20057
附:我的学校原名是: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我15岁就走进那所学校,当时离家的无助、思亲的渴念纠缠着我,我常一个人站在京广铁路边上,看着呼啸北去的火车幻想,幻想我的影子乘风随车而去。有时我一个人坐在校园的树下,却无法启动大脑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呆呆的看着天空上的星星,因为只有星空与我在家里看到的无异。
这样过了两年,随着我朋友的增加与深入,暂时的忘却了思乡与亲念。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要毕业,我由一个少年成长为青年,在这里我交结了朋友,学得了知识,找到了理想,我热爱这校园,她就是我的家,然而,我却要再一次离开,离别的念头象是一把锥子刺着我的心。
我刚一毕业,学校就改了名,两年后,学校搬迁了,原来的校舍多半被出卖他用。从此我就再也不敢回去看她,我怕我再也找不到我梦萦的地方了,我是在那里构筑起我人生的基础,在那里培植了我的思想根基,那里有我的快乐、思念。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了咸安城,我真有勇气走进曾经的校园吗?
别了……
*咸宁本是统指咸安城与温泉城,我的母校在咸安。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2:05
汽车沿着京珠高速公路向北飞驰,离开岳阳时还只是下午四点半,我就想,到咸宁时应当不会天黑,就有机会再一次看看咸安城,距上一次从她那里离开己经过去了22年。

===〉

汽车沿着京珠高速公路向北飞驰。离开岳阳时还只是下午四点半,我想,到咸宁时应当不会天黑,大概有机会赶在天黑前再一次看看阔别了22载之久的咸安城。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2:14
汽车飞速的奔驰着,我还是嫌它不够快,在车身的摇晃中,我有些昏昏沉沉,但唯恐错过什么,紧盯关窗外,看看是不是我熟悉的景色。

===〉

汽车在飞速地奔驰着,可我还是嫌它不够快。在车身的摇晃中,我有些昏昏沉沉,但时不时地又担心错过什么,于是赶紧盯着窗外,看是不是有我熟悉的景色。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2:16
等到我终于看到路边闪过“赤壁”的标志牌时,我瞬间就清醒了过来,但心中却不满的嘀咕起来,

===〉

......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12:21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12:14
汽车飞速的奔驰着,我还是嫌它不够快,在车身的摇晃中,我有些昏昏沉沉,但唯恐错过什么,紧盯关窗外,看看 ...


旁人的辑修,是在不动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整理个别的句式。

昨今两天,这样修动也不好。还要照顾全文的美感,比如第一段起首是“汽车”,第二段起首又用“汽车”。这样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2:24
是啊,弄一件艺术精品出来,要花很多时间慢慢修改,要像绣花一样......改到最后,局部的字字句句都好,可是一朵花儿的花瓣儿可能很不协调,还得重新修改.......所以要读了看,看了读,要像拉手风琴一样,拉出抑扬顿挫的声音出来,最后,功到自然成!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12:25
59楼作者本人重新的。来看看第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段的第一句,基本上是重复。并且前两个字“汽车”完全重复。这样就不好。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12:26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12:24
是啊,弄一件艺术精品出来,要花很多时间慢慢修改,要像绣花一样......

你是一个明白人,懂美学。
这是我说的!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12:29
修比写的确难好好多。
这篇就一千五百来字,文思出来的时候,也就个把小时的事情。但是我那天辑改,花了三个多小时,仍然不满意。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2:29
三声 发表于 2013-3-22 12:26
你是一个明白人,懂美学。
这是我说的!

不懂美学——天地有大道也。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12:30
因为有限制,要完全的捕捉到作者的思绪。只能在此基础修改。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12:38
古河有好多话是瞎说的,但他又的确有一些旷世的高论。
他曾经说过初稿是创作第一现场。
第一现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有时字不达意,有时语句怪异,但是作者自己明白表达的东西,读者也有知道的,那是跟上了作者的思绪,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但是,错总归是错。
这就是文章为什么需要修改。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2:38
所以,一个优秀的作家,绝对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你可以在嬉笑怒骂中短暂地自负一下,但不能“老子天下第一”,否则,消费者可能不卖你的帐——就像上商店买衣服一样,若发现线路都没有缝好,扣子钉得东倒西歪的,我干吗要花那个冤枉钱呢?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12:42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12:38
所以,一个优秀的作家,绝对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你可以在嬉笑怒骂中短暂地自负一下,但不能“老子天下第一 ...

