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标题: 危楼-饶汉祥旧居 [打印本页]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5:28
标题: 危楼-饶汉祥旧居
位子河边龙王庙附近有一个古楼,名曰:姚汉祥旧居,有人挂牌子,没人去维修,大家看看房子的背面情况吧。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5:51
屋上长大树,没人来保护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5:56
裂痕清晰可见。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5:58
近看都空了,好危险。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6:01
再近点更吓人,狮子大开口!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6:04
2层己空,可以通天看到上瓦,里面尽是放的稻草。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6:09
旅游局和文物单位哪去了

作者: 上庙口    时间: 2011-3-5 16:21
就在这边上还有人居住,而且也有很多小孩在边上玩,非常危险,真是视百姓生命如草芥。将来,当外国人向我们谈起历史,为百年的建筑自豪而侃侃而谈时,我们还有什么?污染的工厂,短命的建筑,害死人命的食品,还有就是放屁。
作者: 武穴一把手    时间: 2011-3-5 19:10
武穴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没有一个提议修缮的?
作者: 飞翔。    时间: 2011-3-5 19:28
这次两会怎么没有提到呢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1-3-5 20:14
上庙口 发表于 2011-3-5 15:28
位子河边龙王庙附近有一个古楼,名曰:姚汉祥旧居,有人挂牌子,没人去维修,大家看看房子的背面情况吧。


是饶汉祥旧居吧!
作者: 瑞昌市滨江新区    时间: 2011-3-6 19:54
墙上都长树了,不开裂才怪,这课树恐怕也有好几年了吧?怎么没有及时清除,这样的老建筑恐怕是珍贵文物了,怎么无人修缮?开发成景点,收门票就有钱修缮了!
作者: 碳纤维    时间: 2011-3-7 08:55
饶汉祥  (1883—1927),字瑟僧、羼提。号质含先生。广济饶为市村人。16岁中县案首,20岁中举人。后投考京师大学堂,名列第二,未赴读。1905年去日本,入政法大学,1907年回国。次年赴福建,任学务所视学近三年。武昌起义回鄂,经彭汉遗引荐,入都督府秘书室任职,行文理事,颇合黎元洪之意。不久,晋升为秘书长。与黎关系密切,随黎沉浮。袁世凯为笼络黎元洪,对饶亦垂青有加。饶回乡省亲,袁派员携带亲笔信及红参前往慰问。张振武为袁世凯、黎元洪合谋杀害,全国舆论哗然,饶曾代黎起草“辩诬”长篇通电。   1912年11月,湖北都督府改组,任内务司长。次年6月升民政长,曾遭省议会国民党议员反对,并提出弹劾饶氏案。12月,饶辞民政长随黎元洪入京。1914年5月黎任参政院院长,饶为参政。1915年8月筹安会起,黎元洪为袁世凯软禁于瀛台,饶亦受监视。后设法脱身,潜返家乡。袁死,黎任总统,饶为总统府副秘书长。其后“府院之争”,黎下野,饶随黎寓居天津。 1922年7月,直系军阀拥黎元洪为总统,饶出任总统府秘书长兼侨务局长总裁。同年10月,呈请开复、追赠辛亥起义革命党人官勋,为北洋政府采纳,当时颇得好评。次年1月,为黎元洪草拟《致京外劝废督通电》、《致京外劝息兵通电》,亦获各方同情。直系军阀曹锟等赶黎元洪下台,饶又随黎寓居天津。1925年11月,奉系军人郭松龄在河北滦县反戈讨伐张作霖,饶为代拟讨张通电,列举张五大罪状多并,亲往郭部赞襄文告。郭军溃败,饶脱逃。 1927年回乡,次年6月27日病逝。饶擅长文学,其骈体电文,在民初公牍中风行一时。著有《珀玕文集》8卷、《珀玕诗集》16卷。《珀玕词集》1卷。另《黄陂文存》8卷,即其代黎元洪所拟文稿。
作者: 神の景阳小区    时间: 2011-3-7 11:47
我在那边住了有十年了。现在搬走了那是还是一样,
作者: hlx    时间: 2011-3-7 12:45
老房子不倒 ,新房怎么开发,没有开发哪来油水可捞。。。
作者: 广济县人    时间: 2011-3-7 14:30
我们只能弱弱的期待——开发商的血管里流着道德的血!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3-7 15:10
两个字----操蛋
作者: 大队书记    时间: 2011-3-7 20:19
谁来拯救日军投降旧址武穴“饶汉祥故居”?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21:11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冯怡红)六十多年前,侵华日军在鄂东地区的投降仪式,就是在武穴籍北洋政府官员饶汉祥1923年所建的一座小洋楼中进行的。

