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标题: 见景有感----武穴影剧院 [打印本页]

作者: 武川    时间: 2012-11-28 14:32
标题: 见景有感----武穴影剧院
(, 下载次数: 0)
       武穴影剧院由原县基建局设计室秦国来、吴悦等设计,并得到湖北水泥设计院指导。剧院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主楼4800平方米),有冷气空调设备,座位1470个(楼座608个)。影剧院于1984年10月1日落成,特邀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领衔演出。影剧院旧址是武穴大礼堂,大礼堂是1954年由武穴建筑业公会承建,由有一般建筑知识的一位医师设计的,1954年发大水而误工期,直到1955年建成。整栋大礼堂是大型砖木结构的建筑物,跨度18米,有4支混凝土钢筋梁,。礼堂正门是三层结构,三层上方“大礼堂”三字是由一位叫张京周的百货公司普通员工所书,他的书法在当时武穴镇颇有名气的。武穴大礼堂建成不久就放映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3月12日,吴文贵小学三年级学生胡茂荣为保护2名牧牛儿童,与1条豺狗搏斗,当时《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均作专题报道,1964年胡茂荣在武穴大礼堂为武穴小学生作过报告。六十年代武汉京剧团在大礼堂演出数天,最受欢迎的是京剧《薛刚闹花灯》。

作者: 仰天行者    时间: 2012-11-28 16:03
秦院长 是五几年的同济大学毕业生,全黄冈也就2位这样的老专家。

作者: 刘潇    时间: 2012-11-28 16:29
呵呵儿时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老武穴大礼堂门口的2根红色的圆柱子!我小时候住在四十八间。
作者: 梅川小夏    时间: 2012-11-28 18:26
没去过,没感觉
作者: 哇哇    时间: 2012-11-28 20:34
好像要拆了吧                     
作者: 村长小麦    时间: 2012-11-29 09:12
刘潇 发表于 2012-11-28 16:29
呵呵儿时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老武穴大礼堂门口的2根红色的圆柱子!我小时候住在四十八间。

儿时常在四十八间旁边玩!
作者: .__时尚.顾问    时间: 2012-11-29 09:47
  这不是最近照的吧,都是T桖
作者: 只因有你    时间: 2012-11-29 10:14
这多广告,门在那?
作者: czl73    时间: 2012-11-29 15:25
现在看起来真当是小呀,太简陋了

作者: 皓月楼主    时间: 2012-11-30 16:55
武穴影剧院已是面目全非了,再也看不到原设计者的创意效果啦。
作者: 丶陌上桑树    时间: 2012-12-3 12:14
   无语 上面全是广告牌、、、、   不是武穴的人 都不知道它叫什么了。。。。
作者: 策马追风    时间: 2012-12-3 16:54
商业化倾向太明显了,难道市政府连个影剧院都养不起吗?搞成这幅摸样,好像一个伤残病人全身缠满了绷带,好好的建筑搞得面目前非,毫无美感而言,要是人民大会堂也这样搞,结果会是怎么样。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12-4 00:30
街上古两个人?
作者: taotaohu    时间: 2012-12-4 16:43
整栋大礼堂是大型砖木结构的建筑物,跨度18米,有4支混凝土钢筋梁,。礼堂正门是三层结构,

这几处表述感觉问题很多
作者: 俏假儿    时间: 2012-12-5 01:06
商业气太重。文化没落。
作者: 俏假儿    时间: 2012-12-5 01:07
看了心酸,是武穴市民的悲哀。
作者: 航行天下    时间: 2012-12-16 11:19
武穴的影剧院已经不象是影剧院了,像是广告公司,看来影剧院经营状况不好了,外墙居然全部是广告,连自己的LOGO都没有,悲哀
作者: 迷糊    时间: 2012-12-17 22:10
我看叫广告院吧,搞得古弄怪气,丑化了武穴。
作者: 山野村夫    时间: 2012-12-18 16:40
策马追风 发表于 2012-12-3 16:54
商业化倾向太明显了,难道市政府连个影剧院都养不起吗?搞成这幅摸样,好像一个伤残病人全身缠满了绷带,好 ...

巳阅,请美景  胜勇两位同志调查处理。
作者: 天堂陌影    时间: 2013-1-8 01:43
纠正一下 ,第二位 为吴悦辰 老质检站站长 上海知青
作者: 摄郎阿标    时间: 2013-1-8 14:10
铜臭味好浓……
作者: 伯言    时间: 2013-1-11 12:19
好好的影剧院又将没了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