这话前一半我会虚心的学习。后一半不是针对我说的,我就不好说什么了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2:58
三声 发表于 2013-3-22 12:38
古河有好多话是瞎说的,但他又的确有一些旷世的高论。
他曾经说过初稿是创作第一现场。
第一现场是情感的 ...

艺术需要灵感——这是古河的心得吧。灵感一闪而过,像流星一样,伟大的“智慧”或艺术之火可能与此生无缘....

读者与作者之间永远不可能达到思想完全契合的状态。这给艺术带来美,也有可能因为艺术,而带来社会或人生的大错、大失,甚至大苦、大难....因为思想是无形的河,它被装入了不同的容器,有的进了电解铝车间,有的进入鲨鱼的脑袋,有的则表现为悠悠白云.......

所以,成熟作家永远会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但快餐店外边顾客盈门呢!或者瘾君子毒瘾又发着了呢!这是一个dilemma。
作者: 苏伟峰    时间: 2013-3-22 13:01
楼上的口气象玉猴老师!历害!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3:17
苏伟峰 发表于 2013-3-22 13:01
楼上的口气象玉猴老师!历害!

那个讨厌的玉猴已被打死了,估计不会回来了。据我理解,“玉猴”二字只是对当今许多国民人性的一个概括而已,不针对任何具体的社会人,也不针对任何组织。用广济话说,“玉猴”指的是那种“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并喜欢把“大道”扛在金箍棒上的人性或人类行为。家家户户去找一下,看有没有这样的行为?一个网名叫“玉猴”的网络公民倒下了,人性中千千万万的“玉猴”依然时不时地在挥舞着金箍棒,好人也打,妖精也打......
作者: 苏伟峰    时间: 2013-3-22 13:31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13:17
那个讨厌的玉猴已被打死了,估计不会回来了。据我理解,“玉猴”二字只是对当今许多国民人性的一个概括而 ...


我有些怀疑你就是玉猴老师!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3:37
苏伟峰 发表于 2013-3-22 13:31
我有些怀疑你就是玉猴老师!

那个玉猴一篇文章也拿不出来,谈他没有益呢!
作者: 苏伟峰    时间: 2013-3-22 13:39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13:37
那个玉猴一篇文章也拿不出来,谈他没有益呢!

话不能这么说!他跟帖有时就是一篇文章啊!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13:49
伟峰啊,这个论坛水很深,在外边的家乡游子不知道这里头的历史状况,还是要“谨慎说话”。玉猴只是去年才误入到这文学板块来玩的,他不知道前几年的情况。研究历史与文化,要牵涉到很多广济县的旧人旧事,哪怕拥有一片丹心,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苦恼或麻烦啊。切记小虫哥的话。小虫哥以后可能不来这里了。毛主席说过,“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不过,我心中永远热爱那绵延540里的大别山!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17:07
标题: RE: 一瞬的思绪--母校在视线尽头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13:49
伟峰啊,这个论坛水很深,在外边的家乡游子不知道这里头的历史状况,还是要“谨慎说话”。玉猴只是去年才误 ...


切莫说什么来不来,去不去之类伤感话,马致远虽说是一定要伤感的,可生活的气息就那么回事,这是春天的季节,说不定一不留神恍惚一下,明日就春在天涯,人在天涯,夕阳山外山。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17:10
劝君一杯酒,愿君勿烦忧,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作者: 葱葱乱草    时间: 2013-3-22 17:46
看诸位的争论,无关恩怨、不及人身,只论文辞、心得,十分受教。这气氛真好!
论坛,就要是个论坛!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02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12:58
艺术需要灵感——这是古河的心得吧。灵感一闪而过,像流星一样,伟大的“智慧”或艺术之火可能与此生无缘 ...

说得对极——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03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2 17:07
切莫说什么来不来,去不去之类伤感话,马致远虽说是一定要伤感的,可生活的气息就那么回事,这是春天的 ...