  据《广济县志》记载,饶汉祥,湖北省广济县南泉乡饶为市垸人(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饶为市村)。1911年,武昌起义后,经广济老乡、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会员彭汉遗引荐,饶汉祥入武昌都督府秘书室任职,处理公文等日常事务。饶汉祥的行文风格颇合都督黎元洪的欣赏,后晋升为都督府秘书长。

  饶汉祥就是凭着过人的文采深得交往过的人的尊重和挚爱,尽管在现代人世俗眼中看来,饶汉祥所写的骈体文是一种时兴文体,但擅长这种文体而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万万不行的。1997年台北史哲出版社出版的《六十年来之骈文》一书中,介绍民国初年至上世纪70年代的十大骈文名家,饶汉祥名列其中,并且排位靠前,可见饶公在此方面的造旨。

  饶汉祥在黎元洪再次受到排挤的时候回到了故乡武穴,在长江边建起了一座风格独特的小洋楼。这座小洋楼多年来被人们视为历史文物而倍加珍爱,但近年来却被人肆意侵占和毁坏(如图)。笔者强烈呼吁有关部门重视此事,拯救这座有特殊意义的小楼!

  (作者为湖北省武穴市文联工作人员)


作者: 白云边    时间: 2011-3-8 16:26
饶公应该有后人吧!

村里不是有个饶为市的吗?跟长官是一个村的呀!
作者: yoole    时间: 2011-3-9 10:50
还好,我以前在那里拍了很多照片。。。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1-3-9 18:43
应该申报省级物质文化遗产,
那样就有维修和保护的经费了。

作者: 弱电、系统集成    时间: 2011-3-9 23:43
直的腰杆,坚实的肌肉,一手的老茧,却不得不为三斗米而下跪,正义,公平,阳光在那里?
作者: 鹏程万里    时间: 2011-3-10 14:57
回复 广济县人 的帖子

开发商?知道现在的开发商是怎么赚钱的么?
现在的开发商的资金一方面是自己的,一方面是在银行贷的,还有一方面是民间的高利贷!
知道武穴的高利贷放到什么程度吗?居我知道的高的放到一毛,知道一毛的概念吗?
比方今年我给你一千万,一年后,你要连本带利还我2000万,这就叫一毛的利!当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的惊讶就不光光是目瞪口呆了!
我说这个一千万,其实,武穴的稍稍知道一点的心里都有数。我就不直说 了!
作者: 小志    时间: 2011-3-10 15:36
希望领导们能重视起来!不要在睡觉了~
作者: 广济布衣    时间: 2011-3-10 21:46
我在网上对此多次呼吁修缮,就是没人理会,据我知道,饶汉祥的亲属都在法国,有钱的不少,如果将这危楼修好了,说不定------按常规,饶汉祥也算是中央办公厅主任式的人物吧,也算个名人吧?当年他跟黎元洪到上海,杜月笙将杜公馆都让给他住,有此荣耀的武穴有几个?我始终搞不明白的是,有的地方将子虚乌有的东西建一个人造景点,四处张罗人来参观游玩,而武穴有现成的宝贝却不被人重视,是武穴人有眼无珠不识货,还是不懂得历史?多提拔几个有文化修养的干部吧!不要尽让那些狗屁不懂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武穴实在折腾不起了--------
作者: 广济布衣    时间: 2011-3-10 22:03
我的老乡饶汉祥
广济布衣(市文联)
       
        2008年6月间,我无意间阅读了湖北省民政厅创办的刊物《民风》五月号中《黎元洪故里寻访记》一文,尽管文中对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的故乡是湖北大悟的黎家河还是湖北黄陂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笔者对此并不十分关注,我所要关注的是,与黎元洪休戚相关的另一个人物,就在黎元洪任国民总统期间任民国国民政府秘书长,对黎元洪政治生涯和主张起着积极推进作用,又是辞藻华丽、词句对偶的著名骈文作家,我的老乡饶汉祥。
        在武穴市的前身广济县内,曾出过许多古今中外的知名人物,稍微屈指算来,古有南宋末年时期抗蒙的   将余王介,在1400余年前出生在广济县前身的永宁县衙内,后来成佛祖承前启后的关健人物——佛教禅宗四祖司马道信;有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初任四川南充知县,后被提拔为中宪大夫的大明忠臣吴亮嗣;有大清名将兰五贵;有明崇祯三年出生,康熙21年会试全国第一名,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曾为雍正帝之师,以“门生天子”而闻名天下的鑫德嘉;有清乾隆年间戒毒神医杨际泰。近代有曾以制作精品竹器工艺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竹艺大师章水泉;水杉发现者干铎;有追随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居正、方震、吴道南等一批辛亥革命志士;有陈康、蓝桥、陈金钰、张春生、杜国平和红军女战士周越华等一批功勋卓著的解放军将领;有著名记者郭超人;著名表演艺术家方掬芬和优秀外交家陈家康、郭泰祺等一批学者名流。以上人物,无论是乡野村落,还是庙堂雅宅,无不被人传之而津津乐道,而对我今天要提到的饶汉祥,在广济,在武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无非原因两个,一是他活动的地方是一般人无法涉足的民国总统府,二是关于他的故事,很少有书卷传世,故而知之者谬矣。
        2005年9月6日《武汉晚报》曾以《湖北省武穴市发现日军受降旧地图》,文中提到,该旧址为武穴籍北洋政府官员饶汉祥1923年所建,消息一出,才将一直在幕后活动的饶汉祥推向前台,关于他的故事才被人传诵开来。
        据《广济县志》记载,饶汉祥,湖北省广济县南泉乡饶为市垸人(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饶为市村),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16岁就中了县学头名秀才,光绪28年20岁的饶汉祥就中了第十二名举人,后三次投考京师大学堂,名列榜首,但他并未报到赴读,在当时的广济十里八乡,流传他的一句给人印象很深的话:“我投考大学堂并不是为了镀金取得文凭,我主要想检验一下我的学识实力”。光绪31年饶汉祥赴日本就读政法大学,两年后学成回国,清光绪33年就赴福建任学务所视学近三年。
        关于饶汉祥的传说故事很多,由于时间过去近百年,很多史事都无法考证,我就选择故事发生的顺序,将其中有比较确切的历史史实书写出来,供大家鉴赏。
        1911年,武昌起义后,经广济老乡、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会员彭汉遗引荐,饶汉祥入武昌都督府秘书室任职,处理公文等日常事务,饶汉祥的行文风格颇合都督黎元洪的欣赏,后晋升为都督府秘书长。说起饶汉祥深得黎元洪的赏识的缘由,其实首先第一个事由就是他擅写的骈体文章,所谓骈体文,乃民国初年公牍中风行一时的一种文体,具有词句对偶和辞藻华丽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齐驾并驱,故言“骈体”,而饶汉祥则对骈体文最为拿手,也深得黎元洪的喜爱,黎元洪用了“羽檄修书,星驰电布,一篇脱手,八缴风传”等16字来形容饶汉祥的文章,意为文电直达四境八鄙世界,有立马齐起同声呼应的意思。饶公的骈文体不仅影响了黎元洪,同时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两个重量级人物——袁世凯、李宗仁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络印。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对具有三省通衢地理位置的武汉三镇寄予殷殷厚望,对盘踞武昌并具有权势地位的黎元洪着意笼络势在必然,对黎元洪身边的“硬笔杆子”饶汉祥的文笔及其作用非常器重也在情理之中。于是,饶汉祥有了袁世凯的看重,再通过黎元洪的身份蔽荫而执行袁世凯的意志上,可以说是特别卖力。于是,凡是袁世凯所追求的,饶汉祥以黎元洪名义发出的电文,各省也模仿饶汉祥文体词,予以通电反溃,表示拥护。凡袁世凯所反对的,又通过饶汉祥的文墨渲染,也很快得到各省的同声反对。袁世凯每次接到饶汉祥为黎元洪代拟的电文,都要回电,着重点就是赞美饶公的手笔如何之好,在世人眼里看来,袁世凯与饶汉祥是“文字知交”。