你也不能有情绪——————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20:11
看到三声论及重复问题,认为词汇重复会削弱文章美感,我倒有不同看法,对很多作家来说,重复有时候是作者故意使用的文学手段,我去找个例子。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20:15
我当时热恋着伯爵夫人.....,我那时只有二十岁,非常天真;她欺骗了我,我生气了,她离开了我。我非常天真,我后悔了;我那时只有二十岁,她原谅了我:而因为我那时只有二十岁,我非常天真,我还是被欺骗了,但她不离开我了,我自以为是世界上最被人爱的情人,因此是男人中最幸福的人.......

选自法国维旺.德隆《明日不再来》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16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2 20:11
看到三声论及重复问题,认为词汇重复会削弱文章美感,我倒有不同看法,多很多作家来说,重复有时候是作者故 ...

崔颢写的《黄鹤楼》?

是的,我不否认,有时故意重复能出一种味道,并且我也经常在试。

但是要看什么情况。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20:20
乱草老师反复强调在车上,在车上也就是在路上,在路上的人,多半是漂泊流浪无根的游子或者浪子,远离家园,如此写,也许能更为强调那种没有实体,委身于一种眩晕的,饱含寻找,探寻的故土重游之感。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23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2 20:15
我当时热恋着伯爵夫人.....,我那时只有二十岁,非常天真;她欺骗了我,我生气了,她离开了我。我非常天真, ...

这个重复的好
并不是好在文字的重复
而是在于作者在写这一段文字时,感情处在颠疯的状态。文字的故意(是故意)几近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画面。我也喜欢这样写。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27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2 20:20
乱草老师反复强调在车上,在车上也就是在路上,在路上的人,多半是漂泊流浪无根的游子或者浪子,远离家园, ...

个人看法吧,那不同,乱草老师那两句的重复,还没开始进入感情,也似没有着重的必要(个人看法)。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20:28
即使重复,重复到一定次数,我想你也一定要达到不能再增加一个字/一次重复,或者再减少一个字/一次重复——这就是精品艺术的层次。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20:30
三声 发表于 2013-3-22 20:23
这个重复的好
并不是好在文字的重复
而是在于作者在写这一段文字时,感情处在颠疯的状态。文字的故意( ...

这是汉语的味道。法文原文的味道你们都没有看到。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20:32
词汇多变,丰富或者并非是一种完美的价值,众所周知的海明威,他写小说经常故意限制对词语的使用,对一个诗人来说,更不能随便使用各种花里胡哨的词语,否则,词语将会毫不客气站起身来,将你整个人拆得七零八落。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34
癫狂状态反映在话言的颠三倒四,从文字看或许不正规,但是能突出一种画面,一种病理的状况。《明日不再来》你此的这小段就非常有意思,象两个对立的人似的,一个说她好——

我《上洲的故事》写的就有这种感情,不过,都没看出来罢了。实际上我交代明白了。当然,我的语言与上有很大的差别。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36
广济小虫 发表于 2013-3-22 20:30
这是汉语的味道。法文原文的味道你们都没有看到。

那是,那是,我也在想,原文的味道肯定受翻译的影响。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20:37
重复,是音乐的原则,音乐是有旋律之美的,即使写小说,也能够在某些段落,转化为吟唱的话语。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20:41
臭豆腐 发表于 2013-3-22 20:32
词汇多变,丰富或者并非是一种完美的价值,众所周知的海明威,他写小说经常故意限制对词语的使用,对一个诗 ...

每一件个性化的艺术品,它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与组成要素。即使是一碗水,一碗饭,时针嘀嗒几声之后,阳光移一下位置之后,情人眨一眨眼睛之后,它便与先前的不再相同了——这便是艺术的境界。
作者: 三声    时间: 2013-3-22 20:42

音乐的每一个音符,就相当于每一个文字,这是基本单元,当然你说的不是文字的重复。

音乐的重复,我认为相当于文学中的这个:这处表达得好,来呀,你再读一遍,来来,再读一遍。
作者: 臭豆腐    时间: 2013-3-22 20:42
我甚至鼓励乱草老师在本篇散文里更多的加入行车行路或者走路溜达公路的意象概念情绪,而不是减少,我们要反映的是不能抵达,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一代人....。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2 20:43
至于有思想的人之间进行交流或谈话,这一分钟的人物与上一分钟的人物,能够完全一样吗?这,也是不同的艺术境界。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