        李宗仁的《回忆录》也有记载:1912年4月,“胡汉民随孙中山游武汉,见当时武汉的当权派首领黎元洪‘浑浑而有机心’。黎元洪以一个小小的清军旅长,为革命党人所挟持而赴义,不期本年便备位储贰(饶汉祥语),到后来竟两任民国‘大总统’(1914—1917,1922-1923年),对他这项功业上的成就,他外表‘浑浑’和内蕴的‘机心’,二者都缺一不可的。”李宗仁不但记得民国初年有饶汉祥其人,而且连饶汉祥行文中的“储贰”用词都过目不忘,可见其时饶汉祥的文字如同种子,根植到李宗仁的心中去了。
        除此两位大人物,饶汉祥还与时年的“一品老百姓”、上海三大亨之一的著名人物杜月笙(1888-1951年)有过交往,而杜月笙善待饶汉祥的举动还让世人瞠目结舌。其实了解杜月笙为人的人,对杜月笙善待饶汉祥的举动就不足为怪了。杜月笙,上海高桥杜家宅人,他由一名水果行的学徒,经青帮通字辈陈世昌的提挈,进入黄金荣公馆,并成为其亲信开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造化,从而发展与黄金荣、张啸林并列为“三亨”的一位传奇式人物,杜月笙与前二位比较,是以既善敛财,又会散财,更善以所敛财富笼络社会上敌对的各类政要、文化和工人群众,还在早年,就以能附庸风雅、广结名流称著,因此,1923年6月,受直系军阀排挤,被迫辞去总统职务的黎元洪以及“心腹”饶汉祥,亦受到杜月笙的热情款待:黎元洪和饶汉祥抵达上海后,同时受到上海三大亨的热情款待,其中,杜月笙更别开生面,将自己在杜美路的一幢洋房子(这幢房子系法国人设计建造的,房子的主人是做贸易生意的犹太人,后辗转到杜月笙的手中)粉刷一新, 并备妥了全套家俱,恭迎这位“故黎大总统”及其随从的来访和入住,黎元洪以在野之身的落魄总统,落难到上海还能住上这等高级的洋房,并且在入住期间,杜月笙还亲自率领一帮弟兄,日夜为黎元洪当保镖护卫,令黎元洪十分感动,三个月后,黎率随从北返,临走前再三向杜月笙表示感谢,并特制了十枚纯金奖牌,分赠给杜月笙的手下,但最出风头的还当属黎元洪的秘书长、著名的骈文大家饶汉祥赠送给杜月笙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并且十分典雅的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饶汉祥在此联中将杜月笙比作战国时名震天下的“四公子”之一,楚国的春申君,又将他家族比作汉中世族杜家,这一联用典文雅,将杜月笙的豪爽好客,声势煊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不露媚态,不愧为文章大师。杜月笙觉得饶汉祥的对联最切合自己的志趣和身份:慷慨好客、不官不民、一呼百诺的“一品老百姓”,所以杜月笙得到饶汉祥的这一幅对联,如获至宝,故将此联请名家刻为黑底金字,悬在杜公馆客厅的两楹,并与门联:“友天下士,读古人书”作为他一生持之以恒的座右铭,饶汉祥这一次赠给杜月笙的对联,则成为民国时期的经典“绝对”。
        饶汉祥就是凭着过人的文采深得交往过的人的尊重和挚爱,尽管在现代人世俗眼中看来,饶汉祥所写的骈体文是一种时兴文体,但擅长这种文体而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万万不行的,1997年台北史哲出版社出版的《六十年来之骈文》一书中,介绍民国初年至70年代的十大骈文名家,其中饶汉祥名列其中,并且排位靠前,可见饶公在此方面的造旨十分了不起。
        饶汉祥从经广济老乡、同盟会会员彭汉遗荐举到武昌都督府任都督府秘书开始,到后来成为黎元洪的“刀笔师爷”、秘书长,掇升为湖北省民政长的传奇经历,中间故事曲折离奇,知者其少,我今以文字简介饶公之故事,以飨读者对这位广济老乡的怀念之情。
作者: 小志    时间: 2011-3-11 10:16
此贴浮起!~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1-3-11 13:43
希望这座危楼能成为武穴市政府保护文物古迹的形象工程。
作者: 神奇混小子    时间: 2011-3-11 15:02
文化局没有人向市政府反映吗?还是根本无人管,不敢管呢?
作者: 无量    时间: 2011-3-11 17:42
我看是政府等它倒了,看地下有没值钱的宝贝吧。出生在武穴感到悲哀啊,邻县GDP都超过我们了。
作者: 饶为市    时间: 2011-3-11 22:39
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饶汉祥的故事,后来在武汉也见过他们家的后人,饶宠茝,饶汉祥家孙子辈的。如果能够联系到他们这些人,也许翻修的机会就大一些。
作者: 大法寺三组    时间: 2011-3-12 09:43
代表的提案呢?哪里去了?
作者: 老东西    时间: 2011-3-17 21:16
让它倒了吧。。。
作者: 春之语    时间: 2011-3-23 11:23
原来这就是武穴的文物,说不定以后照片会挂到武穴博物馆




作者: 红花郎    时间: 2011-3-25 20:27
拯救武穴的灵魂!
作者: 云上轩    时间: 2011-4-7 10:27
好好保护
作者: 坏坏三    时间: 2011-4-21 19:48
hlx 发表于 2011-3-7 12:45
老房子不倒 ,新房怎么开发,没有开发哪来油水可捞。。。

````````````````````````````````````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1-4-21 21:15
老祖宗留下的祖业本来就少,
我们这些做儿孙的不好好珍惜,
一味的任其败落真是罪孽呀。
作者: 刊江龙    时间: 2011-4-28 08:58
文物部门怎么不管呢?
作者: 山野村夫    时间: 2011-5-11 15:23
人大代表建议有屁用,领导不重视怎么建议也不行。美景同志根本不看这个网的。
作者: 寻风    时间: 2011-5-11 18:28
让它倒了吧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1-6-9 22:12
寻风 发表于 2011-5-11 18:28
让它倒了吧


不要丢武穴人的丑,
我建议让武穴地产大佬------扬子地产的饶玉良去开发,
把饶氏宗祖留下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
想想在今年5月30日,饶氏宗谱在武穴续谱,
光车队加起来就超过百辆,宝马奔驰不少于20辆,
饶家人该齐心协力为老爹的做件实事的时候了!

作者: 寻风    时间: 2011-6-11 19:31
这个社会上就是说的人多呀!,而做的人只是在云云众生的口中活灵活显,你可能在用钱的情况下,会把它做好,也可能把它保护好,!如果有人很用心的去做这个事,我想定会有好的结果!
作者: 雷可    时间: 2011-6-11 20:32
~~~~~~~~~~~~~~~~
作者: 四望山    时间: 2011-6-11 21:10
回复 碳纤维 的帖子

觉得我们武穴在解放前一直到清朝是个蛮重要的地方,出过不少名人,也在我们那里发生了重大的事情,太平天国战争在武穴打了蛮久,是重要的一个关口,日本侵略中国时,武汉保卫战中,武穴是最重要的前沿的阵地,在崇山及四望山战争最激烈,牺牲了很多同胞,武穴一失守,武汉就基本宣告保不住了。。。。。。总觉得武穴近代历史还不错啊
作者: lipla    时间: 2011-6-12 10: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亲青草有约    时间: 2011-6-12 12:53
大家都应该居安思危……
作者: 未来广告传媒    时间: 2011-6-18 19:24
...........
作者: 白云边    时间: 2011-6-24 18:37
郑公塔保护得很好,很及时。
只要市里有人提案,上面肯定会拨款修缮的。
作者: 夜来香    时间: 2011-7-1 16:19
十几年前曾住在那附近,经常和伙伴们一起去那边玩,现在怎么成这样了?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1-7-2 22:40
寻风 发表于 2011-6-11 19:31
这个社会上就是说的人多呀!,而做的人只是在云云众生的口中活灵活显,你可能在用钱的情况下,会把它做好, ...

还是在说长道短,你也可以提个可行的方案呀!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1-7-2 22:56
lipla 发表于 2011-6-12 10:52
你认识杨子老板?看这情形,阁下只是不了解情况,乱发牢骚。其一,名人遗产保护应该是政府的事,即使有钱 ...


不认识。
发牢骚不假。
一、名人遗产应该是政府与社会经济实体共同的事;实体经济投资的目的首要是获利,并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像黄鹤楼烟借用公共资源产生巨大的效益,使政府和经济实体都能产生良好的效益,说明只要营销管理得当,还是可以获得双赢。
二、有无渊源其是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个投资项目是否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因为光靠社会力量是得不偿失的。
三、你说得对。
作者: 江湖浪子    时间: 2011-7-3 18:11
政府中的职能部门那里去了,这样的一个建筑现在不去保护和修膳,N年发展后想找这样一个建筑巩变都不存在。
作者: 子川    时间: 2011-7-5 18:34
武穴人就是这样,有利益就图,还管这些!
作者: 渲染    时间: 2011-7-10 20:36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天下官场 唯利不破
作者: 一颗红心向党    时间: 2011-7-14 17:16
建议往上反映一下,毕竟这些可利用的文化资产不多了
作者: 红花郎    时间: 2011-7-25 13:06
这座楼如果放在武汉,那就价值连城了!
武汉的人民一定像国宝一样的保护他的。
作者: 酒的王朝    时间: 2012-3-15 17:47
武穴人修不起吗?
作者: 白云边    时间: 2012-3-15 18:47
建议村长发个贴子,组织广大网友和市民捐款来修葺。
作者: 白云边    时间: 2012-3-15 18:50
可以借此把武穴信息网宣传一下的。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2-3-18 22:54
我看这个建议很好!也有带头示范作用!
作者: 小溪水    时间: 2012-3-19 00:20
那么多古镇,最起码要搞一个古镇起来。比如老县城梅川或龙坪或武山湖周边地区。有古镇的依托,饶氏故居的保护才不会鹤立鸡群!


作者: 小溪水    时间: 2012-3-19 00:21
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多拍照片。
作者: 小溪水    时间: 2012-3-19 00:22
饶氏故居的建筑材料来自何处?建筑师是谁?设计师是谁?类似风格的建筑哪儿还能够找得到?这都是文化~~~
作者: 拼搏    时间: 2012-3-20 19:33
好危险~~~~!
作者: 广济胡海    时间: 2012-3-21 17:47
已经有人在研究此事。也许放在江滩整治一起进行。
作者: 酒的王朝    时间: 2012-3-22 01:41
小溪水 发表于 2012-3-19 00:22
饶氏故居的建筑材料来自何处?建筑师是谁?设计师是谁?类似风格的建筑哪儿还能够找得到?这都是文化~~~

是呀,这么多的疑问,而且与饶汉祥与居正间的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
作者: 皓月楼主    时间: 2012-3-22 16:53
(, 下载次数: 0)
作者: piongq    时间: 2012-3-22 20:10
现在看来这座房子设计得还是很前卫。
作者: 完美幸福    时间: 2012-3-22 20:40
{:soso_e126:}...........
作者: 泡菜    时间: 2012-4-21 09:55
一定要重新修葺保护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